問話之人便是蕭梁大將文士弘,名如其人,一副文士裝扮,但此人頗通軍略,隋末大亂後投奔蕭銑,其地位雖不如巴陵(嶽州)諸王顯赫,但亦是蕭銑極為器重的大將。

從另一方面來說,蕭銑受制於巴陵諸王,更願意重用這些來投奔的人,總的來說,蕭梁朝廷分為三派。

其中實力最大的當屬於以董景珍為首的巴陵郡(嶽州)諸王,蕭銑有賴於董景珍等人擁護才決定起兵;

其次便是荊楚本地的大族,心向蕭梁,多是蕭梁的“遺老遺少”,畢竟南梁的影響力甚遠;

第三便是諸如文士弘、周法明這等慕名來投的人,既不屬於巴陵派系,也不屬於荊楚派系。

蕭銑一番神奇操作後,巴陵諸王一蹶不振,兵力分散各地,如今大唐來攻,蕭銑自然不可能啟用巴陵諸王,而對於荊楚的本地大族,蕭銑也是不願其坐大,便唯有啟用毫無根基的文士弘。

文士弘乃是武昌人,自幼生長水邊,博學多才,精通水戰,在探知唐軍的水軍實力後,文士弘第一時間便是召集跳幫兵。

唐軍少有大船,多是舴艋小舟,而蕭梁戰船高大威勐,水戰的優勢在於蕭梁,先不說這種五牙大戰艦的衝擊力,但船上配備的拍竿便是殺傷力極大。

至於水軍的跳幫兵便類似於步軍的跳蕩兵,手持橫刀盾牌,步軍跳蕩兵便是精銳的步卒,亦是砍殺的主力兵種,長槍兵、弓弩手很多時候都是在給跳蕩兵打配合,跳蕩兵的殺傷力遠勝其他步卒。

而跳幫兵則是在兩軍船隻相接的時候,手持短兵盾牌,跳上敵軍船隻的甲板上,這個兵種戰力強橫,手持短兵盾牌,一旦跳進敵軍戰船上,左右砍殺,甚是威勐。

特別現在的唐軍多是小船,遠不及蕭梁戰船高大,蕭梁幾輪箭雨俯射過後,大船撞擊,而後跳幫兵居高臨下跳過去砍殺,絕對佔優。

文士弘自然也是注意到前方江灣,並且敏銳的察覺到那處江灣很有可能將成為最終戰場,當即便是眉頭微皺,身旁副將見狀說道:“將軍,要不要加速前進?越過江灣”。

文士弘默然不語,而後向身旁一名將左問道:“阮校尉,你是枝江人,前面江水行船速度如何?”

那阮校尉亦是身材瘦削,並不像廝殺勐將,聞言直說道:“那處江灣在江水自上而下的沖積下,形成回水灣,多有漩渦,行船速度提不起來”。

文士弘聞言眼睛一亮,當即指著前方江灣下令道:“加速前進,迅速佔領江灣出口”。

李孝恭加速前進欲要穿過江灣,而現在文士弘同樣加速前進,欲要佔據出口,硬生生將唐軍堵在回水灣處。

儘管文士弘不知李孝恭的意圖,但他深知,一旦唐軍在回水灣進退不得,且擺不開戰船的陣型,那將在江灣處堵成一團糟,蕭梁勝利在望。

一處江灣,兩軍加速,終於,兩軍相遇。

“大王,敵軍堵住江灣出口”,前軍傳來訊息。

李孝恭面色一變,身後的楊君茂頓時喊道:“大王,這是一處回水灣,快讓後軍減速,不然我軍進退不得”。

聽得這話,李孝恭這才發覺忽略了此處江水的水文變化,果然,行至江灣處,船速便是驟降,李孝恭大聲下令道:“加速,全速越過江灣”。

船底的輔兵使出全身力氣搖槳踩櫓,奈何此處回水灣,江水回流,阻力甚大。

“大王,我軍逆風,趁敵未攻,可速結圓陣防禦”,萬玄縱橫在江面上多年,亦是熟知水戰,當即建議道。

李孝恭抬頭看向大旗,果不其然,竟是吹著東風,旗幟向西飄著,這就說明此時的唐軍實際上是處於逆風行船。

“不可,一旦我軍變陣,敵軍必定迅速來攻,大王可令前後兩軍保持距離,不要擁擠,另外弓手撤後,刀盾兵、長槍兵上前謹防敵軍跳幫兵”,楊君茂頓時大怒,顧不得禮節,走到跟前大聲說道。

李孝恭畢竟初次領軍,聽聞不同意見竟是有些遲疑,需知行軍作戰,最是忌諱優柔寡斷,畢竟戰機稍縱即逝,戰場局勢瞬息萬變。

萬玄本就桀驁,亦是震怒,“天下便只有你荊楚人懂得水戰?”

聽得這話,李孝恭眼中厲色一閃,當即下令道:“速結圓陣”。

楊君茂聞言面如死灰,他丟城失地,歸降李唐,若是再被蕭梁俘虜,哪有活路可言。

圓陣便是水戰中最為普通,也是最為便捷有效的防禦性陣型,唐軍本是分為前中後三軍行軍,如今結成圓陣,便需要前軍停舶,中軍向左,後軍向右,全方面無死角的防禦。

若是時間充裕,兩軍尚未相遇的時候及時變陣倒也無妨,可是此時梁軍已經近在眼前。

其實水戰萬變不離其宗,任何戰術歸根結底下來,無非就是隨機應對四個字,講究一個機動靈活。

敵人退走就追擊,敵人前進便列陣迎戰,進退需根據佔據情況慎重應對,使得船隊嚴整有序,若敵人行進時便去阻礙,敵人變陣時便去襲擊,敵人調整部署時便去打亂。

早在武王伐紂時,周武王便曾使用船隻運載士兵,這算是水軍的雛形,而到春秋時期,便出現成建制成體系的水軍,名曰舟師,而到漢朝,更是進一步完善,漢高祖劉邦便制定“平地用車騎,山阻用材士,水泉用樓船”,在地方上設定水軍樓船兵,中央朝廷亦直轄一支水軍,名曰“羽林黃頭”。

自此水軍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如赤壁之戰、晉滅吳之戰、淝水之戰、隋滅陳之戰等決定王朝命運的大戰中,水軍都是當仁不讓的主力軍。

特別是荊楚之地,向來便是水戰的“多發地”,文士弘作為蕭梁水軍將領中的佼佼者,自然不可能忽略這天賜的良機。

見得唐軍竟敢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變陣,文士弘眼中閃過一絲譏諷,毫不猶豫的下令出擊,而後看看江岸,當即下令道:“阮校尉,你領本部人馬並一千弓弩手,迅速佔領左右渡口,不得叫唐軍連船接岸”。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羽林心學

羽林威

萬族大興

傲來花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