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綴

看著高衝興奮的來回踱步,李孝恭高興之餘,不由得想到什麼,看看帳門口的高雄,終究是沒有說出口,直笑道:“那燕國公可是高興壞了”。

在這個時代,孫子比兒子年長的事情比比皆是,甚是常見。

比如李淵的嫡長孫,也就是李建成的嫡長子,去年年底被封為太原郡王的李承宗,如今已經六七歲了,但去年李淵便有十三子荊王李元則和十四子滕王李元懿先後出生,今後只會更多。

“回頭請大王飲酒,我現在回帳中回信去”,高衝樂呵呵的說道,當即照顧著高雄等人回去。

看著高衝興沖沖的背影,李孝恭捻著鬍鬚,含笑點頭,心中暗自敬佩:高攸之當真是赤子之心啊。

回到帳中,等高衝樂滋滋的寫完回信,這才注意到高雄欲言又止的表情,當即笑道:“阿雄你有話直說,娘們唧唧的作甚”。

高雄見狀略顯遲疑,斟酌一下方才說道:“郎君你可是嫡長子,現在阿郎又添嫡子將來你……”。綴

聽得這話,高衝當即便笑了,心知高雄是為自己著想,也不習為惱,伸手指了指自己很是自信的說道:“阿雄你看我,還有必要繼承家業嗎?我高衝憑藉自己便可打下一片家業”。

高雄愕然,乾脆直接說道:“我看剛才趙郡王應該也是想說這個,雖是郎君用不著門蔭和爵位,但若是二郎誕生,終究是會分走一些東西啊”。

“分走什麼?”高衝毫不在意的挑眉笑道:“分走人脈?分走功勳?功名只在馬上取,我豈會在乎這個”。

對於分家這個問題,高衝毫不介意,因為燕國公府的家產他並不在意,當然,這個家產是相對廣義的,包括高君雅將來的田產、官爵、功勳門蔭等等,若是現在擔憂那尚未出生的弟弟分走家產,那高衝這個穿越者可以直接出門左拐,投江自盡了。

見得自家郎君如此豪氣,身為隨從的高雄只得不再多言。

高衝起身將信件遞給高雄,拍拍肩頭說道:“我知道你是為我著想,但今後我不想再聽到有關此類的言論,快去吧,讓人把信帶回去”。

高雄沉思應著,轉身離去。綴

“滅了蕭銑,接下來,應該是嶺南馮盎了吧”,高衝看著桉桌上的地圖,摩挲著下巴滴咕道:“嶺南安撫後就可以回去了……”。

馮盎……高衝竭力回想著關於馮盎的一切,這亦是高衝的一個優點,未雨綢繆,儘管如今尚未接管江陵城,但既然知道嶺南馮盎是下一個目標,那就必須要提前謀劃。

翻看著關於嶺南的訊息,只有隻言片語,並不詳盡,嶺南山高路遠,向來便是訊息閉塞。

想到此處,高衝大聲喊道:“把那桓道人喊過來”,帳門口的親衛聞言立即前去傳喚。

不多時,一名身著道袍的瘦削道人來到帳中,見到高衝便是行禮拜倒,“貧道見過高公子”。

公子這個稱呼可不是所有人都能經受的,《儀禮》有言:“諸侯之子稱公子”,唯有世家名門或者公侯貴族家中的嫡系子弟,方才可以稱為公子,出身渤海高氏,身為燕國公世子,這一聲公子,高衝自然是當得起。

“桓道人,你我素不相識,但我救你一命,你應該知道如此彙報吧?”高衝看著這瘦削道人澹澹說道。綴

這道人便是王世充的諫議大夫、國師桓法嗣。

攻破洛陽城後,高衝在刑場上偶然遇見桓法嗣,便覺得這人算是個另類人才,雖是沒有什麼文才武略,但此人對於情報一途甚有能力,高衝便向李世民求情,饒恕桓法嗣的罪過。

但高衝亦不是將桓法嗣留給自己遣用,畢竟收容妖道可不是什麼好名聲,高衝是勸李世民將桓法嗣收為己用,回京後將其交給薛收,相信薛收的威鳳衛很需要這類人才,李世民當即應允。

在受命征伐蕭銑後,李世民命薛收的威鳳衛全力支援,恰好桓法嗣乃是襄陽人,且遊歷天下,對荊楚、瀟湘頗為了解,薛收便命其前來相助。

“救命之恩,不敢相忘,高公子有何吩咐,但講無妨”,桓法嗣態度甚是恭敬,不僅是因為高衝是他的救命恩人,更是因為這道人貪生怕死,當日在刑場上若不是他拼命的哭喊,自誇本領,亦不會被高衝所注意。

“甚好”,高衝點點頭,招呼這道人上前,指著地圖上嶺南之地說道:“聽聞你遊歷天下,對荊楚瀟湘等地很熟悉,那對於嶺南呢,你可曾去過?”

桓法嗣本是略有些緊張,生怕無能為力,從而被這高公子一刀砍了,刀鋒架在脖頸上的時候桓道人是真的怕了。綴

現在聽聞是詢問嶺南的情況,桓法嗣頓時眼睛一亮,當即直起身子,捻著鬍鬚,頗有幾分得道高人的風範,高衝咳嗽一聲,桓法嗣急忙說道:“高公子這就問對人了,貧道自開皇年間起便周遊天下,北至高句麗,南至嶺南,就沒有貧道沒去過的地方”。

“高句麗……你是被抓壯丁去從徵高句麗,中途逃亡的吧?”高衝冷笑道。

“你怎麼知道?”桓法嗣頓時驚問道,而後便是明白過來,威鳳衛……這個暗中的情報組織儘管名聲不顯,但經過薛收將其收納進去後,桓法嗣這才知道這威鳳衛的厲害,其組織結構和人員配備,令人生畏。

“說說嶺南的情況,不要賣關子了”,高衝斜躺榻上徑直說道。

桓法嗣聞言急忙說道:“嶺南太偏僻,貧道也並未深入,只曾到過韶州、廣州等地,並未向西深入,更南方還有巨大海島,需要渡海,多是僚人,盛產……”。

高衝當即擺手打斷道:“那海島我知道,便是前隋的珠崖郡、臨振郡和儋耳郡,地勢中間高四周低……扯遠了,你廣州便好,那你應該聽過馮盎此人,說說關於他的訊息,那”。

“高公子好學識”,桓法嗣當即敬佩的稱讚道:“馮盎這人在嶺南的名氣很大,貧道有所耳聞”。綴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醫科學生下鄉,你讓我來做皇帝

夢言痴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