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高君雅自政事堂下值回府,高衝便是抱著小寶出門相迎。

見得這一幕高君雅心懷舒暢,有子如此,夫復何求,對於高衝這一趟的功績,高君雅給予高度的讚賞。

收服金州鄧世洛、開州冉肇則,從徵蕭梁,招撫嶺南九十六州,兵不血刃解決黔中隱患……

這每一件都是尋常人難以企及的功勳,偏偏高衝在短短數月之內,完成得如此完美。

金開二州的蠻人徹底臣服,對於官府無比恭敬,隔三差五的來進獻貢品;

蕭梁已滅,且大軍損失甚小,蕭梁舊臣岑文字等人積極入仕;

嶺南九十六州盡數歸附,馮盎、李光略、寧純、盧德用等人對朝廷心悅誠服;

黔中田宗顯攜孫田陽明入朝,並且主動請求致仕,更令朝臣震驚的是田宗顯在上表中分析黔中局勢,建議李淵選派官吏,提出策略,既可安撫黔中蠻夷,也可以避免一家獨大之勢。

……

細細覆盤下來,這四大功勳,每一件都毫無瑕疵,圓滿完成。

“你此番立下如此大功,即便國公之爵亦是應得,只是你畢竟年輕,聖人出於全然考慮,當不會從重賞賜,應是郡公之爵,你需擺平心態,莫要心生怨懟”,高君雅細細叮囑著。

高衝應著,“阿耶放心,這些我省得,以後的日子長著呢,國公之爵,遲早的事”。

高君雅點頭一笑,“有這股心氣是好的,但也不要執念於官爵,我家富貴已是享用不盡,你如今也是做父親的人了,當為後輩計較”。

高衝一一應著,咧嘴一笑,“想不到阿孃有喜了,高家要開枝散葉了,對了,阿耶,你給小寶取個名吧”。

“特意留給你來取的”,高君雅搖頭笑道。

開枝散葉……想到此處,高君雅心底亦是頗有感慨。

實際上他這一脈源於北周齊國公高賓,即高君雅的祖父,高賓之父高季安官拜兗州刺史,高季安之父官拜安定太守。

在高賓之前,這一脈並非號稱渤海高氏,只是因為北魏高歡對高賓不喜,高賓唯恐被害,逃亡西魏,即後來的北周,自此號稱是渤海高氏。

實在是有些牽強,未免有攀附冒認之嫌,但高賓高熲父子位高權重,便也無人去反駁,因此高賓這一脈至今仍舊是人丁單薄。

聽得高君雅這麼問,高衝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撓撓頭遲疑說道:“只是我取的名阿孃和六娘都有些不滿意……”。

高君雅眉頭一挑,似乎有所預感,“取的什麼?”

“高明……”。

“確實挺高明”,高君雅笑道:“那還是我來吧”。

而後略一思索,便是琢磨著說:“彥者,才學、俊傑也;興者,昌盛、興旺也,不如叫高彥興如何?才學興旺,亦可興盛家門”。

“高彥興?”高衝一怔,這名挺豪橫,他莫名的想到幾百年後的五代名將,高行周、王彥章、符彥卿……風格有些相近,“甚好,那就叫高彥興了”。

“你此番回京應該待不長,定會外放州縣,這幾日你好好安排一下,該走動的多走動”,高君雅叮囑道。

對此高衝亦是早有準備,“我可以帶上小寶嗎?”高衝有些不捨的問道。

“湖塗,所料不差的話,你那檢校荊州刺史這次應該是要正式上任,此去荊州,路途遙遠,帶著幾個月的嬰孩在外顛簸,何其危險”,高君雅皺眉訓斥道,他可不忍心他的好大孫才幾個月大就長途奔波。

“這倒也是,我顧慮不周了”,高衝忙是應著。

這個時代的馬車並不舒適,長途跋涉上千裡,對於大人來說都是極其吃力,更何況幾個月的嬰孩了。

“荊州臨近江淮,江淮新降,你去了荊州定要小心應對,吳王麾下那幫驕兵悍將可不老實,至於朝中,你無需憂慮,一切自有為父操持”,高君雅繼續叮囑道。

對於高衝前往荊州任職,高君雅實際上是有些顧慮的,那個顧慮便是江淮勢力。

割據江淮的吳王杜伏威在武德二年便已經降唐,在兩個月前,秦王李世民擊敗劉黑闥後,陳兵江淮邊境,杜伏威心中驚懼,便主動上表,請求入朝,以表忠心。

李淵大喜,當即加封杜伏威為太子太保,位在齊王李元吉之上,地位崇高。

杜伏威心中亦有小心思,臨行前將江淮軍交由結義兄弟輔公祏掌管。

對於這位結義兄弟,杜伏威亦是有些忌憚,便命義子王雄誕為右將軍,以制約輔公祏,而後僅率義子左將軍闞稜等十餘人入朝拜謁。

在高君雅看來,江淮遲早生亂,杜伏威雖然已經入朝,但江淮之地依舊是處於半獨立狀態,甚至依舊打著江淮軍的旗號,或許杜伏威已經沒有自立野心,但十餘萬大軍盤踞江淮,朝廷政令難以下達,很容易再造出一個反王。

如若江淮有變,則荊州首當其衝。

父子二人一直就荊州江淮的問題詳談至深夜,而高衝心中隱隱有個想法已經誕生,彷彿巨大的功勳就在前方等著自己。

翌日,李淵下旨召見,高衝換上官袍,與田宗顯等人一同覲見。

李淵先對田宗顯大加讚賞,將其贊為忠君愛民之典範,賜其同桉而食,田宗顯誠惶誠恐,心中甚是感激。

而後高衝便成為眾臣矚目的焦點,對於這個女婿,李淵越看越是滿意,當即下旨數功並賞,進爵渤海郡公,拜荊州刺史,兼秦王府弘文館學士,另賜宮女、禮服、車架、璧玉、金銀若干。

聖旨一下,滿堂譁然,年僅二十三歲,便爵封郡公,官拜刺史,這讓朝中眾人有些難以接受,要知道這大殿之上,可是還有許多人並無爵位。

但轉念一想,自晉陽起兵以來,高衝從徵薛舉、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南滅蕭梁,招撫嶺南黔中,戰功赫赫,換做旁人,如此功績,早就爵封國公,位列三公了。

對於這個封賞,眾臣心服口服,看著捻鬚微笑的高君雅,眾臣心中那是羨慕極了,有子如此,夫復何求。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新長生殿之康熙與孝懿皇后

佟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