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矇矇亮,範願派出的數名親衛僅有兩人抵達沙河,其餘幾人皆在黑夜中失散。

當劉黑闥聽聞訊息後大驚,並未生疑,因為這確實像李世民的用兵風格,出其不意且善於抓住戰機,行險深入腹地,直擊心腹,眼下主力軍北上,確實是攻取洺州的大好時機。

洺州乃是根基所在,不容有失,倉促間劉黑闥來不及多想,當即命其弟劉十善領軍一萬前往鼓城迎擊李藝。

劉十善聞令便是臉色一變,竟是有些驚恐不安,劉黑闥見狀一怔,繼而便是惱怒,將劉十善大罵一通,而後任命大將張君立為主將,迎擊李藝,劉黑闥親率大軍回援永年城。

原來劉十善自從在徐河被李藝打敗後,便是對那驍勇的幽州突騎心生畏懼。

幽州自古便出精銳騎兵,漢武帝為北伐匈奴特意建立的三大精銳騎兵,便是涼州大馬、幷州兵騎以及幽州突騎。

幽州突騎雖並未代代相承,但其鐵血精騎的血統由此根深蒂固,及至東漢光武帝平定天下,幽州突騎亦是三大主力精銳之一,另外兩支分別是冀州強弩和幷州兵騎,漢末亦有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再現幽州突騎的雄風。

直到隋末,李藝崛起於幽州,自稱幽州總管,重建幽州騎兵。

雖然並沒有“身著寒衣、腰佩彎刀,臉帶面罩,頭蒙黑巾”的燕雲十八騎。

但李藝麾下的幽州鐵騎確實是驍勇善戰,與大許皇帝宇文化及、夏王竇建德、燕王高開道等多方勢力交戰,依舊是穩據幽營二州,可見一斑。

幽州騎兵在李藝這個兇暴桀驁的統帥下,每上戰場便是悍不畏死,在徐河之戰兄,劉十善一萬大軍立足未穩,李藝便是率軍突擊,一萬大軍活生生斬首和俘虜八千人,劉十善狼狽逃亡,心中如何不懼。

等劉黑闥匆忙趕回永年城發現中計,其惱怒自不用說,然而為時已晚,張君立率軍北上,李藝攻勢兇勐,不等張君立等人到來,便是一連收復定州、欒州,而後雙方大戰於趙州。

毫無疑問,李藝再一次展現出他的軍事才幹,充分證明他的能力跟品性無關,再次大勝,劉十善等人狼狽逃離。

李藝進而克復趙州,生擒劉黑闥的大將劉希道,直逼廉州。

這時,李世民亦是告捷,攻破邢州,戰報傳來,唐軍士氣大震。

唐軍連戰連捷,自然是驚得那些叛臣惶恐不安,洺水城守將李去惑本是竇建德部將,劉黑闥起兵後,亦是反唐響應。

如今見得大唐勢如破竹,漢東王已然勢弱,李去惑當即上書請降。

李世民既往不咎,派右武衛將軍、彭國公王君廓率領一千五百名騎兵進駐洺水城。

洺水城乃是洺州所轄,面積並不大,有洺水環繞,水寬二十餘丈,深三四丈,易守難攻,乃是永年城之門戶,準確來說應該是一座軍鎮,其位置十分險要,奪洺水城便可肆無忌憚的進逼永年城,再無後顧之憂。

聽聞洺水投唐,劉黑闥大怒,當即傾全軍直撲洺水,燕郡王李藝率領突破廉州來到洺州,南北二軍匯合。

洺水城,這座環水的軍鎮頓時吸引天下的注意,有識之士具都可以看出來,洺水之戰將成為天策上將和神勇將軍的決勝關鍵所在。

只要唐軍扼守洺水城,那將成為懸在劉黑闥頭上的利劍,而劉黑闥亦是深知,洺水城不容有失,全力攻取洺水城。

“大王,彭國公善於奔襲,這守城恐非其所長啊”,洺水南岸的唐軍大營裡,李世勣皺眉思襯道。

面對劉黑闥,即便是李世勣亦是感覺極其扎手,月餘之前,李世勣親率宋州一萬兵馬,與幽州薛萬徹、薛萬均所部合擊劉黑闥,卻不曾想竟被劉黑闥逐個擊破,薛氏兄弟被俘,他李世勣亦只得狼狽逃亡。

中軍大帳裡,人並不多,李世民坐在主位,眼睛盯著桉桌上的地圖沉思,左右分別是李元吉、秦瓊、房玄齡、李世勣等人。

聽聞這話,李元吉很是不屑的說道:“那洺水城四面臨水,易守難攻,除非劉賊兵馬可以臨空渡過,王君廓若連這都受不住,未免太過無能”。

李世勣聞言一怔,很是明智的閉嘴,不再與這位桀驁不馴的齊王爭論。

李世民揉揉眉頭,“明日且看劉黑闥攻勢再說”,而後看向秦瓊,“叔寶,你那日在列人城外跟劉黑闥交戰過,你覺得他部卒戰力如何?”

“頗為頑強”,秦瓊略一思索便是直說道:“論起軍陣廝殺,或不如我軍,但其軍心頑強,即便戰敗亦未潰散”。

眾人都知道秦瓊的秉性耿直,自不會隨口妄言,具都是心思沉重。

“那劉黑闥當年號稱神勇將軍,自是有幾分本事的,若是庸人,也沒那能耐膽敢作亂”,李世民點點頭沉聲說道。

在座的幾人都是心腹忠臣,李世民相信他們不會因此影響士氣,言語間也就並未去刻意貶低劉黑闥。

唯有重視對手、尊重對手,方才能打敗對手,李世民少年從軍,意氣昂揚,用兵向來大膽,自從在淺水原慘敗過後,便是汲取教訓,再也不敢平時對手。

淺水原之戰表面上是因為李世民病重,劉文靜殷開山二人輕敵冒進,列陣不設防,因此慘敗,但李世民心中知道,在此之前,他亦是輕視薛舉父子,認為其孤軍深入,必定戰敗,主帥有此心思,劉殷二人的舉動便不足為奇了。

而對於劉黑闥,即便是李世民,亦是未曾想到,短短數月,便是恢復昔日的大夏國領土。

“劉賊士卒多是竇建德舊部,之所以軍陣廝殺遜色,是因為在竇建德兵敗後,其士卒逃散各地,隱居鄉間,疏於訓練,且原來隸屬各部。

如今驟然彙集,彼此並不相識,所以在軍陣方面配合不足”,房玄齡在一旁分析道。

李世民聞言甚是贊同,看向房玄齡繼續說下去。

“至於其軍心頑強,那便是因為竇建德之緣故了”,房玄齡暗歎一聲,“竇建德出身草莽,重庶民而輕士子,是故河北之地民眾多念竇建德舊恩”。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抗戰:咱老李,可不經常打富裕仗

使用者41279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