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詩曰:“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自古以來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昔漢末三分,及至司馬氏篡魏,統一天下,是為“晉”,然司馬氏昏聵無能,後宮亂政,諸王並起,史稱“八王之亂”。

內遷民族諸如匈奴、羯、氐等紛紛作亂,由此晉室衰頹,倉惶南渡,是為“東晉”。

東晉偏安東南百餘年,至劉裕代晉自立,是為宋高祖武皇帝,此後二三百年間,天下戰亂不休,南北朝諸國並存,互相征伐,民不聊生,至楊堅代周自立,是為隋高祖文皇帝。

隋高祖楊堅登基後,銳意改革,政績卓著,開皇九年,派晉王楊廣南下平陳,自此,天下歸一,此後數年,天下大治,萬國來朝,及至仁壽四年,大隋開國皇帝楊堅離奇去世,晉王楊廣登基,改元大業。

楊廣繼位後,修運河,建東都,西討吐谷渾,東征高句麗,修建晉陽宮、臨渝宮、長春宮、江都宮、丹陽宮等行宮,窮奢極欲,不恤民力,以至於天下皆反。

時有齊國公高熲、宋國公賀若弼等忠良冒死勸諫,慘遭冤殺,此後,忠良緘口,言路閉塞,大業天子愈發放縱。

及至大業十三年,李密佔據洛口自稱魏公,薛舉佔據金城自稱西秦霸王,李軌佔據河西自稱大涼王,杜伏威佔據江淮自稱總管,竇建德佔據河北自稱長樂王,盧明月佔據涿郡自稱無上王,郭子和佔據榆林自稱永樂王,王世充佔據洛陽自立鄭國,林士弘佔據豫章自立楚國,梁師都佔據朔方自立梁國……

一時間,狼煙四起,起義席捲全國,各地起義軍多達百餘支,人數百萬眾,大隋江山風雨飄搖。

而處三晉之地,“襟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的太原郡晉陽城,亦是風雨欲來,波雲詭譎,時代的大幕由此展開。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靠網購物資:殺穿整個古代

壞蛋是怎樣煉成的

我在大明想統一

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