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南陳皇室陳叔達

聽得裴寂所言,眾人紛紛看向陳演壽。

高衝心裡也是暗自驚歎,自己這個爹當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啊,之前在晉陽任副留守、武牙郎將時韜光養晦,而現在卻是鋒芒畢露,連連立功,一躍成為唐營裡最閃亮的那顆將星。

事關重大,陳演壽也不敢耽擱,接過李淵親衛遞過來的茶水來不及喝一口便忙是解釋道:“勸降之人非是郡守,而是通守,絳郡通守乃是陳叔達,此人乃南陳皇室,與高長史相熟,或可勸降”。

通守是楊廣設定的郡守副職,即後來的州郡通判,輔左郡守處理郡務。

“陳叔達?”李淵一驚,而後大喜道:“若真能免一場刀兵全取絳郡,高君雅當居首功”。

眾人聞言那真是羨慕極了,看來這高君雅崛起之勢,勢不可擋啊。

高衝心底亦是直犯滴咕,先前臨行時父親叮囑他萬事要低調,不可生事,結果他自己卻在這裡捷報頻傳,屢立功勳,一時間,高衝沒有理解到高君雅的用意。

而有了高君雅這顆定心丸,李淵等人無疑是卸下了心中負累,安心在正平城外休整起來。

正平城上,隋軍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圍繞著城牆嚴防死守。

城門樓下,一隊精銳的隋軍護衛著幾人正在城頭眺望唐軍大營。

“子聰,你說這李淵究竟是何用意?”一名容貌威嚴,頗有氣度的文士很是不解,“昨日急行軍前來城外駐營,今日卻是毫不見動靜,著實可疑”。

“或許是養精蓄銳,也未可知啊”,另一人聞言搖搖頭,揹著手盯著唐軍大營悠悠嘆道,不知所想。

只見這人也是姿容俊雅,甚有風儀。

先前問話之人正是絳郡郡守裴世清,而另一人便是絳郡通守陳叔達。

此時二人站在一起,即便是均已年過四旬,也是顯得氣度不凡。

裴世清出身河東裴氏,相貌威嚴,文雅端莊,為此楊廣在大業三年的時候還特意選派他出使倭寇,看中的就是裴世清身上體現出的這一股大國使者的風範。

而陳叔達出身江南陳朝皇室,其父陳宣帝陳頊、其兄陳後主陳叔寶、其母袁昭容全都是“姿容貌美”,而陳叔達也是自幼“美風儀,容止出眾”。

這二人站在一起,便是宋玉潘安在場,亦難奪其風姿。

陳叔達看了看唐軍大營,又看了看身旁值守的隋軍將士,有些欲言又止,卻是被裴世清看在眼裡,“子聰有話直言”。

“郡守覺得我們能守住?”陳叔達見狀也是直說道。

要說他對於大隋朝有多麼忠心,那說出去也是沒多少人信的,畢竟他是南陳皇室,江南陳朝亡於大隋。

裴世清聽聞這話,微微一怔,一雙深邃的眼睛看向陳叔達,“子聰此話何意?”

陳叔達坦然相視,“我等兵不過五千,又無勇將,李淵兵數萬、將數十,你我文弱之士,如何抗拒?”

裴世清盯著陳叔達看了許久,而後搖頭嘆道:“盡人事,聽天命吧,子聰,我等既食隋祿,問心無愧便好”,說罷便是轉身離去。

陳叔達眼神莫名,看向遠方,不知心裡在想什麼。

晚間,高君雅率領數百騎帶著楊子崇來了。

父子重逢,高衝有些激動,竟是上前便是一個擁抱,看得李世民等人大笑不止,高君雅也是有些發愣,輕輕拍了拍高衝肩膀。

“阿耶,你……你真乃良將也”,高衝想說你真牛逼又覺不妥,憋了半天,整出這麼一句。

高君雅一怔,一巴掌拍在高衝頭上,高衝忙是說道:“這是唐公原話”。

中軍大帳,待得各自見禮落座,上了茶水,李淵直問道:“君雅著實給了我們一個大大的驚喜,且來詳細說說,文城郡如何攻下的,另外你的兵馬現在何處?”

高君雅聞言從容說道:“末將生擒楊子崇攻下離石郡後,便挾楊子崇直奔吉昌城(文城郡治所),以楊子崇詐開吉昌城門,一舉奪城,而後照此攻取鄉寧等城。

聽聞唐公大軍已破臨汾郡,料想下一步便是絳郡,恰好末將與絳郡通守陳叔達有舊,或可勸其歸降,便命都尉楊毛駐守離石,我佈置妥當後便快馬來此匯合”。

聽得高君雅如此說,雖是三言兩語,但眾人亦是敬佩不已,短短半月,連下兩郡,這僅憑運氣可是不行的,還需要把握時機、運用謀略。

李淵點點頭,甚是讚賞,而後又是問道:“勸降陳叔達,君雅有幾分把握?”。

實際上李淵很是好奇,高君雅與那南陳的陳叔達是如何有交情的,不僅李淵,其餘諸將也很是好奇,包括高衝。

“開皇九年,楊廣任平陳元帥,家叔昭玄公時任元帥府長史,而楊廣攻破建康後,竟意欲屠戮南陳宗室,霸佔陳後主後宮寵妃張麗華等人,被家叔竭力攔住。

我時年十七,隨軍征戰,奉家叔命令,與家父一起去捉拿南陳宗室,名為捉拿實為保護,從而結識了與我同歲的陳叔達,陳叔達因此對我高家頗為感激,我二人自此亦是相交甚篤”。

高君雅飲下一杯茶水,一邊回憶著一邊講述著,語氣莫名有些低沉。

這時,旁邊的陳演壽低聲道:“高長史之父便是在那時殉難”。

李淵聞言下座嘆道:“難為君雅了,且好生歇息,待明日再商議這勸降一事吧”。

待得眾將散去,高衝去到高君雅營帳,竟是發現父親坐在燈旁,靜靜地擦拭著那柄馬槊。

高衝知道,這柄馬槊是他從未見過面的祖父的遺物,也是父親如今使用的兵器。

“阿耶,斯人已逝,生者如斯,莫要哀傷了”,高衝倒了一杯茶水遞上去輕聲道。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高君雅一怔,斟酌一下,“此話倒是頗有深意,出自何處?”

高衝一怔,還沒反應過來,高君雅卻是自顧自點頭道:“倒是像與《論語》子罕篇中的“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有些淵源”。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招募歷史人物,我制霸了萬族戰爭

老賊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