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高衝的話說完,李世民沉默思索,減造之計,並不稀奇,自孫臏首創後,後人多有借用,但城下減灶,李世民卻是第一次見。

一旁的長孫無忌聽了許久,這時,不由得出聲問道:“那段達既然知道我們缺糧,急於求戰,那為何還要出城交戰呢?固守不出,等到我們糧盡時自己撤兵,不戰自勝,豈不是更好?”

高衝聞言一笑,還沒說話,李世民便是搖頭道:“段達不會固守不出的”。

見得長孫無忌不解,高衝拍了拍長孫無忌的肩膀,“我的好外甥,你想想段達那性子,他可會固守不出?”

長孫無忌一頓,而後恍然大悟,驚呼道:“段達性子狂傲自大,定是想一舉擊潰我們,立下不世大功”。

李世民點點頭,看向宜陽城,“固守不出,讓我們糧盡後主動退兵顯露不出來他段大將軍的本事,若是一戰擊潰我們十萬大軍,他便可揚名天下了”。

說罷李世民轉身看向高衝:“此戰若勝,攸之方為首功”。

高衝聞言一笑,季輔兄長獻的計策,歸到他頭上,這不算過分吧,畢竟高季輔在李密麾下,即便獻計有功,李淵也不可能對高季輔封賞,更何況李密那猜忌多疑的性子……

想到此處,高衝忽的怔住了,李密猜忌多疑,若是李淵封賞李密麾下文武,那李密定將對屬下起疑,如此一來,君臣離心,是否便可以對李密事實“反間計”了。

但轉念一想,如今李密尚是反隋主力軍,現在就去針對李密為時尚早,不過倒是可以提前謀劃,

高衝可是記得很清楚,瓦崗飛將單雄信便是因為不滿李密,從而在偃師大敗,裴行儼、程知節等人被王世充所擒後,跟邴元真等人一起投奔王世充。

只可惜後來陰差陽錯,李世民攻在打洛陽時,偶然興起,前往洛陽城外的榆窠打獵,正巧碰上單雄信。

彼時各為其主,單雄信當即便挺槊直取李世民,這一次,便是李世民平生離死亡最近的一次。

繞是李世民頗有勇力,但面對瓦崗飛將也不是一合之敵,危機時刻,尉遲敬德及時趕來,從單雄信槊下將狼狽不堪的李世民救下。

據說李世民還曾苦苦哀求單雄信繞其一命,但奈何單雄信一介武夫,豈會留情,後來單雄信被俘後,李世民不顧徐世勣等人求情,執意將其處死,或許便是與這一次經歷有關。

至於李淵前往太原赴任途中誤殺單雄信兄長,這才導致單雄信誓不降唐,絕對是杜撰。

其一,單雄信是跟隨王世充一起降唐的,只不過李世民並不接受。

其二,單雄信乃是山東曹州本地豪族出身,與徐世勣同鄉,絕不是什麼山西潞州八里二賢莊的人。

單雄信是一個純粹的江湖武夫,重情義,其武力乃是當世頂尖,高衝有心想改變他的結局,畢竟飛將稱號,數百年來也就這麼一個。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屆時遣單雄信作為前鋒,縱馬持槊,揚威大漠,這才是飛將的意義所在。

當夜,李世民在眾將詫異的目光中,修改了已經下達的軍令,丘行恭瞪大了眼睛,捂著肩頭一臉苦笑:“那我幾處箭傷,豈不是白捱了”。

高衝眼中閃過讚賞,這丘行恭也不簡單,並非渾人,若真是渾人,此時便該發該是發洩不滿,畢竟朝令夕改,白白受傷。

但丘行恭這樣說話,李世民便是心有愧疚,對其只會更加信賴。

果不其然,李世民聞言起身,摘下自己的披風,披蓋在丘行恭身上,“行恭何出此言,你流的每一滴血都是你的功勳,不會白流”。

丘行恭聞言咧嘴一笑,“只要打勝仗,我丘行恭死不足惜”。

高衝不由得豎起大拇指,如此情商,難怪能夠無病無災的活到八十歲,如此粗中有細的人設,只有將來的尉遲恭、程知節二人可與之並論。

“幸有攸之提醒”,李世民慶幸道,“不然這四戰四敗定是白演了”。

高衝聞言忙是說道:“先前計策也是我所提出,考慮不周,致使丘將軍受傷,攸之罪過,還請二公子責罰”。

李世民擺擺手直說道:“這話就不要再說了,即便是你提出,那也是我同意的。今日減灶三成如何?”

眾人略做思索,具都是點頭附和,李世民見狀不由得直說道:“我所提出的並非就是結論,還需諸位查漏補缺,若有想法,但請暢所欲言,我李世民絕不因言降罪”。

聽得李世民這話,眾人感懷之餘也不由得苦笑。

“二公子,並無不妥”。

“大都督所言甚是,減灶三成,不多不少,也不甚明顯,卻又可以體現出我等缺糧,甚好”。

“真的?”李世民見狀都有些不自信了。

“真的”,眾將斬釘截鐵的點頭。

“那便依令行事”,李世民這才鬆了一口氣,最近連番決策失誤,在這宜陽城下並未佔到便宜,李世民連日來也是不斷反思,歸根結底,他認為他這一路來太過順利了。

宜陽城,縣衙後堂,段達正在欣賞著歌舞,作為世家子弟,閒暇時間唯有欣賞歌舞方才可以體現出品味來。

一旁張志在恭敬的為段達斟酒,倒不是張志畏懼權勢,對段達阿諛奉承,相反,張志這種出身草莽,最是桀驁不馴。

而張志之所以對段達如此敬重,便是出自江湖草莽的本性,因為在張志心中,段達不僅對他有救命之恩,更有知遇之恩,如今大恩,唯有奉其為主,粉身以報。

“張志,等班師回東都之後,我定會稟報你的功勞,屆時說不定可以討個爵位在身”,看見張志如此殷勤,段達也是語氣和善額說道。

張志聽罷大喜,忙是拜謝,“多謝大將軍栽培”。

數日下來,竟是平白無故收了一個“心腹”,段達晃晃酒杯,不由得發笑。

正在這時,城門校尉求見。

“大將軍,您讓我觀察唐營的炊煙終於有變化了”。城門校尉欣喜說道。

“哦?”段達坐直身子,“炊煙可是少了?約摸少了幾成?”

城門校尉直點頭,“大將軍真是神了,唐營炊煙今夜至少少了三成”。

段達聞言大笑,“我軍大勝之日不遠矣”。

“大將軍,末將斗膽問一句,您是如何神機妙算,能夠算到唐營必定會減少炊煙的呢?”

那城門校尉一副很是敬佩又很是好奇的模樣,瞬間化身為段大將軍的忠實擁躉。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大唐萬里一孤城

長腿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