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的這話,高君雅聞言也是微微一怔,而後略一沉思,便是說道:“既然攸之有心拜師,還望老將軍成全他吧”。

宋老生聽得這話,只是沉默,良久,一臉嚴肅道:“老夫如今乃是戴罪之身,而且一生脾氣火爆,得罪不少人,你可確定要拜我為師?”

高衝見狀有些疑惑,難道父親請宋老生來教自己使刀,不是讓自己拜師。

看向高君雅,卻是見父親面無表情,高衝想了想直說道:“既然學了您的本事,便理應拜師”。

宋老生看向高君雅,白眉一挑,“如此,可就非是我宋老生高攀了”。

“老將軍說的哪裡話”,高君雅謙遜笑道,“還望老將軍莫嫌此子愚鈍便是”。

高衝正欲端茶拜下,宋老生卻是臉色一整,直將高衝攔下,“心意領了,拜師就免了”。

並不理會高衝一臉疑惑,宋老生看向高君雅,誠懇說道:“燕國公不愧是有君子之名聲,我宋老生粗人一個,不識經書,庶民出身。

蒙燕國公看重,不以出身而鄙夷,這一身廝殺本領和行軍經驗盡皆傳授便是,但這拜師就免了,老夫不想臨死還被人唾罵依附世家豪門”。

宋老生直言直語,毫不諱言。

高衝這才明白,為何方才說要拜師父時,宋老生竟是如此驚詫,畢竟師父之稱,可不能隨便叫的,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亦不是玩笑話,一旦拜師,那雙方的利益糾葛將會結為一體。

而宋老生雖是成名老將,但在外人看來,畢竟不過是庶民出身,依靠一身武勇而聞名,能夠成為燕國公世子的授藝師父,無疑是高攀名門了,心高氣傲如宋老生,如何能忍受。

高衝聽得實在動容,奉茶拜倒,“承蒙授藝,便是恩師,還請勿要推辭”。

豈料宋老生曾的站起,“若非要拜師,恕老夫寧死不從”。

高衝愕然,這脾氣真不是一般的火爆啊。

高君雅看向高衝搖搖頭,起身將宋老生扶回座位,“既如此,為全老將軍名聲,不拜師亦可,但需以師禮相待”。

“老夫才不是為了什麼名聲,只要不拜師便可”,宋老生擺擺手直說道,“那勞什子師禮不師禮的無所謂”。

高衝聞言哭笑不得,只得應下。

宋老生出身貧寒,未能使得馬槊,但幼年時得異人授藝,使一柄大砍刀,勤練不輟。

從軍後南征北戰,北伐突厥,南滅陳國,平定各地匪寇,履立功勳,硬生生從一個庶民出身的底層士卒打拼到從四品的虎牙郎將,並且性格剛烈,忠耿正直,從不蠅營狗苟,從不貪汙受賄,從不欺辱士卒,名聲甚好。

另一方面宋老生這副臭脾氣也著實得罪不少人,但宋老生並不在乎,守身持正,而今年過花甲,仍未娶妻,仍是孤寡一人。

在高君雅的運作下,李淵已將宋老生赦免,同時,李淵為表禮賢下士,親來燕國公府徵辟。

結果任憑李淵說盡好話,宋老生仍是固執己見,堅決不肯出仕反隋,李淵無奈,只得離去。

從此宋老生算是在燕國公府安頓下,每日天不亮,便在演武場習練。

這卻苦了高衝,馬槊與大刀同屬於長兵器,有異曲同工之妙,宋老生不僅教授高衝步戰橫刀之技法,更是將長兵器騎戰之技巧經驗盡數傳授,因此高衝比之前起得更早,練得更久。

時間一天天過去,高衝的武藝在宋老生這位勐將的嚴厲教導下突飛勐進。

轉眼間便是到了除夕日,當然,現在稱之為歲除日。

歲除日即象徵著一年即將結束,新歲即將來臨。

自魏晉以來,便是盛行在歲除日家家戶戶備好佳餚,相聚一堂,喜迎新年的習俗,人們往往通宵不寐,歡聚守歲,薛收之父薛道衡就有詩曰:“故年隨夜盡,新春逐曉生”。

這一天人們飲著柏葉浸泡的長壽酒,在柏葉上擺放著柿子和橘子,寓意著“一歲百事吉”,還會準備一些箋紙製作一些“年貼”,也叫“飛貼”,上面書寫著一些吉祥話,互相贈送,極其熱鬧。

“阿耶,冰兒,你們這是作甚?”

方才陪宋老生對練完,高衝沐浴更衣,來到膳廳準備用早飯,正是碰見高君雅拿著兩塊木板,高冰興高采烈的取來筆墨。

“阿耶準備寫桃符啊”,高冰放下筆墨,甚是興奮,“阿兄你要不要寫一個”。

高衝搖頭笑道道:“還是阿耶來吧”。

桃符乃是歲除時的習俗,用兩塊桃木板分別寫上“神荼”、“鬱壘”二神的名字,懸掛或張貼在門首,意在祈福滅禍,據說桃木有壓邪驅鬼的作用。

想到此處,高衝忽的一笑,這個時候的門神還是神荼、鬱壘二神,可不是秦瓊和尉遲敬德,這二人現在一人在李密麾下任驃騎,一人在劉武周麾下任偏將。

“晚間記得隨我入宮赴宴”,高君雅寫好桃符後說道。

“必須熬通宵嗎?”高衝聞言苦笑道,歲除日不在家中與親人在一起,卻要入宮參加篝火晚會,還是通宵達旦。

“這是自然”,高君雅挑眉道,“此乃唐王示恩之舉,你到時規矩些”。

高衝點點頭,看向短小的桃符,心中一動,不由得問道:“阿耶還有更長一些的桃符嗎?”

高君雅一怔,“你去問問阿福”。

“阿兄你要做什麼?”高冰明亮的眼睛裡盡是好奇。

“等會就知道了”,高衝笑道,而後去找管家高福要了兩塊長長的桃符。

高君雅剛讓高福將兩塊桃符掛上門首,高冰便是跑過來叫道:“阿耶你看,阿兄寫了個更大的桃符,他說叫春聯”。

後面高雄抱著兩塊長長的桃木,趕忙小心放下。

“春聯?”高君雅大大的問號。

只見得兩塊桃木各書一列字:“向陽門第春常在,積善人家慶有餘”。

高君雅念罷便是眼睛一亮,“此句出自《周易·坤》,唯有修善積德傳家,方有吉慶,此句甚好,攸之,你這是?”

“阿耶,僅擺放門神鎮邪未免有些單調”,高衝笑道,“我便寫了一對句子,稱之為春聯,以恭賀新春,並且寓意深刻”。

這兩句話言簡意賅,面向陽光的人家總會有陽光照耀,讓人感到永遠是陽光明媚的春天,積德行善的人家會遺留給子孫福澤。

勸人以忠善傳家,正能量滿滿,且極度吻合儒家價值觀。

高君雅含笑點點頭,“寓意確實良好,當可作為傳家之言,左右也不逾規逾制,你便看著來吧”。

高衝笑呵呵的讓高雄將兩塊桃符掛上去,從此以後,春聯便不再是蜀後主孟昶發明的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簽到系統,我躺平了十年!

陪女孩看一場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