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州,漢東軍大營裡,歡聲雷動,不時響起陣陣高呼,震動全城。

劉黑闥以竇建德為榜樣,從不吝嗇,破城之後,大開倉廩。

一部分贈與百姓,一部分用作糧草,另外搜刮出大量錢財,劉黑闥一概不取,全部分發給麾下士卒。

恆州雖是失陷,但百姓竟是拍手稱讚漢東王仁義,士卒揣著滿懷的錢財,更是對漢東王死心塌地。

刺史府內,劉黑闥不敢有絲毫懈怠,在犒軍過後,便是召集眾將議事。

開口第一句便是讓眾將驚詫,“傳令下去,明日一早,撤離恆州”。

“這麼急?”曹湛有些不捨,而後有些意猶未盡的舔舔嘴唇,賤兮兮的說道:“可惜城中那些美嬌娘了”。

劉黑闥聞言頓時眼睛一凝,氣勢逼人。

曹湛忙是擺手說道:“大王別誤會,我給了錢的”。

“大王可有下一步目標了?”範願急忙岔開話題問道。

“去滄州!”劉黑闥微微頷首說道。

眾人聞言頓時一驚。

“滄州?”

“末將沒記錯的話,滄州跟恆州中間可是隔著瀛洲……”。

“是啊,從此地去滄州需從瀛洲過路,前日瀛洲已被唐軍奪回去了,新來的唐軍戰力可不弱……”。

劉黑闥一揮手,“勿要談論,我意已決,明日一早出發,都下去準備吧”。

待眾人都下去之後,範願卻留在此地,劉黑闥眉頭一挑,“你有何事?”

“大王可是有意圖謀瀛洲?”範願直接問道。

劉黑闥放下地圖,面露笑意,“此話怎講?”

“大王從不打沒有把握的仗,此去滄州途徑瀛洲,瀛洲已有唐軍駐軍,大王應該不會冒險從瀛洲經過吧?”範願有些遲疑的問道。

劉黑闥聞言臉上的笑意漸漸消失,沉思片刻,只是說道:“你先下去準備吧”。

範願一頭霧水的退下。

“他都猜到了,那唐軍……”,堂中空無一人,劉黑闥看著地圖低聲琢磨,陷入沉思。

北方劉黑闥和李道玄雙方鬥智鬥勇,而東南佔據就格外的簡單粗暴了。

面對封鎖大江的江淮叛軍,李孝恭最終採納高衝的意見,步步推進,蒐集荊楚大小小船數千艘,強行發起渡江戰役。

戰況慘烈,雙方皆是損失較重。

面對如此艱難膠著的局面,高衝眉頭緊鎖,在所有的戰術中,他最不喜歡的便是強攻,原因無他,傷亡太重了,即便最後勝利亦是慘勝。

如今江淮叛軍佔據江口的兩座要塞,易守難攻,偏偏不能繞行,一旦從其他地方繞行渡江,便會陷入腹背受敵之境,高衝每日裡來到江岸高山眺望,苦思破地良計。

終於,這一日他在看到源源不斷往營中運送糧草的場景後,便是一拍腦袋。

“當真是身在局中不知局,我軍糧草消耗如此巨大,對岸敵軍同樣如此啊”。

當即興奮的衝下山坡,直奔中軍大帳。

來到大帳之中,不出意外的是李孝恭依舊面對著江岸防線圖愁眉苦臉。

見得高衝進來,李孝恭強打精神笑道:“攸之不看江景了?”

僵持半月有餘,每天早上高衝都跑到江邊山上眺望,軍中人盡皆知了。

“看什麼江景,我那是苦思破敵之計”,高衝一怔。

李孝恭回過神來,看見高衝這興奮的模樣頓時精神一震,“攸之,你?”

“沒錯”,高衝斬釘截鐵的回道:“偶得一計,必破敵軍”。

“什麼?你快快道來”,李孝恭激動不已,忙是拉著高衝坐下。

“斷糧!”高衝直接說道:“先前我們陷入誤區,只以為繞行渡江之後,必會腹背受敵。

確實沒錯,大部隊繞行渡江定會引起叛軍注意,但是我們可以派遣少數精銳渡江,劫其糧道。

對岸叛軍人數眾多,所需糧草巨量,只要斷其糧道,豈不必勝?”

李孝恭聞言一拍腦袋,驚喜叫道:“這、還真是如此,先前竟是沒有想到,攸之此計,定可逼迫賊軍出寨,只要敵軍不再龜縮,定可勝之”。

“快,擂鼓聚將”,李孝恭興奮傳令。

等眾將到齊後,李孝恭說出斷糧之計,在場眾人皆是醍醐灌頂。

先前認為繞行渡江,直取丹陽,定會遭到對岸兩山的敵軍反撲。

屆時丹陽輔公祏再出兵,便會陷入腹背受敵之境地,所以眾將便是一門心思的想著強行渡江,正面擊破敵軍,步步推進。

但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大部隊不可繞行渡江,但小股精銳卻是可以的。

只需要派遣小股精銳繞行渡江,襲擾對岸敵軍的糧道,劫其糧草,對岸多達五六萬的叛軍,一旦缺糧,甚至於斷糧,那便是取勝的時候。

想通這一點,眾將皆是懊悔不已。

高衝直說道:“諸位倒也不必如此,若是在一開始,我軍施以斷糧之計,或許沒有什麼效果。

但如今我們強攻數日,對岸敵軍糧草消耗巨大,存糧想必所剩無幾,這個時候再斷其糧道,當可建奇功”。

眾將聞言亦是認同,當即紛紛主動請纓,甚至於高衝亦是主動出列。

李孝恭考慮一下,直言道:“攸之身為行軍長史,我之左膀右臂,不可輕出”。

眾將亦是笑道:“正是,這等小場面哪能勞駕高使君出馬”。

高衝見狀只得苦笑著退下,也罷,反正斷糧之計是他提出來的,具體的實施交於他人也無妨,畢竟功勞分配這個事要雨露均霑。

看見眾將紛紛請纓,李孝恭倒是有些犯難,沉思片刻,遲疑說道:“諸位皆乃牧守一方的國之重臣,冒險進入敵境有些不妥”。

這話的確不錯,在場諸位皆是官拜刺史總管之職,親率一兩千精銳深入敵境,施以斷糧之計,的確有些冒險,畢竟身份地位擺在那裡。

看到懷州總管、虢國公黃君漢時,李孝恭眼睛一亮,直言道:“聽聞虢國公麾下有一智勇之將,當初僅率八百水軍,由水門突破洛城,不知那位將軍可曾到來?”

黃君漢大喜,直說道:“便是某麾下驃騎將軍張夜義,此時正在軍中”。

“好,速傳張夜義”,李孝恭笑道。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召喚之:狂戰血帝

錦夜白霜

閒話兩晉南北朝

史後師

持刀行

萬千繁華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