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往寧縣的官道上,唐軍正在行進著。

看著那高高飄揚的三面大旗,分別上書“唐”、“李”和“秦”三個大字,將士心中頓生威武雄壯之氣概,雄赳赳,氣昂昂,全軍精神面貌昂揚向上,士氣如虹。

李世民坐在馬背上,手中捧著一張地圖聚精會神的看著。

身後一名中年文士捻鬚讚歎道:“壯哉,僅看這雄師行軍,便知秦王善戰之名,絕對名副其實”。

聽得聲音,李世民回過神來,朗聲笑道:“杜先生這是奉承我嗎?”

那人正是豳州的私塾先生杜鳳舉,聞言搖頭失笑道:“當不起先生二字,大王喚我表字鳳舉即可,在下一介白身,無慾無求,又何須奉承呢”。

李世民聽了搖搖頭,“鳳舉便是這寧州人,此行過後可就不是白身了,不然對不住鳳舉你這滿腹才華啊”。

杜鳳舉聞言愕然,忙是辯解道:“大王,在下無意出仕”。

李世民卻不聽他細說,直說道:“野有遺賢,這是朝廷的過失,既然被我發現了,鳳舉你就休想閒雲野鶴了,再者說,你莫要辜負喬公山一番苦心啊”。

杜鳳舉聞言苦笑,只得應著,再若是推辭那就不僅僅是不識抬舉了,更是涉嫌邀名養望了,並非人人都是陶淵明。

“楊賊固守寧縣,不知鳳舉有何妙計?”李世民挑眉問道。

杜鳳舉搖頭一笑,“考校這麼快的嗎?”

幸虧杜鳳舉並非是銀樣鑞槍頭,李世民叫他隨軍從徵楊文干時,杜鳳舉便有所準備。

略一沉吟,杜鳳舉直言道:“楊文幹之所以能夠固守寧縣,在於城中士卒不明真相,更有觀望的世家豪族暗中支援。

如今大唐四海臣服,相信城中軍民定是不敢叛逆,大王師出有名,奉旨討賊,只需秉持大義,亮明旨意,以秦王你的威望,大軍威逼之下,寧縣不日可破”。

聽得杜鳳舉的話,李世民不住點頭,繼續問道:“那為何錢九隴受阻於城外呢?”

“其一,郇國公威望不及大王,其二,聽聞郇國公秉性剛勐,連日來只是勐攻城池,此舉勢必激起城中臣民激烈反抗,只知宣威而不示以大義,偏偏城中軍民畏德而不畏威,畏大義而不畏刀兵,大王德威並重,自是馬到成功”。

李世民聽得很是滿意,這跟他想的不謀而合。

在錢九隴攻城兩日無果後,李世民便是在思考這個問題,隴西支援李建成的人不在少數。

其一是因為李建成是嫡長正統。

其二便是李世民當年在隴西大規模用兵,殺得薛舉麾下的隴西兵潰不成軍。

實際上隴西乃至於關西,對於李世民的態度並不友好,支援李世民的人多是關東地區的,如河東、中原、山東等地。

所以慶州寧州諸多軍民明裡暗裡支援楊文幹據城而守,試圖聲援李建成。

但現在李世民攜聖旨而來,明確表明楊文幹是反賊,附從者以謀逆論處,以秦王的赫赫兇名大軍壓境,料想那些人應該認真思考一下所作所為了,畢竟真正想造反的人少之又少。

關西是李唐的大本營,民眾對於大唐的歸屬感還是很強的。

說白了,慶寧二州的軍民只是想暗中聲援李建成,並無意造反。

大體方略定下後,李世民便命加速行軍。

坊州,仁智宮,出來避暑散心的李淵經過這一事件,興致全無,當即下旨回京。

因為有高衝的存在,喬公山尋到高衝舉報此事,高衝迅速接管物證並如實上奏,事態始終掌控在朝廷手中,並沒有像原本軌跡上一樣,事發突然,楊文幹毫無徵兆的起兵,奪取寧州,威逼坊州,逼得李淵連夜潛避鳳凰山,唯恐楊文幹突襲。

李淵起駕回京,不知有意還是無意,竟是沒有提及李建成,可憐李建成依舊在任智宮外的營帳中囚禁。

夏日炎炎,營帳矮小憋悶,蚊蠅滋擾,這對於自幼生活優握的李建成來說,別提有多難受了,李建成生下來便是唐國公世子,長成後立為太子,堪稱是翩翩君子的典範。

如今囚居在這小小的營帳之中,耳邊響著嗡嗡的蚊蠅之聲,面前粗糙不堪的麥飯,甚至連身上的粗衣都將面板剮蹭得生疼,李建成心中大恨,漸漸的這個恨在心中生根發芽。

儘管李建成囚居玉蘭山營帳,但長安城中依舊是圍繞著他展開激烈的討論,維護嫡長正統的人並不在少數,新任中書令,密國公封倫便是其中之一。

封倫,字德彝,出身於渤海封氏,渤海封氏是跟高氏齊名的望族,封德彝的祖父封隆之官拜北齊尚書左僕射,其父封子繡官拜前隋通州刺史,世代官宦。

而且渤海封氏善於聯姻,封德彝的母親出身於范陽盧氏,妻子出身於弘農楊氏,封德彝本人學識過人,但是心思太過奸滑,一心鑽營權謀。

當年入仕為前隋越國公楊素的幕僚,便娶楊素的堂妹為妻,而後升任內史舍人。

楊廣巡幸江都,內史侍郎虞世基掌權,便取悅虞世基,狼狽為奸,直到宇文化及弒君奪權,封德彝再次投奔宇文化及,官拜內史令,終於拜相。

宇文化及敗亡後,封德彝投唐,李淵鄙夷其人品,斥責其諂媚不忠,罷官遣返,但是封德彝上了一封密奏,其內容不得而知,但李淵大喜,赦免其罪,官拜內史舍人,此後數次升遷,直至官拜中書令,爵封密國公。

但是封德彝還是有些才能的,當初李世民剿滅劉武周,平定河東後便揮師東進,征討王世充,諸多朝臣反對,唯有封德彝力挺,認為應該乘勝再戰。李淵同意。

當李世民在洛陽僵持不下時,朝臣建議撤軍,封德彝再次出面反對,認為王世充已經窮途末路,計窮力竭,應該一鼓作氣,徹底將其剷除。李淵再次同意。

突厥南侵太原,群臣建議獻禮議和,唯有封德彝認為突厥是喂不飽的豺狼,只要打贏了才能言和,否則突厥一定得寸進尺。李淵依舊同意

透過這三件事,儘管封德彝往年名聲不太好,但是在朝中足以站穩腳跟。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來了,此刻NBA由我來主宰

一包六塊五的真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