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莫叫懶龍壓著頭。

雖然程諾孤兒一個,但還保留著前世正月裡不理髮的習慣。也不是他不想理髮,只是舅舅實在太多,又待他不錯,自然也就尊重了這個習俗。加上二月二龍抬頭的寓意不錯,便將理髮的日子固定在了這一天。

大清早,李老三就從外面找來了一位走街竄巷的剃頭匠來上門理髮。

“先生,您這是準備剃什麼樣的頭髮啊?”一邊說話,剃頭匠一邊將工具拿出來:“新式的分頭、背頭、平頭,不說精通吧,但絕對拿得出手。”

看著擺放整齊乾淨的工具,剃刀、梳子是認識的,但最後拿出來的篦子程諾就看不懂了。

指著這東西,有些疑惑:“這篦子是幹啥用的。”

“那個啊,是給那些老人扎辮子用的,怎麼著,您也要扎一個嗎?”

“別,師傅就給我來個普通的平頭就行了。”

不多要求,魯勳先生同款就行。

程諾又不是保皇派,留個西瓜頭梳個豬尾巴幹什麼,況且他們的皇帝溥義都帶頭剪了辮子。

不過這位師傅的手藝確實好,理完髮又刮臉、掏耳朵,給頭、面、頸、肩來個一條龍按摩服務,看著瘦瘦的,手勁可不小,曬著冬日溫煦的太陽,整套下來特別舒服。

最後一算賬,價錢還挺合適。

在去往北平大學的路上,李老三在前面蹬著三輪,回頭問道:“先生晚上回來吃飯嗎?”

“下午沒課,回去會比往常早一點,今天大小算個日子,家裡準備做什麼?”

“嘿嘿,就等您這句話了,咱們吃龍耳龍鬚龍皮還有龍子。”

“還有這說法?都快來個全龍宴了,老李你快說說都有啥?”

李老三呼著熱氣,咧著嘴笑道:“龍皮是炊餅,龍耳是水餃,麵條是龍鬚,米飯是龍子,差點忘了,還有一個燒餅撒上芝麻,那就是龍鱗餅。”

程諾聽完一怔,隨即大笑:“老李啊,那是不是我回去買點滷雞爪,就是龍爪了?”

李老三則一本正經的搖搖頭:“那是鳳爪,不能混著用。”

兩人說說笑笑,一路上倒是十分有趣。

到了北平大學門口,看著不時有學生老師經過,都在給程諾打招呼,李老三突然感慨:“先生啊,當初我還想為您抱屈,以您的本事絕對能去當官,幹嘛去當個教書先生,現在確實是想明白了。”

準備扶著把手下車的程諾,聽到這話後又坐了回去,笑道:“咋啦老李,這可不是你的風格啊,讓你多識倆字都不肯,今天突然明白什麼大道理了?”

“嘿嘿,先生這一碼歸一碼。”李老三扭過頭,憨厚的笑笑:“我就在想啊,這人好比就是隻螞蚱,再厲害蹦得再高,小孩把你抓住用繩綁著腿,咋弄都不行了。可螞蚱一多,飛天鋪地的烏壓壓一片,成了蝗災見啥吃啥,誰也奈何不了,大事就成了。您說我說的在理不?”

“話糙理不糙,老李可以啊。”程諾不禁感慨:“啥都別說了,回去趕緊識字,讓妮蛋兒學完教教你。”

“得,先生您還是殺了我吧。”

看著李老三離開的方向,程諾在欣慰的同時,突然思路發叉,聯想到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人民的吃飯問題。

轉身找到了科學院的郭守春,也是他找到的唯一一個願意來的農學碩士。

“老郭,忙著呢?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

正在桌子上俯首看資料的郭守春仰起脖子,扶了扶眼鏡:“怎麼了老程,今天不是二月二麼,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

程諾雙手合掌拍了一下,斜坐在桌邊:“對了,就是這後半句話,大倉滿小倉流,最近這幾天是農耕的重要日子,有沒有興趣跟我一起下鄉,考察一下農業情況,實踐出真知嘛。”

郭守春聞之立馬將書本合上,站起身來高興道:“好啊,咱們什麼時候動身出發,我早就想去田間實地考察一下。”

教育改革雖然激進了些,但就目前來看還是出了一些成就的,尤其是報名北平大學的學生越來越多,部分學校也開始模彷起來。

程諾在欣慰高等教育的同時,也在擔心基礎教育。畢竟高等教育做的再好,沒有底部支撐,那也是空中樓閣。

民以食為天。

尤其是鄉下的娃娃,不大年齡就得出門幹活,一年到頭也就雙草鞋穿穿,靠著給地主家放牛才過得下去。

肚子都吃不飽,讓這些家長送孩子去學習,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

而農業也是一件長期工程,選種育種至少得花上幾年功夫,越早推行越好。

雖然程諾也知道,對他們最好的辦法就是打土豪分田地,但問題是他沒有這個能力,只能留給偉人。

既然封建土地所有制、小農生產和人口過剩都是目前根本無法解決的問題,那麼農業科技的改良與推廣便成為突破眼前困境的最好辦法。

進行農業科技改良與推廣,提高作物產量,既受到地方統治勢力的歡迎,也不觸及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而且地主等既得利益者因為擁有大量的土地,推廣新的農業技術,尤其是推廣作物良種,比較容易增產增收,推廣成效較大,也能受到農民的歡迎。

外敵入侵、軍閥混戰、政局動盪、經濟拮据等等,程諾知道這個時代充滿了重重問題,但他也知道這些不是他不做的理由。

工、農加上教育,就是他想要做的。

程諾點點頭:“精力有限,我們就圍繞著北平周邊先初步調查一下,摸摸畝產,看看他們是怎麼耕種的,當然作物先以小麥為主,等我們人手多了再考慮其它作物。宜早不宜遲,你收拾一下我們就走。“

“好,我帶上速寫本,碰見有價值的植物也採集一些標本。”

其實還有一個考慮,那就是提前佈局也能應對一戰後列強農業產品的傾銷。

隨著他們後面實力的恢復,洋麵等會大批次傾銷到國內市場,導致農民不得不廉價出賣農產品,而此時的小麥畝產量才不過100斤左右,也就後世的十分之一,根本應付不了這場危機。

穀賤傷農,豐收成災。

加上天災人禍,地主家也沒餘糧。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夏天子

土豆吃番茄

家父曹操,字孟德

雲開月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