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鈴鈴……”

“鈴鈴鈴……”

深秋的大街上,枯黃的落葉灑滿了一地。

程諾剛把“侯氏制鹼法”的大概講出來,範旭東就在腦海裡將過程給推導了一遍,越想越覺得可能,興奮地要拉著程諾去做化學實驗。

可惜部分原材料小土屋裡沒有,若想完完整整的將鹼給製作出來,還是得去工廠裡,用上專業裝置才行。

於是剛來到小土屋沒多久的程諾,就被連拉帶拽的,送上了前往久大鹽廠。

“鈴鈴鈴……”

伴隨著腳踩落葉的嘎吱聲,清脆的鈴聲再次傳來。

細聽之下,這不是一個鈴鐺的響,而是一連串鈴鐺合奏的響,不免使程諾想起前世農村,走南闖北叫賣的貨郎,架子車前永遠搖晃著撥浪鼓。

出於好奇,加之順路,程諾不免加快了腳下的步伐,準備過去一探究竟。

買不買倒無所謂,只要看看車裡有沒有激起回憶的東西。

“致遠……要不,算了。”聽到鈴鐺響,一旁的範旭東臉色逐漸陰沉起來,不自覺想攔著程諾,不讓他過去。

不過在看到程諾已經向著聲音大邁幾步,去的又是工廠的方向,又把嘴邊勸戒的話給解散了。

這讓前面的程諾很不解,回頭關切道:“旭東,你這是怎麼了,身體不舒服還是怎麼的?臉色這麼難看,剛才還好好的。”

“呼~”範旭東長吐一口氣,收拾好情緒重新打起精神:“沒事,剛才只是碰巧想起一些不好的事情,緩了一會兒,現在好多了。”

顯然,有些話對方並不想讓外人知道。

程諾皺眉道:“你不願意說那就算了,不過既然是朋友,只要你有需要,我能幫的肯定幫。”

此時的範旭東臉上突然露出怪異的表情:“你能幫,而且已經幫了。”

程諾不解:“什麼忙?我怎麼不知道?”

還沒等範旭東回答,鈴鐺聲突然在兩人身邊再次響起。

不知幾時,聲音的源頭已經悄然逼近。

這時的程諾突然發現,鈴聲下面居然還有一些吆喝聲。

只不過別的小販賣的是小東西,鈴鐺主人賣的是“上帝”。

“仁慈的主啊,偉大的聖母瑪利亞啊……”

“鈴鈴鈴……”

“把幸福和甘露降下來吧!”

“鈴鈴鈴……”

“降給中國這塊飢渴的土地吧!”

“鈴鈴鈴……鈴……”

鈴聲和帶著洋腔的中國話交織在一起,又使人想到中國的大街上,那些敲鑼打圈子叫喊著賣大粒丸藥的。

程諾心說這不就是傳教的麼,至於這麼大動干戈?難道說範旭東信奉別的宗教,眼裡看不得這些?

可接下來發生的一幕,讓程諾瞠目結舌。

這個黃眼珠黃顏色的外國老,當著眾人的面將《馬可福音》裡面的故事宣講出來,什麼基督降生、基督言行、基督福祉等等,說得有模有樣。

按照程諾的設想,全場氣氛造就之後,下面肯定到了傳教的時候,什麼信上帝死後上天堂之類的話,也都該搬出來了。

萬萬沒想到的是,外國老直接把書一合,向後面的隨從擺擺手,一個擔著兩籃東西的腳伕晃晃悠悠走上前來。

將籃子放在眾人面前,外國老直接把蓋在上面的布掀開,竟然露出滿滿當當的鹼面。

“上帝看到你們吃飯穿衣沒有鹼,日子太苦了,所以特意降下來兩擔神聖鹼面,讓我賜予你們。”

底下潛在的信徒聽到這裡,顯得更加狂熱。

你推我,我攘你。

若不是外國老事先安排了護衛,圍成人牆,那兩擔鹼面早就被人群給沖垮了。

“不要急,不要急,人人有份,人人有份!”

“上帝說,要看到你們的虔誠,用你們中國話來說,叫做香火,有了更多的香火,他才能降臨更多的鹼面來賞賜大家。”

“為了感恩上帝,也為了下次過來帶上更多的鹼面,每人需要交夠八個大子兒用作香火錢,才能在我這裡領到一份神聖鹼面。”

“什麼,你沒錢?對不起,上帝說他不賒賬……”

一通操作下來,看得程諾下巴都要掉在地上。

這哪是傳教士啊,分明是掛羊頭賣狗肉,算盤打得咣咣響的商人吶。

忽然想到範旭東剛剛臉上的怪異,程諾頓時反應過來。

“旭東,你是不是知道這廝是扯幌子賣鹼面的?”

“唉!”範旭東長嘆一口氣,繞著人群想離開此地:“這人是英國人,取了一箇中文名叫李立德,平日裡一副傳教士打扮,實際上是英國卜內門公司駐中國卜內門總公司的經理。

平常都是僱中國人挑著洋鹼,用叫賣《馬可福音》來吸引街上的行人,等人到的差不多了,就開始他的做生意表演。”

果不其然,雖然隔著人群,但程諾也能透過聲音,知道李立德開始的他的行為秀。

站得高了,觀察到這廝先是直接當眾和麵,加入鹼面後直接上鍋蒸小饅頭,沒過多久饅頭就被蒸熟了,分給眾人品嚐,皆是麵粉的香甜。

給眾人最直觀的感受,那就是遠遠超過本地的酸饅頭。

如此一來,有著精神和物質的雙重加持,鹼面銷售地更加火爆了。

其實這也怪不得百姓如此熱捧,實在是本地鹼面實在是過於貴乏。

當時我們中國人吃的是天然鹼,產在張家口、古北口一帶,俗稱為“口鹼“。口鹼的做法極其落後,把天然土鹼化成鹼水,再凝成塊兒就叫做成了。

加工粗劣,雜質多得就像是一塊黃色泥巴。

口鹼不但嚴重地影響人民身體的健康,而且根本不能用於工業。

難怪伴隨《馬可福音》而來的英國卜內門洋鹼,一下子便佔據了中國市場。

看到這等銷售火爆的場景,李立德不由放肆起來。

“鈴鈴鈴鈴……”

“哈哈哈哈……”

“愚昧而貧瘠的遠東土地啊,等待著上帝的降臨吧。”

恰在此時,站在人群中央高地的李立德突然發現了範旭東這位“老朋友”,當即扒開人群,從裡面走了過來。

距離稍稍被拉近一些後,李立德扯著嗓門尖銳道:“範,好久不見,上次你跟我說要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創辦鹼廠,不知道你們準備地怎麼樣了?”

原本勾著頭都要離開此地的範旭東聽到這話,腳下的步不自覺停頓了一下。

程諾見狀還以為對方直接要出聲反駁,停下只是為了組織語言。

可沒想到範旭東也就停頓了幾秒,頭都沒敢往那邊抬,轉身就要離開此地。

若是剛才,李立德說那句話底氣還有些不足。

可現在看到對方直接要棄甲而逃,顯然是底氣不足,別的不好猜,但鹼是一定沒造出來。

“哈哈哈,範,要不你從我這裡買上一些現成的鹼面,回頭告訴你們的人,說這是你製造出來的,相信你肯定能渡過此關。”

聽到這裡,範旭東再也忍不住脾氣:“李先生,我們中國有句老話,叫做風水輪流轉,你們最好老老實實等著,別再造什麼么蛾子,否則將來有你們好果子吃。”

李立德哪裡肯相信這個,反而笑得更加猖狂起來:“我記得你當初對我說,要透過海水制鹼,可是海水,海水怎麼能制鹼呢?哈哈……”

泥菩薩也有三分火氣。

範旭東直接指著一旁的程諾介紹道:“如果是我,我肯定不行,可是現在我們有程教授的加盟,到時候……”

沒等這句話說完,程諾直接制止了他:“在大規模量產前,咱們還是低調為主,有些必要的機器,還是需要從外國進口,國內暫時無法自力更生。”

範旭東猶如當頭棒喝,立馬清醒了許多:“致遠你說的對,是我大意的。”

說完這話,範旭東直接向李立德揮了揮拳頭,以示威脅後,便帶著程諾轉身離開。

而程諾這邊,連看這廝一眼都沒有。

蝦兵蟹將,不足為懼。

等著侯氏制鹼法成功量產,有他們哭的時候。

另一邊,李立德看到對方不理睬他後,想盡辦法對他們譏諷,可惜等人影都消失了,也沒個回應。

當真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程教授,程教授……莫非?不可能,肯定是不可能,他不是研究數學的嗎,怎麼對化學也有研究,世界上哪有這麼全知全能的人才,肯定是我想多了。

對,肯定是我想多。

哪天一天去教堂,好好在上帝面前懺悔一下……”

可惜他無論怎麼自我安慰,心中的危機感怎麼也消弭不掉,反而大有增長之勢。

另一邊,感受到範旭東的不快,程諾出聲勸慰道:

“你理解的很對,海水有很大的利用空間。把海水引進鹽田,變海水為滷水,經過濃縮和蒸發,就會結出晶體.因為鹽田含氯化鈉成分多,三九天也不會結冰。冬天不見冰,夏天不見青,咱們用鹽制鹼的成本非常可控。”

範旭東苦笑著搖搖頭:“一年四季刮海風,只有男工沒女工,鹽工的生活很苦啊。”

距離久大鹽廠越來越近,路兩邊興建了不少鹽場。

舉目望去,百里鹽灘一片皆白。別說荒草,連一棵枯樹都很難見到。肆虐的海風嗚嗚叫著,一堆一堆的原鹽,星星點點反射著太陽的光亮,又和藍天的盡頭相銜。

不過程諾卻能感受到下面的潛在活力,對著百里鹽灘,看著驚濤渤海,迎著呼嘯海風,放聲呼喊:

“嗬伊——伊——嗬嗬——”

使盡全身的力氣對著遠處呼喊,直到聲帶再也發不出聲音。

受此感染,範旭東也對著看不清未來的遠方盡情嘶吼,力求壓過那海浪聲。

“來啊,再來啊!”

等到兩人都釋放完畢,範旭東喘著粗氣,彎下腰雙手扶著膝蓋:

“致遠,我們能行嗎?”

程諾自通道:“會當水擊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幹就完了!”

……

接下來這段日子裡,程諾、範旭東二人白天忙於化學實驗,晚上共同暢想著未來。

談鹽,談鹼,談酸,談海。

講古,講今,講中,也講外。

那親密勁兒,就像是久別重逢的朋友,親如手足的弟兄。

可惜廠子並非是範旭東獨有,他只是其中的一個股東。

即便是程諾加入進來,有著當今國內科學第一人的稱號,剛成立的永利鹼廠對於他也抱有懷疑之心,堅持老辦法不行之後,再去採用“侯氏制鹼法”。

可是做了幾十次試驗,仍然沒有成功的結果。眼看大好的售鹼市場就要失去,合夥人們為了早日投產,早日獲得利益與卜內門分羹,都主張先取蒙古天然上鹼加工應市獲利,或用老式法制造純鹼,謀取厚利。

而範旭東認為制鹼是一個國家的基本大業,羅卜郎法技術落後,可以早出鹼,早獲利,但是無利於國家的發展,不同意採用。

隨即範旭東召開股東會議,在會上,主張利用當時先進的蘇爾維制鹼技術來從事純鹼製造的生產,可是股東們不願意再繼續投資。

此時早已等候許久的程諾再次露面,帶來的全新的技術,更充足的資金,一躍成為鹼廠最大的股東。

在程諾的帶領下,決定從國外購買裝置,自己組織設計。

當時壟斷制鹼技術的幾大公司相互間也都有嚴格的保密。重要機器裝置均各廠自己製造,都不出售成套裝置。購買的裝置只能東拼西湊,設計難度很大。

為此,程諾特意叫上應用工程院的特斯拉,讓他們親自參與進來。

到了這時,程諾由衷感嘆,在化學實驗室成功做出純鹼,和工廠批次制鹼,一個是地,一個是天,這可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在此期間,程諾也是一直想扶持國貨,可惜技術不支援。

製出鹼的顏色呈微紅色,成分略低,質量上比不上洋貨,不為人樂用,同時產量也有限。

費盡心思排查之下,竟然是鐵鍋的問題。

無奈之下,為保證質量,只好暫時全部採用洋貨裝置。

等著時機成熟,再做打算。

可惜即便有程諾這個穿越者加持,中間仍是趟過了不少的坑。

緊趕慢趕,兩月的時間過去了。

到了1917年年底,也到了開爐的重要時刻。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開局被曹操模擬人生

老曹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