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民國時期的四川來說,1917年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年份。

由於北京政府譭棄約法,解散國會,孫**在廣東等地籌組非常國會和廣州軍政府,宣佈護法,下令討伐北京馮國章、段祺瑞的非法政府,揭開了“護法戰爭”的序幕。

當時的四川以其政治的複雜性,成為南北政府爭鬥的焦點之一。

當然,實際上四川一直是各種政治勢力爭奪的焦點,尤其是倒袁結束後,四川的政治局面就變得極其複雜,由北洋政府的集權統治轉變為了滇、黔人共治,四川的本土勢力反而是比較弱小。

於黨派而言,由原來帝制派陳市的獨掌大權,轉變為以羅佩金為首的國民黨和以戴戡為首的進步黨的分權而治。羅與戴背後都有後臺老闆,羅佩金的後臺是唐繼堯,戴戡的後臺是梁啟超。

因此後面哪怕戴戡被劉存厚圍攻,走投無路,被迫自殺,梁啟超在四川都有一定的影響力。

眼下南方任命的四川靖國各軍總司令熊克武,與北方任命的四川督軍劉存厚發生矛盾,一場名為“護法戰爭”的四川的內部靖國戰爭爆發了。

雖然看上去規模浩大,但實際上都是聲勢大,雨點小。

在四川,當兵就是一種職業,某種意義上是一種就業手段。

大家出來當兵都是為了吃飽肚子,可惜實在是太窮,十個人裡面有四個人有槍就稱得上是精銳部隊了。

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誰也不會真的下狠手。

於是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混亂背景下,程諾帶著梁啟超一行人,悄悄摸進了重慶。

“來,我們打一個字謎!”

“好,我們打一個字謎。”

兩個頑童每人拿一截木炭,在一處鋥亮的三合土曬穀壩上,一人一句,邊唱邊畫:

“一點一畫長,

二字下來口字方,

兩邊各有絲繞繞,

……

右邊一個干戈起,

打個金鉤掛衣裳。”

程諾素來喜歡跟孩子打交道,小心蹲下身子,笑盈盈道:“小朋友,你們好呀,請問你知不知道銅元局在哪?”

銅元局顧名思義,即清末後期,時任四川總督錫良花費2000萬兩白銀建造的機械廠,用來製造銅元和銀元。

作為當時重慶少有的大型機械廠,中間還順便起著發電廠的作用,重慶近代第一盞電燈就是該廠點亮的。

後來被劉湘徵用,利用其壓片裝置,將銅元局改為子彈廠,定名為第 21軍子彈廠,除繼續生產銅元外,還製造七九步機槍彈,到抗戰時期工廠迅速擴充套件為當時中國最重要的子彈廠,為八年抗戰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直到解放後該工廠還在使用,直到程諾穿越前,還未停止最後的生產。

所以程諾來重慶的第一站,就是來到該工廠,看看能不能合作一下,幫助定製一些裝置。

如果有可能的話,從該工廠買一些裝置過來,也是非常可以的。

為了拉近與孩子間的距離,程諾又特意拿出來幾個冰糖,咧嘴笑道:“誰先回答,這些糖就都是誰的咯。”

說著還故意把冰糖湊到兩個孩子鼻子前,讓他們聞聞:“你們看,特別甜哦。”

看到這一幕的梁啟超忍不住樂了:“致遠啊,我要是不知道你底細,都還以為不是過來辦廠子的,而是過來拐帶孩子來著,像,真像,實在是太像了。”

兩個頑童本來都心動了,糖是吃過,可那都是古法熬製而成的,這種亮晶晶、光閃閃的冰糖,還是第一次見。

但聽到梁啟超這話後,頑童們立馬謹慎起來,閃得老遠。

“娘說,不讓我們跟外鄉人說話。”

“娘也說了,不讓我們吃別人的東西。”

說完這話,那是撒丫子就跑,不知道的還以為後面有什麼東西要追趕他們一樣。

程諾無奈地站起身,將冰糖收起來,幽怨地看了梁啟超一眼。

梁啟超則略顯尷尬的把頭扭過去,打著哈哈轉移話題道:“致遠,你真的要把寶壓在劉湘身上嗎,以我的眼光來看,那小夥雖然不錯,但現在只不是舊川軍第一師的一名旅長,實在不夠看啊。”

程諾笑著搖搖頭:“現在整個川軍才8個師,劉湘能成為其中的一名旅長已經是相當不容易,何況眼下法理上他還是中將身份,潛力巨大。”

梁啟超猶豫道:“可是政治上要多方下注,免得到時候出現意外啊,有時候牆頭草也是一種智慧,不要像我一樣,政治上過於兒童氣。”

程諾微笑道:“謝謝任公提醒,單押風險是有,但收穫更大,看人這一點上,我素來還是可以的。”

梁啟超還想繼續規勸,可想到自己蹉跎到現在,吃虧就吃在了看人不準上,一路走來全是失敗經驗,又有什麼資格去指教別人,說出去不夠人笑話的。

“萬事還是以小心為妙。”梁啟超真心實意道:“眼下也快到那工廠的,我看咱們不如兵分兩路,你去工廠,我去聯絡劉湘,這樣既能節省時間,也能各幹所長。”

程諾思索片刻,說道:“也好,那就辛苦任公先生了。”

於是乎,在程諾問到銅元局確切地址後,與梁啟超一行人分開。

由於程諾這次過來並沒有大張旗鼓,所以並沒有多少人知道。

後面與銅元局協商之後,便悄悄入了股,以他們的名義開始辦合成氨工廠。

其實不是程諾自己願意低調,而是川軍實在是太窮了。

在民國因為財政稅收的問題,在民國的軍閥混戰時期常常是戰爭的重要導火索,這在西南軍閥的爭鬥中尤其明顯。

有了稅,就有了錢,也就等於有了更強大的軍隊。

就像目前劉湘所在的川軍第一師,前身是清末陸軍第十七鎮,師長是日本士官六期畢業生周駿,裝備、訓練和軍官素質是川軍之冠,川滇之戰中數次成功擊敗滇軍。

到了現在的護法戰爭,唐繼堯更是自封搶鹽大軍總司令,就是為了搶錢。

倘若程諾的合成氨工廠真的能成功建廠,並順利生產銷售,賺取一定經費。

彼時程諾很擔心,會不會有什麼軍閥號稱搶氨總司令,豪取搶奪一番,這也說不定。

所以程諾一邊低調發展,一邊給劉湘提供幫助,目的就是儘快讓其成長,打下一片相對安寧的地方。

如履薄冰,步步小心。

好在劉湘這個人比較有野心,想著平定四川,問鼎中原,自然是對錢財這類擴充實力之物十分渴望。

剛好手下有著永川、榮昌、銅染、大足、璧山、合川、武勝等七個縣,也算是比較有勢力。

看到程諾帶來的“誠意”後,直接大手一揮,表示去哪裡辦廠都可以。

當然,這樣優惠條件的代價是除了工廠利潤的一半。

雖然無可奈何,但河蟹大神表示不能從政,程諾也只好暫時屈服。

就這樣兜兜轉轉,在1918年的春天,程諾終於在長江邊找到了一塊相對平坦開闊的地區,開始正式建廠。

好在前期籌備得還比較充分,雖然費了點功夫,但總歸是能步上正軌。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程諾還在實驗室跟著眾多實驗員一起,忙著最佳化合成氨工藝。

梁啟超興沖沖地拿過來一張報紙,人還沒來到實驗室,聲音先傳了過來:“致遠啊,上面說的氮肥效果都是真的?”

程諾皺著眉,接過報紙後,大眼掃了一下後直接篤定道:“當然是真的,氮是作物需要較多的一種大量元素,氮素供應狀況直接關係到作物的生長發育以及產量和產品質量。

由於土壤中作物能吸收利用的速效氮含量較低,單靠土壤和施用農肥來供應氮素,遠遠不能滿足作物高產的需要,所以化學氮肥在農業生產上顯得非常重要。”

梁啟超興致勃勃道:“咱們現在做的,是不是就是這個?”

程諾點點頭,手下還在用滴管取著試液:“對,大傢伙現在整天忙著的就是這個。”

梁啟超湊到跟前,仔細打量一番,內心實在是對這些瓶瓶罐罐充滿好奇,但一想到它們都是玻璃器皿,稍稍摸一下可能就要碎,而且他自己還對這東西一竅不通。

想摸又不敢摸,臉上十分糾結。

範旭東則故意嚇唬道:“別摸哦,裡面有部分液體具有腐蝕性,人要是碰到啊,別說肉了,骨頭渣滓都得被化乾淨了。”

梁啟超被嚇了一大跳:“這麼恐怖,這我可得離遠點。”

程諾搖搖頭,走過來笑道:“任公先生,你大可以放心,這只是咱們的實驗室,只要小心點就好,出不了什麼大事的。不過有一點啊,合理地施用氮肥可使禾穀類作物增產20~70斤,每斤氮素能增產稻穀、玉米、小麥14~23斤。”

梁啟超難以置通道:“這麼高?”

程諾點點頭:“當然咯,剛好你今天來的趕巧,咱們廠子正好有原材料要生產,不知道任公先生有沒有興趣過去看看?”

梁啟超興致昂昂道:“那還等什麼,趕快帶我去吧。”

實際上在建廠的這段日子裡,程諾並沒有歇著,反而帶領著團隊一起在實驗室對技術進行攻關。

就連大年三十,他給同志們安排好休假和紅包外,自己還在實驗室忙活。

為的就是想從幾個辦法裡,挑選出效果更好、成本更低、產量更大的製備方法。

尤其是在氫氣的製取上,雖然電解法可以製得非常高純度的氫(~%Hz),原則上這是最簡單的方法,但是它要消耗很大量的電能,電能的價值也就決定了本方法的經濟性。

雖然程諾設想的是讓特斯拉去建造水力發電,這樣成本會大大縮減。

一方面水力發電廠的建設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準備,短期內根本無法完成,光是勘探合適的位置,就要費上不少功夫,化肥廠這邊根本等不及。

另一方面水力發電具備季節性,豐水期還好,用都用不完,但枯水期就不夠用了,還需要火力發電進行補充。

所以考慮來考慮去,最後還是準備把製取氫的方法,調整為了水蒸汽氣化固體燃料法,大致可以歸納為如下的過程;最初是燃料中的碳與水蒸汽反應,製得主要由氫和一氧化碳組成的氣體混合物。

氣體在除去雜質並新增水蒸汽之後,在適宜的觸媒存在下於400~500℃進行CO的變換:

C+H20(g)=(高溫)=CO+H2

氣體混合物透過不算複雜的步驟除去CO,(如在加壓下用水洗滌氣體)之後,即可得到高濃度的氫。

這一切也不僅僅是為了制氨。

比如其他具有重要工業意義的氮化合物的合成,在工藝上通常與合成氨的生產相聯絡。例如由氨和二氧化碳製取尿素,由氨和一氧化碳合成甲醯胺。

在一個工業企業範圍內聯合生產合成氨、有機合成產品以及由加氫過程獲得的產品時,建立共同的氣體生產裝置是很適宜的。這樣就可以最合理地適應固體燃料和氣體燃料的性質而加以利用,而且可以利用許多生產過程中的廢氣。

當然,以上都只是合成氨的原料製備部分,真正等到原材料的合成,這才是重中之重。

實驗室內成功透過放電生成氨的反應,完全不能作為工業上合成氨的基礎,能耗大,效率低。

而且英、法、德已經提前在國際上建好了專利壁壘,除非程諾不準備邁向國際市場,否則肯定免不了在專利上捱上一刀。

所以考慮再三,最後還是選擇高溫高壓下的催化。

即將將氮氣與氫氣直接混合,升溫至500℃到600℃,加壓至到20Mpa之間,選擇鐵觸媒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當然用純鐵做觸媒幾乎沒有任何效果,必須加入氧化鋁和少量氧化鉀,才能起到催化效果。

最終完成合成氨的工業化製備過程。

而程諾也是在此期間,才知道此時國內竟然還沒有催化劑這一概念,甚至程諾在剛說出這個詞時,大家都是一臉茫然。

等到程諾用其他語言解釋後,大家才恍然大悟。

對此程諾也只能在心中感慨,國內化學工業的基礎實在是太薄弱了,甚至可以說哪哪都是空白。

稍稍往前走走,就是一片無人區域。

也幸虧有程諾這個外掛,不說別的,單單就是觸媒材料的選擇,西方可是經歷了上千次上萬次的研究,才得來的結果。

如今憑藉記憶,便可輕鬆獲得結果,不得不說是何等的幸運。

在這期間程諾也在嘗試培養自己國內的化工人才,用高福利和大志向吸引人才加入。

按照這樣的速度,國內化工業早晚要走到國際前沿,屆時恐怕就不能摸著別人過河了,凡事還得自己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不似蚍蜉見青天

宇化星辰

隋唐:我老婆是長孫無垢

小小甲殼蟲339

皇上,你也不想咱們大靖絕後吧

針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