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翻譯,什麼叫Industrial Pearl?”

時隔多日未見姜蔣左,程諾還沒來得及敘舊,就被他的這位好友給堵在了門口,手裡拿著一份新鮮出爐的《國民》雜誌,嘴上似笑非笑。

“雖然我不是第一次見到這個單詞,但到了你這兒,我始終不知道你想表達什麼。”

“Industrial Pearl?!”程諾把腦袋湊過去,瞅了一眼後立馬把目光收回來,不解道:“這又不是什麼很難理解的俚語,很簡單嘛,直譯過來就好了。”

“我還是想聽聽你說的。”姜蔣左不依不饒。

“害,這不就是工業明珠嘛,文章裡面都寫著嘞,泛指工業製造上的高精尖技術,是一個國家科技、工業和國防實力的重要標誌……”談及這個,程諾滔滔不絕,隨便就能說上一大串。

可惜姜蔣左沒給他過癮的機會,拿起報紙在空中揚了揚:“別扯那麼多有的沒的,我是想說咱們這工業明珠是不是有點多啊,昨天一個,今天一個,趕明個是不是還得再加上一個?”

程諾裝著一手湖塗:“是嗎?有這麼一回事嗎?”

“我就知道你會給我來這麼一出,早就給你準備好了。”姜蔣左冷哼一聲,把報紙折在咯吱窩裡夾著,掰著自己手指頭數著:“記得咱們剛剛建立科學院時,你看到大街上跑的汽車都是外國貨,心裡憋著一股氣。

上去便發了一篇署名文章,說汽車是工業明珠,當初我還不理解,後來你說汽車行業是一個高度綜合的行業,它的產業鏈之長,幾乎涵蓋所有制造業部門,彙集著各個工業技術,明珠當之無愧。

接著巴玉藻先生回來,咱們又研究起了飛機,見到專家們研究起來的航空發動機,表示航空發動機的研製是航空產業鏈中的核心環節,也是人類有史以來最複雜最精密的工業產品,稱之為工業明珠理所應當。

可現在咱們又成立了一個有關於輪船研究的學院,你又管它叫什麼工業上的明珠,我倒想聽聽你這次準備拿什麼理由搪塞我?”

看著姜蔣左有氣無力的吐槽,程諾不僅沒有感到緊張,反而忍不住笑了。

“不是,立夫,咱們這標準是可以靈活的嘛,不用這麼死板。”

“還笑嘞,這有什麼可笑的。”姜蔣左半開玩笑半生氣道:“咋滴,你家工業明珠是搞批發的?要多少就有多少?那也太靈活了吧?”

“不不不,我不是這個意思,咱們換個角度啊。”程諾雙手交叉比出一個皇冠戴在頭上:“你想啊,誰家工業王冠就只有一個明珠,瑪瑙、珍珠、鑽石等等不都得各來上一些,這樣才顯得王冠的價值不菲嘛!”

姜蔣左頓時一愣,有些難以置通道:“這麼說,將來還有什麼工業瑪瑙、工業珍珠、工業鑽石一說?到最後實在編不出詞,再戴上一頂工業皇冠?”

程諾這次是真的樂了,拍拍姜蔣左的肩膀感慨道:“冰出於水而寒於水,行啊立夫,現在你不僅可以出書了,而且還可以舉一反三,把後面的路給我想好了,省的我後面動腦筋了。”

姜蔣左瞪大雙眼:“致遠啊致遠,你不會真用這個吧?我是覺得這個詞太過靈活了,好像什麼都能用一般,次數多了根本不能正常顯釋它的價值,你可要三思而後行啊。”

程諾笑著搖搖頭,把手伸向姜蔣左:“拿過來。”

姜蔣左自我審視了一番,有些不解:“什麼拿過去?”

程諾指著《國民》雜誌說到:“當然是‘工業明珠’咯。”

雖然看不懂程諾究竟想做些什麼,不過對方既然要了,姜蔣左還是老老實實的把東西交過去,臨了還不忘再遞上一句:“不過文章既然已經發出來了,影響顯然有了,後面咱們再注意就是。”

程諾嘆了一口氣說道:“道理我都懂,可發展的視窗已經出現,不抓緊時間的話,機會稍縱即逝,等咱們回過神來時,想再追趕,必須花上十倍乃至百倍的功夫,而且還要看人家的臉色行事。

至於《國民》雜誌上我剛剛把造船稱之為‘工業明珠’,你說得對,這裡很不合適,我準備把它修改一下。”

姜蔣左看到程諾主動退讓一步感到十分高興,但轉念一想又覺得有點不符合程諾的作風,遲疑道:“不叫‘工業明珠’了,那你準備叫什麼,或者說什麼名字都不叫?”

“那當然不是了。”看著《國民》雜誌上刊登的中國第一艘實用蒸汽船“黃鵠”號的照片,程諾認真道:“近代世界大國之崛起,無一不是起步於造船,經略于海洋,是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象徵。”

姜蔣左心裡暗道不妙,趕緊問道:“所以你把他叫做什麼?”

程諾自通道:“德國有一個著名學者叫做恩格斯,他有一句話說的非常好,說現代艦船不僅是現代大工業的產物,同時還是現代大工業的縮影,所以我把造船改稱為‘綜合工業之冠’!”

姜蔣左頓時著急了:“致遠,你可要三思啊,培養公信力本來就難,三番兩次透支後,想再補回來那可是難上加難啊!”

程諾笑著解釋道:“我這話不還是沒說完嘛,一艘大型船舶,不僅有動力、發電、通訊、供水以及廢棄物的處理,還有雷達導航系統和完善的生活設施,說是一座在海洋上流動的‘中小城市’也不為過。

直接關係國家的安全,而且具有較強的產業拉動作用。換句話說,在我們未來的發展規劃裡,造船業只是個藥引子,重要的是藉著它發展與其相關的其它工業專案,牽一髮而動全域性,進而改變整個國家工業的局勢!”

與前面的造飛機式的“大yue進”有所不同,程諾這次的選擇是慎之又慎,完全是順著我們國家工業發展脈搏的走向而制定的計劃。

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我國近代工業的產生是以造船工業為先導的。

雖然跟西方國家先有原材料工業、機器製造業和相應的工程技術人員,然後才出現船舶工業的發展走勢不同,我們是在殖民者入侵的緊迫形勢下,為自強禦侮而在沒有其它工業支援的情況下建立起來的。

但時間過去將近半個世紀,再笨的學生也有了一定的基礎。

產業工人就不說了,巴玉藻造飛機的主要工人,甚至都是從造船、修船師傅轉行而來。

技術儲備方面也有積累,德國的機器、法國的工藝、美國的設計等,雖然都是萬國牌,機器又老又舊,但夠用耐操就行。

當然,以江南製造所為代表的國內造船業也不是全是優點,極其致命的是,從原料的購置,到輪船的設計,再到製作的工業全部都由外國人掌控。

作為缺乏重工業基礎的中國,每一艘國造艦船的原材料都必須依靠進口,製造工作均由洋匠指導進行;所謂自行設計,大半還是測繪外國圖紙。

成船數量既少,工期自然延長,原材料和工程費用即不斷上升,以至於國造艦船的價格幾乎3倍於外購艦艇。

從程諾嘴裡得知到這段歷史後,姜蔣左也是深有感觸:“怪不得造船不如買船,原來根源在這。”

程諾嘆了口氣,補充道:“我國造船,不管是木、鐵,還是鋼、銅等原材料,基本上全部都從外國購買,就算是沒有歐戰的爆發,價格沒那麼高,但這期間還有運費,加上倒買倒賣的中介費,上下打點的公關費……

七七八八加在一起,我們國家造船僅工料費就比外國同類產品要貴一半以上,似乎除了國貨這個牌子外,幾乎沒有任何優勢可言,大家從商都是為了掙錢,不是為了公益,自然不會選擇國貨,惡性迴圈之下,可想而知。”

按照大義,姜蔣左很想支援程諾的想法,可想到又要投入一大筆錢下去,能不能砸出點浪花尚且未知,便猶豫道:“但也不用什麼擔子都壓在咱們身上吧,咱們肩上已經不輕鬆了。”

“人人遇難都退縮,國傢什麼時候能強大起來?總有人選擇逆流而上,為什麼不是我們?”程諾搖搖頭,重新打起精神:“採礦、冶鐵、機械製造等工業門類,這些都與造船業息息相關。

想要加快工業化的程序,勢必要透過造船業的發展,來促進現代工業體系的建立,進而達成破局的目的。”

看著遠方的天空,程諾目光深邃:“這次我去歐洲訪學,在德國逗留了相當不短的一段時間,除了與普朗克、愛因斯坦等學者接觸外,你知道我感受最深的一點是什麼?”

姜蔣左疑惑道:“是什麼?被克虜伯公司的工業化震撼?”

程諾搖搖頭,語氣沉重道:“早在德意志帝國剛剛統一之時,作為‘鐵血宰相’的俾斯麥在接待中日兩國使節後,直接放言假如中日之間必有一戰,必定是日本勝,中國敗,你可知他從何判斷而來?”

姜蔣左答道:“不知。”

程諾揹著手,繼續說道:“日本到歐洲來的人,討論各種學術,講究政治原理,謀回國作根本的改造,而我們中國人到歐洲來的,只問某廠的船炮造得如何、價值如何。”

姜蔣左童孔微縮:“甲午海戰豈不是剛好應驗了他的這句話……”

程諾點點頭,長舒一口氣:“拿來主義的確能風光一時,但最終不免一敗塗地,禍及我國半個多世紀,與世界先進水平越拉越大。如今已經踩過這麼大的坑,還要繼續死性不改,假使中日之間再有一戰,那我們將何去何從?”

一席話下去,姜蔣左啞然失聲,許久之後才默默點點頭。

“什麼他喵的叫做工業明珠,我們也得戴上看看!”

……

收留虎子的這段日子,程諾徹底見識了什麼叫徹頭徹地的大胃王,在他面前,飯桶都不能是個貶義詞,而是個中性詞。

每次吃個飯,那堆起來的碗能摞得老高。

後來程諾覺得這樣太麻煩,乾脆讓人給虎子專門準備了一個小鍋,吃飯也別用什麼碗了,端著一口大鍋就成。

能吃這麼多,手上的力氣自然也不會小。

兩邊各夾著一個成年男子,虎子走路依然虎虎生風,喘都不帶喘的,甚至還有餘力小跑一段時間。

到最後不得已停下來,也是因為配合實驗的人員受不了,被夾得臉色通紅,再不鬆開估計就要被勒死了。

“好了好了,虎子趕緊把他們倆放開吧,知道你力氣大了,再弄下去得出人命了。”

程諾從臺階上下來,趕緊上前扶住那兩個配合實驗的人員。

“哦,好的。”剛才只顧著炫耀自己的力氣,沒想到把身邊的人給忽略了,看到倆人難受,虎子趕緊道歉:“兩位大哥,對不起,沒想到力道使大了,要不你們打俺出出氣吧。”

男人怎麼能說自己不行,而且是在這麼多的人面前。

即便被勒得說不出話來,兩位實驗人員還是擺擺手,扶著腰表示歇息一下便可。

看著如此憨厚老實的虎子,程諾忍不住笑道:“怎麼樣,虎子這幾天在我這吃的還習慣嗎?”

談到吃的,虎子立馬轉悲為喜:“俺太喜歡俺的那口鍋了,來程大哥這裡之前,俺從來沒吃這麼飽過。”

程諾對於這個回答很滿意,轉而又問道:“那還有什麼想要的嘛?”

虎子撓撓後腦勺,歪頭想了一會兒說道:“就是……就是來了這麼久,俺想找俺黑蛋哥,這麼長時間沒見到他,俺怕他想俺。”

程諾心道,你那黑蛋哥根本不知道你來了上海,哪裡會去想你。

不過人既然是程諾“請”來的,自然沒有丟到一半的道理。

去往江南造船所之前,剛好有一件事需要程諾去做,不僅是給前往工廠創造契機,也是為了培養工業人才。

還有一點不能忽略的是,填補程諾埋下之前挖的坑。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秦盛

老龐茶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