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詔審視著戰場之上的局勢,神色越發的凝重。

左翼的流賊正在集結,再過個一刻鐘便能夠重新集結,重新壓來。

右翼的流賊步軍就在百步之外的距離,虎視眈眈,還有一支馬隊縈繞在周圍,襲擾著本方的中部和後部軍兵。

正前方是流賊的精銳馬隊,他們本是追擊而來,但是當他率軍進入了軍陣之後。

那隊流賊精騎沒有敢尾隨衝陣,現在正在前方遊戈,猶如草原之上等待獵物露出破綻的狼群一般。

曹文詔心中清楚,一旦軍陣露出任何不支的情況。

這些騎兵會在第一時間露出獠牙,張開血盆大口,直衝而來,從縫隙之中突入將整個大陣撕的粉碎。

而要軍陣保持不亂,撤離的速度將會極為緩慢,必然會成為敵軍火炮的活靶子。

敵軍的火炮對於士氣的打擊實在過於沉重,要是敵方的火炮稍微準一些,就算他在軍陣之中坐鎮也是無濟於事。

而若是迅速的撤離,那麼必然軍陣不整將會露出破綻,這是一個死局。

流賊中的火炮應當是屬於慶陽衛的舊炮,慶陽府南境盡皆陷落,得到幾架火炮並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曹文詔的目光在外圍轉了一圈,最後再度落在了陳望的身上,言道。

“流賊的人不會使炮,拿到的應該是慶陽府的舊炮,射距不過三四百步的距離,再往後退出百步,將距離拉到四百步之外,便沒有威脅。”

慶陽府內有慶陽衛,這些流賊的火炮應當是從慶陽衛之中繳獲的。

衛軍不堪戰,見到流賊到來逃跑都還來不及,哪裡想到什麼銷燬軍械。

曹文詔眉頭微蹙,沉聲道。

“只是但是現在輕易不能擅動,前部傷亡過半,士氣低落,保持軍陣敵軍不敢擅動,一旦移動軍陣顯出破綻,流賊精騎尋隙衝來,十有八九遮擋不住。”

這是一個死局……

曹鼎蛟順著曹文詔的目光有些錯愕看著陳望,他認得這個一直跟在他叔父身旁的家丁。

他記得陳望除了勇武之外,好像並沒有什麼可取之處,對於兵法軍陣應當是一無所知。

現在他叔父在這種關鍵的時刻,似乎……是在詢問陳望的意見?

不過不管心中有多少的疑問,曹鼎蛟都沒有開口質疑,跟隨在曹鼎蛟身後一眾將官見到曹鼎蛟都沒有開口,自然也不會說任何多餘的話。

所有人的目光也因為曹文詔的詢問,而集中在了陳望的身上。

同時被多道目光注視,並沒有讓陳望有什麼不適,因為他的注意並不在陣中,而是在陣外。

汗水順著臉頰向下流去,陳望控制著自己的呼吸,掃視著戰場上的情勢。

這一戰之後,他在曹文詔心中的評價絕對不會再是空有勇武的匹夫,一切的努力都能有回報。

不過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能夠撐過這一戰。

劇烈的運動之後現在停止下來,陳望開始感到渾身燥熱,汗水已經打溼了他盔甲之下的衣物。

如今只是六月,雖然未到最炎熱的時候,但是已經是能夠影響人的正常的活動。

一眾列陣而戰的步軍也是一樣,他們從湫頭鎮開始一路披甲行軍,又列陣排布,很多人也已經是是汗流浹背。

曹文詔的話陳望都聽在了耳中,陳望心中一陣無奈。

無論是原身,還是後世他都沒有指揮著軍隊作戰的經驗。

如果硬要說沾邊,也就只有全戰系列之類的遊戲經驗,勉強可以沾邊。

只是真實的戰爭,又如何是尋常的遊戲能夠推演。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陳望定了定神,握緊了韁繩,沉聲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左翼敵軍還未集結,右翼敵軍遠在百步之外,他們在等火炮轟開軍陣。”

“現在最緊要的是最前方軍的那支流賊精騎,難以解決……”

曹鼎蛟神色微動,他心中所想的和陳望的分析一般無二。

這番分析已經是有尋常軍官眼界的水準了,而並非是一名只知道聽令衝殺的大頭兵,這和此前的陳望完全是判若兩人。

陳望的目光從陣中眾人身上的一掃而過。

曹文詔被調任到大同鎮,隨其一同南下的遼東兵也因為北線的戰事重新調回,只有他們這四百多名家丁跟隨著調任,現在其餘的軍兵大都是原先大同的營兵,調撥分遣而來。

不同於遼東等鎮,大同鎮雖然也是九邊之一,但營兵裝備的火器頗多,並不限於三眼銃,還有不少的鳥銃。

洪承疇雖然和曹文詔一直不睦,在陝西,大小數十戰都沒有敘功。

但關鍵時候還是知道分寸,這一戰作為先鋒,得了不少的軍械,都是軍中的良品。

其中一窩蜂、百虎齊奔等造價頗貴的火箭都為其配備了不少。

要知道,一輛百虎齊奔至少要廢掉數十斤的火藥,再加百支羽箭,不算底下的木架,光造價得要七八兩白銀。

工部貪墨已是常例,最後沒有十兩根本送不到軍中。

一窩蜂手持即可,造價相對低廉一點,但是也須要三四兩白銀才能到手。

這一發就是一名營兵幾個月的軍餉,這打仗打的根本不是仗,而是銀錢。

“既然敵軍精騎在等著我軍露出破綻……”

陳望看了一眼右手拿著三眼銃,心中有了數分底氣。

“既然如此,那就將計就計,先示敵以弱,引其衝陣。”

“集中軍中鳥銃、三眼銃等火器安置於前陣,將百虎齊奔、一窩蜂全部置於中部的中央地帶,再將虎蹲炮係數運送至後部佈防穩住陣線,作為接應,防備敵軍衝擊。”

“火器?”

曹文詔眉毛微挑,他和蒙古人打了多年的交道,也和建奴打了多年的交道,對於火器不可謂不瞭解。

“沒有戰車遮蔽,只靠軍陣……”

話到臨頭,曹文詔沒有再說下去,他本來想說只怕是攔不住騎兵衝陣。

但是他突然想起陳望還是個半大小子的時候便當了他的家丁,親手擊殺的韃虜也不在少數。

陳望既然敢這樣諫言,應當是自有考量。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王的成長

黃巢的長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