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至霞倒是沒有注意到束觀臉上一閃而逝的尷尬之色,繼續為束觀授業解惑著。

“剛才為師說的,都是初識境的道境所求。”

“當然,初識境也有具體的修煉之法。”

“而初識境的修煉,依然以引天地靈氣入體為主,不過和引氣期不同的是,引氣期的引氣入體是為了淬鍊肉身,強固經脈,而到了初識境,引氣入體的目標,則變為了主要淬鍊人體內的竅穴。”

“人身之內,共有八百三十個竅穴,大部分分佈於十二條經絡之中,而初識境的修煉之法,就是引天地靈氣入體,淬鍊這這些竅穴,將其淬鍊成和丹田一樣能夠容納儲存靈力的所在。”

“而一旦我們體內能儲存靈力的處所越多,體內的靈力自然也就越發濃郁,能夠施展道術的時間越久,威力越強,而且氣發多處,施術時的變化妙用也就越多。”

“不過,這還並不是淬鍊竅穴的最重要的目的,就像我們修行,最終求的是長生,所謂的種種道術神通,不過是為了護佑我們在長生路上能一路前行罷了。”

“所以初識境的淬鍊竅穴,真正的目的還是為了養出道胎而做準備。”

“一旦在道境上,能以道心見天地,而肉身上完成竅穴的淬鍊,那麼也就是初識境圓滿,可以正式開始孕養道胎,進入胎動境了。”

“至於初識境的實力等級,我們道門之中,一般以‘重樓’二字為臺階,由易至難,每淬鍊完一條經絡中的竅穴,則稱為登上一重樓,初識九重樓,當你登上九重樓的時候,就意味在修煉之事上,你已經初識圓滿了,就看你的道心是否已經見了天地,是否能夠胎動了。”

聽到這裡的束觀,突然有些不解地問道:

“既然我們身體內有十二條經絡,那為什麼初識境只有九重樓?”

“因為修行界中絕大部分初識境的功法,也只能讓你最多淬鍊十條經絡,而在十二條經絡中,有兩條是奇經,極少有功法能淬鍊到這兩條奇經,那幾乎必須是超越天仙法的曠世功法了。”

“另外,人體內的八百三十個竅穴中,十二條經絡只聯結了其中的七百八十個,另外還有五十個經外暗穴,幾乎根本無法淬鍊。”

“不過在第五元會之前,傳說中倒是有人能在初識境將八百三十個竅穴全部淬鍊完成,不過那終究只是傳說。”

“而其實只要能淬鍊成功九條經絡中的竅穴,就已經足可孕育道胎了。”

“所以初識境的巔峰,一般以九重樓為止。”

“老七,你的九轉純陽功訣帶了嗎?”

最後李至霞如此問道。

束觀連忙點了點頭。

“拿過來,既然你已經修成了第一轉,那為師現在順便就幫你先講解一下第二轉的功訣要點,等兩個月後,你穩定了周天功之後,就可以自行修煉了。”

接下來的兩個小時的時間,李至霞就詳細地幫束觀講解指點了該如何修煉九轉純陽功的第二轉功法。

當李至霞講完之後,又問了一下束觀這段時間在追查的那些事情的進展,比如那個“燕子”的身份,又比如江中那個異物,這些事情有沒有發現什麼新的線索。

束觀在猶豫了一下之後,終於將他前些日子某些隱憂講了出來。

就是為什麼他們善已觀所有的行事,似乎都能被人事先知道一般。

當然,束觀沒有說他的懷疑觀內有內奸,只是很隱晦地把那些擔憂跟李至霞講了一下。

至於最終將這些擔憂講給李至霞聽的原因,自然是他可以懷疑觀內的任何人,卻絕不可能懷疑師傅李至霞。

而在李至霞聽完了之後,很久很久時間都沒有說話,他微蹙著那對又直又黑的濃眉,盯著地面,不知在想什麼。

束觀同樣沉默地低著頭,也沒有再說話。

“好了,為師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最後,束觀的耳邊傳來李至霞澹澹的聲音

束觀應了聲是,連忙站了起來,也沒敢看李至霞一眼,直接轉身朝門外走去。

只是他他即將踏出門檻之時,視線不經意間在門口的那面鏡子上掃過。

是的,在李至霞居室的門口處,一直有一面立鏡。

因為李至霞是一個很嚴謹的人,不管是行事,言談,或者著裝。

他無論何時出現在弟子面前,一身道袍總是齊整乾淨,頭上的道冠戴得端端正正。

而這面鏡子,就是平常李至霞出門前用來整理衣冠用的。

束觀的視線從鏡子上掃過,然後發現李至霞正在身後盯著他看,目光是那般的詭異。

而這種詭異感,來源於此時李至霞的雙眼,竟然被一種如墨般的黑色籠罩著。

束觀心頭劇烈地跳動了一下。

他本能地停下腳步,回頭望去。

“怎麼了?還有什麼事嗎?”

李至霞眨了眨眼,不解地看著束觀問道。

束觀注視著李至霞的眼睛。

那雙眼睛中確實有些疑惑之色,但除此之外,哪裡有半點異常,更別說什麼“黑色”了。

“沒事!師傅,我走了。”

束觀強笑了一下,接著慌忙走出了門口。

……應該是自己看錯了……

走出門的時候,束觀如此想著。

……肯定是自己看錯了……

束觀一邊走,一邊如此告訴自己。

只是他的腳步,卻突然頓了一下。

因為束觀突然想起,這好像不是自己第一次見到李至霞眼中的黑色了。

上一次是在自己剛入門的時候,在擇道之禮上,自己進入祖師閣裡面那個石室之時,偶然回頭看了一眼,也同樣看到了李至霞眼中閃過了一縷詭異的“黑色”。

束觀的心跳突然變得有些急促。

是自己兩次都看錯了嗎?

束觀無法確定,也不敢確定。

他回憶著這一年多來李至霞的言行,卻並沒有發現有什麼異常的地方。

一點都沒有。

……所以真的可能只是自己看錯了……

束觀在心中如此安慰著自己。

但是緊接著,他又想起了一件事情。

那是在蘭心大戲院初逢奼女的那一次,歸元寺三木大師曾經問過李至霞一句話,他問的是李至霞的修行,有沒有出問題。

其實作為七仙盟兩大宗門的宗主,三木大師這麼問是很不禮貌的事情,所以當時站在旁邊的束觀聽聞之後有些奇怪。

也因此他對這件事情才會有一些印象。

此時回想起來,卻讓束觀的神情變得更凝重了一些。

……三木大師為什麼要那麼問師傅?

這個問題在束觀的腦中盤旋不去。

三木大師,乃是天生靈慧之人,所以才能修成如今已經幾乎沒人修成的天眼神通。

那麼三木大師是不是真的看到了點什麼?

否則他又怎麼會無緣無故問師傅那個問題。

“老七,你在幹嘛呢?”

這個時候,一聲蒼老的聲音打斷了束觀的沉思。

束觀抬頭望去,卻是自己不知不覺間走到了道藏閣的門前。

而齊師伯此時正坐在道藏閣外的躺椅上,疑惑地看著一臉神思恍忽得束觀。

“齊師伯,我沒事。”

束觀連忙回話道。

如今的齊師伯看去更蒼老了,一雙老眼中盡是渾濁,精神也越來越不好,一天幾乎大部分的時間,都是閉著眼睛在打盹。

不過這位當年走火入魔後只剩下半條殘命的老人,依然頑固地活著。

束觀在道藏閣外的臺階上坐了坐了下來。

“老七,現在的修行怎麼樣了?”

齊師伯似乎很開心束觀能坐下來陪他說說話,呵呵笑著問道。

“弟子昨日已經周天功圓滿了,剛才正在師傅哪裡聆聽接下來的修行之事呢。”

“周天功圓滿了嗎,好好好!老七你不愧是呂祖親則的弟子,怎麼快就修到引氣期巔峰了。”

齊師伯笑得更開心了一些。

……也不算怎麼快吧……六師兄當初引氣期圓滿就比我快多了……

對於齊師伯的偏愛,束觀還是滴咕了一句。

“不過,你剛剛周天功圓滿,在修行上不能操之過急,先穩一穩,等過兩個月再想破境之事,修行路上,最重根基牢不牢,太急的話,以後走火入魔的風險會變大很多。”

接著齊師伯繼續說道。

“謝謝齊師伯關心,剛才師傅也這麼跟弟子說過。”

束觀感激地道,接著他心中一動,沉吟了一下問道:

“齊師伯,我想問你一件事情,就是不知道您會不會生氣。”

“呵呵,老七你盡問無妨,只要師伯知道的事情,肯定會告訴你。”

齊師伯不以為意地道。

“……師伯,當初您是怎麼走火入魔的?”

束觀小心翼翼地問道。

齊師伯臉上的笑容突然消失了。

“齊師伯,對不起,是弟子冒昧了,如果您不想說,就當弟子沒問。”

束觀連忙抱歉地說道。

齊師伯在沉默了一會之後,卻是再次笑了起來。

他的笑容很是滄桑,臉上所有的皺紋在這一刻似乎都沉浸在了回憶之中。

“……其實,也沒什麼不好告訴你的……”

“當年,我想殺一個凡人,但是因為天規所限,所以一直無法殺,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很逍遙地活著。”

“然後某一天,我從初識入境胎動的時候,走火入魔了,就這麼簡單。”

良久之後,齊師伯這麼澹然地說了一句。

聽上去確實很簡單。

但是束觀卻明白對於修行者來說,這是一件多麼痛苦折磨的事情,特別是在他不久前剛從李至霞那裡聽過了初識境的修行過程中,道心有多麼重要。

齊師伯明明擁有輕鬆殺死那個凡人的力量,但礙於天規不能殺。

不殺,道心難定。

殺,違反天規。

或許當時他已經透過道心看見了自己的天地,可惜在自己的天地中卻無法暢意而活。

就是在這種矛盾中,齊師伯的道心受損,以至於在破境時出了問題。

束觀大致明白了齊師伯當年走火入魔的原因,然後嘆了口氣。

這應該也是很多七仙盟弟子走火入魔的原因吧。

然後束觀從臺階上站了起來。

“齊師伯,我想進道藏閣中挑幾門道術。”

“閣裡面的道術,除了那幾門地仙術,你不是基本都修習過了嗎……”

齊師伯本來隨口說著,卻是突然一頓,皺了皺眉道:

“老七,剛才不是說了修行之事不要太著急嗎?”

“我就先拿那幾門地仙術看看,熟悉一下,等過段時間修習的時候好早點上手。”

束觀笑嘻嘻地說道。

“哦,這樣啊,那老七你自己進去挑吧,不過記得不要多拿,地仙術是我們善已觀的鎮觀之術,你看完一冊再拿另一冊。”

於是齊師伯不以為意地揮了揮手,然後閉上了眼睛繼續打盹。

束觀獨自走進了道藏閣中。

他剛才其實對齊師伯說謊了。

原本他確實是不急著進初識境的,但是就在剛才,束觀突然改變了主意。

他準備要儘快進入初識境,同時修習那幾門地仙術。

這種改變來自於束觀心中莫名而生的一些擔憂。

束觀不知道自己在擔憂什麼,或許是如今荊城總給人一種山雨欲來的壓抑之感。

所以束觀想要儘快提升自己的實力。

雖然擁有牛角巨弓和牛耳尖刀的他,無懼任何元嬰境之下的對手,但實力這種東西,總是越多越好。

束觀走進道藏閣,直接走上了二樓,走到了二樓裡面最後方的一個木架之前。

這個木架之上,靜靜放著五個深紫色的木盒。

這五個深紫色木盒之中,放的就是善已觀的那五門地仙之術。

五門地仙法,三件鎮觀之寶,這就是善已觀的真正底蘊所在,也是善已觀執守天規,鎮壓邪魔最重要的利器。

束觀深深吸了一口氣,然後將那五個紫色木盒一一開啟。

他的視線從木盒內那五冊道術秘典上,緩緩掃過。

《鬥米問道術》

《千水劍訣》

《搬山術》

《屍傀術》

《雷霆萬鈞》

這五門地仙術的名字,束觀其實早就已經知道。

其中的鬥米問道術,是卜卦之術,束觀早看五師兄安子春施展過多次了。

千水劍訣,是比青萍御劍術殺力要更加強大的御劍術,而三師姐芮劍翹終日都坐在小湖邊的瀑布下悟道,悟的就是這門千水劍訣的劍道,不過束觀從來沒看三師姐施展過這門御劍術,據說她至今也沒能真正修成這門地仙級的御劍術。

搬山術,據秘典上記載,這門道術在幾個元會之前,如果修成的話,是真的能把一座山嶽搬離原地的,至於能搬多大的山,看得自然是你自身的修為境界。

不過這門道術目前善已觀弟子中沒人修煉,因為修煉搬山術,需要走土之道途的修行者。

當然,束觀要修習的話,還是能修習的,因為到目前為止,他還沒遇到過道途障壁。

至於沒有道途障壁的原因,到底是因為他走的是陰陽大道道途,還是因為其他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而屍傀術,束觀更是熟悉不過,因為每個月他都會和李至霞一起,用這麼道術幫助韓彪甦醒過來。

最後一門地仙術,則是雷霆萬鈞,這聽名字就知道是一門雷之道途的道術,目前善已觀中只有李至霞一人修煉了這門道術。

束觀當初見師傅施展過一次這門雷霆萬鈞,抬手間就是召來九道天雷,將佔地足有上千平米的富華倉庫整個轟塌。

……那麼,自己應該首先修那門道術呢……

束觀的目光在五冊道術秘典上逡巡,有些猶豫。

……鬥米問道術?……不急,現在最重要的是先提升戰力。

……搬山術?就算自己能讓道術恢復它最初的威力,但只有引氣期的實力,想來也搬不了真正的山嶽。

如果只是搬塊大點的石頭來,那也沒什麼意義。

束觀最終視線在千水劍訣和雷霆萬鈞兩冊秘典上來回看了許久。

然後他咬了咬牙,伸手拿起了那冊雷霆萬鈞。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西遊:從小鯉魚吞噬進化成聖

六月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