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史郡府。

在咸陽風雲變化之中,這裡似乎並沒有多少改變。

不管是內史府,咸陽縣府,亦或者現在的內史郡府,這座府衙似乎一塵不變。

但是。

這並不影響這座府衙,左右著關中的命運。

而今日。

對於內史郡眾多官員來說,是一個極其特殊的日子。

整個內史郡五十七縣縣丞,主吏掾,長史令均匯聚在了內史郡府。

“哎,蕭兄,你聽說了嗎,據說朝廷要發錢,效彷馬臺裡之事!”

“不可能吧,馬臺裡之事只可當做個例,不可能效彷,若效彷,乃是為禍之舉啊。”

“聽說是真的,聽府衙的兄弟說,郡守從國庫府拉了好多的庫銀,就是要給我們發錢。”

蕭何眉頭緊皺的思索。

在眾多的同袍中,他只認識同為涇陽縣縣丞的郭達。

郭達乃是郡守馮世傑的門生,訊息渠道不是他能相比的。

也是心中思索。

若真如此。

如果能為頻陽爭取到朝廷支援,對他治理頻陽也是至關重要的。

而此時。

不僅僅是蕭何,郭達在議論,汧縣縣丞虞子期,藍田縣縣丞馮風眾人也是議論紛紛。

而就在眾人的議論之中。

馮世傑身著深綠色長袍,緩緩的從議事廳側門走了出來。

瞬間。

整個議事廳安靜了下來。

等到馮世傑坐上了主位,上百位內史郡主治官員齊聲拜道:“下官拜見郡守。”

馮世傑安然的抬手,“諸位不必多禮,請坐!”

頓時。

眾多的縣丞都按照次序左右坐了下來。

而主吏掾,長史令則是坐在各自縣丞的身後。

“自集體化農業推行三月來,郡內雖有亂卻無大亂,全仰仗諸位治理得當。”馮世傑羅裡吧嗦的讚歎了起來:“本官在此多謝諸位鼎力相助,若非有諸位,本官也是手忙腳亂。”

“在這三月中,關中之地……”

下方眾人雖然知道馮世傑所說都是一些廢話,但一個個還是認真的聆聽,甚至當馮世傑說到要害之處,還不忘起身回應道:“我等謹遵郡守之命,若非郡守,下官斷無治理之可能。”

整整半個時辰。

在馮世傑的廢話之中度過。

沒有人不耐煩。

就算是不耐煩,也沒有人表現出來。

而就在長篇大論之中,馮世傑喝了杯水,沉聲道:

“想必諸位也略有耳聞,朝廷對內史郡撥專項財政,具體數目,本官在此不做任何隱瞞。”

“此次朝廷對內史郡總計撥專項財政六千萬錢。”

瞬間。

眾人交頭接耳的議論了起來。

六千萬錢並不是一個小數目。

如果換算成糧食,那可是一萬八千萬鬥粟米。

雖然他們也知道不應該如此換算。

但這數目。

很恐怖。

面對眾多縣丞的吵鬧,馮世傑抬了抬手,瞬間,議事廳再次安靜了下來。

可以說。

馮世傑還是極其威嚴的。

“本官先解釋一下此筆專項財政!”馮世傑繼續道:“這筆錢,按照朝廷的意思,不能流入……”

馮世傑話還沒有說完。

藍田縣縣丞馮風就眉頭緊鎖的道:“郡守,下官不解,朝廷為何要有這種極其偏重的規定?”

“難道爵位之人就不是秦國子民嗎?”

聽到馮風直接提出質疑,其餘縣丞也是相繼點頭。

馮風在整個內史郡各個縣丞之中,是地位超然的。

因為馮風是馮世傑的侄兒。

他們不敢如馮風一樣直接質疑,但他們同樣有這樣的疑惑。

“不必多問,這是朝廷政令所訣,諸位執行便可,在此本官也不妨將話說的明白點。”馮世傑面色冷漠的道:“專項財政,必須有明確的記錄,以及這些錢財到鄉里之後,鄉里必須嚴格按照宗貨交易書流入流出,方便查證。”

說著,馮世傑不忘拍著桌子,鄭重其事的警告道:“不要給本官找麻煩,不管你是什麼人,若是在專項財政上面動手腳,本官不痛快,諸位也別想痛快。”

質疑的馮風見馮世傑如此嚴厲,也急忙道:“下官定謹遵朝廷政令,謹遵郡守之命。”

瞬間。

有馮風這個領頭羊在,下方眾多官員也急忙起身道:“我等謹遵郡守之命。”

見此,馮世傑點了點頭,道:“關於具體分配之事,本官便不再做商議。”

“嶢武道巡路使李澤上前聽命!”

瞬間。

坐在馮世傑右下方的一名中年男子迅速的起身,來到馮世傑桉牘前,“下官在!”

馮世傑沉聲道:“專項財政嶢武道領五百萬錢。”

嶢武道巡路使頓時一臉喜色,就要領命。

卻是馮世傑擺手,沉聲道:“嶢武道,包含藍田,上雒,商,析四縣之地,乃是進出南陽之要道。”

“此專項財政,其一重農開田,其二,修建倉庫,轉運,客棧,其三,通路,暢通嶢武道,所剩之餘,自行決斷。”

“以政令相輔,關外商旅入武關不收關稅,若入嶢關收取關稅,,嶢武道戶籍入嶢關不收取關稅,出武關收取關稅,此為暫行之策,在最短時間內想盡一切辦法,將上雒之地轉變為貨物中轉之地。”

原本要欣然領命的李澤眉頭一皺,有點不情願的問道:“郡守,這,合適嗎?”

太不合適了。

他沒想到專項財政的限制竟然如此之大。

尤其是。

他沒想到朝廷竟然要以強制的方式轉變嶢武道生存方式。

“沒有什麼不合適的,等到安穩之後取消這道政令便好。”馮世傑乾脆利落的回道。

雖然他知道這可能擦邊。

但,管他呢!

專項財政沒有任何的問題,但問題很嚴重,而且很急促。

他不用要保證內史郡的穩定,還要符合朝廷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他必須要達到馮去疾的目的。

“崤函道巡路使方讓上前聽命!”

“汧縣縣丞虞子期上前聽命!”

馮世傑一個一個的點名。

第一個他要督辦的就是馮去疾的交代。

對連通關中的交通要道,暢通無阻並高速發展是必須的。

可是。

越聽,下方的官員越覺得不對勁了起來。

就在馮世傑要繼續下令中,郭達忍不住的起身阻止道:“郡守,下官有事要奏!”

馮世傑眉頭一皺,道:“說!”

郭達當即震聲道:“啟稟郡守,涇陽,八百里秦川之腹地,東有三原,高陵,南有咸陽,咸陽湖,涇河橫穿涇陽。”

“雄踞延綿山川林木,鄭國渠源頭之地,乃是不可多得之寶地。”

“其中,涇陽田地之術,居關中之首,三河穿境而出,不僅適合耕作,更適合桑蠶。”

“其中,涇陽良田百萬畝,盛產松油,絲綢,建木,酸棗,更有上百種名藥。”

“而畜牧更是居關中之首,乃是不可多得的寶地。”

聽著這位弟子絮絮叨叨的話,馮世傑不耐煩的抬手道:“停停停停!”

“你想要說什麼,直說,不必拐彎抹角!”

郭達頓時凝重道:“下官請命,此專項財政,涇陽需要一百萬錢,以此讓涇陽進入富貴之道,讓百姓安居樂業。”

頓時。

眾多的縣丞都明白了過來。

一個個目光閃爍的看向了郭達。

而蕭何聽到郭達如此說,忍不住的眉頭一皺,想要拉一拉郭達,已經是來不及了。

郭達,太著急了。

如果按照五十七縣和專項財政來說。

每個縣至少能分到一百萬錢。

但是。

嶢武道四縣分到五百萬。

崤函道四縣分到五百萬。

汧縣一縣分到三百萬。

秦棧道四縣各縣均分到一百五十萬。

漆恆縣分到兩百萬。

臨晉道五縣分到八百萬。

單這十九縣,就已經分出去了三千萬錢。

佔了專項財政的一半!

而剩下的三十八縣,要分剩下的三千萬錢。

而這勢必。

按照這樣的分法。

越是到後面,所分到的專項財政就越少。

郭達仗著自己是郡守學生的身份,見遲遲輪不到自己,張口索要。

這本沒有問題。

就如同藍田縣縣丞馮風敢當面反駁郡守一樣,身份不同待遇便不同。

但是。

郭達沒有搞清楚。

此時的郡守,眼裡沒有親情恩義。

從專項財政的佈置之中就可以清楚的看到。

馮世傑根本沒有以親疏關係來分,而是以地緣為政方式來分。

且已經分到專項財政的地方,對內史郡今後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可惜。

郭達太著急了,想要分的多一點。

這反倒適得其反。

‘這個郭達,不易深交啊!’

蕭何正思索著,卻是馮世傑,面色冰冷的怒斥道:“放肆,本官做事,還輪不到你來指手畫腳!”

“頻陽縣縣丞蕭何,上前聽命!”

咯噔!

蕭何聽到馮世傑喊話,心中咯噔了一下,不敢違背,急忙起身上前道:“下官在!”

馮世傑沉聲道:“專項財政頻陽縣領一百二十萬錢。”

“其一,疏通秦直道,確保與漆恆暢通無阻。”

“其二,重點開採頻陽煤礦。”

“所剩之餘,自行決斷!”

蕭何深吸一口氣,心中縱然猶豫,但此時他也明白,郡守的決策,不是他能拒絕的,只能道:“下官遵命!”

領命即退,蕭何忍不住的走在郭達的身旁,小聲道:“郭兄!”

本來還很熟悉的郭達,不知為何,卻是理都沒有理會蕭何。

蕭何無奈回到自己的坐席。

只能心中微嘆。

在咸陽,他唯一相識的官員,也要就此相離了。

但這。

他也沒辦法。

從郡守的佈局上可以窺得一斑。

專項財政的分配。

非常嚴格的遵從一個規律,以四方馳道為中心,只要在四方馳道途徑的縣,都在重點發展之列。

但是。

涇陽的位置,卻很特別。

涇陽位於咸陽北邊,涇水橫穿而過,得天獨厚。

可偏偏秦直道從西北走,只佔了涇陽一角之地,轉入高陵橫穿頻陽,漆恆,進入了上郡。

而西方道。

卻又透過關中平原,也把涇陽繞過。

而在這樣的戰略,涇陽是一定是要被安排在最後面的。

可是。

郭達這人雖然有點才學,心胸並不寬廣。

如今他分配到如此之多的專項財政,便生出了不滿之心。

“算了,此時也不是考慮這些的時候!”

蕭何的內心微嘆,迅速的讓自己冷靜下來。

此次內史郡佈政。

意義非凡。

說真的。

一百二十萬錢,他也是從來沒有接觸過如此之多的錢財。

而如今。

這一百二十萬錢,到底該怎麼花費,全在他一念之間。

而不管是修秦直道,還是頻陽煤礦,一個月的時間,連這筆錢的一成都花不掉。

“重要的是,這對我來說,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若能治理頻陽並符合郡守所制定的戰略,那我蕭何,便能徹底在咸陽站穩腳跟,並受到郡守賞識。”

“只是,此事還需要深思熟慮才可。”

“既要符合集體化農業,專項鄉里,還要符合郡守制定戰略,尤其是,頻陽還有王氏那個龐然大物的存在。”

蕭何暗暗思慮。

卻是此時。

馮世傑道:“涇陽縣縣丞郭達上前聽命。”

郭達悶悶不樂卻又擠開眉眼的上前笑道:“下官在!”

馮世傑平靜無比的道:“專項財政涇陽縣領五十萬錢,自行決斷!”

“郡守,下官!”郭達非常不願意的想要說點什麼。

卻是馮世傑眸光冷漠盯著郭達問道:“怎麼,你是嫌少嗎?”

郭達吞了吞口水,震聲道:“下官遵命!”

馮世傑點了點頭,掃視著所有官員,道:“別給本官找不痛快!”

面對馮世傑的再一次重申,下方所有的官員也是明白事情的嚴重性,再次齊刷刷的起身道:“我等謹遵郡守之命!”

馮世傑沒有繼續糾纏,繼續道:“還有兩件事需要各縣督辦。”

“其一,學府之事。”

“其二,官府,官邸之事。”

“學府之事,郡內各縣需要全力支援建設商行的僱傭,在國學府的營造上,以國學府為中心,附近百里內,各縣均要全力配合少府營造國學府。”

“官邸之事由少府督辦,各縣要全力配合。”

“另外,各縣需要步步維穩推進宗貨交易書之事,不得有誤。”

“其次,老生常談之事,農桑之事本官反覆重申,不得出任何問題,郡內會派遣吏員在各縣清查,若有問題,嚴懲不貸。”

“若是讓巡查組,巡視組查到問題,本官被問責,那不好意思,本官對諸位便不會如今日這般客氣相談。”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顆長生藥

打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