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本應是朝氣蓬勃,欣欣向榮,萬物歡喜的開始。

然而。

此時的咸陽城,卻籠罩在一片陰影之中。

相比起宮廷的變化,於咸陽而言,卻更加的劇烈和轟動。

“始皇陛下臥病在床,將皇位傳給監國了?”

“監國繼位了?”

“天哪,始皇陛下在隴西遇刺駕崩了?”

“嫡長孫嬴城得始皇傳位詔書,於昨日正式登基為帝,秦國新皇繼位了?”

“二世帝繼位,改年號為新華,此後,以新華元年計。”

“我就知道,始皇帝從隴西歸來後,沒有露面,反而戍衛營封鎖咸陽城,宮門緊閉,這一定是出了大問題!”

“聽說驪邑城刑徒殺死守城將士,舉城反叛,聲勢浩大,天哪,驪邑距離咸陽不過百里,這些刑徒哪裡來的膽量反叛。”

“最近的關中太亂了,到處都是烽火。”

……

咸陽的大街小巷,一夜之間傳蕩起了無數的流言。

在人潮人湧之中流傳。

然而。

就在這流傳之中。

在咸陽的宣傳司宣傳員們,書生模樣,文質彬彬的在人群聚集的地方道:“此事大體的經過其實是這樣的。”

“大概在十幾天前吧,陛下在隴西通渭的通渭宮宴請烏氏部落,遭遇防不勝防的魔音刺殺,不幸中招,但有大秦國運庇護,陛下在昏迷中醒了過來。

自知時日無多,便立下傳位詔書,詔書曰:‘朕訣,傳位於嫡長孫嬴城,朕亡,順天繼位。’,御史大夫蒙毅歷經千難,並在虎賁營的護送下,終是將始皇帝護送回都城。

然而,陛下已經無法理政,又逢匈奴襲來,驪邑叛亂,於此危難之際,監國與文武百官決定,登基繼位,安定天下。”

“逢此為難之際,我秦人定當竭誠相待,勠力同心,同心同德,一起度過這危難之時。”

“而此次,當今陛下也決定,御駕親征驪邑之亂,膽敢犯上作亂者,零容忍,什麼是零容忍,只要是犯上作亂謀逆的人,就絕不輕饒。”

瓜太多了。

反而是一件好事。

此時。

一件又一件的放在任何時候都是足以驚天動地的大事。

但在此時一夜之間鋪天蓋地的爆發開來。

反而。

流言只成為了流言。

然而。

這僅僅是開始。

經過一夜的醞釀。

一道亢長的旨意在東城門告示欄處當場宣佈了出來。

而最重要的內容,便是嬴城繼位昭告天下的詔書。

而後,二十四王封王的旨意也一同昭告天下。

大大小小的事情一次性宣佈了十幾件。

令過往的百姓目不暇接,耳不中聽。

此時此刻,咸陽城酒肆飯館街道等各大場所之中,所有人都在緊鑼密鼓吃瓜。

而這。

不止在咸陽百姓之中流傳。

各個達官貴人們的府邸之中,上到貴婦們,下到奴僕,都在流傳著各種各樣的流言。

而作為唯一的合法機構,朝廷。

不僅沒有阻止流言的傳播,反而在朝廷宣傳司的加持之下,以更加瘋狂的姿態進行著流傳,已經到了人盡皆知的地步。

始皇駕崩。

監國登基。

公子封王。

御駕親征。

匈奴來襲。

刑徒叛亂。

嬴顯反叛。

……

此刻。

流傳什麼樣的流言都不為過。

而這。

終究要達到一個目的。

天下人都要知道,大秦嫡長孫嬴城,合法的繼承大統,登基為帝。

縱然。

流言瘋傳之中會惹出不必要的麻煩。

但該流傳的,必須要流傳。

“竟然變成了這般!”

而此刻,在成百上千的房屋之中,聽聞訊息之人悄然匯聚,認真探聽,感慨出如此一番話。

至於在此時究竟抱著什麼樣的態度。

即便是監視的再緊密,也無法知曉每一個人的真實想法。

但是。

對秦國,對朝廷,對嬴城來說。

此時不管流言在民間如何傳播,都必須要解決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平定驪邑之亂。

平定匈奴之亂。

平定嬴顯之亂。

此三亂,成為了如今籠罩秦國之上的陰影,如一柄利劍懸在秦國的頭頂,隨時都有可能噼的秦國暈頭轉向。

通通通!

咸陽東城外戰鼓聲越發的濃烈。

衛尉府令西闕帶著衛尉將士出現在了東郊戍衛四營的營地,亦可稱之為東營,所帶皆是大秦銳士,其中不乏先登之士。

衛尉負責皇宮守衛,並沒有招募兵源之說,所出皆是秦國眾多駐守營的精銳將士。

戰鬥力非同一般。

而衛尉府府令西闕,也並非酒囊飯袋,乃是萬軍之中殺出來的勐將。

更是老秦人西族之後,始皇帝將守衛皇宮的重任交給西闕,可見一斑。

雖說。

秦國昔日孟西白三族已今非昔比。

但是。

此三族在秦國依舊是不可被撼動的勳貴之家,且其成員更加的繁重,是隻比宗室,王氏這種根深蒂固的宗族稍微一點的龐大宗族。

通通通!

陣陣的戰鼓聲徹響。

中尉府府兵也從咸陽城來到了東營營地。

中尉府的戰鬥力基本沒有什麼體現,具體戰鬥力如何無人知曉。

但秦國好戰,無論是統兵將領還是將士,均是善戰殺伐之人,無一例外,皆經歷過生死搏殺。

尤其是。

在備戰訓練一事上,只要與軍事掛鉤,沒有哪個將敢荒廢軍事。

即便是中尉府府兵再不濟,也要比刑徒軍訓練幾個月要強。

而緊跟著。

嬴天率領著三萬雍城守衛軍來到了東營。

兩相對比。

是能非常明顯的看到差距的。

衛尉府府兵,全身著甲,且統一為黑色,這種黑甲有三十二斤重,沒有半分摻假,清一色的上身一整套的帶肩黑鐵甲,不管是後背還是胸前亦或者肩頭,均由一塊又一塊如魚鱗般的鐵片縫合而成。

因為素黑之色,這才被稱之為黑甲,衛尉府府兵也被稱之為黑甲衛。

黑甲衛一枝獨秀,天下獨一份,絕無復刻的可能。

甚至有傳言,一副黑甲被賣到一鎰金的價格,但天下無人敢販賣黑甲。

在這個時代,鍊鐵技術掌握著皇家之手,還沒有大面積的鍊鐵普及,至於究竟成本如何,連宮廷冶煉司都沒有統計過。

全都是原材料打造。

而這。

與中尉府府兵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中尉府府兵穿著鎧甲,雖說是鎧甲,但是多數由皮革打造而成,只有前胸片,後胸片,腹甲片,肩甲片,頸甲片,腰夾片等結構縫合而成。

除了各個將軍校尉,其他將士,並沒有臂甲和腿甲等。

相對來說,造價要低很多。

而到了戍衛營。

甲就變得更加的普通了起來。

亦或者可稱之為草皮甲,是一種由乾草或者稻草編織而成,在相接部位用皮革相連,用到的也是更為普通的銅片以作關鍵部位遮擋。

但是。

在這裡,雍城守衛軍就顯得尤為突出。

因為不能以黑甲為色,故而雍城守衛軍用了比黑甲更加亮一點的青黑色。

而在盔甲的打造上,卻只比黑甲衛用的鐵甲略少一點,但是皮革卻多了非常之多,沒有草甲之跡。

除此之外。

大機率是宗室比較富裕,除了皮革,鐵鱗片之外,其他所有的布料,均是粗厚的綢料,這種布料輕潤,不膈身體。

乃至於嬴城在檢查過贏氏子弟兵的戰甲之後,也十分心動的想要將黑甲衛的戰甲更換為雍城守衛軍所用的布皮甲。

黑甲防禦的確高。

但是,黑甲不僅笨重,而且對將士有極其嚴格的要求,基本上一個黑甲衛都是負重五十斤以上在戰鬥。

漸漸的。

東營匯聚的將士越來越多。

六萬兵力。

這是咸陽城目前所能動用的最多的兵力。

再多。

咸陽城就要變成一座無兵防守的空城了,作為都城,即便是嬴城擁有破釜沉舟的勇氣,但也絕不會做出抽空咸陽城防守所有兵力的原則,即便是遠行百二十里地,一日之內可回援也不行。

中尉府和衛尉府尚有四萬將士,防守咸陽城。

而此時的嬴城,無疑成為了整個東營之中,最顯眼的存在。

甚至為了讓所有將士都看到天子同行,二世帝御駕親征,嬴城的戴著的盔甲特意的用了金盔,十足的赤金盔,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的,想引人矚目都不行。

站在陽光下,便是所有人的焦點。

若是有人神射手,能夠非常之精準的在萬軍從中瞄準他。

“全軍出發!”

嬴城簡單的訓話之後,揮劍而出,窮盡氣力的一聲大吼。

瞬間。

傳令兵縱馬狂奔傳蕩三軍的震聲道:“陛下有命,全軍出發!”

浩浩蕩蕩傳令聲自嬴城而出,向著遠方激盪而去。

而隨著這一聲令下。

東營瞬間變得躁動了起來。

“戍衛八營各營聽令,隨將旗幟轉向,開拔。”

“戍衛七營各營聽令,隨將旗轉向,原地等候,聽令開拔。”

“衛尉各營聽令,原地等候,聽令開拔。”

“雍城軍聽令,快速開拔。”

整個東營之中盡是嘈雜的傳令聲,置身其中,只聽著混亂沒有一點的秩序,同一時間成百上千道軍令在湧入耳中,真的很難進行區分。

然而。

對三軍將士來說,只需要辨聽屬於自己的軍令即可,只是旁觀者聽起來嘈雜而已。

“六萬兵馬的調動,的確令人震撼,真不知道當年國尉王率六十萬大軍,那是何等的壯闊!”

高臺之上嬴城忍不住的發出感慨之聲。

六萬人,密密麻麻的橫陳列陣,一眼望去,盡是金戈鐵甲,十個足球場都裝不下。

而除了人。

包括弩車,戰車,工程器械等,橫陳在軍營之中,數不盡數。

而這,他是不敢想象,六十萬兵馬匯聚在一起,到底是怎樣一種壯觀之景。

“如黑色山巒,如大河與大江匯聚一起流淌,輕輕的呼吸一聲便天空如天雷在響動,金鐵交鳴的聲音亦如雷霆在轟鳴。”

“想要統領如此數量的一支軍隊,其實,真正困難的是如何讓這支軍隊令行禁止,讓這些將士少說話,少亂動。”

“當年國尉王統領之時,為了避免這些問題,用了分營分管分令之策,利用數量極其之多的傳令兵來傳遞各營軍令。”

聽到嬴城的感慨,在嬴城身旁的王賁表示十分理解第一次在軍中統領兵馬的感受,對於沒有經歷過軍伍的人來說,這無異於神蹟。

無論是誰,第一次見到都會被這副場景而震撼到。

而至於說這副場景讓二世帝想到昔日伐楚的六十萬大軍模樣,只能說二世帝實在是想的太多了。

六十萬大軍,調動起來根本不是面前這六萬大軍能夠相提並論的。

即便是傳軍令,也要傳一個時辰。

行營坐落,放眼望去一眼見不到盡頭。

“不瞞陛下,其實所謂的兵法,並非古來有之。”王賁頓了頓,繼續道:“昔日坂泉之戰,涿鹿之戰,牧野之戰等等諸多廣為流傳的戰爭,是與時俱進的,無論是兵器,治軍,戰爭方式,到了如今,均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若是以坂泉之戰的方式在現今進行戰爭,是非常不合適的。”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

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故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

生。”

“孫子兵法也是總結了以往的戰爭經驗,並進行了匯總,在此基礎上加入了自己參與戰爭,指揮戰爭的經驗和思考。”

“而後代代相傳,或有閱覽者,知曉者,便對軍事之事有了全新的認識,而若是遇到軍事天才,便在此此基礎上加入新的理解和思考,更加適應於彼時彼景。”

說著,王賁也略有感慨的笑道:“諸子百家,學說眾多,治國之策也眾多,只是這些人,寧願抱月而守,也不願開城公佈。”

“其實,昔日諸多諸侯國,每一個諸侯國都勵精圖治,試圖自保變強,諸子百家也由如此而來,皆為治國自強之術。”

“不能說不好,因為每一個諸侯國,都在任用學說之術後,強於一時,令其餘諸侯國不敢爭鋒,春秋之時,那是一個極其璀璨的時代,也結下了極其璀璨的果實。”

“現如今秦國所有的治國之策,均屬於春秋牙慧,或有去其糟粕,但更多的,是失傳。”

“末將曾聽聞,田陳氏有一本曠世奇書,上面寫了如何以臣子的身份,一步步穩健的謀國,被世人稱之為屠龍術,至於這本書具體下落,先皇苦尋無果,也就不了了之了。”

“很多對治國有用沒用的知識,都在這等如數家珍之中失傳,著實可惜。”

說了一大堆,王賁悠悠道:“不過,兵家不同,兵家從來沒有門戶之見,也從來沒有立規矩說什麼非同性不傳,只有天賦,不管是何人,都可以學習兵法,同樣,兵家更希望,有集兵法大成者出世。”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不正經世界裡,願望成為普通人

先聞花香

四合院:開局擺攤,成就大國神豪

使用者26678306

十二囚

喝了一晚孟婆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