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邑叛亂疾如雷電的發生,快到所有人都以為驪邑叛亂將會動搖秦國的根基。

同樣,驪邑叛亂卻如曇花一現,一點浪花都沒有掀起來,便結束了。

然而。

因為此次平定驪邑叛亂刑徒,朝廷用了極其殘忍的手段進行了鎮壓,屠城三日,近十萬刑徒死在了屠刀之下,血水染紅了黃河,直到七天後黃河水才又恢復了原樣。

而這。

極大的震懾了很多試圖反叛的人。

可也同樣,秦國暴政的名頭,再也洗不掉了。

“陛下,近日來,不少地方有人藉著秦國暴政,殘暴等名頭,殺了不少官員。”

“只不過,老臣仔細調查了一番,發現這些官員,的確有暴政貪汙欺壓百姓的行為。”

李斯站在魚龍臺上鎮定自若的說道。

“那這麼說,這些官員的確是該死了?”嬴城疑惑的問道。

“陛下,按天理公心來說,老臣認為這些被殺的官員,的確死有餘辜!”李斯鎮定的回答著,卻又話鋒一轉,道:“只不過,天下秩序皆出自律法,只有律法可以決定一個人的生死,包括廷尉只是以律法之名,替陛下維持世間秩序。”

“除此之外,天下任何一人都不能決定他人的生死,包括罪惡者的生死。”

“對於犯錯的官員,升遷牢獄,自有朝廷法度,不能及時的發現官員犯錯,那是朝廷制度對官員的監管不足,完善制度及時發現犯錯的官員並予以處置,才是唯一的處置之法。”

“除此之外,決不允許其他任何人去擅自處置犯錯者,此舉,當視為無法無天!”

聽著李斯康慨激昂的言語,嬴城又問道:“那李師覺得該如何處置此事呢?”

李斯沒有半點謙讓,道:“陛下,老臣認為,處置此事有二,其一,經廷尉司,御史府調查後,發現被殺的官員,確有嚴重的貪腐,奴役百姓,肆意斂財,視人命如草芥以及嚴重的暴政行為。”

“此事,在老臣看來,不管其死因,是朝廷之責,御史大夫府負責監察天下官員,有任何不法行為均有直諫之權,上到三公九卿,下到縣府鄉里,均有舉措。

而這十餘名違法官員雖分處各地,情形不同,但,終究是御史大夫府監管不明,坐視官員違法。

同樣,廷尉司肩負刑法司法調查理事之權,對此等不法行為竟然一無所知,任由官員違法荼毒百姓。”

“老臣認為,應當對此次事件內,所有經處的監管理事的廷尉司,御史大夫府官員以惰政瀆職之罪論處。”

說著,李斯堅定的道:“官員,乃是替陛下,為我秦國安定四方的臣子,三公九卿之下官員各司其職,其職界定皆有定,越過自己權力去幹涉其他司署行使權力為越權干政,但同樣,有權不用便是惰政瀆職。”

“既然廷尉司,御史大夫府內官員身負監察調查理事官員違法亂紀之事,卻坐視官員違法亂紀,這,就是瀆職。”

“老臣認為,錯的並不是犯錯的官員,而是朝廷的法度並沒有用在官員的身上,才讓官員犯錯。”

嬴城不語。

整個朝堂之上無聲,只剩下李斯康慨昂揚的聲音。

“其二,經各地府衙,廷尉司,駐守營確定,可以十分確定,是一些亂民犯上作亂,藉助驪邑平亂之事殺我秦國官員,此類事件,應當徹底杜絕,對於有此等行為者,應當按照秦律,定為謀反罪,其內無論主事者,參與者,以謀殺謀反罪論罪。”

“的確,此事起因為我秦國官員理政之錯,但這絕不是亂民殺官的理由。”

李斯說著,總結性的道:“老臣以為,對此次事件之中所涉及的官員,應予以處罰!”

“對此次事件內參與的亂民,應予以嚴懲。”

隨著李斯總結性的說完,咸陽殿內的眾多朝臣們都安靜無比。

即便是同列在內的御史大夫蒙毅,也一臉無語的瞅著李斯。

對此類事件,本來只需要安撫亦或者澆滅叛亂就好了,死者為大,一切功過皆了,也就是說不管被殺的官員犯過什麼錯誤,朝廷都不會再繼續追究。

可是現在。

李斯雖然基本保持著這個原則,卻一杆子全敲了下去,敲他的御史大夫府也就算了,連自己的廷尉府也敲了下去。

這樣的處理結果,完全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行為。

可是。

一時間他卻又找不到話來反駁李斯。

正如李斯所言,官員犯錯,並不是官員之錯,官員也是人,是人便有貪婪之心,有權之後隨手可放縱自己的貪婪之心,出現錯誤是必然的結果。

而這,就是御史大夫府的責任,監察天下官員,官員犯錯卻沒有及時的修正,的確為失職。

下方眾多朝臣也一言不發,即便是有不同的看法,可是現在二世帝陛下沒有任何的態度,也是不敢發言。

此事,本就屬於李斯的處置決策範圍,尤其是,自從二世帝從驪邑城回來後,對李斯愈發的倚重,只要涉及到律法之事,基本都聽從李斯的意見。

如今的天子師李斯比起昔日的左丞相李斯,權勢更甚。

“諸位愛卿以為如何?”而就在此時,嬴城平靜的詢問聲徹響在大殿內。

聞言。

不管是魚龍臺上站坐著的馮去疾,王賁,蒙毅,亦或者嬴天,影子,都不知該反對還是不反對。

而下方。

九卿及九卿之下各級官員,同樣不知該如何回話。

對二世帝的態度,他們全然不知。

“臣等謹遵陛下決斷。”一時間,朝堂之上如推皮球般又將問題推回了嬴城,想要先聽聽二世帝的見解,再決定要不要反對李斯。

可是。

嬴城沒有半點自己見解的道:“既無人有意見,此事,便按李師所言處置。”

瞬間。

群臣木然。

一時間心中竟然不是個滋味。

“自從陛下從驪邑城回來之後,似乎在性情上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以前的陛下,那是多麼有主見的雄主啊,立主變法,可現在的陛下,事事順從,完全沒有一點主見。”

朝堂之上,有人忍不住的嘆息,心中生出無限的感慨之意,是真的不知該高興還是該沮喪。

“老臣遵旨!”

然而,就在眾人的疑惑之中,李斯躬身一拜,而後慢悠悠的退在了一側,自己想要處理的事情已經處理完了,接下來的事情與他無關了。

“諸位愛卿還有何事要奏,若無事,便散朝吧!”嬴城再次問道。

馮去疾眉頭一皺,出列道:“陛下,自泗川郡蘄縣陳勝吳廣攻破蘄縣城池,佔領蘄縣後,聲勢浩大,已經向東席捲,連克了銍,酇二地,大有席捲整個泗川郡之勢。”

“若不能及時平定,恐怕泗川郡將糜爛。”

嬴城反問道:“馮師可有良策?”

馮去疾眉頭再皺,道:“此前空倉制郡之法,雖略有成效,卻也同樣為亂賊所動,反而增加了百姓對我秦國的仇恨,隨著陳勝吳廣謀反,附近縣鄉的百姓爭相隨從,已經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老臣認為,此時應適當放糧,以安民心。”

馮去疾話音未落,王賁便起身道:“陛下,李由率領三川營尚在泗川郡,且蒙武將軍亦在會稽,泗川郡之亂不過民亂,尚不足為懼,只需要月餘,待四方兵馬圍剿之勢而成,泗川郡之亂,平定只在朝夕。”

“既然如陳勝吳廣之流敢公然謀反,理應徹底剿滅,以安天下。”

王賁和馮去疾的意見並不衝突,嬴城沒有任何意見的道:“既如此,那便如馮師,王師所言,平定泗川之亂。”

見此。

馮去疾和王賁都如習慣了的,躬身參拜遵命。

“陛下,武關大捷,王戍將軍,辛勝將軍平定嬴顯叛亂,斬殺亂賊七千餘,活捉叛臣嬴顯,不日,王戍將軍將押送嬴顯回都。”王賁說著,道:“只是,溫王嬴顯身份尊貴,不知該如何處理。”

瞬間。

群臣也是眉頭緊鎖的看向二世帝。

按律溫王嬴顯犯上作亂,理應腰斬,但是,溫王畢竟是始皇陛下第六子,如此寡情的斬殺,未免太絕情了。

可是。

溫王嬴顯犯上作亂,卻又不能不懲罰。

這的確是令人犯難的處置。

然而。

再一次,就在群臣的疑惑中,嬴城緩緩的將目光挪向了嬴天,道:“宗正覺得該如何處置嬴顯?”

聞言,嬴天是一點也不想摻和進處理嬴顯之事,可面對二世帝詢問,也只能被迫道:“陛下,微臣認為,應以族法論處嬴顯,剝奪嬴顯宗室身份及爵位,貶為民,流放嶺南,永不得回都。”

聽到嬴天的處置,群臣也不由的點了點頭,雖然,對於嬴顯的處置,無論和舊秦律亦或者新秦律均有衝突之處,但,眾人還是覺得以族法論處嬴顯,更為妥當。

只不過。

以二世帝推行新秦律之法,此時以族法處置嬴顯,就是在明顯的違背新秦律的推行。

可是。

就在眾人的疑慮之中。

嬴城澹然的說道:“既如此,那便按宗正所決處置嬴顯,待王將軍押送嬴顯回都後,三司會審,宗正府旁聽,審判嬴顯謀反一桉。”

聽到二世帝決策。

瞬間。

下方的廷尉府,大律府,御史大府,宗正府紛紛躬身道:“臣等謹遵陛下之命!”

雖如此。

可整個朝堂之上,眾多朝臣卻心中越發嘆挽起來。

雖然龍椅之上坐著的二世帝沒有任何的說明,可是,這些時日的處政,他們還是發現,二世帝在放權,正在一步步將本應該屬於皇帝的權利,下方到六個人身上,更應該說七個人的身上。

左丞相李斯,右丞相馮去疾,護國都尉王賁,宗正府宗正嬴天,御史大夫蒙毅,黑龍衛影子,以及,如今越發權勢的太后李賢。

可讓他不明白的是,二世帝與其餘君王不同,在此之前已經多有權勢,而登基為天子,本應該大權在握,執掌天下,相信只要二世帝如此,朝中反對的聲音也不會有太多。

可是。

這些天凡是六位天子師和太后所提的意見,均被二世帝採納。

而即便是七人知分寸的不想插手,二世帝依舊詢問七人的意見然後採納。

這樣的舉動。

無疑是將七人的權勢逐漸推向了巔峰。

這在他們的心中,已經漸漸形成了遇到大事要先詢問如今七國柱的想法。

如此明顯的放權行為,讓他們十分不解。

“諸位愛卿還有何事要奏,若無事,便散朝吧!”可就在眾臣的思慮之中,嬴城的詢問的聲音再次響起。

似乎,著急散朝一樣。

可是。

這讓下方的叔孫通著急了起來,心裡甚至不是個滋味,明明,還有宣傳司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處理,此事他早就奏報稟明二世帝,可二世帝竟然在此隻字不提。

“陛下,微臣有奏!”見無人奏報,眼看著要散朝,叔孫通急忙出列。

“叔孫愛卿有何事要奏?”嬴城明知故問的問道。

“咕!”叔孫通完全不是個滋味的道:“陛下,如今天下流言四起,宣傳司也按照陛下所吩咐,引導民間流言,試圖以言安定天下。”

“只是,宣傳司平定流言的效果,不盡人意。”

“微臣反覆考量,總結出其中影響最嚴重的十種流言。”

“其中,尤為嚴重的是始皇帝駕崩,我秦國氣數已盡,天下分崩離析在即,若無法及時的消除此類流言,恐怕會生出更大的禍端。”

“微臣思量再三,針對十種流言,逐一做出應對解決之策,請陛下決斷。”

叔孫通說罷,朝堂眾臣也是紛紛點頭議論,也是對近日聲勢兇勐的流言略有了解,知曉若不及時處置,驪邑叛亂之事恐怕會成為天下縮影。

而讓他們好奇的是,叔孫通又想出何種應對解決之策。

聽到叔孫通的奏報,嬴城也是點了點頭,他自是知曉叔孫通所提出的十策,不過,他還是依舊沒有對此發表什麼看法,而是看向馮去疾,問道:“不知馮師對此如何看待,叔孫愛卿所提十策是否可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PMC日記

滑稽菌zjc

高武大秦:每日簽到,我成神了

啊啊宇

大秦:我為秦二世

河和

大姜1:廣陵盛會

君子論道

皇嫡長子被還能流放?

天道酬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