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城北城門之上。

“楊洪啊,朕問你,你想不想升官?”

朱高煦嘴角含笑,打量著楊洪,饒有興趣的言道。

楊洪頓時愣住了。

他忽然發覺眼前的乾熙皇帝有些深不可測。

剛才一見面就問了他的年紀,接著又問了他兩個侄兒的姓名,很顯然皇帝知道楊家的底細。

不過,令楊洪想不通的是,他只是一個戰績平平,普普通通的正四品武官,眼下卻莫名其妙得到了當今皇帝的賞識。

若說皇帝不賞識他,那怎麼會問他想不想升官?“陛下當前,臣不敢隱瞞.”

楊洪躬身行禮道:“臣已經四十五歲了,兵制改革之前,臣是正三品的衛指揮使,兵制改革之後,臣雖然成了正四品的營長,可手下的兵個個都是好漢,若真的對上瓦剌或韃靼人,必能取勝。

臣相信臣早晚會憑藉軍功往上再升一級.”

“好,有志氣!”

朱高煦面露欣慰之色道:“朕就欣賞你這種有闖勁的干將,朕相信你早晚能憑藉軍功獲封爵位.”

“臣定不辜負陛下的期許,這次陛下出兵瓦剌,臣願做先鋒.”

楊洪連忙單膝跪地,行了一個軍禮說道。

“楊洪聽旨,朕命陝蒲一軍三營為北征大軍的先鋒營,由你擔任先鋒官.”

朱高煦當即下令道。

雖然他打算提拔與重用楊洪,但楊洪得有可以服眾的軍功才行,楊洪成為北征大軍先鋒官之後,便可以順理成章的領兵殺敵建立戰功。

所以當楊洪提出願為先鋒的請求之後,他才會爽快的同意。

此時,隨駕在旁的太子朱瞻域,看著領旨謝恩的楊洪,心中一股羨慕之情油然而生。

他多麼希望這次北征大軍的先鋒官由他擔任。

可大明皇儲的身份,決定了他不能以身涉險。

站在朱瞻域身後隨駕的大都督府右都督曹國公李景隆、兵部右侍郎楊榮、陝蒲都督府軍政總督江陰侯吳高、陝蒲都督府軍參總督平陽伯瞿能、陝蒲一軍戎政提督恭順伯吳克忠、錦衣衛指揮使賽哈智、司禮監掌印太監康平、內官監隨侍太監劉敬忠等人皆向楊洪投去了羨慕的目光。

這些人皆跟隨朱高煦多年,他們心中非常清楚,但凡是得到朱高煦賞識之人,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日後必定是平步青雲,封妻廕子。

“陛下,臣有一事密奏.”

楊洪領旨謝恩之後,先是瞥了一眼旁邊的恭順伯吳克忠及其身後的江陰侯吳高、平陽伯瞿能,然後朝朱高煦躬身行禮道。

朱高煦得了一名先鋒大將,心情很好,於是環顧周邊眾人,吩咐道:“爾等都後退到十步之外.”

“遵旨.”

太子朱瞻域率先躬身領旨道。

其他隨駕官員也紛紛領命後退。

“現在你可以說了.”

朱高煦用只有楊洪與他兩個人才能聽到的聲音說道。

“陛下,朝廷改革兵制本來是一件好事,新兵制下的新軍戰力比之前提升了數倍,可是奉陛下之命到地方上負責裁撤衛所,重組新軍的總督們,卻無法面面俱到,以至於有些原衛所指揮、僉事乃至兵卒心懷不滿.”

楊洪低聲啟奏道。

朱高煦撫須傾聽,沒有接話。

他知道楊洪所言,乃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畢竟,無論是古往今來,公平永遠都是相對的,沒有哪個人或組織能做到絕對的公平。

“個別衛指揮使、同知、僉事在一氣之下,竟然放棄官職,選擇了回鄉務農.”

楊洪接著道:“更有甚者,糾集那些被裁汰但又不願做民兵的原衛所兵,或是越境出國,或是私自下海.”

朱高煦聽到這裡,臉色已經變得無比陰沉。

“自陛下明詔改革兵制以來,至今不過才進行了兩個月,可據臣所知,這種事僅在陝西、蒲昌兩省境內,就已經發生了三起。

最大規模的一起,有三百餘名原衛所兵跟隨原衛指揮僉事逃去了瓦剌.”

楊洪語不驚人死不休道。

朱高煦皺眉道:“你所說之事,可有人證?”

“回陛下,臣說的這起逃兵事件就發生了陝蒲一軍整編之時,恭順伯親率一曲人馬,將那些逃出境外的三百餘人全數抓了回來,並違抗聖旨及逃兵論處,在校場上對他們施行了銃決.”

楊洪恭聲答道。

他這話的意思是說全軍上下官兵皆是人證。

朱高煦道:“你是想替那些被銃決的人鳴不平?”

恭順伯吳克忠處決那些逃出境外的原衛所兵將合理合法,但卻有些不順人情。

不過,朱高煦對此卻是非常理解吳克忠。

所謂“慈不掌兵”,若身為一軍戎政提督的吳克忠放任不管,其他原衛所兵將很可能會有樣學樣,到時候軍紀潰散,人心也就跟著散了。

如此一來,陝蒲都督府就無法在四十日之內完成重編新軍的令旨。

沒錯,朱高煦給陝蒲都督府改編新軍的時限是四十日,比正常的一個月多了十天。

實際上,他給北安都督府改編新軍的時限也是四十日。

至於給其他七處都督府的時限卻各不相同,但至少是三個月,有的甚至長達十個月,比如兩廣、雲貴等多山地區。

這是因為北庭省、安西省以及陝西省、蒲昌省境內的都司及下轄衛所相對較為集中,改編起來速度會比其他地方要快,能更早的體現出募兵制的優勢。

而且,北庭、安西、蒲昌境內會保留至少一半左右的衛所,只有陝西境內的衛所會被全部裁撤,替換成募兵制的新軍。

“陛下,臣倒不是要替那些違抗令旨拒絕改編的兵將說話,那些人不遵陛下旨意,死有餘辜。

臣只是擔心陝蒲都督府轄區內發生的事,其他都督府治下也會出現.”

楊洪微微躬身一禮道:“倘若九處都督府治下皆發生這種事情,必然會有損陛下之聖明,更不利於朝廷推行新兵制.”

“楊洪,你這次立了大功!”

朱高煦伸手拍了拍楊洪的左肩,認真的說道。

他是穿越者不假,可穿越者也不是全知全能的神。

朱高煦知道無論何年何月,總有那麼一小撮人會充當“老鼠屎”。

因此,在改革兵制之初,他想到了各種現實問題,甚至把人心私慾也考慮了進去。

他以為首先跳出來惹事的會是下面的千戶、百戶以及衛所老兵,卻沒有料到正四品的衛指揮僉事竟會率先冒頭。

“朕要賞你!”

朱高煦看著楊洪,大聲道:“傳旨,楊洪建言有功,賜蟒袍一件,乾熙元年制輪轉火銃一支.”

他故意加大了說話的聲音,所以太子朱瞻域等人全聽見了皇帝賞賜楊洪的旨意。

司禮監掌印太監康平連忙疾步上前,躬身朝著朱高煦行禮道:“奴婢領旨.”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元末開局,鄰居朱元璋

吾自今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