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熙二年。

八月二十六日。

晴。

辰初三刻。

漠西,戰場上。

朱能低估了阿魯臺死戰的決心。

當明軍火銃手退下之後,明軍步兵、騎兵開始與韃靼騎兵短兵相接。

阿魯臺所部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而朱能所部則肩負著死守防線以及儘可能消滅韃靼騎兵的任務。

換言之,兩方都做好了戰至最後一兵一卒的準備。

這一場戰鬥,不僅異常激烈,而且耗時超過了一個時辰。

最終明軍以戰死三百二十六人、重傷四百三十二人的代價獲勝!阿魯臺率領的韃靼騎兵全數被剿滅,無一倖存!他直到戰死的最後一刻,也沒有等到他的兩個兒子。

阿魯臺高估了阿卜只俺、昂克孛羅的統御能力,又低估了陳懋等明軍將領的堅守意志以及明軍新式火炮、火銃的威力。

阿卜只俺發現大勢已去,最後率領僅剩不多的兩百餘名韃靼騎兵投降了他的堂弟——明軍營長毛勝。

而昂克孛羅寧死不降,最終被陳懋親率披甲步兵圍住,力竭而亡。

他所帶領的兩千騎兵也被明軍全部剿滅。

朱高煦收到戰報之前,已經透過千里鏡看見了戰場上的慘烈情況。

“一定要把所有戰死將士的屍骨收好,朕要把他們帶回大明,埋葬在英靈山上,讓他們享受後世之人的祭祀!”

朱高煦對兵部侍郎楊榮、曹國公李景隆吩咐道。

“陛下仁慈!”

李、楊二人連忙躬身道。

“捷報!”

一名斥候遠遠的跳下戰馬,一路小跑來到了朱高煦御馬前方五步之外,單膝跪地大聲稟告道。

“說!”

朱高煦點頭道。

“啟稟陛下,慶太監於半個時辰前尋到瓦剌重騎藏身之處,如今已將瓦剌重騎全殲!”

斥候恭聲稟告道。

“好!慶耀這一仗打的漂亮!”

朱高煦雙目放光道。

頓了頓,他關切的問道:“我軍傷亡可統計出來?”

“回陛下,慶太監正在帶人統計.”

斥候答道。

“你去傳朕旨意,告訴慶耀,朕知道了.”

朱高煦吩咐道。

“遵旨.”

斥候恭聲領命道。

一個半時辰後。

臨近午初。

和林城外。

明軍中軍大營之中。

“陛下,逆賊脫歡寧死不降,混戰之中,被我方火銃擊斃.”

楊洪渾身是血,臉色蒼白的走進大帳之中,單膝跪地稟告道。

脫歡仗著手下也有十幾門小型火炮,所以他敢收攏綽羅斯部士兵及牧民共同守城。

可是他低估了明軍新式膛線炮的威力,更低估了新式明軍對攻下和林城的渴望。

若非和林城還算雄偉堅固,脫歡部人心還算凝聚,瓦剌士兵戰鬥意志還算頑強,明軍仗著新式火炮及火銃的威力,很可能只需要一個時辰就能拿下這座城。

“這一仗,你們打得都非常好!”

朱高煦看了一眼楊洪,接著目光從旁邊的慶耀、朱能、陳懋、毛勝等人臉上掃過,喜形於色道。

“全賴陛下運籌帷幄,臣等不敢居功!”

眾人像是提前商量好了一樣,皆單膝跪地行禮道。

朱高煦撫須微笑道:“好了,諸位愛卿,都平身罷。

你們的功勞,朕心中有數,班師回朝後,朕會論功行賞!”

“謝陛下!”

眾人再次行禮,然後紛紛起身。

“來人,扶楊將軍、陳將軍下去休息.”

朱高煦見楊洪臉色不太好看,陳懋左臂負傷,於是立即下令道。

楊洪、陳懋急忙行禮道:“謝陛下.”

朱高煦目送楊洪、陳懋離開,隨即看向朱能道:“和林城內負隅頑抗的瓦剌人清理乾淨沒有?”

“回稟陛下,朱勇還在城內辦理此事.”

朱能趕緊解釋道:“由於和林城遭到我軍大量火炮攻擊,城內許多房屋倒塌,導致道路阻塞,那些不願投降的瓦剌士兵多藏在各處房屋巷道之中,更有不要命的死士以火油或火藥襲擊我方軍士.”

“糊塗!如此危險之事,豈能讓朱勇去做?”

朱高煦聞言後,臉色當即一沉,斥責道:“他可是你的獨子!你不為你自己想,也該替你兒媳王氏想一想,你要讓她腹中的孩子生下來就沒了父親嗎?”

朱能以及現場其他將領,聽了朱高煦的這一頓訓斥,心中竟然升起了一股暖流。

當年朱高煦力勸朱棣派盛庸擔任征伐安南的大軍主將,就是不想讓朱能南下送死。

因為安南多瘴氣,歷史上的朱能就是死於水土不服。

盛庸與朱能不一樣,他在福建、廣西等地待過數年,早就適應了南方氣候。

彼時朱棣很想給燕藩潛邸眾將立功的機會,可歷史被改變之後,沒有爆發靖難之役,所以永樂元年的時候朱能才剛滿三十歲。

那時的朱能過於年輕,確實無法擔任南征主帥。

後來他徵西立功,才得以軍功封爵。

如今五十六歲的朱能,膝下僅有一子,即朱勇。

儘管朱勇今年已經三十五歲了,但卻子嗣不旺,娶妻十五年以來,其妻王氏只給他生了四個女兒!歷史上,朱勇的長子朱儀生於宣德二年。

雖然歷史大勢已被穿越者朱高煦改變,許多歷史人物的命運也發生了變化,可有些事情卻就是那麼奇怪,非人力所能扭轉。

好在朱高煦於乾熙元年二月頒佈了《娶妻納妾令》,上至王公下至黎庶,凡娶正妻五年後,無論正妻有無子嗣誕下,皆可納妾,而且准許一次性納滿詔令規定的姬妾數目。

於是,朱勇在乾熙元年三月就以四品武官的身份,納了偏妻一人、媵妾兩人。

同年十二月,他的偏妻就懷上了。

眼下是乾熙二年八月底,算算日子,下個月朱能的偏妻就要生了。

在大帳之中的一眾文武看來,朱高煦顯然對朱能父子格外重視,否則不可能說出這樣一番話。

他們其實不知道,朱高煦之所以如此反應,乃是不願見到朱能之子朱勇像歷史上那樣(土木堡之變)死在瓦剌人手中。

“陛下親臨前線指揮作戰,尚且不懼生死。

朱勇雖為末將獨子,豈有惜命之理?”

朱能內心感動萬分,可為臣者的本分讓他不得不如此回覆。

“朕問你,破城之後,有多少官兵死於瓦剌士兵的自殺式襲擊?”

朱高煦皺眉問道。

朱能雖然是第一次聽到“自殺式襲擊”的說法,但這個說法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他稍微思索片刻,然後就作答道:“已有十九人.”

“這座和林城朕寧願不要,也不想再見到大明將士死在瓦剌兵的自殺式襲擊之下!”

朱高煦豁然站起,鄭重無比道。

他說到這裡,轉頭看向曹國公李景隆,吩咐道:“傳朕旨意,召朱勇及入城作戰的所有官兵回營,從中軍調二十個火炮什、二十個步兵什入城,彈藥管夠,五個火炮什合為一組,再由五個步兵什守護,分別從四個城門向內推進!至於他們怎麼打,朕不管!明日清晨,朕要見到和林城化作一片廢墟!”

“遵旨!”

李景隆連忙躬身道。

“末將叩謝吾皇陛下隆恩!”

朱能卻感激萬分的雙膝跪地,朝著朱高煦行了一個跪拜大禮道:“陛下對臣的恩情,臣永世不忘,臣代犬子叩謝陛下!”

ps:昨天跑了一天才把孩子安排妥當(住院),今天早上抽血化驗,結果顯示是病毒性感冒,經過積極治療之後,今天一整天都很好,謝謝大家的理解!另外,起點網站在維護,所以章節說不顯示,但是大家發的說說我在後臺可以看見,謝謝各位的祝願!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邊陲小鎮

寒谷關

三國:開局獲得霸王武力

逝氺無痕

神州的意志

若羽丹心

青鳥帝國

青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