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已露出魚肚白。

和林城外。

明軍之中。

“陛下,阿魯臺親率鐵騎來襲,是否退回大營?”

慶耀驅動坐下馬匹,來到朱高煦身邊,恭聲言道。

“他這次帶了多少兵馬?”

朱高煦冷靜的問道。

慶耀躬身答道:“約有萬騎.”

“若是萬騎,應當是他的全部家底了.”

朱高煦一邊眺望著遠處攻城的明軍將士,一邊撫須言道。

他頓了頓,側身向旁邊的左右副將朱能、陳懋看去,吩咐道:“朕命你二人親率京二軍、京三軍的兩個火銃曲,於壕坑之中埋伏好,只要阿魯臺的騎兵進入射程範圍,准許自由射擊!”

“是!”

朱能、陳懋聞言大喜,急忙在馬背上拱手領命。

眼看楊洪率領眾將士開始了登城之戰,他們早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加入戰鬥了。

帶有膛線的新式車載將軍炮的威力不僅出乎他們的想象,更出乎朱高煦的意料。

原本可能需要兩三天才能拿下的和林城,恐怕一天之內就能攻下來。

既然新式車載火炮的威力出人意料,那麼裝備了帶有膛線的新式火銃的火銃曲,必定可以在接下來的阻擊戰中大放異彩!可以說,阻擊阿魯臺所部騎兵,正是他們立功的好時機,朱能、陳懋豈能不興奮?“陛下,是否退回大營?”

待朱能、陳懋打馬離去之後,慶耀再次恭聲問道。

朱高煦猶豫片刻,隨後決然道:“朕就在這裡,看著我大明的將士們攻入和林!”

當初議事之時,他提出的破城之策並無新意,不過是集中火力,猛攻一處城牆罷了。

好在新式車載將軍炮不辱使命,在數十門火炮,先後攻擊同一處城牆時,那城牆就像手指戳豆腐般出現了一個破洞。

“陛下,阿魯臺鐵騎來勢洶洶,兩個火銃曲合計才三千餘人,能否擋住對方萬騎還是個未知數,臣請陛下移駕中軍大營.”

曹國公李景隆在馬背上拱手進言道。

“陛下,曹國公言之有理,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臣也請求陛下暫回大營.”

兵部侍郎楊榮緊接著說道。

平陽伯瞿能俯首行禮道:“臣請陛下三思啊!”

朱高煦看著三位重臣的勸諫,微微一笑,撫須道:“爾等多慮了。

當年父皇用神機營戰勝了阿魯臺,今日朕同樣以火銃擊敗阿魯臺.”

“不!”

他立馬改口道:“此戰,朕要一舉消滅阿魯臺與脫歡!”

言罷,朱高煦拿起千里鏡,側身向東,便隱約看見三十多里之外,阿魯臺的三路鐵騎浩浩蕩蕩奔襲而來。

不久前,阿魯臺已將麾下八千鐵騎分成三路。

阿卜只俺率兩千騎往左路突襲,昂克孛羅率兩千騎往右路突襲,他本人則親率四千騎從中路直奔朱高煦所在位置。

“平陽伯,你去傳朕令旨,調六個火器曲,分左右兩路,配合朱能、陳懋阻擊阿魯臺所部騎兵。

另外,撥給朱、陳二人各三十門新式車載火炮,各配開花彈五百枚!”

朱高煦放下千里鏡,略作思考,接著對瞿能吩咐道:“朕要將阿魯臺的有生力量全部殲滅於此地!”

“末將得令!”

瞿能在馬背上躬身行禮道。

“慶耀?”

朱高煦看向慶耀道。

“臣在.”

慶耀恭聲道。

朱高煦道:“脫歡的重灌甲騎藏身之處找到沒有?”

“回陛下,目前還未找到,臣已命人加急尋找.”

慶耀有些沮喪的答道。

朱高煦沉吟片刻,看向曹國公李景隆道:“傳朕令旨,調五門新式車載將軍炮以及一個火銃曲,交由慶耀阻擊脫歡部甲騎所用.”

“遵旨!”

李景隆躬身施禮道。

太陽漸漸升起之後。

十里之外。

朱能站在壕溝之中,舉著千里鏡,看見數千韃靼騎兵正背對著太陽向他們奔襲而來。

“聽我口令!”

他對身後的傳令官喊道。

此時,朱能正在心中默默估算著騎兵與壕溝之間的距離。

和林城雖然距離杭愛山脈很近,但城南、城東地區皆一馬平川,因此阿魯臺率領的韃靼騎兵奔襲速度很快。

朱能緊張的計算著雙方之間的距離。

他要在韃靼騎兵即將進入明軍新式火炮以及火銃的射程範圍時,下達發炮或射擊的命令。

時間在一秒一秒的流逝。

在數千鐵騎狂奔產生的如同地動山搖的轟隆聲之中,阿魯臺所部騎兵正以極快的速度向朱能所在壕溝靠近。

六里!五里!四里!三里!朱能額頭青筋暴起,高呼道:“發炮!”

傳令官聽到命令,立即舞動手中令旗。

壕溝後方臨時高臺上的三十位火炮手迅速點燃引線。

數息之後,三十門新式車載將軍炮,幾乎同時打出了一枚重達二十多斤重的新式開花炮彈。

這些炮彈以超快的速度闖入阿魯臺率領的騎兵隊伍之中,有的炮彈會透過巨大的動能把人馬擊穿之後發生爆炸,也有的炮彈會在擊中人或馬時發生爆炸,還有的炮彈在擊向人或馬的途中就發生了爆炸。

每一枚炮彈爆炸後都會射出上百枚帶鏽的鐵釘,無論是馬背上的韃靼兵還是戰馬,凡是被高速四射的鐵釘擊中之後,都會很快喪失行動能力。

中國自南宋未期就出現了鐵殼開花彈,其改進型曾被元軍用於征討日本之役。

歷史上,炮射開花彈在明代中後期得到廣泛應用,如寧錦大捷,就是使用這種炮彈的成功範例。

朱高煦改變歷史之後,各種各樣的開花彈在永樂後期被研發出來。

如今對戰阿魯臺,正是新式開花彈的首次實戰!第一輪炮彈被打出之後,緊接著眾火炮手很快完成裝彈,並在傳令官的令旗指揮下,打出了第二輪炮彈。

三輪炮彈打出之後,朱能透過千里鏡發現阿魯臺率領的騎兵隊伍已經出現了好幾道缺口,估計減員人數應該在一百多人。

古代軍隊的組織度和傷亡承受能力是很差的,一般而言,封建軍隊對傷亡的承受為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左右,能承受百分之十的,絕對屬於精銳部隊。

而阿魯臺所率騎兵,與尋常精銳不同,這些人皆抱著必死之心。

因此,朱能的任務是儘可能多的消滅韃靼騎兵!“再放!一直放到火炮廢掉或沒有炮彈為止!”

朱能果斷的下達了新的命令。

又過了三輪炮擊之後。

有十幾門火炮因為炮管高溫,而無法繼續使用。

另外十幾門火炮還在繼續發射炮彈,一直到打光所有炮彈才停下來。

“八百步!”

十幾個呼吸之後,朱能已經緊張的滿頭是汗,再次高呼道。

剛才的數輪炮擊至少導致六百多名韃靼騎兵死傷,可是阿魯臺率領的騎兵仍舊不要命的在往前衝著。

“七百步!”

片刻後,朱能渾身顫抖著,又一次喊道。

“六百步!”

數息之後,朱能先是高呼了一聲,接著任由汗水流進口鼻之中,大手一揮道:“射擊!”

隨著傳令官吹響發射的號角,第一批六百多名火銃手熟練的扣下扳機,帶動燧石撞擊產生火花點燃了火藥,然後就是一陣整齊的猶如巨型炮竹爆炸的銃響聲。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絕世皇太子

嵐朋友

卡娜的沙龍

文中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