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四大劍師話說終南山各奇峰雲霧繚繞,彷彿天生就帶著一絲仙氣,一行青衣劍士行走在羊腸小道之上,周邊都是深綠色的植被,時不時冒出懸崖峭壁,深壑流水,地勢漸漸高起。

陳龍與公孫寶月一路上結伴而行,寶月結識了一個嬌俏的少女劍手,叫做周密,原來她從小在長安走失,是一個孤兒。

陳龍和公孫寶月都是心中惻隱,那少女卻說自己比其他人幸運,被現任劍主收留。

寶月說道:“我們兄妹二人,從小在家裡習武,父母武藝有限,就送到這裡繼續習武了,沒想到剛到就出了任務.”

陳龍微笑道:“我們還無緣見過劍主本人,聽說她武功高強,應該年歲不小了吧?”周密微微愕然,半晌才說道:“誰說的?劍主是我見過的最年輕美麗的俠女。

她收留我的時候,雖然帶著重重面紗,我卻知道她有多美麗.”

說罷微微皺眉,似乎對這兄妹二人的無知稍稍有了戒心。

寶月抱著周密胳膊,說道:“密姐,正所謂不知者不怪,我們確實來了不久,對幫規不甚了了。

卻不知姐姐是哪個劍方的?”周密年輕單純,稍稍解了疑惑,說道:“我是東前分渠的,渠師邱健,直屬劍主坐下首席劍師子京。

劍主也在東前分渠修煉,平日很難見到啊.”

說罷微微搖頭,似乎很是想念那個收留自己的青紗美女。

原來,南林劍派雖然核心十分神秘,卻是天下大派,外圍有不少衛星劍莊,打著南林劍派的名義收徒。

這裡面自然魚龍混雜,但最基本的構架一直沒變。

劍主之下,四大劍士分別坐鎮東南西北四鎮,每鎮又圍繞核心分為前後左右四渠,劍主所在就是第一渠東前分渠。

陳龍微微點頭,渠師邱健?首席劍師子京?自己從未聽說過。

迅速在光腦中查閱,同時耳中聽到公孫寶月說道:“怪不得早前無緣認識妹妹,原來分如此多分渠。

我倆本是初來乍到,原來去的劍莊對我倆甚是薄情寡義,剛去就派到外面送死。

我與妹妹情投意合,敢問可否幫我們引薦到東前分渠?我倆也好朝夕相處.”

陳龍聽的暗暗佩服,心想寶月不但武功高強,心思也十分縝密,隻言片語之間,已經為兩人落腳到新的劍渠做了鋪墊。

只見那周密略略怔了一下,然後說道:“派出任務乃是光榮,妹妹為何這麼說?”陳龍忙笑著補救道:“我們在外圍劍莊,總是受人排擠,種種不堪,不提也罷。

若周妹妹能提攜我們到第一分渠,子京手下,我們兄妹不勝感激.”

同時,光腦裡顯示了三國時期並無子京這個名字,也查不到邱健,看來兩人都是不見於史冊。

然而,陳龍還是搜到了一個字子京的人,乃是後來的曹魏名臣魏諷。

正史記載極其簡單,魏諷,字子京,濟陰人,魅力過人,口才便給,整個鄴城為之傾動。

鍾繇因為這個原因舉薦他。

建安二十四年九月,曹操與劉備剛剛結束漢中之戰,關羽發動襄樊戰役,于禁七軍盡沒,曹仁被圍樊城,魏諷與長樂衛尉陳禕等人謀襲取鄴城。

還沒有到舉事日期,陳禕心中恐懼,向曹丕告密,曹丕誅殺魏諷,受牽連者數十人。

傅子曰:初,太祖時,魏諷有重名,自卿相以下皆傾心交之。

其後孟達去劉備歸文帝,論者多稱有樂毅之量。

曄一見諷、達而皆雲必反,卒如其言。

魏諷魅力驚人,曹操時就迅速崛起,成為曹魏重臣,可見其才華橫溢,卻不知是不是這個子京?周密聽了陳龍的解釋,不知為何對這個好看的男人,分外難以拒絕,於是說道:“陳大哥,既然如此,那就隨我到第一渠吧,我位卑言輕,只能盡力而為!”

陳龍和公孫寶月聽了都是都是大喜,紛紛表示感謝。

寶月繼續和周密閒聊,又瞭解了不少幫派秘聞。

原來,劍主天山俠女之下,四大劍師分別為第一劍師子京、第二劍師文舒、第三劍師聞喜、第四劍師林叔,各自掌管四個大渠,劍主卻平日深居簡出,如同神龍見首不見尾。

陳龍在光腦中又是一番查閱,因為子京疑似是魏諷的字,所以搜起來毫不費力,果然查到文舒疑似是王昶的字,林叔疑似是鄭袤的字,只有這個聞喜,反覆查不到任何資料,不知道是何方神聖。

鄭袤,字林叔。

滎陽開封人。

三國曹魏末年至西晉初年大臣,東漢大司農鄭眾玄孫、揚州刺史鄭泰之子,曹魏將作大匠鄭渾之侄。

正史中,幼年鄭袤就成為孤兒,後隨叔父鄭渾避難江東,年輕時就有識人之明。

歷任臨淄侯文學、濟陰太守、大將軍從事中郎、廣平太守等職,他為政以德化為先,受百姓愛戴。

後任少府,封廣昌亭侯。

遷任光祿勳,又領宗正。

曹奐即位後,封爵安城鄉侯。

後因病失明,上疏求遜位,不許,拜光祿大夫,五等爵制建立後,被封為密陵伯。

西晉建立後,進封密陵侯。

又被拜為司空,他堅決推辭,年八十五而終。

王昶,字文舒,太原郡晉陽縣人。

三國時期曹魏大臣、將領,東漢代郡太守王澤之子。

王昶少時知名,魏文帝曹丕即位前,為太子文學。

曹丕即位後,歷任散騎侍郎、兗州刺史等職,其間曾撰《治論》、《兵書》等書為朝廷提供政治參考。

明帝曹叡即位後,升任揚烈將軍,封關內侯。

齊王曹芳在位時,王昶被調往徐州任職,後遷徵南將軍。

司馬懿掌權後,王昶向朝廷奏請伐吳,在江陵取得重大勝利,因功再次升任徵南大將軍、儀同三司,晉爵京陵侯。

正元二年(255年),王昶因助平淮南毌丘儉之功,升任驃騎將軍。

次年,在諸葛誕叛亂中,因牽制吳軍之功升任司空。

甘露四年(259年),王昶去世,諡號穆侯。

至於聞喜,遍尋不獲,陳龍放棄了查詢,三人一路說說笑笑,這一日即將到了一座仙山,青衣劍士散去八九,只餘了他們三人。

周密指著前面一座高峰說道:“妹妹!大哥!前面就是東前大渠了!”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中華帝王錄

使用者15243686

聖時龍光

徹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