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子龍戰吼話說西涼天水城中,陳龍讀秒演練明王十八槍,使姜維驚為天人,終於全身心認了陳龍這個大哥。

而與此同時,離合肥城百里外的六安縣郊野,一支萬人騎兵隊雲朵般掠過山麓間長草覆蓋的長坡,驚奇無數不知名的飛鳥,黑壓壓圍繞著周邊叢林飛舞。

萬騎中一匹高大神駿的白馬,箭頭般高速衝刺在馬群前端。

白馬上端坐一名銀盔將軍,白色戰袍在身後被風吹的獵獵作響,手中揮舞的銀槍微微旋轉,正打出全軍休息的訊號。

身邊的護衛立刻散開,原地休息的吼聲四處響起。

馬隊立刻速度緩下來,以小隊為建制覓地休息,外圍迅速佈置了警戒哨,顯示出極高的訓練度。

騎兵們紛紛坐倒在地,就懷中掏出炒米乾糧,就著水袋大口大口吞嚥起來。

從昨晚到現在,這些騎兵馬不停蹄賓士了二百餘里,也著實該歇歇了。

白馬將軍下馬靠在一顆大樹上,喝了幾口涼水,只覺乾渴的喉嚨一陣刺痛。

身邊一匹棗紅馬四蹄一個急剎,一人下馬歡聲叫道:“子龍,咱們已經衝過汝南,接近六安縣境了.”

原來,白馬將軍正是宛城軍團長官,青龍之主的好兄弟,青龍軍第二號人物趙雲趙子龍。

見來人下馬,趙雲點頭問道:“高將軍,袁術的部隊還在屁股後面跟著嗎?”

高將軍將手中槍插好,走到趙雲身邊微笑道:“子龍,放心吧,我的新陷陣營在後面壓陣,保證讓韓暹、楊奉的部隊無從下嘴.”

高將軍正是陷陣營大帥青龍名將高順,自從老陷陣營瓦解之後,高順低調投降青龍軍,訓練了一支陸軍和騎兵混合兵種的新陷陣營,配合青龍軍更好的制式裝備,又是一支鐵軍。

而從部隊移動的速度和機動效能上來看,更勝老陷陣營。

趙子龍聽到韓暹、楊奉的名字,不由回憶起昨晚領兵跨越汝南郊野。

汝南本就由袁術控制多年,而自己想要從宛城奇襲合肥,一定要借道汝南。

汝南守將韓暹、楊奉,都是能征慣戰的宿將,若是正面堵截,恐怕主公奔襲合肥的計劃就會中途受阻。

若是不能拿下合肥,廬江、江夏、江陵都將暴露在曹軍鐵蹄之下,長江防線將全面崩潰,更不用提關門打狗,消滅圍困廬江的五路曹軍。

正史中,韓暹、楊奉卻是因護送漢獻帝回洛陽而天下知名的人物。

韓暹本為黃巾起義軍餘部白波軍將領,後受原白波軍將領的興義將軍楊奉招納,引軍前來護衛漢獻帝東歸洛陽,因功受任大將軍,領司隸校尉。

此後居功自傲、擾亂朝政,獻帝為曹操接向許縣後,韓暹失勢,隨楊奉投奔袁術。

袁術攻打呂布,韓暹又投向呂布,助其大破袁術。

同年韓暹與楊奉於呂布授意下進犯劉備,楊奉被劉備誘殺,韓暹欲出逃幷州,中途為杼秋縣屯帥張宣所殺。

而歷史已經因陳龍穿越而改變,漢獻帝也不再需要東歸洛陽,此刻韓暹、楊奉還是袁術手下大將,韓暹為偽帝任命的汝南太守。

昨夜趙雲的奇襲大隊,原計劃就是快速穿越袁術的地盤,避免與袁術翻臉,被拖延遲滯在汝南,耽誤奇襲合肥城的計劃。

趙雲這支騎兵,距離合肥城最遠,卻是在諸葛亮的計劃中唯一一支可能到達合肥城下的部隊。

韓暹、楊奉坐鎮汝南,偵騎發現集結在邊境的趙雲部隊的時候,著實嚇了一跳。

袁術稱帝以後,早就是全民公敵,全境的將士都有一種緊張和壓迫感,就怕某一天醒來青龍軍或者曹操軍殺到眼前。

昨夜,昨夜青龍騎兵忽然動出,直撲汝南治所南百里外的淮河谷而來。

韓暹、楊奉本意是按兵不動,堅守待援,卻發現趙雲騎兵並非直奔汝南城而來,線路似乎南偏,朝向弋陽縣境。

楊奉命韓暹守城,自領一軍直奔淮河谷,一探青龍軍動向。

正史中,楊奉初為白波軍手下將領,後跟隨涼州軍閥李傕,出道比韓暹早的多。

後李傕殺死樊稠,並與郭汜舉兵相攻。

在雙方的一次交戰中,李傕方軍勢不利,李傕的耳朵更是被亂矢擊穿,楊奉見勢引兵前來救援,將郭汜軍擊退。

後楊奉與李傕軍軍吏宋果等合議謀殺李傕,不料事情洩露,於是引兵反叛李傕,使得李傕的軍勢有所削弱。

鎮東將軍張濟自陝縣趕至和解李傕、郭汜。

漢獻帝懷念舊京洛陽,於是派人懇請李傕要求東歸,往返十趟才得到允許。

當年七月,獻帝出長安,楊奉被拜為興義將軍,並與郭汜、楊定、董承隨漢獻帝車駕一起東歸。

行至十月,郭汜突然反悔,想挾持獻帝至郿縣,楊奉等不予理會,郭汜使其下將領伍習趁夜燒燬焚燒學舍以威逼獻帝,楊奉與楊定引軍同郭汜交戰,擊敗郭汜,郭汜恐怕有變,棄軍逃命。

獻帝車駕進至弘農郡華陰縣,楊定誣陷駐守於此的將軍段煨謀反,引兵攻其營,但久攻不下。

此時李傕與郭汜等人藉口出兵救援段煨引兵前來,實欲劫回獻帝。

楊定為郭汜軍所阻,轉而出逃荊州。

張濟因與楊奉、董承不合,亦引兵會合李傕、郭汜前來追趕獻帝。

十一月,雙方在弘農郡東澗大戰,楊奉和董承戰敗,死亡的百官、士卒不可勝數,女眷輜重,皇室的各種器物典籍全部被丟棄。

王師敗績,漢獻帝唯有露宿在曹陽的田野中。

楊奉和董承於是假裝向李傕等人求和,暗地裡派遣使者前去河東郡招納白波軍將領李樂、韓暹、胡才以及南匈奴右賢王去卑,得到數千騎兵,憑此大破李傕等軍,斬首數千級,獻帝車駕得以繼續東進。

董承、李樂護衛左右,楊奉則與胡才、韓暹、去卑斷後保護獻帝車駕。

十二月,李傕等再一次引軍前來追趕,雙方再一次大戰,楊奉等戰敗,百官又一次慘遭大規模的殺戮。

從東澗開始四十里當中攻殺連續不斷,獻帝的車駕好不容易才到達陝縣。

當時遭難之後,虎賁羽林衛士不滿百人,李傕、郭汜的兵士繞著獻帝的營寨大聲呼喊,眾人都有離去的心思,楊奉和董承擔心夜長夢多,護衛獻帝趁夜渡過了黃河。

經河東郡大陽縣時,河內郡太守張楊也加入了護衛車駕的行列。

行至安邑縣,獻帝派遣太僕韓融至弘農郡,向李傕、郭汜等求和,李傕這才放回公卿百宮,也歸還一些宮女家眷,以及皇室的車駕器物服飾。

公元一百九十六年七月,獻帝的車駕終於輾轉進入洛陽,楊奉出屯梁縣護衛洛陽,韓暹和董承則留在京中守衛皇宮。

八月,楊奉被漢獻帝拜為車騎將軍,並得以假節鉞。

在護送獻帝期間,楊奉與韓暹、董承、張楊因相互間意見對立而變得不和,韓暹有勇無謀,發生了攻打董承的內訌事件。

楊奉雖然在諸將之間兵馬最強,但缺乏外援。

恰逢此時兗州牧曹操平定了兗州內的黃巾軍,派遣使臣向當時仍在河東郡的獻帝發來慰問。

心向曹操的議郎董昭於是以曹操的名義寫信給楊奉,向楊奉表達了合作的意思。

楊奉收到信後十分喜悅,對各位將軍說道:“兗州的軍隊就駐紮在附近的許縣,他們有兵有糧,國家應當依靠仰仗他們.”

六月,楊奉與眾人一同上表薦舉曹操為鎮東將軍,並讓其繼承父親曹嵩的爵位為費亭侯,藉此拉攏曹操。

到達洛陽後,韓暹居功自傲、為所欲為,董承憂慮之下便秘召兗州牧曹操勤王。

曹操於是入朝進貢,趁機奏報韓暹、張楊的罪過。

韓暹驚懼,單騎投奔屯兵於梁縣的楊奉。

與此同時,董昭向曹操建議將獻帝遷至許縣,併為其策劃計策,託詞京城缺乏糧食,為使糧食運輸方便將獻帝暫時移至離許縣較近的魯陽縣。

同時不斷派遣使者給楊奉送上禮物,以麻痺楊奉,楊奉果然輕信託詞,放鬆了警惕。

九月,獻帝在曹操護衛下前往許縣,此時楊奉才醒悟過來,自梁縣出兵想要劫回獻帝,但為時已晚。

楊奉與韓暹於是引軍到潁川郡的定陵縣劫掠騷擾,曹操不予理睬。

十月,曹操出其不意突然攻擊楊奉位於梁縣的軍營,楊奉、韓暹失去立足之地,只好向東投奔袁術。

正史中,韓暹、楊奉投奔袁術之後,最後再次反叛投降呂布。

而這段陳龍穿越的歷史,韓暹、楊奉陰差陽錯,扔在袁術手下為武將,負責鎮守汝南門戶。

楊奉能征慣戰,武藝出眾,而謀略智慧,更在韓暹之上。

這兩人都是自私自利之輩,從不拒絕擇機反叛,本就不那麼忠於袁術,如今楊奉已經聞出了袁術滅亡的氣息,自立為王之心早在蠢蠢欲動。

楊奉領一支軍趁夜一路向南,打起火把,迤邐來到淮河岸邊。

驚見對岸無數火把,迅速向東而去,蹄聲轟隆,隔著寬闊的淮河也清晰可聞。

楊奉引軍沿河而走,下游兩裡處就是跨河木橋,若是青龍大軍渡河,自己正好守住橋頭狙擊。

跨河木橋漸漸清晰,楊奉的眼睛卻眯了起來,倏地勒住戰馬,下達了全軍停止前進的命令。

屬下不知何意,見楊奉將軍呆呆望著木橋之上,都順著他目光,運足目力看了過去。

景物漸漸清晰,本應一片黑暗的木橋之上,卻彷彿有白色徵袍飄飄,白馬輕輕踏了一下鐵蹄,發出噠的一聲脆響,在夜空中格外清晰。

楊奉戟指叫道:“橋上何人?阻我大軍?”

橋上白馬將軍銀槍緊握,忽然在黑暗中爆出一團白色火焰,火焰隨槍飛舞,立刻黑暗中一條小白龍活靈活現,照亮了白馬將軍英俊的面龐。

楊奉和身後計程車兵齊刷刷大驚失色,此人如此內力,怪不得敢獨守橋頭。

那白馬將軍銀槍忽停,小白龍神乎其技的懸浮在夜空之中,舌戰春雷一聲戰吼道:“呔!對面的將軍聽了!我便是青龍戰將常山趙雲趙子龍。

今欲借道出兵,自然相安無事。

若要阻攔,今夜就讓你們死在橋頭!”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美夢不成真

月亮的餘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