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志才顯威驍勇稱奇賜左驂,潰圍解急敵心寒。

-------宋.徐鈞《賈復》話說長沙陷落,逼迫劉表派出的中路軍迅速撤退,劉磐、蔡瑁,引軍迅速撤回江陵,然後沿直線回援襄陽,生怕陳龍在新野的大軍渡江作戰,威脅襄陽安危。

金玄的部隊離零陵很近,剛剛與戲志才的防守部隊有所接觸,忽聞中路軍撤退,無所適從,一時慘被守軍拖住,只好駐紮在當地,孤立無援,準備先死守,掩護主力撤退。

陳龍與趙雲,以及兩位青年謀主,在新野會商定計。

郭嘉認為,應該迅速從黃忠打通的長江通道回到長沙,然後出其不意,回攻江夏,奪取江夏作為將來覬覦中原,訓練水師,威脅江東,剿滅荊州的根據地。

周不疑則認為,確實應該立即從黃忠打通的長江通道,進入長沙休整,但進攻的目標,應該是沅江那頭的武陵。

陳龍更傾向於聽從周不疑的建議,但並沒有立即表態,而是談起了黃忠在洛陽郊外遇襲的幕後主使,以及主母張寧心中的兩個大仇。

袁術襲擊黃忠的大仇,只能等將來再報,曹操也遠在青州,並非報仇的時候。

只有出賣馬元義和洛陽黃巾諜報所的唐周,是這次陳龍欲要報仇的目標。

根據陳龍的猜測,唐周應該就隱藏在朱儁將軍麾下。

而朱儁就應該駐紮在弋陽附近的羅山縣。

羅山縣距離陳龍大軍到江夏的撤退路線距離並不遙遠,所以陳龍決定,先派特種隊員到羅山縣附近偵察,如果能找到朱儁部隊的資訊,甚至找到唐周,自己就在撤退中途帶特種部隊,到羅山縣劫持唐周。

一時間新野偵騎四出,陳龍定下了十五日的偵查期。

趁著這十五日的空閒,陳龍與郭嘉、周不疑,決定帶著特種部隊,一起去探訪司馬徽。

按下陳龍帶著兩位謀主探訪水鏡先生暫且不表,且說一說在零陵守備的戲志才。

戲志才從桂陽、衡陽,緊急調取的部隊,加上零陵守備,再加上楊懷的水軍,不過湊了三萬人馬,而且都是訓練度不足的新軍。

兵力捉襟見肘的同時,零陵的守將中,也沒有什麼出色的將軍。

根據,陳龍傳回的命令,戲志才成為統領八方、全面負責的軍師。

而張郃就成為協助戲志才守衛零陵的大將。

戲志才佈置防守,到處需要人才,於是提前結束了科舉入榜生三個月的培訓。

胡軫本是疑似董卓之人,但現在,董卓已死,胡軫的身份,暫時就沒有人再去追究。

戲志才和張郃知他武藝,把他派到虎山,正好在金旋的運動路線上,作為防守左路軍的第一道屏障,而步騭步子山成為了他的軍師。

中路戲志才設定了三道屏障。

第一道選在牛山的峽谷間,設立寨刪,使敵人大軍急切不能透過,守將乃是朱治朱君理,軍師向朗向巨達,副將鮑隆,領兵三千人。

第二道,位於牛山峽谷的末梢,用於隨時接應朱治的撤退。

守將乃是劉勳劉子臺,軍師魯肅魯子敬,領兵五千人。

第三道,位於零陵北郊平原之上,湘水之側,設立起一個大寨,由張郃親自統領。

軍師薛綜薛敬文,輔將張南、陳應,領兵七千人。

戲志才令剩餘的部隊守衛城池,自蔣琬而下的文官也都各司其職,紛紛做好了後勤準備。

蔣琬連日來積攢的後備軍糧物資,源源不斷送上城頭。

只有一人,因為姓蔡,而被戲志才軟禁。

此人就是在科舉中,來自襄陽的蔡勳蔡王燻。

他本是蔡瑁之弟,蔡瑁來襲之時,蔡勳因在偏遠的地方培訓,所以沒能跑得了。

金旋,字元機,京兆人,或為西漢名臣金日磾後裔,有一子金禕。

擔任過黃門侍郎、漢陽太守,先後官拜議郎、中郎將等官職,最後成為荊州的武陵太守。

此次出兵,金旋麾下從事鞏志也曾勸阻,言道陳龍非是易於招惹之人,而且武陵兵微將寡,只要虛應故事,何必全軍盡出,配合劉表?金璇卻不這麼想,他覺得這次零陵沒有什麼重兵防衛,自己要是不去,恐怕就佔不上任何便宜了,而且得罪了劉表日子不好過。

於是帶著家底兒,從西路進軍,與胡軫的部隊遭遇。

此時形勢突變,長沙陷落。

劉磐、蔡瑁的部隊忽然連個招呼都不打,就急速撤回,把金旋搞的一頭霧水,晾在當地。

沒等金旋明白過來,戲志才何等樣人,早就敏銳的察覺到了武陵空虛。

三道本用於防禦的部隊,頓時化作進攻的利器,一萬五千名士兵,化作進攻的前中後軍,直撲武陵。

同時,戲志才已經佈置好圍剿金旋的戰略,親自領副將出城,與胡軫前後夾擊,大敗金旋於虎山腳下,金旋死戰得脫,領殘兵逃回武陵。

卻不料武陵從事鞏志,嫌金旋不聽其計,早已投降張郃,武陵城頭到處充滿了青龍旗。

金旋無奈,遁入荒野,不知所蹤。

戲志才這一仗打的非常漂亮,幾乎沒損失一兵一卒,就利用微妙的形式打垮了金旋,佔領了武陵,竟然實現了周不疑的戰略,從此威震荊州不提。

戲志才命張郃親自守衛武陵,增兵至兩萬人,武器、糧食等戰略物資,絡繹不絕的送往武陵,以防止劉表軍反撲。

自此加緊訓練新兵,與劉表對峙。

劉表吃了大虧,卻因為微妙的形勢,不敢馬上再次起兵。

再表陳龍,與兩個謀主打扮整齊,去拜訪水鏡先生司馬徽。

路上經過一處,翠竹環繞,南瀕白水,北障紫峰,遙連嵩嶽,山水相依、崗巒起伏、曲折迴旋,果然是美景無窮。

陳龍回身看了一眼周不疑,周不疑會意說道:“主公,此處名為臥龍崗.”

陳龍大喜,高聲吟道:“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奉孝、不疑,趕緊隨我進山.”

山路彎彎,果然是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

山路盡頭,隱隱露出一個村落,村頭一間酒肆,頗有幾個閒人團座。

陳龍想起崔州平和石廣元等人,興致忽起,先看看這村中酒肆中有沒有什麼高人?招呼眾人到酒肆落座,特種部隊就守衛在酒肆之旁。

那老闆和酒客眼看著陳龍前呼後擁進村,都紛紛站起行禮。

只有角落裡兩個儒服之人,只是略看了看,就低頭自顧自飲酒,當陳龍是空氣。

陳龍反倒來了興趣,直接走過去,躬身問道:“兩位兄臺像是讀書人。

可聽說過這南陽臥龍崗諸葛謹?”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後,我竟在異世界一統櫻花國

SAK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