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鮮卑喋血匈奴屢不平,漢將欲縱橫。

----------唐.竇威《橫吹曲辭·出塞》話說草原之夜,星空迷醉,青草山坡,夜風習習,褚飛燕與陳龍同觀星河,似乎出了許多曖昧,兩邊的部下都看在眼裡,樂在心頭。

陳龍如深入幻境,半夢半醒,只做不知,卻也對飛燕疼愛有加。

清早出了軍帳,草原雖冷,卻是生機勃勃、空氣清新,格外令人清醒。

周不疑正在開主公的玩笑,忽然偵查騎兵稟報,大概十里外有匈奴的千人隊。

陳龍迅速下令,讓趙雲部署防禦,聽匈奴蹄聲南下,知道是組隊南下搶掠的大隊。

陳龍心中猶豫,自己如果任其南下,當然可以隱藏部隊資訊,讓左賢王劉豹更加沒有防備;可是想想如果不管不顧,不知有多少中原百姓又要遭殃,喪生與匈奴鐵蹄之下。

不知不覺間,褚飛燕已經到了陳龍身後。

她本初嘗愛情滋味,看到陳龍正在回味無窮,忽然聽到有匈奴騎兵南下,立刻柳眉倒豎道:“陳龍,你忘了一路看到多少無辜百姓的枯骨了?”

陳龍扭頭看見褚飛燕,見她騎一匹高頭大青馬,穿了一身鐵灰色的勁裝,趁著一身細甲,腰懸長長的佩劍,加上修長的身材,挺拔的身姿,更是顯得威風凜凜。

盯著她看了一會兒,見褚飛燕軟化下來,笑道:“飛燕妹妹,你說的很對,我豈能為了一己私立,讓百姓受苦?你哥哥剛剛佔據一些城市,無力保護鄉村,就讓咱們迅速出擊,打的匈奴不敢南顧,可好?”

褚飛燕眼中,終於顯出笑意,重溫起昨日溫存,看陳龍的眼中開始閃出小星星。

陳龍來不及和她眉來眼去,手中馬刀一舉,大喝道:“兒郎們!咱們都是大漢子民,都有父母妻子,都有兄弟姐妹,如今外邦異族劫掠華夏,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我等豈能坐視不理!”眾兵轟然應答,眼中都有不平之色。

“聽我將令,子龍、傅彤領第一團、第二團五千騎兵在左翼,我和元直領第三團、第四團五千騎兵在右翼,黑山軍騎兵為合後,方向東南十里處。

敵軍不過千人,接敵時不必猶疑,迎頭痛擊,反抗者殺無赦!出發!”眾兵將都是聽的血脈賁張,頭一回主公毫無保留,發出了殺無赦的命令,想是沿路看的白骨太多,真的對匈奴兵的殘暴動了真怒。

騎兵洪流迅速出發,倏忽間已是超過五里,那行軍中的匈奴千人隊立刻捕捉到了千軍萬馬般的蹄聲,驚疑不定望著西北方向,一時搞不清應該防禦還是應該逃跑。

其實,這支千人隊騎兵並非真正的匈奴兵,而是鮮卑人的部隊。

西漢初年,東胡王被匈奴冒頓單于擊滅後,作為東胡最大支屬的鮮卑遠逃至遼東塞外,南與烏桓為鄰,未曾直接與大漢朝發生關係。

東漢劉秀初年,匈奴常率鮮卑、烏桓寇抄大漢北部邊陲。

直到南匈奴歸附大漢,鮮卑才開始與漢通譯使往來。

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鮮卑大人於仇賁率人詣闕朝貢,漢封於仇賁為王。

自此,歷經明、章二世,邊塞相安無事。

漢和帝劉肇即位,國力鼎盛,史稱:“永元之隆”。

永元五年(公元93年),班超大破焉耆、尉犁,西域降附者五十餘國。

永元六年(公元94年),又以光祿勳鄧鴻為主將,統帥越騎校尉馮柱、行度遼將軍朱徽、使匈奴中郎將杜崇、護烏桓校尉任尚、行度遼將軍龐奮、越騎校尉馮柱等大破北匈奴,北匈奴被迫向西遁走,越過陰山,鮮卑乘虛進據其地。

匈奴餘者十餘萬戶,皆自號鮮卑,於是鮮卑漸強,不斷侵擾漢邊,為患更甚於匈奴。

至檀石槐統治時(公元156至181年),寇抄最甚。

檀石槐分其廣大領地為三部,自右北平東至遼東,接夫餘、穢貊二十餘邑,為東部;自右北平西至上谷十餘邑為中部;自上谷西至敦煌、烏孫二十餘邑為西部。

三部各置大人領之。

漢靈帝即位以後,幽、並、涼三州緣邊諸郡無歲不被鮮卑抄略,損失不可勝計。

因此熹平五年(公元176年),漢靈帝召集百官商議對付鮮卑的策略。

當時中常侍王甫等主張徵集幽州諸郡兵出塞懲擊鮮卑,議郎蔡邕表示異議,他說:“自匈奴遁逃,鮮卑強盛,據其故地,稱兵十萬,才力勁健,意智益生。

加以關塞不嚴,禁網多漏,精金良鐵,皆為賊有,漢人逋逃,為之謀主,兵利馬疾,過於匈奴”。

蔡邕絕望地慨嘆:“方今郡縣盜賊尚不能禁,況此醜虜而可伏乎?”

因此,蔡邕提議先“恤民救急”,即在邊境上暫取守勢。

可是靈帝並不採納,派遣護烏桓校尉夏育等三將各率萬騎分二道出塞擊鮮卑。

檀石槐命三部大人各帥眾逆戰,漢將既非智勇,士兵人數也很不足,以致“喪其節傳輜重,各將數十騎奔還,死者十七八”。

此隊鮮卑千人騎兵,帶隊的叫做洩歸泥,正是檀石槐兒子和連的大侄子魁頭的二弟弟扶羅韓的大兒子。

今天洩歸泥見天氣晴好,想起漢人孱弱,婦女美貌,不禁動了淫性,欲領兵前往幷州尋找獵物。

鮮卑騎兵作戰,準備極其簡單,常年備好的乳酪肉乾,往懷裡一揣就走。

洩歸泥和手下正在憧憬漢朝美女,不想遠處蹄聲震天,眾鮮卑騎兵面面相覷,不知是哪一支匈奴騎兵來臨?難道也是去南朝搶掠的?就在鮮卑兵伸長了脖子觀望的同時,趙雲和陳龍帶領的兩翼騎兵,已經勁箭上弩。

野草上漸漸現出鮮卑兵的身影,陳龍大吼一聲:“衝鋒!”雙腿一夾,坐下馬急竄而出,身後千軍萬馬,速度漸漸升到極致。

鮮卑兵都是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蹄聲速度漸增,怎會聽不出來?一個個開始大呼小叫,紛紛拔刀在手,忽然遠處兩團烏雲壓來,卻是陳龍和趙雲的部隊,從不同的方向射出了第一輪箭雨。

這下,洩歸泥的部隊倒了大黴。

猝不及防之下,武藝低微者中箭受傷無數,就算武藝高強,也難保坐下馬不捱上一箭。

洩歸泥大驚之下,命令部隊出擊迎敵,剛剛止住一些混亂,第二輪箭雨已經兜頭而來,箭雨後跟著黑壓壓的揮舞著馬刀的騎兵大隊。

有人迅速分辨出這不是匈奴的部隊,大吼道:“是漢朝的軍隊!”話音未落,一支流箭從空中射來,頓時將喊話者釘到了馬下。

兩輪箭雨之後,陳龍和趙雲的部隊並不停留,直接殺進了處於混亂中的敵陣。

尤其是陳龍、趙雲手中的兩隻鋼槍,如同蛟龍上下翻飛,手下並無一合之將,直接楔進了千人隊核心。

千人隊人仰馬翻,死傷枕籍,毫無鬥志,眼看就要崩盤。

洩歸泥大驚之下,眼見抵敵不住,大吼了一聲道:“跑!”率先撥轉馬頭,慌不擇路向北方逃竄。

趙雲早盯準了洩歸泥似乎是釋出命令的主將,一馬當先追去。

陳龍指揮騎兵絞殺,若能全殲千人隊,在這遼闊無人的大草原之上,也許還能封鎖自己這兩萬騎兵的訊息。

洩歸泥見一員白袍小將,如飛一般孤身追來,欺負趙雲年紀小,獰笑一聲,舞動銀宣斧撥馬應戰。

不一合,被趙雲隔開大斧,伸手抓住獅蠻帶,又一腳踹走他胯下的戰馬,將洩歸泥生擒活捉。

千人隊見主將被擒,又見後續褚飛燕的部隊又壓上來,瞬間崩潰,倒有不少後隊的騎兵逃散。

陳龍微微嘆息,自己這支漢人騎兵來到草原的訊息,恐怕是難以保密了。

戰事初平,屍橫遍野。

趙雲將洩歸泥扔在陳龍腳下,洩歸泥低頭乞活。

陳龍問道:“你可知那匈奴的劉豹,現在何處?”

洩歸泥道:“劉豹?就是那個仰慕中原文化的左賢王吧!他就在陰山腳下的敕勒川!”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夢錢塘

好快的大師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