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兵分三路話說曹家三位最重要的繼承人,在曹昂和曹嵩的靈前,上演了一出爭奪權力的好戲。

表面上還有些兄弟情深,實際上日後分崩離析、生離死別、七步成詩,就起始於今日。

說到與袁術的戰局,三位勾心鬥角的曹家子弟,看法倒是出奇的一致。

其實,包括司馬懿和楊德祖這樣智囊在內,沒有人會看好如同冢中枯骨的袁術,但袁術雖弱,周邊的勢力卻太過強橫,他們會坐看曹操滅了袁術而無動於衷嗎?所以周邊的戰局才是勝負的關鍵,正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無論東南西北哪個方向承壓,都會動搖曹操消滅袁術的決心。

就算是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也負不起喪失根據地這樣的代價。

曹操作為軍事戰略家,身邊又是謀臣如雨,絕不會被任何仇恨完全衝昏了頭腦。

基於這樣的判斷,司馬懿早就在路上指出,袁術與孫策有仇,與青龍軍也沒什麼交情,其請求支援的方向,只有向北尋求。

而北面跨河的幷州張揚已經被青龍軍收編,河西走廊基本是亂作一團,只有冀州袁紹乃是同門兄弟,也許能成為袁術脫逃的方向。

孫策又剛剛奪回合淝,元氣未復,以殘兵攻打徐州曹軍並不怕。

但北面的關羽就不一定了,周不疑本身就是智者,若袁術能說動袁紹,與周不疑共同跨過黃河進攻兗州,再加上鄄城關羽一路,恐怕會動搖泰山郡這個根本。

所以,曹丕提出的靈前賭約,正是圍繞北部邊境保衛戰而來。

曹丕面前雖然並無軍事地圖,但仍然如數家珍道:“黃河一線的戰略要津,非孟津、延津、官渡、白馬津、濼口渡莫屬,其中,鄄城關羽、鄴城周不疑、陳留張遼、陳宮,都是泰山郡心腹之患.”

曹植微微點頭道:“陳留張遼、陳宮自從呂布失蹤,態度一直搖擺不定,不知可否說服其歸順.”

曹丕深深看了眼曹植,命令屏去眾人,眾人紛紛散去,連司馬懿和楊修都站到了靈堂之外。

靈堂裡只剩下兄弟三人。

曹丕這才微微笑道:“果然和四弟英雄所見略同,我的賭約就是因此而起.”

“父親親自與袁術大戰,袁術難以抵擋,必然北逃。

白馬津離洛陽最近,可謂是袁術必經之所。

若是能就此處埋伏一彪人馬,則袁術一門可一網成擒.”

曹彰聽的血熱了起來,連忙問道:“二哥,若能親手活捉袁術,才可解我心頭之恨。

快說說賭約如何?”

曹丕眉頭一挑道:“我兄弟三人就抓個鬮,三路出兵主動出擊,將兵火燒到兗州之外。

此舉不但能化解潛在的敵人進攻危險,而且能趁機鞏固黃河沿線的防務.”

曹植問道:“哪三路?”

曹丕道:“你我兄弟三人,各自帶兵,一路直奔陳留,降服張遼、陳宮,開啟官渡渡口渡河,直取黎陽津,阻斷袁術白馬津外逃之路;另一路直奔鄄城,與關羽交戰,牽制關羽,使他不能出兵泰山郡,若能戰而勝之,則開啟延津一帶渡口,渡河騷擾濮陽、鄴城,使之不能出兵接應袁術;第三路由泰山郡出發,過濼口津渡河,直取平原,若能得手,則沿黃河西向直撲北岸重鎮濮陽,若能成功,黃河中下游兩岸將全線為我曹家控制.”

曹彰早已聽的熱血沸騰,聞言站起身激昂慷慨道:“早聽說關羽青龍斬威震黃河兩岸,我早就想會會他。

鄄城這一路,兄弟們可別和我搶!”

曹丕和曹彰對望一眼,都點頭道:“甚好!”

曹彰見兩人都同意了自己的意見,站起身摩拳擦掌,彷彿掌中的方天畫戟已經割開了關羽的頭顱。

他手下三萬雄兵不日即將抵達譙郡,若是立刻北上,恐怕不用三五天,兵鋒就可直指鄄城,自然在路途時間上佔了大大的便宜。

曹植見曹彰歡喜,回頭望著曹丕道:“二哥,你我二人誰能成功,就看天意了!”

說罷就靈前提起一支禿筆,寫了一個“白馬”,代表打陳留;又寫了一個“濼口”,代表打平原和濮陽,就把兩個紙鬮交給曹彰,讓他一手一個,放在身後。

曹彰在背後交換了幾次紙鬮,連他自己也已經不知道手中的紙鬮所寫的內容,曹丕挑了左手,開啟一看,卻是“白馬”。

曹丕哈哈大笑道:“看來天意如此,有父親的威嚴,還怕那張遼不降?”

其實,此路人馬最大的誘惑,自然是可以在黎陽津守株待兔,等待兵敗逃亡的袁術自投羅網,所以自然是最有可能建絕世軍功的一路。

曹植抽中平原一路,相對離袁術比較遠,臉色淡淡道:“既然是賭約,如何算贏?若是贏了,又怎麼說?”

曹丕眉飛色舞道:“我們各自出兵,誰最先打下設定的目標,則為勝者。

勝者通吃,此次的所有軍功,都算在他的頭上好了.”

曹植聞言精神一震道:“若是我先打下濮陽,即使你抓住了袁術,也算是我的功勞嗎?”

曹丕沉吟道:“再明確一下,我的目標是陳留和黎陽津,三弟的目標是鄄城和濮陽,四弟的目標是平原和濮陽,率先奪得目標城市者即為勝者.”

曹彰微微皺眉道:“若是我與四弟同時突破黃河,同時圍攻濮陽,功勞算誰的?”

曹丕笑道:“若是兩路齊攻,諒那濮陽小城,斷斷不能抵擋。

這樣吧,誰先攻下濮陽城主府,誰為優勝.”

曹植與曹彰都點頭稱善。

曹植再度施展書法,龍飛鳳舞寫下賭約。

三兄弟就跪在靈前,將手印紛紛按在賭約之上,賭約自此成立。

曹植再道:“茲事體大,需立刻遣人稟報父親同意才好!”

曹丕聞言搖了搖頭,傲然道:“四弟!所謂兵貴神速,又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父親那邊忙著應付前線,後方的事自然是咱們三兄弟做主。

這件事就這麼定了,只需我修一封書信,知會後方坐鎮的賈梁道便了.”

原來,曹軍這次傾巢出動,留在朝廷壓陣的是儒將賈逵賈梁道。

既然要出兵,自然要和他打個招呼,也算是知會了朝廷。

朝廷出了廷報,就算是同意了出兵,自然也會抄送前線的曹操。

而曹丕的如意算盤,當然是成為後方真正的主宰,因為賈氏家族正是堅定支援曹丕的家族之一。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來了,此刻NBA由我來主宰

一包六塊五的真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