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一波三折話說曹彰見曹德說的口沫橫飛,心中知道曹丕就是要把事情鬧大的無法收場,至少他曹彰絕對無法收場。

無論是車胄、薛悌還是臧霸,都是曹彰無法處理的強橫武官。

若現在是曹操站在這裡,恐怕事情會是另一個樣子。

但曹彰雖然是奉了曹操之命行事,但若是激起地方上的叛亂,這個責任是他負不起的。

冷汗順著曹彰的後脖子一直流進後背,面對曹氏宗族漸漸洶湧的民情,曹彰首次後悔自己的重武輕文。

自己的身邊不缺乏能為自己效死的武力,但始終缺少真正有大智慧的幕僚,能為自己樹立文武雙全的聲望,能在關鍵時刻為自己定計安家。

司馬懿此刻緊抿的嘴角露出一絲冷笑,卻並不抬頭去看曹彰的窘狀。

曹丕作為曹家兄弟事實上的老大,此刻佔盡優勢自然是無比順暢。

曹彰才不會是曹丕的真正對手,曹植才是,他背後還有那個可恨的楊德祖。

曹彰見那些人質家屬漸漸又鬧了起來,不由得一屁股在旁邊的太師椅中坐了下來,恨聲道:“二哥!既然大家都要繼續追究責任,這個事兒我還要去稟報父王定奪!等我三萬雄兵到了,調整好譙縣防務,我立即去請示父親,讓他回來將三將拘來問罪便了!”

曹丕冷冷笑道:“父親若是能分身,祖父送殯這麼大件事情,他還會在前線打仗?”

曹彰煩躁的揮揮手道:“二哥,那你說怎麼辦?既然二哥提出來,這件事我看就交給二哥辦吧?”

曹丕見曹彰退卻,心裡微微得意起來,一眼掃見夏侯娟眼裡渴望的神色,頭腦一熱,忽然司馬懿在旁邊輕輕咳嗽幾聲,曹丕又冷靜下來,說道:“三弟,既然你這樣說,二哥就勉為其難,為三弟你解憂.”

說罷,也不管曹彰神色灰暗,站起身面對大家道:“族父!在場的都是曹氏親人,一筆寫不出兩個曹字。

天下皆知,在譙縣夏侯家和曹家本就是一家,夏侯稱乃是夏侯家子弟,與我曹家子弟有何區別?又何必非要趕盡殺絕?”

底下立刻一片嗡嗡議論之聲,曹瑜示意大家安靜,且聽曹丕說,曹丕繼續道:“然祖父身死,曹家這麼多親人被劫持罹難,夏侯稱實在難辭其咎。

連同屬地將領薛悌、車胄、臧霸在內,都有疏忽重罪在身。

外姓將領的處罰將來自會有父親出手主持公道,但今日家裡,夏侯稱究竟該不該處死,還望各位族裡的家人,重新考慮.”

說罷也大馬金刀往曹彰上首一坐,看著眾人不再說話。

曹瑜微微點頭,也捋著鬍鬚望向眾人,此事由於曹丕的介入,傾向性已經完全轉變過來,至於誰來帶頭打破僵局,卻要看眾人的膽略了。

漢末朝廷早已威嚴盡失,曹操成為中原地帶最大的割據諸侯,可以說就是當地的土皇上,才有了譙縣曹家的無限風光,這一點大家都是心知肚明。

曹操手裡擁有無限的生殺大權,對曹家內部的族人親屬也是一樣。

即使再家族內部,可以說曹操想殺誰就殺誰,想對誰手下留情,就絕不會讓他死。

問題的關鍵,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現在就一點智慧的人,都要將前途命運壓在曹家的身上,而且是賭曹操的真正繼承人,究竟是曹丕還是曹彰。

若是堅持執行夏侯稱死刑的人,就相當於把大好頭顱別在了曹彰的褲腰帶上。

而實際上看好曹彰的族內人,幾乎少到沒有。

因此,堂上議論之聲,就此漸漸低沉了下來,到最後已經是鴉雀無聲,到最後只剩下幾個白髮蒼蒼的老太太難忍喪子之痛,還在那裡輕聲啜泣。

曹丕見無人反對,滿意的點點頭,吩咐道:“人來,把夏侯稱帶過來.”

夏侯娟和夏侯衡都是大喜過望,一起站起身來撲向關押夏侯稱的地點,三下五除二解除了夏侯稱的束縛。

蓬頭垢面的夏侯稱被押解過來,跪在曹嵩靈前,他也知道這次自己犯了大錯,倒是對著曹嵩的靈位狠狠的磕了幾個響頭,眼裡流下淚來。

夏侯稱跪拜已畢,就跪在靈前聽審,眼神惡狠狠瞪了幾眼曹彰,心知曹彰欲要以他示威,竟不准他到戰場上戴罪立功,心中更加仇恨。

如今二哥到了,終於可以收拾殘局,救下自己一條性命。

果然曹丕道:“叔權,你可已知罪?”

夏侯稱老老實實答道:“二哥!屬下犯下滔天大罪,致使賊寇犯案鄉里,族父因此而沒,罪該萬死,理該問斬,三哥的判決我口服心服。

但望二哥能念我年幼無知,准許我上陣殺敵戴罪立功,馬革裹屍而還,不辱夏侯家門風!”

說罷又是以頭點地。

曹彰忍不住哼了一聲,曹丕卻是微微點頭道:“子文心疼祖父之失,心恨宗族被毀,依據族規判汝死刑,本是秉公辦事,無可指摘。

但又云上天有好生之德,如今天下大亂,正是用人之際,叔權一身武藝不在夏侯妙才叔叔之下,如果就此了斷,可謂親者痛、仇者快.”

說罷瞪著夏侯稱道:“死罪可免、活罪難饒,否則我曹子桓也難以服眾。

現罰你一百軍棍,令你在祖父靈前守孝三年,只能結廬嗟食,不得回家居住。

三年後逐出宗族,發配到北方前線,從最低等的小卒子做起,你可甘願?”

這懲罰不可謂不重,逐出宗族可以說比死也好不了多少,夏侯稱的心不由得往下沉,夏侯衡和夏侯娟的臉色也由剛才的歡喜漸漸陰沉了下來,但夏侯稱能得活命,兩人自然也不敢說什麼。

曹丕也感覺到空氣有所凝滯,微微點頭道:“好男兒志在四方,若是你能獲得軍功蓋世,到時候我親自將你接回宗族便了.”

司馬懿在旁忽然道:“叔權,還不謝過二公子不殺之恩?”

夏侯稱猛地醒悟過來,把頭一扭,衝著曹丕就要磕頭謝恩。

就在此時,屋外忽然一聲高叫道:“且慢!”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萱錦爭

禮安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