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文遠降曹話說曹丕十萬雄兵壓境,陳宮急匆匆找到在城主府中閒坐的張遼商議。

張遼的眉頭擰成一個大疙瘩,他清楚知道陳宮與曹操是死敵,因此不用陳宮開口就知道他的答案,不由得端坐在太師椅中默不作聲。

陳宮智慧超群,何等通透之人,微微思索已經瞭解張遼的用意。

張遼毋庸置疑是戰場上的良將,但他的立場卻始終頗為尷尬。

一眾手下,除了臧霸已經投降曹操而去,都是呂布手下原班人馬,雖然張遼是眾將之首,但仍然認呂布才是真正的主公。

偏安一隅也就罷了,誰也不會去挑破這層窗戶紙,因此任由張遼佔據城主之位。

陳宮微微冷笑,心道張文遠啊張文遠,你難道還要降曹不成?看我用激將法治你。

陳宮舉起右手捻著齜須道:“文遠,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你一向勇敢果決,為何這次猶豫不決?”

張遼抬手拍了下太師椅的把手,嘆息道:“軍師你是知道的,陳留雖然城池堅固,但東有曹營黑甲軍、西有袁公路洛陽軍、北面更是有強大的青龍軍。

陳留被夾在核心,根本就沒有什麼發展的餘地。

陳留戶口也不過幾十萬,想徵兵都沒多少青壯可以從軍,部隊還是幷州帶過來那些老軍而已,人數也不過四五萬。

雖然吾日日親自勤練不輟,但實力與曹營黑家軍相差甚遠,若是與曹軍硬剛,恐怕死傷慘重啊!到時候怎麼對得起兄弟們?”

陳宮聞言冷冷一笑道:“張將軍原來是為了兄弟們考慮。

怕不是要投降曹賊?”

張遼見陳宮口氣輕蔑,一怒站起道:“軍師何出此言。

俗話說擒賊先擒王,我願為軍師座下先鋒,領敢死隊擇一良地埋伏,若能一戰剿滅曹丕,曹軍當不戰自潰.”

陳宮臉色頓時開朗許多,搖頭道:“將軍雖勇,以卵擊石,豈是智者所為.”

張遼再度頹然坐下,陳宮道:“目前來看,也只有青龍軍能夠抵抗曹軍。

聽說鄄城也被曹彰攻擊,因此青龍軍與曹軍也已經開戰。

那麼方今之計,陳留也只有請求青龍軍的庇護了.”

張遼的眼神立刻朦朧起來,臉色變幻不定,露出深思的表情。

陳宮冷笑道:“文遠不回答,是不是害怕呂將軍回來?”

呂布若是回來,自然就沒有了張遼的城主之位。

張遼怒火騰地燃起,站起來看著陳宮道:“軍師,你此話何意也?”

陳宮絲毫不讓盯著張遼道:“文遠,你可知道,奉先將軍就在青龍軍鄴城養傷?如今,陳留危急,該是與青龍軍合作,接回奉先將軍的時候了.”

張遼只覺得滿嘴苦澀難當,澀聲道:“青龍軍龍珠重傷主公,是我等的仇敵,況且周不疑一直有吞併陳留的野心,怎麼去與虎謀皮?若是去求青龍軍庇護,恐怕曹軍一退,陳留就屬於青龍軍了吧!”

陳宮怒道:“那也勝過投降曹賊百倍!文遠,你可是有私心,不願接呂將軍回來?”

張遼一時間語塞,怒火抑制不住,將桌上茶盞舉起,就地下砸的粉碎。

門口的守衛聞聲趕緊入內,看著怒髮衝冠的兩人不知所措。

張遼一指陳宮道:“送客!”

手下過來相請,陳宮氣的眉毛倒豎,卻又無可奈何,只得道:“罷了!既有異心,非我可挽回也。

呂氏家業,就此姓曹矣.”

陳宮打馬,卻不知該不該回住處去,也不知該不該去鄴城尋找呂布,一時間僵在原地,真是進退兩難。

思前想後,陳宮知道自己無法改變張遼心意,但自己絕不肯降曹,好在身無長物,也沒有家眷,只帶了幾個忠心的隨從,利用自己軍師的身份打馬出了南門,就此落荒而去。

張遼聞聽屬下彙報陳宮出城之事,嘆息一聲道:“休要追擊,隨他去吧.”

隨即道:“召集郝萌、曹性、成廉、魏續、宋憲、侯成將軍來.”

呂布手下八位健將,臧霸已經降曹,其餘都駐紮在城內,各自負責城門防務。

日常很少開這種大型的軍師會議,但眾人也都風聞曹軍大至,因此也明白張遼用意,都風風火火趕來城主府開軍事大會。

張遼坐在上手,見眾人到齊,宣佈道:“公臺執意要投降青龍軍,以對抗曹丕軍隊,現已被我驅逐。

龍珠將主公打到重傷,至今找不到主公所在,乃是我陳留大敵,怎可與虎謀皮.”

眾人聽說陳宮被驅逐,不由得面面相覷。

這陳宮原來是呂布的第一智囊,地位在張遼之上。

但可惜是個文官,並不能親自訓練軍隊,所以最重要的西北軍仍掌握在張遼手中。

如今大軍壓境,張遼手握重兵,陳宮卻被驅逐,眾人心裡雖然疑惑,卻也只能一聲嘆息。

呂布手下除了陳宮,都是些武將粗人,哪裡有什麼主意。

因此都是看著張遼說話。

張遼的智慧,在這些武將中自然也是出類拔萃,溫言道:“各位都是幷州軍老將。

想當年咱們跟隨丁將軍和呂將軍,從西北一路殺過來,憑藉呂將軍之天下第一畫戟,一路都是所向披靡。

其後呂將軍追隨董太師,我軍更是成為眾軍翹楚,皇帝身邊的近臣。

後來董太師有謀逆的嫌疑被滅,我軍不得已輾轉陳留,被青龍軍和曹軍、袁術軍圍在核心動彈不得,主公又一直打探不到訊息.”

“樹欲靜而風不止,如今山雨欲來,曹丕十萬多雄兵壓境,我陳留該如何是好?是戰是和,正要和眾兄弟一起商議.”

張遼說罷,舉起茶杯飲了一口,隨即看著眾人。

曹性脾氣最急,站起問道:“文遠將軍,戰如何?和又怎樣?”

魏續站起道:“實打實的說,陳留軍力不足。

在下認為,若是應戰,必然不是對手,徒增士兵百姓傷亡。

至於求和,我等無地可割讓,難道只有投降?”

其他人一聽,都紛紛點頭道:“求和和投降,有什麼區別!”

“只有投降才能求和吧!”

張遼舉手,等大家安靜下來,點頭道:“若是作戰,以我軍目前的軍力,確實不夠充足。

而且陳留孤城一座,能守到何時?公臺提出投降青龍軍以保陳留軍,更是恥辱。

但除了青龍軍和袁術軍,我等也無處引援。

袁紹、公孫瓚等輩不但路遠,而且還自顧不暇,怎生能跨過黃河?南邊的周瑜和孫策,更是遙不可及。

你們說,若是不投降曹軍,就只有死戰陳留,我為眾將計算,都是有家有業的人,到時候恐怕玉石俱焚。

我聽說曹操知人善任,有大將之風,最是喜歡人才,相信他的兒子也錯不到哪裡去。

若是投降,憑藉大家的武功,也許還能混個一官半職.”

眾人立刻竊竊私語起來,這裡面郝萌的年齡最大,資歷最老,只見他最終慢慢站起身道:“依文遠之意,可是要不戰而降?”

張文遠嘴角慢慢彎出一個弧度,微笑道:“怎可不戰而降,會讓人看不起,到時候會把你們當做普通武將處置.”

隨即站起道:“既然大家齊心,且聽我吩咐。

眾將聽令!”

將領們轟然站起齊聲道:“聽令!”

張遼道:“所有將領立刻佈置東南兩座城門防禦,要做到滴水不漏!”

眾將鬨然道:“是!”

張遼眼看眾人散去,心中雖然苦澀,卻相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等到打退曹丕的幾次進攻,甚至親自下陣去戰勝幾個曹軍武將,曹丕方能知道自己的厲害。

到那個時候再降曹,才會獲得最高的地位,才是最佳的結局。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地獄下的鋼鐵

世井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