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128朝廷應對、鳳藻商議

大明宮,御書房,如今的氣氛壓抑已經超過了辦喪事,卻很罕見的沒了嚴重爭吵或者扯皮,因為所有人都明白,再內鬥下去,指不定哪一天就不用鬥了。

更何況,這樣的小朝會已經從月初拖到現在,十多天時間,所有的衝突、爭議也都折騰完了,今日就是最後決定的時候,決定完了就該動手了。

“各位愛卿,可是商量好了?”永正帝也沒了發火的興致,這同樣是沒辦法,因為他已經意識到,如今的朝廷,早已不完全是皇家說了算。

他可以撤換文官,他可以斥責武將,他甚至可以在不高興的時候廢掉幾個乃至於殺掉幾個,但這些其實對想要辦的“大事”沒有任何意義。

只要南方的戰亂持續一天,他就別想真的掌控朝廷,無論眼前這些人再怎麼該死,如今他既不能殺,也不能動,因為外面的事情離不開他們。

“陛下,原本部署在漢口、漢陽的朝廷殘部已經撤到了豫省,在武勝關前的信陽集結,只是兵力已經不足三萬,急需補充,短時間內恐無力再戰。”牛繼宗硬著頭皮說道。

“哦?”吏部尚書沈言一臉的諷刺,“武勝關是第一批丟掉的,你們竟然還能撤到豫省,真是讓人意外啊!只是不知,這次還要多少錢糧人員補充?”

“如今先不說人員問題,就是武器裝備也嚴重不足。”雖然沈言說的難聽,但好歹答應補充了,“糧食現在反而是最充足的,有了海路補充,如今京城的存糧就足以應對。

人員也好說,就地招募就好,但武器不行,如今這三萬大軍,連人手一把兵器都做不到,更別說是弓弩或者鎧甲之類,這些東西損毀太嚴重了。”

“所以呢?”永正帝陰著臉問道。

“雖說江南軍部署在核心要地,實在不宜輕動,但他們的兵甲犀利天下皆知,不如朝廷傳旨,讓他們給些補充好了。”這次開口的是柳芳,只是說的很沒底氣。

“朕會安排皇后,召平遠侯府內眷入宮說話,先試探一下口風。”永正帝略一沉思說道,畢竟皇后和史湘雲的友情京城皆知,卻沒提一定保證的話題,“還有呢?”

“如今長江被白蓮賊軍截斷,自九江以上河段全部失陷,臣懇請重建水師,否則就算奪回了武勝關甚至平定湘北部分地區,也只能望江興嘆。”兵部右侍郎馬尚沉聲說道。

“錢糧何來?”戶部尚書江興不滿的說道,“如今朝廷大軍在各地總數已經過了二十萬,整個戶部都掏空了,哪有錢糧辦水師?

倒是聽說各位爵爺在天津衛和威海衛做了好大的海貿生意,不如將這些船隻併入水師如何?相信陛下絕對不吝賞賜。”

“江大人若是不懂軍事就別說話,省得被人當傻子。”馬尚冷冷一笑,說話一點都沒客氣,“先不說海船不適合內河的問題,也不說運輸船不適合做戰船的問題,反正江大人也聽不懂。

如今這京城的糧食,主要有兩個來源,少部分是靠漕運,大部分則是走海貿從倭國、高麗弄來的,還有一部分則是衛爵爺同樣走海路從南邊送來。

沒了這些海船,沒了現在的海貿,不知道江大人準備從哪裡變出足夠二十萬大軍運轉的糧食?不如從各位的大人的糧倉裡搬運如何?”

“夠了!”永正的臉色都快陰出水了,“馬愛卿,水師的事情恐怕只能延後,現在的第一要務,是從白蓮亂軍手中奪回中原與中南的門戶武勝關!”

“陛下,白蓮賊軍在那裡安排的守軍是兩萬餘人,更兼武勝關自古易守難攻,沒有五萬以上精兵,以及相同數量的輔兵,想要奪回無異於痴人說夢。”牛繼宗毫不客氣的說道。

“牛愛卿準備怎麼調動?”這次現場無人反駁,因為牛繼宗並沒誇大,按照封建時代的軍隊水平,這類雄關只能用命填,而且還不一定能拿下來。

以真實歷史上的山海關為例,哪怕是明末的各處情況已經稀巴爛,號稱“滿萬不可敵”的所謂“八旗鐵騎”一直到明朝滅亡都沒能怎麼樣,這還是有了可用火炮之後!

“關前已有精兵三萬,年底之前定能夠恢復戰鬥力,正所謂料敵從寬,微臣請求從京營新軍中再調三萬人以防萬一。

至於五萬輔兵,微臣準備就地徵集,豫省本就是人口大省,湊出區區五萬人,不費吹灰之力,只是需要時間才行,而且需要糧餉。”牛繼宗的回答中規中矩。

“可!”永正帝點了點頭,“至於衛愛卿那裡的兵甲問題,朕會盡快安排。”

“這樣一來的話,加上補充整訓的時間,今年恐怕無力進攻了。”柳芳緊接著稟報,“根據陳都督(陳瑞文)前線奏報,想要發起反攻,至少要明年春季才行。”

“陳瑞文喪師失地,朕暫時允許他戴罪立功,若是這次功成就不再追究,否則一併處理,到時朕不想再看到有人求情!”永正狠狠的說道。

“臣等遵旨!”眼看商議完畢,文武重臣齊齊躬身行禮,至於錢糧補充的問題,既然這裡已經梳理了大方向,剩下的無非就是雙方扯皮了。

當晚,鳳藻宮,後殿臥室,御書房裡永正設想的所謂“探探口風”,自然不需要真的把衛家女眷叫進宮才能進行,雖然程式上肯定少不了,但正事上換一種方式說話更方便。

“所以,你就是為了這點兒事情專門把我找來?”靡靡的氣息中,衛旭沒好氣的輕撫著皇后面頰說道,“你不會真的當這皇后當上癮了吧?

別忘了,你可是白蓮聖女,天生就該造反的,如今這位皇帝陛下想要進攻我的兵馬,竟然還想找我要武器裝備,還找了你來說項,真是想瞎了心!”

“終於不裝了?”腦袋被按在某處做著“收尾”工作的知秋忍不住抬起頭,語氣充滿諷刺,“這邊在京城裝忠臣,那邊安排妻妾起兵造反,就是放眼整個歷史也——嗚!”

“你的想法呢?”衛旭把某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丫鬟繼續按下去做“口舌之爭”,轉頭向皇后問道,“既然把我叫過來,想必是勸我答應了?”

“北地還是有些太安定了。”皇后並沒否認,直接開始解釋原因,“特別是在白蓮聖軍全面清理地方士紳大族之後,朝廷在地方上的政策推行空前順利。

如今文官方面的所謂‘缺少錢糧’其實更多是當做一種籌碼,因為只要朝廷願意出兵攻打,北方各地計程車紳大族基本上是踴躍捐輸投獻的。”

“你的意思,就是再對峙消耗一段時間,讓這些北地的世家大族也都耗幹了底蘊,以便將來全面動手的時候減少阻力?”衛旭略一沉思,覺得很有道理。

封建時代大部分時候,真正掌握著國家資源的,從來都不是所謂的“皇家”,事實上歷朝歷代除了少部分青史留名的大帝之類,皇家很少有真正“一言九鼎”的時候。

以“封建統治最高峰”的滿清舉例,哪怕是清初殺的整個江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其實也沒能完全掌控,這還是說的“康乾盛世”時期,其他階段甚至說一聲“失控”都不誇張。

以稅收舉例,雖然雍正帝搞出了“官紳一體納糧”政策,但這一政策也就在雍正時期實現過一段日子,乾隆都做不到,更別說清朝後期乃至於末期了。

“如今整個北地的資源,大部分控制住地方士紳大族手裡。”跟著衛家人時間長了,皇后說話也偏向“現代化”了,“他們太富裕了,不能就這麼看著!

將來你肯定是要北進中原一統天下的,這些人手裡資源豐富,到時候真要是扶植點兒什麼阿貓阿狗出來,就算是成不了大事也會很噁心。”

“所以,壞事就讓這位皇帝陛下做了就好,比如壓榨地方籌集餉銀,繼而組織大軍平亂之類的情況。”衛旭點了點頭表示明白,“我們過來的時候”

“這些人肯定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為你省掉大量麻煩。”皇后輕聲說道,“只是這樣一來,北地百姓就要受苦一段日子了。”

“而且現在掌控朝堂的,其實大部分都是江南官紳勢力,北地在科舉方面一向不如江南,偏偏現在江南已經實質性失去,朝廷主要的勢力都被逼回了北地。

用不了多久,這些北地士紳大族就該向朝廷伸手要位置了,你既然說了這麼多,想必是聽到風聲了?”衛旭笑著問道。

“現在的兵部尚書韓楚,就是朝堂上少有的北地代表,我接到線報,這些日子北地各家頻繁初入韓家,要說他們沒想法,完全是侮辱智商。”皇后笑著說道。

“很好,你過幾日讓雲兒她們入宮好好玩玩兒,什麼御用物品賞賜之類多給點兒,就當是姐妹們交流感情了。”衛旭笑著說道,“儘量拖延一下時間,反正這麼大的事情,肯定是要反覆商議的。

還有,允許後宮妃嬪省親的事情你也知道,元春那邊能照顧就照顧點兒吧,到時候我會帶著家人到榮國府,弄得太難看別怪我發火。”

“你一個外男,搞什麼迎接貴妃省親?”終於完成了“清理”工作的知秋繼續吐槽,“就是賈府的男子,也不能隨便見面,難不成你對元春還有想法?”

“我對別人用過的東西興趣不大!”衛旭沒好氣的把她抱到身上跨坐,“你家娘娘都沒說話,你個小丫鬟倒是膽子不小,看來有必要讓你知道一下上下尊卑!”

“不要——你輕點兒!”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九域神王

發呆的小孩

我有一劍,出招即無敵

學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