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半個世紀的發展

在薩伊冬眠的時候,時間依舊在進展著,首先是空間曲率驅動研究基地的新位置在機密會議中被決定,開始外移到柯伊伯帶。

隨後在殖民艦隊和殲星艦打擊群建造好後,星環集團執政官程心忽然宣佈要開發柯伊伯帶,組成了遊離在太陽系外的艦隊世界。

在技術方面兩個世界都有較大的變化,三體世界似乎也進入了技術爆炸狀態,新技術開始層出不窮。

哪怕是被薩伊誤導著去研究扯淡的超空間跳躍,三體文明依舊在光速飛船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並且製造了曲速飛船的原型機。

這也讓三體文明比較猶豫,因為三體文明至今對超空間跳躍毫無頭緒,無論是固定低維空間還是高維空間,它們都做不到。

但是薩伊提到的超光速又深深的吸引著三體人,要知道光速和超光速可不是一個概念,要是三體人掌握了後者,那他們就可以建立起龐大的星際文明瞭。

至於人類文明的進展就更快了,在半個世紀裡,人類建起了4條新的環日加速器,3座環球加速器,以及數量更多的粒子加速器等研究基礎科學的裝置。

藉此人類實現了大量的技術理論,諸如強互作用力材料,廉價化重元素聚變,模擬神經電訊號,操作微觀七維空間,大型量子計算機,工業化反重力等等。

首先是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人類的工業迎來了進步,現在大部分基本工作都可以由機器人進行。

配合上新一代高智力的新人類,人類科研工作者如今佔比在二十分之一,平均20個人就有1個科研工作者。

再透過人類龐大的人口和崇尚學術的風氣,這是一個及其恐怖的數字,也正是這個龐大的科研團隊推動著人類技術的進步。

而在量子計算機的輔助下,覆蓋全太陽系的超級人工智慧“小希”越來越先進,逐漸深入到了人們生活當中,人類社會的資訊化程度大幅度提高。

智子盲區方面也有了卓越的進展,人類製造出了可以覆蓋整個太空城的智子盲區,並且電子裝置也可以在智子遮蔽室裡面運轉了。

所以空間曲率驅動技術的研究規模一下子就大了起來,星聯政府開始投入鉅額資金來研究光速飛船。

量子體那邊也有不少突破,人類靠著這種東西又開拓了兩個平行世界,並且取得了不少理論知識。

不過最大的突破還是在和白堊紀文明的交流,這不光給人類文明帶來了突破,甚至還給三體文明帶來了突破。

根據白堊紀文明的指導,人類發現了幾艘恐龍的太空戰艦,根據白堊紀文明表示,這種戰艦在功能上類似於人類的殲星艦。

因為恐龍的質量是人類的十幾倍,外加上它們的飛船採用了反物質湮滅能,他們殲星艦的質量也要大得多。

這種巨型太空飛船的噸位至少在百億噸,遠大於曾經人類建造的殖民艦,對於人類製造超大型飛船有不小的幫助。

因此人類在威懾紀元60年的時候,製造出了一條百億噸重的超級殖民艦,它搭載著數億乘客殖民5號世界的土星。

恐龍的超級工程技術,還讓人類在其他工程方面也有了進步,人類建造太空建築的速度和規模也大幅度提升。

就比如說太空城,如今最大的太空城足足有幾十萬平方公里,在體積上不亞於公元時代的國家。

而螞蟻技術可借鑑的地方就更多了,比如說生物工程製造的動力肌肉,以及超微型醫療裝置和醫療機器人等技術。

唯一可惜的是因為時間太過漫長,所有白堊紀文明留下的湮滅發動機已經徹底報廢了,而且連進行逆向工程的可能性都沒有。

所以更大噸位的飛船不用想了,因為那是反物質才能推動的龐然大物,單靠可控核聚變很難讓這種東西具有恆星級航行能力。

不過儘管沒有研究出湮滅發動機,人類還是逐漸掌握了工業化製造反物質的能力,以及大規模儲存反物質的能力。

隨後恆星周圍反物質製取基地的數量開始飆升,每年都有數十萬噸的反物質,被從太陽附近運到其他地方。

同時人類也逐漸掌握了多種不依賴太陽生產反物質的手段,只不過這些反物質生產手段價格昂貴,要消耗巨量的能源。

因此反物質逐漸被廣泛的武器化,諸如反物質智慧磁軌炮彈,以及裝配了反物質彈頭的星際魚雷。

另一方面白堊紀文明的螞蟻本身,也讓人類和三體人在生物學上產生了巨大的進步,兩個世界發現螞蟻大腦的效率,要遠高於人類和三體人。

原因很簡單,就一隻昆蟲,居然能掌握基本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這不比人類和三體人要厲害的多。

因此兩個世界迅速展開了對白堊紀文明螞蟻的研究,在神經學和腦科學取得了卓越的進步,人類對於大腦的掌握也高了一個數量級。

在威懾紀元70年的時候,人類發明了刺入脊椎的腦機介面,腦機介面不光能讓使用者透過意念操作計算機裝置,還能往大腦裡輸入生物電訊號。

雖然以人類現在的腦機介面技術,還不能往大腦裡輸入複雜的神經電訊號模擬感官,但是可以將知識直接下載到大腦中。

確切的說,現在只能將別人的知識下載到自己的大腦裡,原理是透過大腦解析儀,記錄下別人運用知識的神經電路模型。

然後再透過腦機介面,將這些資料匯入到自己的大腦裡,至於透過腦機介面直接下載電子檔案這方面的技術還不成熟。

腦機介面和知識下載技術目前僅在軍方使用,但是傻子都知道,這種技術讓知識灌輸的密度提高了一個數量級。

因此教育的目的將要變成讓學生鞏固下載的知識,讓他們能熟練運用計算機往大腦裡下載的知識。

於是教育改革也展開了,隨著未來腦機介面的普及,星聯政府計劃將中學知識和小學知識合併,在小學全部教完。

(這個時代中學知識,相當於現代大學本科學的基礎知識)

並且最新一代的新人類還嵌入了螞蟻的基因,在大腦結構上有了提升,並且還有識別多種化學訊號的能力。

當然因為螞蟻和人類差距太大,哪怕以人類的基因編輯技術,都沒法完美的將兩個物種的基因合在一起。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破繭蝶變綻芳華

左手人生

沒有神的世界

文銘空

吾宗

行者桃

全書都是真瘋批,唯有反派撒狗糧

九月西瓜甜呀

藥用植物學知識點總結

枕上升

奧特曼之我只是個科學家

文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