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木星經濟圈

“那操作難度呢,我記得這種工程機器人雖然叫機器人,但是依舊依賴人類操作。”薩伊想了想又問道。

“小型的工程機器人不需要人操作,至於大型的進行正常工作也不需要,只有遇到特種任務和特殊情況,才需要人類進行操作。”

“而且操作難度並不大,您之前提到的人機結合在這個時代發展還是很快的,人類可以透過特殊的體感裝置,直接將大型工程機器人變成自己的替身。”

“所以只需要具有熟練的太空作業經驗,做過太空工人的人員,就有能力操作工程機器人工作。”總工程解釋道。

隨後他又給薩伊展示了工程機器人扎堆的工作,那就是開採一顆小行星,不過這不是現場展示,而是實現錄播的。

在全息投影當中,這顆含有鐵元素的小行星體型頗大,根據資料顯示其直徑超過了十公里。

上千架的工程機器人從工程飛船蜂擁而出,裝載著大量的工具和模組化工廠,開始登陸小行星並鋪設工廠。

這些是真正的無人工廠,裡面沒有設立供人走的道路,巨量的採礦裝置擁擠的擠成一堆,把所有空間利用的淋漓盡致。

隨後工廠的採礦裝置開始釋放超強磁場,地面因此如同液體一般的軟化,大量的礦物被開採出來,然後被機器人運到了工程飛船上。

“薩伊元帥,雖然磁場採礦技術是近些年才開發的,但是小行星採礦對人類來講已經是很成熟的技術了。”

“相比於傳統的鐳射采礦技術,現代的採礦技術將鐳射和強磁場結合,採礦效率要遠高於過去,人類對資源的開發效率大幅度提升。”

“還有太空飛船方面,目前隨著行星發動機技術的進步,我們可以製造噸位更加龐大的超級太空飛船”總工程師介紹道。

……..

在瞭解了現代工業技術後,薩伊便召開了會議,提出要建設3號世界歸屬於太陽系艦隊的行星,也就是火星,木星和土星。

“諸位,如今隨著三體文明對我們科學封鎖的解除,我們的基礎科學在未來必將引來進步,所以透過量子體開發更多世界是大機率事情。”

“因此我們得逐漸掌握高速開發荒蕪行星的能力,迅速將其建設為人類的工業和資源基地,以來反哺整個人類文明。”薩伊率先道。

“對此我們已經計劃了火星經濟圈,木星經濟圈和土星經濟圈構想,根據計劃這3個經濟圈的人口大約在100億左右,在完工後將成為太陽系艦隊重要的能源基地。”

“不過因為3號世界的基建和工業限制,建設過程預計需要半個世紀左右才能完成初期進展,一個世紀才能完全建設完成。”太陽系總統彙報道。

“火星開發工程沒有什麼可說的,關於木星和土星因為距離問題和基建為零的情況,我提議採用更高效的方式進行開發。”薩伊搖了搖頭道。

“請問您有什麼建議?”太陽系艦隊總統問道。

“我建議太陽系艦隊應該製造具有強大工業能力,且能攜帶大量人員的殖民艦過去,可以說飛船本身就是一座多功能太空城。”

“這樣初期的移民不需要從零開始建設各種工廠,可以直接利用殖民艦的工廠和採礦裝置開發木星資源,進行更大規模的拓展。”

“考慮到這是恆星系內的航行,殖民艦不需要很快的速度,只需要在光速的千分之一左右就行了。”

“所有殖民艦的第一個目標是木星,而在木星經濟圈被初步建設起來,不需要依賴殖民艦內部工廠的時候,所有殖民艦再負責去開拓土星。”

“當然如果另外兩支艦隊需要我們的“幫忙”,我們可以讓殖民艦在完成了木星經濟圈和土星經濟圈建設後,去開發海王星和天王星。”

薩伊提出這個建議的根本目的,其實主要是為了星際殖民做準備,這樣等人類研發出光速飛船後,就可以更加高效的開發其他恆星系。

而大家也一下子理解了,因為3號世界的人類沒有開發過木星,所以那裡沒有任何太空工廠等設施。

如果只是攜帶工程飛船過去的話,那初期只能由軍隊進行拓荒,先建立起最基礎工業,然後再逐步將移民送去一點點建起木星工業體系。

而木星和土星又距離地球太遠,想要從地球來回一趟都需要幾周,無論是運輸物資,裝置還是人都太過於耗時了。

至於在主世界古代的時候,人類是以火星和小行星帶工業體系為跳板,從小行星帶開始開發木星的。

但問題是在3號世界,火星和小行星帶也是未開發地區,如果想用它們做跳板,就得等上幾十年了。

而建造一艘具有強大工業生產能力的殖民艦,直接將大量的工廠搬到木星去,那麼開發工作就會簡單的多。

“薩伊元帥,殖民艦有什麼指標需求嗎?”太陽系艦隊首席工程學家問道。

“有,一艘殖民艦運載的可居住人口不能低於一千萬人,同時噸位不要低於十億噸,當然不用考慮居住環境,反正2號世界的移民們沒那麼挑剔。”

“至於殖民艦裡面除了具有製造工業製品的能力以外,還必須儲存大量的工業資源和聚變燃料,方便快速在木星建設工業體系。”

“最好殖民艦要具有快速製造太空建築的能力,諸如氣態星球採礦平臺和工業太空城等,以及製造所有基礎工業製品和奈米材料的能力。”

“我理解了,您期望製造一支超級工業艦隊來開發木星,這將會是人類文明有史以來,最為龐大的一支工業艦隊。”太陽系首席工程師道。

“如果是工業艦隊就更好了,一艘工業艦隊裡除了殖民艦以外,還可以配備各種補給艦,採礦船和工程船等用來協助殖民艦開發木星的船隻。”

“畢竟開發一個新世界是體系化的工作,單靠一艘殖民艦或許不能完成所有工作,一支體系化的殖民艦隊才能肩負這個使命。”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粉墨女老師

知青不寐中

轉生戀人

爆珠寶貝

穿進盜筆:月亮厭生了

雲深知鶴卿

穿越後:總覺自己智商欠費

Vicky只想搞錢

食詭者:神明永駐

且行且看且珍惜

妳依舊愛我

潮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