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日,清晨徐來。

一縷縷光芒徐徐傾斜進觀裡,緩緩出現。

陸長青沐浴更衣,清洗祖師神像,擦拭神像上的灰塵。

奉上神香,燃香焚氣,並且還恭敬一拜。

不拜神,心難忍。

他吃過早飯,又盤坐在地上。

關門,以夢入道。

只想夢祖師。

只想再讓祖師再傳道,再授法。

別的地或不可成。

可在天道觀裡,祖師爺傳道。

便是真。

末法來臨,興許在祖師眼裡不是事兒。

旬陽真人親自拿起掃帚,一點點掃著落葉。

他掃的不是葉子。

而是心,是道。

眼裡,只有掃帚和葉子。

柳樹下,小狐狸正盤坐著修煉。

一如既往的認真努力。

它修道,自知天賦不行。

故一直努力潛修,既不人前顯聖,又低調地做一名苟修。

只盼望有朝一日。

它能化而為人形,可一直跟在老爺陸長青身邊修行。

僅此而已。

足也。

其餘想法,皆無。

柳樹都已經成精後,給小狐狸帶來的震撼十足。

“原來,這個世界裡,外面已經不能修煉了。”

它恍然想起旬陽真人此前所言種種。

縱是其出自龍虎山,自幼開始學道,準備築基修行。

可即使作為一名真人。

他依舊沒能踏入真正的大道門檻。

不得修煉。

或者說。

外界裡,已經沒有任何神異了。

這是不同之處。

機會難得。

因此,小狐狸很珍惜。

暗地裡,老柳樹也正在修煉。

其比小狐狸知道得更多,明白得更透徹。

道觀內。

陸長青盤腿靜坐,閉目養神,猶如入睡一般。

整個人進入一種半睡半醒狀態,彷彿下一刻就能入睡。

體內有炁循序運轉。

不斷充斥。

比起龍眼潭邊修煉相比,速度略慢。

“咚!”

突然間,陸長青腦海中響起一道洪鐘般的聲響。

霎時將其思緒拉回。

重新凝聚,彷彿進入一個奇妙的空間裡。

他只感覺全身輕鬆空明,有一種自然無拘束的狀態。

“弟子陸長青,拜見祖師!”

別人的金手指是神奇能力,是老爺爺,是強橫霸道的各種系統。

他則不同。

只有祖師爺庇護。

不管是修煉,還是走到今天。

他全靠祖師傳法授道,講經說藏而明法。

一道一法,一修一悟。

全是祖師爺賜。

縱是無塵子留下的法術殘本,或也是三清祖師所留下來的。

其法可明可修。

不像後人專研出來者。

空間裡,無祖師身影存在。

只有一句句道言。

只有三清祖師的聲音相互交錯,正緩緩在陸長青耳邊響起。

“夫道,為道,是則大道,以炁運法,力可生神異,有諸法諸神尋規而聚,以各法行道……”

祖師的聲音如洪鐘,既令人心頭空明,又讓人神清氣爽。

只道法術來歷。

其中涵蓋雷法與符籙可懂一二。

其又言,“天地者,有陰為水,居地低者,以炁行法行道,運周天而氣引水,身落水而不墜……”

“需持道,掐訣唸咒,施此法道……”

這幾言,陸長青聽得很清楚。

“避水訣,居然真是避水訣!”

此法訣,是法術。

也是道術。

有種種神異之能,也有不凡光輝。

掐法訣,也叫捻手訣,或是捻訣。

其是一種手勢,祖師言為道家的一套法訣。

是一整套複雜且繁瑣的手勢,一般者,難以將其記住。

捻訣時,可根據需要而變化法訣手勢。

他又誠唸咒語,“奉三清祖師律令:我今身具法,萬水不可沾,今得法,諸水退避!”

此法若是能成,施法者在水中行,將如魚得水,自由自在。

宛如在陸地一般。

避水之法,在其腦中不斷湧現,捻訣,唸咒,施法。

一一記下。

不可忘卻其法。

一法通,百法皆可通。

“弟子謝祖師傳道授法。”若無三清祖師顯聖言說其法。

只怕不得學。

各大道觀裡,均不一定有避水訣記載。

不得學,便是不會。

不會其法,不通其道,就不明避水之訣。

不避水,下得龍眼潭裡,只得依靠潛水的裝置。

一旦裝置損壞,或遇某突發狀況,只怕命不可保,道難存。

一切皆休。

末法裡,萬般艱苦修行,一朝或可化為一空而去。

不可再有留存。

“既要下潭一探究竟,自需準備妥當,以備後手,不可擅往。”

說到底,他還是怕死。

就只單純的不想冒險,不想置身險地內。

不可取。

今得避水訣,可行避水之能。

只需好生學會。

此法必有通神之能,有通天本領。

上可下潭潛水,下可入江湖湖泊裡遨遊。

自可不窒息。

一切皆有法可依。

“祖師賜法,此避水訣乃三清祖師爺所傳,莫非祖師也想讓我去探究一番嗎?”

或有這種可能。

祖師畢竟神通廣大,早已與天地同存。

不,有可能還超越天地而存。

他們所傳之避水訣,必定是最完整可行的。

空間裡。

陸長青嘗試著修煉起來。

避水訣。

他是第一次修煉。

不通其理,只知其法訣與咒語。

若想悟通其中道。

還需要不停,不間斷地練習。

直到成功。

再以修煉之。

或可有熟練的機會,未來也可有一後手準備。

再行其法。

不久,退出空間。

陸長青就開始練習起來。

捻訣唸咒,運炁而行法,一遍遍行功而至,以水練之。

山上無潭水。

也無河流湖泊。

只得以井水用之,再行簡易修煉。

效果或是不行,可要尋一湖泊或者潭水,只有下山,或去山裡。

太漫長,可能有一些風險。

自然不用去。

先以井水練習,待其熟練後,能輕易施法成功後。

再去尋之不遲。

因得三清祖師庇護,陸長青修煉起來自然是輕而易舉。

倒也簡單且容易,一點就透。

旬陽真人不知其修煉何法,只是見得陸長青將頭埋入盆裡。

“道長莫非是在修煉憋氣大法嗎?”

看著,有點像。

此法不簡單。

一練就是好幾天,一直不停息。

只看得旬陽真人都頭皮發麻,還都目瞪口呆不已。

一個勁地暗暗思忖起來,“不可言語,也不可說也。”

此法此術,倒也不學也罷。

他一把年紀,怕是經受不住啊。

一不小心,得憋死。

若真憋死。

不划算。

畢竟,他才入道。

旬陽真人自是不知道,陸長青所修之法,乃是避水訣。

道家法門之一。

其法訣一捻,可在水裡行之如魚一般。

既逍遙,又自在。

如履平地!

這就是避水訣。

如此修煉十日後,陸長青便欲尋一溪河,再仔細實驗避水訣的神異。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秘境昭歌

雲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