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正如唐霄所預料的。

沒多少年,在宋蒙滅金的戰略下,沒多久女真人建立的金國滅國了。

但是金國的疆土,並沒有南宋的份,盡數被蒙古人所佔據,甚至於面對蒙古鐵騎,南宋一敗再敗,反而損失了不少土地。

而江湖之中,崛起一位大豪傑,那便是郭靖,郭靖幫助宋軍守住襄陽,打退蒙古人,其威望在江湖之中大漲,被稱為‘襄陽大俠’。

唐霄饒有興致地去了一趟襄陽,親眼看了看郭靖和黃蓉,郭靖長得虎背熊腰、為人木訥,絲毫算不上帥氣,而黃蓉長得極為美貌,精靈古怪,唐霄是怎麼也想不明白,黃蓉怎麼會看上郭靖。

唐霄出言試探郭靖,直言郭靖除非滅宋建國,方有抵擋蒙古人的希望,可惜郭靖聞言之後臉色大變,一番康慨激昂的大道理,讓唐霄暗自搖頭,只覺得郭靖生長於大漠,知曉民族大義是很好,但是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被士大夫給洗腦了,只剩下愚忠。

郭靖不過是江湖人士,哪怕武功再高,終歸不是神仙,哪能改變天下大勢。

正所謂不怕神一般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郭靖再努力又豈能逆天改命?

唐霄搖了搖頭,郭靖的選擇,註定了日後襄陽城城破,郭靖父母以身殉城,唯一的兒子在衝陣之時力戰而亡,女兒郭襄外出倖免於難,卻也流落江湖,出家當了尼姑,建立了峨嵋派。

轉眼之間,數十年過去。

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數十年便是一輩子,而對於唐霄而言只不過是一瞬間罷了。

蒙古數十萬大軍南侵,已破川蜀,襄陽及及可危。

襄陽城外,看著連綿看不到盡頭的蒙古大軍營帳,一個青年道士憂心忡忡地說道:“老師,宋廷真的氣數已盡了麼!?”

“君寶,你隨為師行走天下三年,看遍萬里河山,宋廷君王昏庸、奸臣當道,便是到了今日,臨安依舊醉生夢死,絲毫沒有亡國覺悟,朝廷之中勾心鬥角,甚至想向蒙古人妥協屈服,這樣的王朝若是不滅亡,還有天理?”唐霄澹然一笑。

那個青年道士,正是唐霄收的的弟子,張君寶。

張君寶原本是少林俗家弟子,學了一些少林功夫,在華山遇到了唐霄,面對唐霄淵博的知識,張君寶拜唐霄為師,成了一名道士。

而這三年,張君寶隨唐霄左右,走遍了神州大地,見識了神州大好山河,見識了人間種種的善和人間種種的惡。

張君寶一身武功,也達到了絕頂之境,也是沒有再華山論劍,不然的話必有張君寶一席之地,登頂江湖之巔。

“老師,弟子能否入襄陽一趟?”張君寶猶豫了一下,說道。

唐霄微微點了點頭,他知道張君寶是想進襄陽看看郭襄,自從當年在初見郭襄,張君寶就心中喜歡郭襄,此時襄陽面對蒙古大軍攻城,張君寶放不下郭襄。

“罷了罷了,既然收你為弟子,豈能再看你孤苦伶仃、闇然神傷,便是百歲高齡都難以忘懷!”唐霄望著向襄陽而去的張君寶,輕聲自言自語,而與此同時,地仙界之中的五行道人,前往了太陰星。

卻是在張君寶、郭襄的人偶之間,牽上了姻緣線。

卻說張君寶入了城,見襄陽守軍嚴陣以待,數以萬計的江湖英雄齊聚襄陽,助力守城。

張君寶到了郭府,沒多久就見到了郭襄,此時郭襄二八年華,正是人的一生最為美好的年齡,張君寶都不由得看得痴了。

郭襄見張君寶直直看著自己,不由有些羞澀。

郭靖和黃蓉,見這一次蒙古大軍來勢洶洶,襄陽城怕是守不住了,他們決心為襄陽城殉城,但是卻也不認識自己的子女也隨著他們殉城。

剛好楊過、小龍女聞訊趕來襄陽相助,郭靖和黃蓉為了日後有漢人英雄驅逐蒙古人,繼承他的遺志,和楊過相商之後,以楊過的玄鐵重劍鑄造了一刀、一劍,取名為屠龍刀、倚天劍,屠龍刀之中藏有百勝兵法《武穆遺書》,而倚天劍中藏有《九陰真經》。

隨後讓郭破虜、郭襄各自拿著屠龍刀、倚天劍離開襄陽城,去執行任務。

而就在這時候,蒙古大軍攻城,大戰爆發。

雖然襄陽守軍和江湖群雄分離殺敵,可是因為沒有援軍,最終襄陽城被蒙古大軍攻破。

在城樓上殺敵的郭靖和黃蓉,此時也力竭,相視一眼,便從城樓之上跳下,殉城而亡。

郭襄原本也心生死志,結果在與蒙古人廝殺時力竭,快要死在蒙古武士刀下之時,被張君寶所救。

張君寶救了郭襄,一路殺出一條血路,逃入山林之間。

這一日恰逢覺遠大限已到,圓寂之前揹著《九陽真經》,張君寶、郭襄、無色禪師各得了一部分。

張君寶愛慕郭襄,郭襄也感受得到,只是家破國亡,她也無心考慮自己感情之事,再加上心中還念著楊過,所以婉拒張君寶,獨自行走江湖,路過峨眉山時,心中一動,便在峨眉山建立了峨嵋派。

張君寶心傷不已,四處行走,尋找師父,可惜都不曾有任何下落,路過武當山,只覺得武當山頗為不破,便在武當山建立了武當派,自己改名為張三丰。

恰逢武林誕生一巨擘,名為逍遙王,武功詭異,進入中原武林濫殺武林人士,無人能敵。逍遙王與張三丰約戰於海濱,位列絕頂高手的逍遙王,被張三丰一劍斬殺,張三丰名傳江湖。

不久之後,又有百損道人,自創《玄冥神掌》,威懾武林,但凡中掌頃刻間寒冷透骨,受者身現綠色五指掌印,寒毒入體,觸手冰冷,宛似摸到一塊寒冰一般。百損道人挑戰峨嵋派掌門郭襄,郭襄不敵受了重傷。張三丰聞言,一劍下武當,斬殺了百損道人。

張三丰親自到峨嵋山,救治郭襄。二人雖然二十多年不見,人也到了中年,但是張三丰對郭襄始終有一種特殊感情,不曾忘懷。而因為以《九陰真經》為郭襄療傷,二人難免有了肌膚之親,郭襄心中漸漸放下楊過,不知不覺中對張三丰有了別樣的感覺。

張三丰五十歲大壽這一天,二人終於修成正果,郭襄將峨嵋派掌門傳與自己弟子‘風陵師太’,與張三丰在武當山上舉行大婚。

而張三丰也收了張遠橋等幾個弟子,因為張三丰彪悍的戰績,張三丰是公認的武林至尊,武當派自然而然也成了名門正派,道門領袖。

而因為武當派與峨嵋派的特殊關係,峨嵋派發展也多得武當派的幫襯,發展很快,沒多久就稱雄川蜀。

北崇少林,南尊武當!

再加上峨嵋派、崑崙派、崆峒派、華山派,便是江湖六大門派。

而此時,江湖還有一教派,乃是由西域傳入中土,便是明教。明教在陽頂天的帶領下,成為天下第一大教,更是積極組建義軍,反抗蒙元。

可惜陽頂天失蹤之後,偌大的明教四分五裂。而明教弟子雖然積極反抗蒙元,但是還是有不少人肆意妄為,再加上元廷有意讓江湖勢力對立,漸漸的明教也被稱為魔教,為江湖正道所敵視。

......

武當山腳下,江湖人士聚集

卻是恰逢張三丰百歲大壽,江湖人士紛紛前來武當山賀壽,畢竟百歲高齡的張三丰,江湖輩分極高,如今武當派更是非同一般,乃是實打實的江湖大派。

一個道人來到武當山,看到一個個江湖人士紛紛在解劍池解下自己的兵器,略微點了點頭:“不想君寶與郭襄結了婚,竟然還是有邋遢道人的名號。”

這個道人,正是唐霄。

這數十年,唐霄笑看風雲,看著蒙古四分五裂,也看著蒙元建立,見證著蒙元盛極而衰。

蒙元建立還不到百年,中原大地已經是烽煙四起,到處都是義軍,蒙元的統治已經是風雨飄搖,國運日衰。

唐霄此次前來武當山,卻是因為今日將會有一事發生。

沒多久,紫霄宮中,少林、華山派等紛紛向張翠山發難,他們此次來百歲賀壽是假,想要從張翠山這裡得到謝遜下落是真。

當看到張翠山揮劍要自刎的時候,唐霄抬手,手指射出一道光芒,擊落張翠山手中的劍。

“君寶,你太讓為師失望了,這就是你教出來的徒弟麼,迂腐不堪!”唐霄澹澹地說道。

一時間,所有人的眼光都看向唐霄,滿是不可思議。

這個小道士竟然自稱是張真人的師父,要知道張真人如今已經百歲高齡,他的師父豈不是歲數更高了。

而張三丰看到唐霄,揉了揉眼睛,以為自己看錯了。

“老師,真的是你麼~~”張三丰如同一個孩童一般,抱住唐霄的腿,嚎嚎大哭起來。

雖然他不知道,為何過去近百年,唐霄還保持著年輕模樣,但是他堅信這就是他的老師。

唐霄嘆了口氣,雖然收了張三丰為弟子,但是並未教導張三丰太多,而如今藍星處於末法時代,修行異常艱難,可是就算如此,張三丰都修行到地仙之境。

當年他只不過是為了化解鬥姆元君的下下籤,來到藍星收他為徒,可是如今他也是頗為欣賞他。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秦墨秦相如大乾憨婿免費閱讀全文

皖南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