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終究還是朱老四背了黑鍋【求訂閱】

崇禎十六年十月。

朱由檢帶著老太監王承恩出了乾清宮,來到外面的廣場上。

畢竟,三位老祖宗帶著兵馬前來,乾清宮也容不下這麼多人啊!

等待的過程中,朱由檢心情大好,有種捨我其誰的無敵錯覺。

文官貪腐成風如何、武將膽小怕死又如何、反賊佔據數省之地又如何、吳三桂陽奉陰違又如何,後金韃子入侵又如何、大明江山即將傾覆又如何?

朕加入了大明皇帝聯盟聊天群,有太乙金仙之境的太祖皇帝當群主、有太宗皇帝為群友,那是一點兒也不慌。

只待大軍降臨,殺這些奸臣如屠狗,眼下的一切都將不成問題。

“這”

看著皇帝反常的行為,百官們麻爪了。

要說皇帝瘋了吧,他眼神清明,不像是得了失心瘋。

要說他沒瘋吧,他又滿口的太祖成祖皇帝,簡直不可理喻。

眾臣們商議了一番,也跟在朱由檢的身後,來到了乾清宮外的廣場上。

他們倒要看看,崇禎到底在玩什麼把戲!

“哼!”

餘光瞄到身後跟來的百官們,朱由檢冷哼一聲。

“嗡”

這時,平靜的天空激盪,雲彩被吹散。

一道七彩光芒徑直垂落下來,化作一道璀璨的光門。

“踏踏踏踏.”

一陣地動山搖的聲響從光門的背後傳來,緊接著是一匹白色的駿馬飛躍而出。

“唏”

駿馬嘶鳴一聲,前蹄高高躍起,在朱由檢的身前停了下來。

來人正是大明永樂大帝。

此時的永樂大帝,全身著甲,手持天子劍,端得英武不凡。

“轟隆隆”

光門後面,走出一隊隊全副武裝的將士,散發出強大的肅殺之氣。

很快,十萬兵馬整整齊齊的站在廣場上,一眼看不到邊際。

“轟隆隆”

緊接著,又有一名身穿龍袍的皇帝從光門之中走出,乃是正統皇帝朱祁鎮。

他的身後,跟著一萬名同樣全副武裝的將士。

只不過,論起氣勢來,比起永樂朝的將士差了不止一截。

“嗡”

最後,是太祖皇帝朱元璋獨身一人從光門之中走出。

當他的腳步踏在廣場上,光門便化作點點光華,消失不見。

“不孝子孫朱由檢,拜見大明太祖皇帝、成祖皇帝、英宗皇帝!”

見三位祖宗降臨,朱由檢撲通一聲跪了下來,大禮參拜。

看到沒,幫我撐場子的來了。

群臣:“.”

我們一定是沒睡醒,還在夢裡!

可是,我們為何會夢到太祖和成祖皇帝?

不應該是夢到府裡的美嬌娘嗎?

簡直有毒啊!

這.

內閣首輔魏藻德更是瞪大雙眼,露出不敢置信的神情。

他身為內閣首輔,自然瞻仰過太祖成祖皇帝的畫像。

眼前兩位身穿龍袍之人,長相與太祖成祖畫像一致。

難道

真的是太祖和成祖?

可太祖皇帝都死了兩百四十多年,成祖也死了兩百二十年,怎麼可能死而復活?

麻了,魏藻德整個人都麻了。

嗯,不僅是他麻了。

跟著朱棣過來的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成國公朱勇、英國公張輔等人也是面露震驚之色。

出征之前,他們以為是去打韃靼,揚我大明國威。

然後,陛下轉手就召喚出一道光門,帶著他們走了進來。

看著這方熟悉而又陌生的地域,以及那身穿龍袍的陌生人,還有其身後的文武百官們。

從其穿著打扮來看,這裡應該.大概或許也是大明?

然後。

等洪武大帝走出光門之後,他們更是震驚了。

駕崩十數年的洪武陛下居然復活了?

到底發生了什麼?

得虧朱祁鎮自任將軍領著一萬兵馬,沒有帶英國公張輔過來。

否則,年老的張輔和年輕的張輔碰面,怕是他們更會懷疑人生。

“兒臣參見父皇!”

“孫兒拜見太祖、太爺爺!”

朱棣和朱祁鎮二人也連忙對朱元璋行禮。

“孫兒高煦(高燧)拜見皇爺爺!”

漢王、趙王也齊齊跟著上前拜見。

“咱早就說了,以後不用多禮。”

朱元璋擺了擺手,神情淡然地說道。

“謝太祖(父皇)!”

眾人起身。

“閒話不多說,動手吧!”

寒喧完畢,朱元璋一聲令下,諸將齊頓首領命。

將士們兵分兩路,朱棣帶著自己的本部十萬兵馬,接掌京師的防衛工作。

朱祁鎮則帶著他的那一萬人馬,在整個京師搞抄家,查抄百官富商們的府邸。

整個京師亂成一團,但很快就得到了控制。

十月份的天氣,已經很冷了。

再加上,明末世界遇到了千年不遇的小冰河時期,天氣就更冷了。

一年四季有五六個月是冬季,連年天災。

此時,乾清宮外的廣場上,一名名將士進進出出,將一個個箱子從外面搬進來。

上方擺放著四張龍椅,一字排開。

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英宗朱祁鎮、崇禎朱由檢四位皇帝坐在龍椅上。

下方,崇禎朝的官員們一個個如鵪鶉般,瑟瑟發抖。

“啟奏太祖、成祖、英宗、陛下,查抄內閣首輔魏藻德,得現銀二十萬兩、京城五處宅院,十二家店鋪,城外莊園三座,京郊上等良田一萬八千畝、古玩字畫珠寶十八箱,合計白銀一百八十萬兩。”

“查抄兵部尚書張縉彥,得現銀十六萬五千兩,六千兩黃金,京城名下有三處大宅,十家店鋪,城外莊園兩座,上等良田八千畝,合計白銀八十萬兩。”

“查抄戶部左侍郎吳觀合計白銀五十二萬兩.”

“查抄.”

“本次查抄一千二百七十三戶,共計抄得白銀六千一百二十三萬兩。”

隨著百官勳貴富商們一家家被抄,堆積在廣場上的金銀也越來越多。

那白花花的金銀、金燦燦的黃金,竟然堆積成了一座座小山。

六千一百萬兩是什麼概念?

明朝國庫財政收入最多的一年,是萬曆三十年,總收入達到兩千三百萬兩。

抄一次家卻頂得上大明國庫三年的收入,著實有些嚇人。

這麼多銀子堆積在一起,蔚為壯觀!

一時間,整個皇宮好似突然降溫了二十度一般。

下面站著的崇禎朝官員們都嚇得兩股顫顫,幾欲昏死過去。

“臣死罪!”

內閣首輔魏藻德已是面如死灰,跪了下來。

“臣死罪!”

兵部尚書張縉彥、戶部左侍郎吳觀等榜上有名的官員們見狀,盡皆匍匐在地上。

“呵呵!”

朱元璋、朱棣、朱祁鎮三人齊齊冷笑一聲,殺機爆棚!

“好,好啊!”

朱由檢只感覺眼前一黑,從牙縫裡迸出幾個字,氣得說不出話來。

“由檢,你準備如何處置?”

拿著將士們送來的名單,朱元璋面無表情的問道。

“太祖爺在上,朕準備將名單上的所有人都罷官,夷三族。”

朱由檢深吸了一口氣,強自鎮定下來,咬牙說道。

“不夠!”

朱元璋搖了搖頭,冷冷的說道。

“嗯?”

朱棣、朱祁鎮和朱由檢三人齊齊一愣。

“大明律,貪汙六十兩白銀者,剝皮楦草,以儆效尤!”

朱元璋淡淡一笑,風輕雲淡地說道:“他們所貪何止六十兩?夷三族豈不是便宜了他們?”

“若要咱來處置的話,誅其九族,主犯剝皮楦草,九族中男子盡皆斬首,女子充作軍j!”

“另立‘奸臣碑’、著‘奸臣傳’,並廣傳天下,以儆效尤,警示後人!”

對待貪官奸臣,朱元璋向來不吝手段,極盡殘忍!

這些狗東西,畏威而不懷德!

對付他們,就不能心慈手軟,必須得來狠的。

文人士子們主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求不過名聲二字。

既然如此,那咱就反其道而行之,著書立傳,讓這些傢伙遺臭萬年。

“嘶”

話音一落,整個廣場盡是吸氣聲。

太狠了!

不愧是太祖洪武大帝,殺性真重!

有史記載,洪武一朝共計31年的時間裡,先後發起六次大規模肅貪行動,如郭桓案、空印案、大誥案等。

據不完全統計,在這三十一年裡,殺掉的貪官汙吏及親屬多達十五萬人。

“暴君,暴君,你不得好死!”

魏藻德聽了,眼珠子都紅了,站起來大罵道。

被誅九族不要緊,方孝孺給他們後輩文人做了好榜樣。

但立‘奸臣碑’、著‘奸臣傳’就正好擊中了他的七寸,屬實是被拿捏了。

“放肆!”

朱元璋還沒說話,朱棣持刀衝了上去。

一道刀光閃過,將其嘴裡的舌頭給割了下來。

“太祖爺說的對,就該滅他們的九族,還得讓他們遺臭萬年!”

朱由檢紅著一雙眼睛,滿臉猙獰,大聲咆哮道。

“來人,押下去。”

朱棣一聲令下,將在場九成的官員都帶了下去,只留下寥寥十數人。

剩下的這十幾名官員,都是頂頂有名的忠臣。

據明史記載,崇禎十七年明亡之後,他們都相繼自殺殉國。

有東閣大學士範景文絕食而死,四天後,全家投井而死;

有戶部尚書兼侍講學士倪元璐,全家十三口全部上吊自殺;

有左都御史李邦華,投水自殺;

有左都副御史施邦曜自殺;

有兵部右侍郎王家彥自殺;

有大理寺凌義渠上吊自殺;

有庶吉士魏學濂自殺;

有刑部右侍郎孟兆祥全家投井自殺;

有御史陳良謨全家投井自殺;

有吏部許直投水自殺;

有兵部成德全家上吊自殺;

有戶部吳甘中全家自殺;

有兵部主事金鉉全家自殺;

等等。

除了這些有名有姓的官員之外,天下其餘殉國者,高達八千六百餘人。

他們大義凜然、壯烈殉國、從容就義,為大明之亡而殉國。

“陛下有旨,罪犯魏藻德、張縉彥、吳觀.罪在不赦,誅九族”

隨著朱由檢一聲令下,數萬個人頭在菜市口一同落地,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這些勳貴、貪官、奸商們的九族,男的盡皆被斬首、女的充作軍j,主犯則被剝皮楦草,懸掛在城門下,以儆效尤。

不僅如此,他們的事蹟還會被刻進石碑,著成奸臣傳,警示後人。

“好了,現在咱說三件事。”

朱元璋看向朱由檢,開口說道:“其一,儘快收攏京城各大營的兵馬,擇其優而留之,棄其劣者而逐之。”

“正好,你查抄瞭如此多的銀兩,軍費該補發的就補發,老弱病殘的該遣散的遣散。”

“其二,張榜安民,以慰民心,這個不用咱教你了吧?”

“其三,選拔官員,以填充空缺。”

“大明養士三百年,別的不多,就讀書人多,想當官的沒有十萬也有八萬。”

“對照咱給你的明史一書,你自己考慮該如何選拔官員。”

“讓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才是一位合格的君主該做的事。”

抄家之後,接下來就是抵抗李自成,以及幫助崇禎重整江山。

至於消滅後金韃奴,那得放到最後面去。

朱由檢此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疑心病太重。

他當了十六年的皇帝,竟然換了二十幾任內閣首輔。

幹得好,是你應該做的;

幹得不好,就是你背鍋!

尼瑪!

碰到這樣的皇帝,誰願意給他幹活啊!

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想要做好皇帝這個職業,最重要的是知人善用!

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足夠了!

“太祖爺所言甚是,孫兒明白了。”

朱由檢聽了,重重的點頭。

說完,他就離開了廣場,開始發號施令。

太祖皇帝已經把接下來該做的事,分成三點,一步步告訴了他。

若是還做不好,那朱由檢這個皇帝就可以下臺了。

“說起來,也怪不得他,是他前面的歷任皇帝太不務正業了。”

目送著朱由檢離開,朱元璋語氣悠悠的說道:“老四,你是罪魁禍首!”

大明十六任皇帝,自老四朱棣開始,一個比一個奇葩。

朱棣是戰爭狂人,大將軍勝過皇帝;

仁宗朱高熾酷愛美食,號稱美食達人;

宣宗朱瞻基也很有名,號稱蛐蛐皇帝;

英宗朱祁鎮,大明戰神,瓦剌留學生自是不用多說;

憲宗朱見深,愛上自己的奶媽,更是給老朱家丟臉;

孝宗朱祐樘,一生只有皇后一個女人,號稱深情皇帝;

武宗朱厚照,更是將豹房玩出花來了,集齊了各種野獸;

世宗朱厚熜,更是鼎鼎有名的修仙皇帝,二十二年不上朝;

穆宗朱載垕,沉迷女色,最後更是死在女人肚皮上;

神宗朱翊鈞,這位跟嘉靖有得一比,也是二十年不上朝;

光宗朱常洛,這位跟他爺爺差不多,在位一個月就死在女人肚皮上;

熹宗朱由校,大名鼎鼎的木匠皇帝,跟書畫皇帝宋徽宗趙佶一起,堪稱皇帝界的臥龍鳳雛;

然後就是最後的朱由檢,勤勤勉勉還是亡了國。

“爹說的對,是兒子的錯!”

朱棣聞言,想到明史對後世歷任皇帝的評價,默默背下了這口黑鍋。

(本章完)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江湖仇怨

馬慶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