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以我心代天心,以我意代天意【求訂閱】

直播間。

看到真人帶著朱元璋跑到江南,坐看某個小縣令斷案。

群員們都大為驚奇,這又是鬧哪一齣?

待看完整個斷案過程之後,所有群員都沉默了。

這種事情,屢見不鮮,對群員來說很常見。

無外乎是土地兼併,至於手段,反而不是那麼重要了。

封建王朝之所以會陷入三百年不斷輪迴的怪圈,土地兼併當居首功。

貧富差距的產生,便會導致土地兼併的發生,而土地兼併又會導致貧富差距的進一步拉開。

富人越富、窮人越窮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富者阡陌成群,窮者無立錐之地的情況也就成了常態。

接下來,便是階級固化,富人們擁有各種各樣的優勢,所以入仕的機率要比窮人高。

擁有了權力之後,進一步剝削底層窮人,引爆那根導火索,上演一幕幕農民起義,王朝也不可避免的走向沒落。

不過,令群員們好奇的是,一般這種事情都是發生在王朝中期或是後期。

但朱元璋的大明王朝才成立一天呢,天下間就已經有了土地兼併的苗頭。

“土地兼併,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哎,底層的百姓苦啊!幾千年來,百姓什麼時候真正的幸福過?”

葉凡感嘆了一句。

“按理來說,這黃世仁不會做得如此急躁才對,我仔細研究過鄉鎮的小農經濟,一般的地主都不會殺雞取卵,哪怕剝削百姓也不會幹這種一刀子買賣,而是溫水煮青蛙慢慢來。”

寇仲摸了摸下巴,有些疑惑的說道。

“咦,這一點我還真的知道,寇仲你不知道那是因為隋唐時的經濟以糧食為主要來源。因此,無論是朝廷還是地主,與底層的百姓都保持著一個相對剋制的態度。那就是,既剝削農民,又不會讓他們活不下去,也就是滿清的三十三兩銀子政策。”

王超開啟電腦在網上查了一下,說道:“宋元時期,小手工業資本興起,大地主的主要產出由土地轉為手工商業,他們就沒有耐心再侍弄土地,而是想透過經商賺快錢、賺大錢。因此,對待底層農民也就沒了之前的耐心,這種殺雞取卵的事情,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一點,也是為何兩宋之時,農民起義的數量為歷朝之最的原因了。”

“因為地主們開始向資本家轉變,他們改變了以往溫和的方式,不再將底層農民視為生產工具,下起手來自然也就不會留情,逼得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事,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而朱元璋剛剛建立大明,還沒有頒佈大明律法,民間大多還是以元律為主。直到大明律法頒佈之後,規定了士農工商的戶籍不可轉變,有效遏制了商業發展的苗頭,這才給了底層農民一條活路,沒有被資本家給逼死。”

“所以,朱元璋頒佈的戶籍制度算是給大明王朝續了一波命,要不然啊,大明王朝可能挺不到一百年就覆滅了。”

洋洋灑灑的說了一通之後,王超才停下來。

這個說法是他在網上找到的,是一個歷史系教授講課時所說。

王超琢磨了一下,還真挺像那麼回事,便對著網上的資訊唸了一遍。

“這樣說的話,倒也有幾分道理。”

“確實,明朝中後期全面崩盤,除了東林黨、江浙黨以及閹黨之爭,資本主義的萌芽也脫不了關係。”

“對,八大晉商為我大清的崛起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們就是華夏資本家的典範。”

“呵呵,難怪老馬會說,如果有10%的利潤,資本就會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資本就能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著絞首的危險。”

“這些資本家的心都是黑的,說喪盡天良都算是表揚他們了。”

其他群員聽了王超的一番述說之後,一個個都恍然大悟,徹底明白了過來。

是啊,剛剛真人與朱元璋所看到的縣令斷案,不過是天下大勢中的一個縮影而已。

看似只是一個小地主與普通農民之間的事,實際上卻是關乎整個天下的大事。

同時,這是農民和資本家之間的階級矛盾,天然就不可調和。

場中。

看完了縣令斷案之後,李長生帶著朱元璋離開了縣衙。

“聖父是想告訴咱,這天下沒有永恆的王朝嗎?”

一路上,朱元璋都在考慮李長生帶他看這一幕的用意。

他雖然從小沒念過書,但起兵之後,也時常讀書,還請大儒教導自己。

所以,朱元璋是知道歷史的,並不是完全的文盲。

他知道,自秦始皇統一天下以來,中原華夏沒有永遠不倒的王朝。

哪怕開國君主再英明,定下的法律再森嚴,治下的官員再廉明。

隨著時間的推移,終究還是會爆發出如階級矛盾、社會矛盾、土地矛盾.等等各種矛盾。

平時可能沒什麼,但當矛盾積累到一個極限之後。

一旦爆發開來,勢必會驚天動地,天下震盪。

無論多麼強大的王朝,也會毀於一旦。

強如大漢、大唐,早已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成了故紙堆裡的往事。

“何為永恆?一萬十萬年算永恆嗎?亦或是億萬年才算是永恆?”

李長生負手而立,眺望著萬里山河,悠悠說道:“對貧道來說,這也不過眨眼即逝罷了。”

“嘶”

朱元璋張大了嘴巴,露出滿臉不可思議之情。

億萬年的時間,也簡直是一個無法想象的數字。

而對於長生聖父來說,卻僅僅只是眨眼即逝.

“你想讓吏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同時也想讓大明的國祚永存,貧道沒說錯吧?”

朱元璋的心思,幾乎對李長生不設防,他心裡想什麼,李長生比他自己還要清楚。

“請聖父教咱!”

朱元璋聞言,神情一振,再次五體投地的跪了下去。

“你先起來吧。”

李長生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說道。

隨著他話音一落,朱元璋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

“是!”

朱元璋恭敬的回道。

李長生大手一揮,帶著朱元璋快速遊走於大明的每一個角落。

同時,他那淡淡的聲音傳入朱元璋的耳中。

“伱要明白,貪官汙吏殺之不盡、斬之不絕,無論多麼完美的法律都有人鑽空子,以此來謀取私利。”

“無論多麼正直的人,只要當了官之後都會變得圓滑,歸根結底,這是人的私心在作祟!”

“每個人都有七情六慾,也就是私心,就好比你,大明皇帝朱元璋,你敢說你沒有私心麼?”

“你想讓大明永垂不朽、萬載不移,不也是私心麼?你想讓兒孫世代纓榮、永享富貴,這也是私心吧?”

“所以,歸根結底,只要是人治,就無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然而,法治又能避免嗎?不能!法治,歸根結底也是由人來統治。”

“問題又回到了原點,無論是何種制度,都會出現各種貪腐現象。”

李長生的話語之中,充滿著一種名為信念的力量。

頓了頓,他說道:“貧道這裡,倒有一個解決的辦法!”

滿天下走了一圈之後,他們又回到了應天府外的鐘山之上。

李長生轉過頭來,詢問朱元璋:“你,想不”

“懇請聖父賜教!”

朱元璋精神一振,連忙躬下身來,作洗耳恭聽狀!

“你有沒有想過,既然人治和法治都不行,能否用其他東西來替代呢?”

李長生的話,既是詢問朱元璋,也是詢問觀看直播的群員們。

“用其他的東西來替代?”

“還有什麼能替代人治與法治的嗎?”

“我想不出來,你們呢?”

“真人還是直接說吧,我腦子笨,想不出來。”

“是啊,真人就痛快點說出來吧。”

“我腦子也笨,根本就想不到。”

群員們聞言,一個個都議論紛紛。

“用什麼東西來替代?難道聖父要傳授咱仙法麼,讓咱長生不死,這樣也可使大明永垂不滅?”

朱元璋神情一動,出聲說道,話雖是疑問,卻是肯定的語氣。

在他想來,聖父神通廣大、法力無邊,若是能傳他長生仙道,那他朱元璋定然可以永遠的活下去。

到時候,他大可以根據實情,來制定相應的律法,以避免種種矛盾發生。

換而言之,只要他朱元璋一日不死,大明就滅不了。

“不,這樣只治標不治本,並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

李長生搖了搖頭,說道:“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你一人之力又哪能比得上天地之力?”

“為什麼做了壞事的人長命百歲,而好人就命苦?為什麼貪官汙吏殺之不絕,土豪劣紳層出不窮,窮人卻只能餓死呢?為什麼貧富差距那麼大?路有凍死骨,朱門酒肉臭?”

“普通人受盡欺壓,受盡不公,受盡苦難;卻無能為力,呼天不應,搶地不平;舉頭三尺有神明,盡是放狗屁。”

“還有王法嗎,還有公道嗎?”

李長生淡淡的聲音,令朱元璋震耳欲聾,也響徹整個大明世界。

“天道無常,以萬物為芻狗!人道有情,以王法治天下!”

“貧道欲以神通將世間的規矩、律法、道德,通通都刻寫到天地之中,令天地復甦,代為執法!以我心代天心,以我意代天意,以人代天,行人之法!違者遭天譴雷劈!”

“朱元璋,你可願意?”

單單讓朱元璋一人長生不死,固然可以鎮壓整個大明,讓天下按照他的意志來運轉。

但這只是下下之策,也不值得李長生專程跑上一趟。

李長生要做的,卻是改寫天地的規則,將世間的規矩、律法、道德都寫上去,讓天地活過來,誰敢觸犯,直接降下天雷以示懲罰!

而且,天地鐵面無私、公平公正,絕不會循私枉法。

這樣一來,才能保證絕對的公平公正!

常言不是說,舉頭三尺有神明麼,但這只是百姓的癔想而已。

他李長生今天就要從無到有創造出這個神明,讓衪代替人治,來統治天下。

讓這世間,做到真正的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

“改寫天地規則,以我心代天心,以我意代天意?”

朱元璋一聽,整個人都傻了。

不僅是他,就連聊天群裡的一眾群員們也都傻眼了。

這個說法,完全是一個新思路,為群員們推開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以人代天.”

朱元璋渾身顫抖著,心裡湧起了驚濤駭浪。

他從未想過,居然有這種法子,可謂是開天闢地以來,第一次出現。

自古以來,老天爺都是高高在上的代名詞,從來沒有人想過衪真的會出現。

但細細想來,從邏輯上來看,這個說法完全沒有問題。

以往,百姓遇到不公之事,除了求助於官府之外,只能自己解決。

求神拜佛,也不過是求個心安而已,那不知名的神佛也不知道是不存在,還是壓根就不想理會。

從沒有聽說,誰求神拜佛,可以幫助自己渡過難關,或者是主持公道的。

但是,如果按長生聖父所說,以人代天,行人之法!

那高高在上的老天爺,將變成律法、道德的代名詞。

誰敢作惡,必有天遣!

這樣一來,老天爺比之再嚴酷的法律、再高尚的道德都要管用!

“咱,大明皇帝朱元璋,懇請聖父賜下‘以人代天’之法!”

想到這裡,朱元璋深吸一口氣,激動的說道。

“好,希望你日後不要後悔。”

李長生微微頜首,說道。

說罷,他飛身而起,脫離了世界的束縛,來到混沌之中、世界之外。

整個《朱元璋》世界,都出現在了李長生的眼前。

他打量了一眼,屈指一彈,一道法力落入世界之上,慢慢侵蝕著世界的天地規則。

天地有規則,太陽東昇西落是規則,水往低處流是規則,一年四季變幻也是規則,日月經天、江河行地、春風夏雨、秋霜冬雪還是天地規則。

而現在,李長生要在這些天地規則之內,再新增一些新規則進去。

(本章完)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遞仙路

彩筆亂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