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處理及時,並沒發生什麼大的傷亡。

只是各地城池的道路,都出現了嚴重的損傷。

一些泥巴路面,泥雨不堪,不少人在路上滑倒。

今日上朝。

有人說了關於暴雨的事情。

“陛下,最近年年暴雨,沖垮不少道路,造成洪水氾濫,等天晴了,這些道路工部也要及時處理啊。”

“只要下雨,年年此情景,今年修路怕是又要花費一筆錢!”

眾人對此也是無奈。

大宋的官道和一些小路,都是夯土建立而成,平日一些小雨,風沙倒也不礙事。

凡是遇到暴雨傾盆,而且一路連下,這些夯土地面就會很難下腳,無論人還是馬車都非常艱難。

不但影響行人,更影響經商馬車過道。

很多其他地方的貨物以及汴京城的貨物來往運送,會遇到很大的麻煩。

下雨路不好走,汴京城物價會有所上漲。貨物比較短缺。

大臣們都在商議這件事情,只是年年商議,年年都是花錢修路,能有什麼好辦法。

有人說道:“陛下,如果將官道全部用石板進行修建,會一勞永逸,很長時間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就是花費有點大,但後期維修成本低。”

“這絕對不行!”王藻:“大宋地圖廣闊,若是全用石板鋪路,將是一筆無法承受的鉅款,石板開採,人工,物力,運送,建設,根本無法承擔。”

“雖然這個辦法好,但耗費巨大,有損國庫大量財富,如今遼國和金國正在開戰,戰火隨時可能蔓延,此刻大量用錢,萬一到時軍餉不夠用,恐遭鉅變!”

“王大人說的有理啊!石板鋪路,耗費太重!”

“陛下,其實不用擔心,這麼多年都過來了,每年花費一筆維修費雖然麻煩,但也能承受。

天氣也不可能一直下雨。”

有朝臣認為,既然要耗費這麼重大的開支,還不如算了。

宋徽宗聽到眾人議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不過想到趙樞點子多,大宋這麼多新鮮東西他都能造出來。

宋徽宗看向趙樞問道:“樞兒,對於大宋道路難走的問題,你有什麼好想法?”

宋徽宗遇到問題,都會不由自主的想到趙樞。

誰讓趙樞做了那麼多事情,每件事都是大事呢。

眾人紛紛將目光看過來。

聞言,趙樞笑道:“父皇,這路年年修也不是一個長久之計,可以修建一條保數十年的官道,如此,便可一勞永逸了!”

“兒臣建議將所有汴京城官道,及其他城池道路全部重建。”

對於修路,趙樞還是很有興趣的。

路通財通,道路對交通,商貿,軍事,有巨大好處。

也算得上浩大工程。

現場引起了一陣騷動。

“肅王所言,莫非還是用石板鋪路?剛才諸位大臣說了,此法消耗過大。難道肅王有更好的方法?”蔡京發問。

“父皇,兒臣既然要修路,自然不能讓國庫消耗過重,所以兒臣採取的是新方法。”

“哦?是何辦法?”宋徽宗來了興趣。

“兒臣以為,可以採取水泥進行修建道路。”

趙樞工廠裡面水泥早就出來了,只是一直沒用。

沒有趙樞的命令,都存放倉庫誰也不準動。

如今,正好可以用上。

只是水泥這個概念和新詞,讓眾人疑惑。

這水泥是何物?

水泥難道是水一樣的泥?

如此不是一樣下雨就沖垮了嗎?

“談到水泥,諸位會以為這是一種泥巴,實際不是,這是一種非常堅固耐用的新材料。

修建好後,路面平坦,防風防火防水,且能用數十年而不壞。”

“世界上有如此神奇的材料嗎?”

眾人感覺聽起來不錯。

宋徽宗問道。

“這水泥,製造難嗎?成本相比石板如何?”

眾人也很關心這個問題。

剛才說到石板耗費大,如果水泥也是如此,就失去了意義。

他們並不是造不出好的路,只是花費過重,不划算。

再一個,就是效率問題了。

如果製造起來需要很長時間,耗時耗力,也是艱難。

趙樞笑道:“父皇,兒臣的所說的水泥非常簡便快速,據兒臣所知,汴京城的主道,長三千米,寬百米,此道修建通常需要花費七個月。”

“而兒臣所說之水泥,如果建造,只需要半月即可。”

“且,成本只有之前道路的兩成!”

眾人臉色變化。

“半月就能修建完成?”

“不可能,再快的材料,也不可能半月修建,且成本才兩成!”

不僅是朝臣們,就是宋徽宗也是面色驚愕。

半月修建完成是什麼概念。

那可是汴京城的主道啊。

一直從城外連線到皇宮內部,如此大路,半月完成,沒聽過有這種神速之法。

想到是肅王所提,宋徽宗還是問道:“樞兒,這可是大事,所言當真?”

“父皇,兒臣自是不敢欺瞞父皇,而且此事兒臣可以負責,到時可見結果。”

“兒臣保證十五天之內,將大道修建完成。

修建一座都城的道路有何難,若是有足夠的人手,就是整個大宋的主幹道,兒臣也能快速完工。”

“修建道路需要花費多少錢呢?”蔡京問道。

“三萬貫就能解決。”

三萬?蔡京無法理解。

大臣議論紛紛。

“這樣一條道路,之前修建大概要十六萬貫,如果按照肅王所言,只需要三萬,確實節省了大量成本。”

有朝臣感慨。

一條節省十幾萬貫的成本,相當於以前修建一條道路的錢,可以修建五六條出來。

這成本就大大節約了。

三萬貫,確實有些便宜了。

“肅王所言,諸位大臣不曾見過,真能如此,確可以將整個大宋道路都重建。

在此之前,微臣提議還是先建樣本,如果沒問題,才好實施下去。”

王藻發言。

宋徽宗點點頭:“樞兒,你意下如何?”

這麼重大的事情,自然不可能沒看到東西就直接開始建立,萬一出現問題,就麻煩了。

這種考慮是正確的。

“父皇,只需要三天,兒臣就會做出樣本,到時大家都可觀看兒臣建立的水泥路。”

“好,朕給你三天時間!”宋徽宗滿臉笑容。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想,活著

罪人的懺悔

巨甜!鹹魚王妃養夫有方,方方高糖

雲開時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