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們以為是要重新建路。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只是當路修建到一半,眾人才發現路和以往的不同。

灰白色的路,還未開始走人,已經清晰映入眾人眼底。

路周圍防護拆開的時候,一半的水泥路修建好了。

眾人在上面踩踏,紛紛讚歎神奇的水泥路。

“這路很紮實啊,鐵板一塊呢。”

“之前看到的時候,好像是水泥和沙子,軟和的東西灌注的,怎麼幹了之後是硬的?”

“我也想不通。”

這條路先修建了一半,通路後,另外一半開始修建。

合併一起,就成了一條寬闊深長的主道水泥路。

之前承諾的是半月,實際整體完工只用了十天不到。

這是水泥路快速成型和人工比較多的原因。

以往的路人工再多,也不可能這麼快。

水泥快速乾燥,變硬,是根本的效率核心。

“修建完成了,和肅王說的一模一樣,是條好路!”

文武百官,宋徽宗親自出來觀看修建完的路。

宋徽宗在上面行走,用力踩,有的朝臣蹦起來。

宋徽宗站在皇城牆上,目光掠向遠處一條灰白色的路和其他道路相比起來,整齊,平整。

簡直無法想象。

更加神奇的是,如果眺望遠處的水泥路會發現地面彷彿泛起了一層層反光的波紋,彷彿地面有水一樣。

“諸位愛卿發現沒有,遠處似乎有水?”

宋徽宗站在高牆上驚呼指著遠處。

“是有水啊!”蔡京他們眺望,也發現了這點。

“快,派人去看看,今天天氣不錯,公路上為何會有這麼多水,去查清楚。”

有人過去檢視,回來之後。

“陛下,公路上並無水!”

“你看清楚了嗎?”

“回稟陛下,整條道路小人騎馬觀測完,並沒有發現有水的痕跡。路面很乾燥。”

“這就奇怪了!”宋徽宗和眾人對視一眼:“既然無水,為何會有水波呢?”

眾人將這一現象稱之為奇觀。

“樞兒,你快過來看看這是怎麼回事!”宋徽宗找來趙樞,將這現象說了出來。

“父皇……這並不是水,公路上看著有水,是因為在太陽的照射下,路面的溫度比較高。

這樣接近路表面的空氣密度小,當透過遠處看路面時。

由於入射角大到一定的程度就發生了全反射現象,如此疊加在一起,路面就象一面鏡子反光,並從遠處看好像有一攤積水。

所以,這並不是水,而是光的折射現象。”

趙樞為眾人解惑。

這是現代化知識,他們不理解也正常。

“還有這種說法?”趙樞的科普,讓宋徽宗以及一群朝臣算是漲了見識。

“想不到這其中還有這麼多道理!”眾人對此事頗為感慨。

不多時,水泥路上出現了一隊騎兵,在路上進行來回踐踏。

整個城池的百姓聽到震耳欲聾的聲音,紛紛看去,騎兵到處踩踏,水泥路卻完全能承受。

路的質量經得起考驗。

眾人高興了。

汴京城的百姓們因為有了新路,也對此情緒很是激動。

他們並不反對建這樣的路,確實比以前要好多了。

一時間,水泥路的建設,在汴京城不斷傳開。

都說汴京城有了一條新路,這樣的路準備擴散整個大宋。

將為大宋帶來不可估計的變化。

“不曾想,修路如此簡單,就這麼幾天,一條几千米的路就完工了,肅王之能,讓人敬佩。”

許多文武百官內心頗為感慨。

趙樞的行為,打破了他們內心對路的固有觀念。

以前聽說修路,那是極為耗時耗力的事情。

現在這麼簡便,由此看來,路其實也可以很快修建。

只是沒有掌握方法而已。

這次工程,百姓們和朝廷都很滿意。

趙樞自己也覺得路質量很好。

宋徽宗看到百姓群聚,手中還拿著一份報紙,不由問道:“百姓們也在議論這新路吧!”

大臣笑道:“陛下,剛才微臣聽說了一些,百姓們是在讚歎陛下聖君呢。”

“哦?這和朕有什麼關係?”

“陛下,這報紙上寫的,您看看!”一大臣拿出一份報紙。

宋徽宗拿起來一看。

上面內容大致意思是,最近連天暴雨,官家考慮到百姓出入困難,一些地方出現道路毀壞的現象。

大宋官家擔憂百姓,日夜難眠,所以特意想為百姓們重新修建公路。

並委託肅王將這件事情妥善處理。

肅王接旨之後,經過日夜苦想,終於想出了一條新道路的方法,將公路修建完成。

大宋日報,登記了這樣的事件過程,對百姓公佈修路原因。

此番,不但有趙樞的盡職盡責體現,還將宋徽宗聖君之為展現的淋漓盡致。

路是趙樞想出來的,修建道路,為百姓謀福,是宋徽宗日思夜想的執念。

他一心想要為百姓做事。

報紙在修建道路完成的時候,就發了下去。

全城百姓,都在議論這件事情,說肅王是大才,官家是聖君。

都念著他們的好呢。

對於宋徽宗這個藝術家來說,他不缺錢,不缺權,最在意的就是詩詞歌賦,以及百姓們對他的風評。

精神上的需求。

如今百姓們因為修路而說他是聖君。

能為百姓謀取福利,乃是聖君所為。

這聖君二字,就猶如觸碰到了宋徽宗內心深處的需求點,讓他面色一怔之後勐然大笑了起來。

“樞兒,這件事情是你辦的吧?”

“是,事先沒有通報,還請父皇責罰。”

宋徽宗搖搖頭。

“何罪之有,為何要責罰?你此舉,倒是讓朕佔了些便宜,你最近辛苦了!”

宋徽宗笑吟吟道。

“水泥路沒有父皇的準允修建不起來,作為臣子應該為官家分憂,這都是分內之事,一切都是父皇的決策。

兒臣只是聽從了父皇的旨意而已。倒是兒臣佔了父皇的便宜。”

“好好好!”宋徽宗一連說了三個好。

肅王做事考慮如此周全,讓宋徽宗龍顏大悅。

他其實什麼都沒做,就被趙樞說的為百姓日夜難眠,這聖君的形象,來的太突然了。

忽然,城外一片震動,百姓們因為道路建成,越想越覺得感動,於是看向城牆上的宋徽宗,紛紛跪下。

有人呼喊陛下萬歲,隨後整個汴京城的百姓都開始呼喊起來。

聲音震天。

讓宋徽宗渾身雞皮疙瘩起了一身。

他被這樣的畫面震住了。

要知道,這還是百姓們第一次如此感謝他。

宋徽宗很快穩定下來。

作為君王,臉皮一定要厚,他笑著臉和眾人笑著,似乎這一切都是他弄出來的。

除了剛開始愕然外,表現的跟報紙內容一樣,彷彿他真的是聖君。

他看向旁邊的趙樞,沒說話,但目光中的味道不言而喻。

這件事,做的很好。

他非常滿意。

旁邊趙桓,蔡京等人感覺趙樞這功夫也不是一般的厲害。

官傢什麼時候幾天日夜苦想了?

他每天都在延福宮釣魚,書畫,根本就沒操心啊。

大家心知肚明,事實如何並不重要,重要是天下民心匯聚……

第一件道路修建成功之後。

很快,工部開始規劃了一張完整的規劃圖。

以大宋汴京城為中心,擴充套件道路,傳播水泥制路技術。

人員四散發出去,全國各地要開始修建水泥路。

文武百官紛紛找趙樞,想要拿到好路。

至於道路遠近位置,都是趙樞說了算。

“王爺,您看我分哪條道呢……能不能把汴京城外這條路給下官……”

蔡京等人紛紛湊攏,將錢上繳,趙樞根據這些人的官位大小,利益關係進行分配。

比如汴京城外的一些主道,距離汴京城比較近的州府之地,肯定是商貿流通最大的道路。

這些道路,有了經營權收益很大。

很多官員都在爭搶,趙樞與自己合作生意的朝臣給予優先分配。

對他們進行腐蝕。讓其更加親近。

再就是趙樞的親屬,比如任二姑的爹,趙樞劃分了一條非常好的道路。

是通往汴京城的一條路。

其次是朝堂上的高官,然後是最外圍的一批官員。

趙樞這麼做,由他自己。

他想怎麼分就怎麼分。

而且趙樞自己也投資了。

他除了要賺水泥的錢外,肯定是要投資幾條好道路的。

再者,就是宋徽宗自己投資了。

也可以說是朝廷投資。

朝廷之所以將水泥路外包,是因為不可能一次拿那麼多錢。

但不意味著朝廷就不用修建道路,比如宋徽宗就拿出來了一千萬貫,用來投資建設。

加上朝臣,趙樞自己的,和他有合作的商人之外,全國各地還有恐怖的餘量份額,足夠發散下去。

“氣煞老夫……分的也太遠了。”看到地圖,蔡京氣的跺腳。

有的人分到好路,高興不已,比如梁師成,王雲,金崇嶽,李綱等人。

就是王黼,分的路也是非常好的,汴京城外的一條主路。

蔡京分的是上百公里之外的,也不能說不好,與核心地帶比就差太遠了。

還不如一些偏遠區域的商貿地帶。

顯然,蔡京被區別對待了。

趙樞這麼做也是有道理的。

他是文武百官之首,和王黼同為宰相,王黼和其他朝臣分了好路,蔡京堂堂左相,分的路卻不如他們。

這是在給他們製造矛盾。

瓦解蔡京的力量。

讓他們太子黨內部產生分化。

只要是親近太子黨,沒與趙樞合作生意的,都是偏遠區域的路。

比如王藻,他也想要做這門生意,但他是趙桓的外公,絕對不可能被拉攏過來,那就讓他到遠處建設。

他們也可以拒絕,趙樞並不介意。

如此太子黨一部分人,發現自己被區別對待後,不由感覺跟著肅王才有肉吃,跟著太子有些憋屈。

時間長了,這兩部分人會形成瓦解狀態。

其實很簡單,和一些陽謀有異曲同工之妙。

如果朝中有兩個重臣,位高權重,皇帝為了防止他們聯合起來對抗自己,就會忽然提拔其中一個,器重他,誇讚他,重用他。

一次兩次沒什麼,次數多了,就會引起另外一人的猜忌和嫉妒。

之間形成地位的不平等,會產生嫌隙。合作起來就不是那麼容易了。但凡有點小事爭吵,這種矛盾就會激化。

這是一種陽謀的帝王術。

很有效果。

趙樞如此分配,有這點意思。

其中,還有一些彎彎繞繞,也並非親近太子黨的核心人都分不到好的。

有的不和趙樞做生意,也是太子黨的人,卻分到好的路。

這樣就會引起其他被區別對待的人猜忌,以為他和趙樞關係親近,不然憑什麼他們都是壞地方,你是好地方?

難道你不是太子黨嗎?還是說,你暗地親近太子黨,所以才能分好的路?

太子是人,他也會猜忌。

如此,就會變相打壓。

總之,一個分公路的利益,就足以讓太子黨不那麼凝固……

分配好後。

大宋全國各地都開始招供。

朝廷招工,官員們招工,外包的商人們也在招供。

王府則負責將技術傳達,將水泥供貨出去。

關於水泥供貨價格,趙樞已經想好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圍獵西歐

假道三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