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大道所至,便是天唐所在

開化坊門前,李絢一身黑衣黑甲,向後微微擺手,然後轉身離開。

兩隊千牛衛,兩隊金吾衛,護衛四周,隨同李絢一起前往昌州。

劉瑾瑜站在坊門之下,靠在母妃歐陽氏的懷裡,忍不住眼淚流了下來。

今日李絢前程返回昌州,送行之人甚多,所以李絢乾脆就讓劉瑾瑜留在府中,不必前往渭水。

該交待的,他基本都交待了。

至於其他,昌州到長安,六百里加急,也不過三天而已。

今日一走,李絢在長安的力量,除了商隊和從無外人知曉的潛勢力以外,明面上的力量幾乎全部都撤走了。

擺出來一副不再涉足長安之事的姿態。

同樣,其他人想要算計李絢,也沒有那麼容易。

皇帝的信重不說,秦明,狄仁傑,來遂這些人都在長安。

對了,還要加上一個姚崇。

只要自己不犯錯,別人想要攻訐他,還真不容易。

更別說,在朝中,還有劉仁軌。

至於李賢,李絢管他死活。

該幫忙的,他都幫了。

如果李賢還沉迷於爭鬥,而不專心處理政務,到時候,就該被收拾了。

……

昌州離京隊伍在長街上,匯入到李絢的佇列之中,跟隨的還有一眾送行的家人。

李絢的目光掃過,看到了跟在姚懿身邊的姚崇。

二十歲的年紀,一身綠袍的姚崇卻對老父不停的說著什麼。

讓人看到莞爾,但又有些溫情。

李絢收拾心情,繼續前行,最後在城門之外,看到了來送行的秦明和來遂。

至於狄仁傑,他要上常朝。

奇怪的是工部尚書劉審禮也在,身邊跟著一名李絢從來沒有見過的年輕將領。

慕容忠,還有麴崇裕,都在恭敬的和劉審禮說著什麼。

就在這個時候,一匹快馬極速的從後面奔來。

李絢下意識的轉頭,臉色詫異。

一身紫色蟒袍,是李顯。

李絢翻身下馬,擺擺手,手下諸人立刻開始繼續朝渭河岸邊而去。

李顯追到了城門外,被李絢直接攔下。

“王叔。”李顯笑著下馬,說道:“今日難得有理由在長安狂奔,甚是暢快。”

“若是被御史告上一狀,就有意思了。”李絢沒好氣的白了李顯一眼,看向走過來的劉審禮和麴崇裕等人,李絢低聲說道:“就到這裡吧,你一個人,不適合出城太遠。”

、“好吧。”李顯也沒法多說什麼,他轉口說道:“三郎科考之後,就會和四郎一起起行前往洮州,王叔若是無事,可來洮州相見。”

“臣領命。”李絢躬身行禮。

李顯是洮昌道行軍元帥,是李絢正兒八經的上司,他的命令,李絢是不能隨便對待。

“殿下。”劉審禮,慕容忠,麴崇裕等人,同時對李顯拱手行禮。

李顯擺擺手,說道:“今日是奉太子之命,前來送行南昌王和諸位臣工,前線緊要,本王就不多說什麼了。

彭城郡公若是有事,還請一併說完,我等就不要去渭水了。”

“喏!”劉審禮認真的拱手,隨後他看向李絢,側身一讓,將身邊的年輕將領讓出來,同時對李絢介紹道:“這位是監察御史婁師德,下官特意從御史臺調動,前往西北諸州,監察調運糧草,建造營寨之事,還請王爺多多協助。”

“聽聞婁御史之名。”李絢認真的點點頭,說道:“洮昌道必定遵奉總管之令,按時將糧草運送各地,妥善儲存。”

西北道並非只有洮昌道諸州,還有蘭鄯道,甘涼道,沙肅道諸州,各州的糧草,都需要分批運送道曲溝,興海和大非川等地。

並非全部聚集一處,而是在諸地分佈儲藏,避免給吐蕃人的奸細一鍋全端了。

“多謝王爺。”年輕的監察御史婁師德,穿著一身武將的軍服,笑起來非常的乾淨。

婁師德,王孝傑,李多祚,黑齒常之,這些年輕一輩的將領開始逐漸踏足戰場舞臺。

薛仁貴,裴行儉這一批人,用不了多久就會被淘汰。

可惜狄仁傑和姚崇這些人成長起來,還需要時間。

宰相之路可沒有那麼好走。

李絢深吸一口氣,看向劉審禮,拱手道:“大總管還有如何吩咐?”

“細作。”劉審禮面色肅然,認真的說道:“吐蕃人少不了要滲透昌州,謀毀糧草,王爺當多加謹慎。

另外烏海之事,還請王爺和孝傑多多配合,儘快弄清吐蕃人在烏海的兵力佈置。”

劉審禮抬頭看向眾人,肅然說道:“此番之戰,首戰甚重,若是苦海一戰能夠打好,那麼之後一切便會輕鬆許多。”

“尊總管鈞令。”李絢,還有慕容忠,麴崇裕等人,同時拱手。

“好了,下官也沒什麼可說了,殿下。”劉審禮轉頭看向李顯。

李顯微微點頭,然後說道:“本王在這裡,代替太子,還有父皇,祝願諸位,斬風破浪,前行無阻。”

“天命大唐,日月昭昭。”眾人全部肅然,對著李顯,還有後面的長安,沉沉躬身。

……

渭水之上,李絢廢了好一番力氣,才將諸人全部安置妥當。

洮州諸官,慕容忠,麴崇裕,婁師德,還有不少人都帶著隨從。

雖然上任不能帶家屬,但是隨從和僕役,卻是沒有規定的。

尤其是那些出身大家的縣令縣尉,身邊更是跟著不少幕僚。

還好,這些人的俸祿不用洮州來出。

洮州真正需要出的,是那些來自司農寺,太僕寺,將作監的專業人才,他們才是李絢治理昌州的根本。

女眷雖然不多,但還是有的。

李絢站在甲板上,看向後面船隻上不停進進出出的侍女,心中無奈的嘆了口氣。

那些人都是天山郡公夫人慕容儀的侍女,另外據說還有慕容儀的女兒,這一次也將一起前往伏俟城。

吐谷渾復國,這些吐谷渾王的女兒女婿也都要一起前往。

李絢的面色平靜下來。

他對於吐谷渾的未來著實不看好。

那位吐谷渾世子,眼中滿滿的都是野心,恨不得直接將大唐和吐蕃的所有力量全部都趕出吐谷渾。

但沒辦法,西吐谷渾還在吐蕃人的控制之下,東吐谷渾,李絢更是將整個伏俟城以東全都割了去。

還有正在籌建的新城,表面上看起來,是大唐準備時刻增援被吐蕃人攻擊的格爾木和德令哈,但實際上,卻徹底的阻住了吐谷渾人窺伺昌州的目光。

如果不是大唐大軍壓境,馬上也還有和吐蕃人的戰事,吐谷渾人說不定已經準備和大唐摩擦了。

李絢輕輕低頭,神色間閃過一絲凌厲。

他從來沒有要主動緩和這中間矛盾的打算,甚至他還在悄悄的推動這種矛盾。

如果吐谷渾不反,李絢將來又如何才能吞併吐谷渾呢。

……

從船艙走入主艙室,李絢一眼就看到了正看著昌州地圖的姚懿,開口問道:“長史,可有所得?”

姚懿認真點頭,說道:“王爺,此番治理昌州,真正重點在貴南和同德,同仁和興海,曲溝次之,最後是澤庫。”

李絢微微點頭,說道:“高原土地,本身便不適合生長糧食。

同仁的情況好些,但貴南同德,受草原影響太大,需要精細調理。

最後是興海,主要生長牧草便可,但也需要進行分割槽治理,什麼地方種那種牧草最好,最需要仔細劃定。”

“王爺所言有理。”姚懿贊同的點頭,他其實早就看出來李絢的打算。

這一次從六部九寺五監調人,太僕寺,將作監,司農寺的人最多,最讓李絢看重。

“長史,前線之事,本王親自負責,但昌州之內,放牧,蓄農,全部交於長史,其他長史一概不用去管,只要保證到了秋天,牛羊馬匹有足夠的牧草儲備,百姓有足夠的糧食可到明年秋天,如此,便是上佳政績。”李絢認真的將心思全部交託給姚懿。

“那麼司馬那邊?”姚懿有些擔憂的看向李絢,大軍開戰,昌州怎麼可能不調兵。

“司馬是偏師,他會率一千吐谷渾族騎兵進入山道,繞遠路前行大非川。”李絢嘴角閃過一絲自信,輕聲說道:“在冬天之前,吐蕃人不會對昌州大舉動手的,他們也沒有那個機會。”

“對了,還有另外一件事。”李絢指向興海的廣大區域,沉聲說道:“興海要修路,在整個草原上修硬地長路,將草場分割的同時,為大軍糧草運輸做好鋪墊。”

“王爺是在抵消我朝和吐蕃人在草原上的差距。”姚懿一眼就看清楚了李絢的目的。

吐蕃人的戰馬,可以在草原上任意橫行,但大唐的馬車就要麻煩的多,所以只要鋪路,那麼大軍就可以隨時抵達任何地方。

而且大唐的戰馬,也更適合在硬地上賓士,相比於草原,戰力更能發揮。

“除了興海,便是苦海和烏海。”李絢的目光望向了地圖上烏海的位置,輕聲說道:“烏海到興海之中,草原,泥沼,陷坑,到處都是,所以我們要修路。

只要我們的路修到了興海,那麼大軍再殺上去就容易多了。”

李絢輕聲說道:“大道所至,便是天唐所在。”

姚懿神色肅然,微微躬身。

……

“南昌王走了!”

明崇儼從外面走入學士院,看向了值房當中的幾名北門學士。

元萬頃微微點頭,說道:“南昌王這一走,恐怕要到年底才會回來。”

範履冰從後面走了上來:“他不再是我們的威脅了。”

明崇儼不得不點頭,武后雖然對南昌王有所防備,但實際上那種力量依舊只等同於有備無患。

侯莫陳家即便是會對南昌王做些阻礙,但也不會太過。

除非到了他們和南昌王徹底翻臉的時候,但那個時候,僅有一次機會。

“曹王和越王最近如何?”明崇儼主動轉移了話題。

元萬頃神色肅然說道:“已經查證,曹王和越王,準備送皇長孫厚禮,價值五千金。”

“這麼多。”明崇儼驚了,這筆錢,他們這些北門學士即便是全部家產累加起來,也沒有那麼多。

即便是周國公,如果拋開皇后的賞賜,五千金也已經有家產的十分之一。

“越王在江南有數座礦山,曹王在揚州蘇州有自己的櫃坊,這筆錢不多。”元萬頃微微搖頭。

“貧道記得南昌王查過此事。”明崇儼眯起了眼睛,這筆錢不少。

元萬頃詫異的看了明崇儼一眼,說道:“南昌王原本打算深查,但後來朝中另有任命,就掛了起來。”

“那麼如今,要繼續查嗎?”明崇儼認真的看著元萬頃。

元萬頃輕輕點頭:“要查,要深查。”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清月皇朝

喜歡密袋鼠的呂沐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