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猜測手段,提前應對

月光之下,平康坊喧鬧異常。

景怡苑後院,某座小院中堂。

坐在右側上首的狄仁傑,突然抬頭看著對面眾人,低聲道:“最近風向有些不大對。”

李絢放下酒杯,有些詫異的抬頭:“怎麼了?”

“最近有人要彈劾太子,而且不只是一個兩個,御史臺有很多人準備動手。”狄仁傑臉色滿是凝重。

來遂微微一愣,低聲問道:“東宮這一陣子還好吧,張公已經貶去了瑪多,在那裡建昌州都督府,其他人還要怎樣?”

皇帝甚至都不讓張大安過這個年,年前就讓他收拾行李,前往興海,在興海準備充分之後,然後趕往瑪多。

李絢這個正牌的昌州都督還在長安,他這個昌州都督府長史已經忙碌了起來。

“據說大理寺在東宮查到了許多不該有的東西,訊息傳揚了出去,整個東宮已經開始有些不安,內部重新清查了。”秦明聲音很低,極輕聲的說道:“尉遲循毓私下裡說的。”

“還是那句話,張公已經調走了。”李絢微微低頭,輕聲道:“或許這才是別人一直以來真正的目的。”

在座的狄仁傑,來遂,秦明,還有姚崇等人,神色頓時一凜。

張大安是東宮的定海神針,他一走,別人就少了顧忌。

前些日子的那場風雨,狄仁傑和秦明都是直接的參與者,來遂,還有姚崇都是旁觀者。

但短短數日之內的風雨,還是濺到了他們的身上。

“只希望這一切,別在正旦大朝發作,不然就真要出亂子了。”狄仁傑臉上帶著擔憂。

李絢輕輕舉起來酒杯,平靜的搖頭道:“陛下乃是聖主,天后亦英明無比,未有阻塞言路之行,但若有人不守規矩,違背朝制,寧死也要攪亂大朝,那這背後,就真得好好的查一查了。”

李絢一句話說完,在場的眾人,頓時感覺了一股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壓迫感。

正旦大朝,歷來都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次朝會。

每一步的進行都有絕對的規制,輕易亂不得。

一旦亂了,就絕對不是小事。

“王爺是否知道什麼?”狄仁傑突然看向李絢,問道:“王爺若是知曉什麼,還是告訴懷英,新年將至,不能出亂子。”

“還記得明崇儼嗎?”李絢看向狄仁傑,說出了事情的大半真相。

狄仁傑一愣,隨即認真的點點頭,說道:“記得,在之前的一些事情中,就有世隱真人的影子。”

明崇儼做的那些事情,根本瞞不過有心人的眼睛。

武承嗣雖然野心很大,但眼高手低,別說在密衛安插眼線了,就連東宮都不容易。

之前的那件事情,他所做的那些,無非就是有人在其中牽線搭橋。

這個牽線搭橋的人,就是明崇儼。

“現在這一次也是他。”李絢眼神中帶著凌厲,隨即看向狄仁傑說道:“懷英兄現在恐怕只能聽到彈劾太子的訊息,卻不知道,在彈劾太子之前,已經有人要準備彈劾本王了。”

狄仁傑一愣,隨即反問道:“王爺是如何知曉的?”

“明年二月就是春闈了,現在已經有人在士子當中傳風聲了。”李絢輕輕冷笑,說道:“到時隨便一個人做上一首諷刺的詩句,本王說不定就要出局了。”

“出局?”狄仁傑眼睛一亮,隨即下意識的說道:“明崇儼想要在對付太子之前,對付王爺。”

李絢太礙事了,誰也不敢保證,在關鍵時刻,李絢的立場究竟是怎樣的。

所以在此之前,最好先讓他出局。

“若是這樣的話,那麼必然會有人在正旦大朝會的時候,弄手腳了。”狄仁傑已經想通了這其中的關鍵。

李絢在麴豆兒入門之後,就要離開長安,今日將他們叫到一起,也就是為了這事。

況且新年近前,私下聚一聚,也是正常。

再有便是姚崇之事。

李絢如今在長安,姚懿在昌州坐鎮沒有回來,李絢作為上官,關心一下也是正常的。

可是現在,關於李絢的風聲就已經傳揚了開來。

明顯是有人要在他離開長安之前動手。

“還是有些不對。”姚崇這個時候突然開口,見眾人轉過頭,眾目睽睽之下,姚崇小心的說道:“想要動太子,豈是一般人能動的了的,沒有諸位宰相,諸位尚書,甚至於御史中丞的地步,誰敢動手。”

眾人頓時全部詫異的看向姚崇。

隨即,李絢點點頭,說道:“元之說的沒錯,一般人甚至都不具有和東宮對話的機會,即便是御史臺也是一樣。”

說著,李絢轉身看向狄仁傑,問道:“懷英兄,御史中丞,可是準備要出手了?”

御史中丞崔謐,沒有他在那裡認可,御史臺的那些御史,怎麼敢豁出一切都對太子下手。

要知道,現在可不是李隆基時代,有李林甫在前面擋著。

現在李治對李賢可沒有李隆基對李亨那麼戒備猜疑,朝中官員也沒有李林甫這麼一座大山在前面擋著,可以肆意攻訐太子。

雖說張大安已經調走,但皇甫公義還在,而且皇帝對皇甫公義的印象之好,還要在張大安之上。

這個時候,誰會輕易對李賢動手。

必然是有人擋在前面,那麼為首的,首選崔謐。

“不像。”狄仁傑思索片刻後,開口道:“崔中丞雖然不大阻止同僚們做事,但也絕對不會輕易阻止我等去做什麼……

尤其如果整個御史臺,在太子沒有失德的情況下,集體彈劾太子,最後的反噬很嚴重的。”

一國之內,太子之重,僅次於皇帝。

在皇帝沒有對太子質疑之時,肆意的構陷太子,等同於在向皇帝開戰。

新年之時,皇帝最希望看到穩定。

這個時候,如果有人想要動搖太子的位置,在諸外國使臣面前讓皇帝難看,那麼皇帝的憤怒是要殺人的。

這種事情,狄仁傑都清楚,御史臺那班人會不清楚。

“御史臺的諸位御史都是聰明人,風聞奏事在本朝是行不通的,所以必須要有實據。”李絢看向狄仁傑,輕聲說道:“如今的情況,如果真的有人全面調查東宮,恐怕不僅本王,滿天下都知曉了,但現在沒有,所以,御史臺只是這樣的幌子。”

“不一定。”狄仁傑看著李絢,說道:“王爺忘了,有人還要彈劾王爺的。”

“沒錯,是了,本王也還有事。”李絢忍不住的笑了,他怎麼忘了自己。

“王爺打算如何處置。”狄仁傑神色肅然的看向李絢。

姚崇也在一旁看著李絢,他的父親雖然在李絢手下任長史,但他和李絢的接觸卻並不多,他也在觀察李絢。

李絢平靜的搖頭,說道:“本王平日裡很少在長安行事,家中做事也特別謹慎,想要抓本王的把柄可不容易。

如果是單純的想要誣陷,也沒那麼容易,很多的可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那種拉扯僵持,短時間調查不清楚,將本王支開一段時間的那種手段……”

李絢有些恍然的明白過來,他知道明崇儼要在哪裡動手了。

婺州,杭州,揚州,洪州,彭州,就這五個地方。

但隨即,李絢就滿臉無奈。

想要調查清楚這五個地方的情況,的確沒有那麼容易,光是來回就需要大半個月。

“看來王爺是想清楚怎麼回事了。”狄仁傑看著李絢,認真問道:“敢問王爺,可還有救?”

“有。”李絢抬頭,看向狄仁傑說道:“說到底不過是誣陷罷了,多年以來,本王身邊多有千牛衛跟隨,相關之事,多有稟報東宮,只需要將那些東西全部都找出來,到時候辯駁不難,就怕……”

“就怕那些東西找不到了。”姚崇看向李絢,低聲說道:“元之已經知道對方想要怎麼做了。”

“東宮,縱火?”狄仁傑替李絢開口,眼神中帶著一絲難以置信。

李絢緩慢的點頭,贊同道:“元之所說有理,明日便是大年三十,東宮的燈籠會很多了,而且明晚的大半時候,太子,太子妃和皇長孫,都會在大明宮和陛下天后在一起。

東宮的防禦力量減弱,所以有心人便會趁機而入。

只需要一把火在後日正旦大朝燃起,那麼有些人就有了動手的藉口。”

“那麼現在就必須通告東宮。”狄仁傑沒有絲毫猶豫,直接斬釘截鐵的決斷。

“等等。”李絢叫住狄仁傑,然後在狄仁傑質疑的眼神中微微搖頭,說道:“告訴東宮沒錯,但不能直接就去,萬一我等猜到的事情,被別人知曉,放火去燒其他地方怎麼辦,而且對手動手的時間,不一定會在明晚,後日晨起也是一樣。”

狄仁傑一愣,隨即腳步停下的說道:“王爺所言有理。”

李絢略微思索說道:“本王寫一封信,秦兄交給尉遲循毓,讓他明日上午前往東宮,交給太子殿下。至於以後,是想要順勢抓姦當場,還是提前動手,就看東宮的算計了,而且……”

“而且什麼?”秦明下意識的問了一句。

李絢微微搖頭,說道:“這不過是對方的手段之一,對方手裡必然還有其他後備的手段,需要提醒東宮注意。”

“王爺所言有理。”狄仁傑,來遂,姚崇和秦明等人同時點頭。

“好了,今日感謝諸位,起碼讓本王知曉他們究竟想什麼。”李絢舉杯,同時說道:“後日正旦大朝,同樣是皇長孫的週歲生日,有人想動,必然準備妥當,此事本王還需要通告左千牛衛將軍北平郡王李景嘉,陛下那裡,也當做準備才是。”

“王爺所言妥當,張大安前車之鑑,我等可不能幹看著。”狄仁傑忍不住的點點頭。

他們如今知道的這些,雖然是猜的,但很有可能成真。

如果真的什麼都不做,那麼如果出了事情,那麼他們就會像張大安一樣,受到皇帝的斥責。

但如果他們提前將訊息上報,並且到時真的有人動手,那就有意思了。

……

從小院之中出門,朝著門外而去,就在這個時候,前面幾人迎面而來。

為首的赫然是歐陽通,王德真,格元輔,還有岑長倩幾人。

他們是在岑長倩調回長安慶賀。

李絢立刻停下腳步,拱手行禮,然後將狄仁傑,來遂,秦明,姚崇等人,介紹給幾人,同時邀請他們正月初六來家裡做客。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狠人帝師!

初級文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