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章 驚悚,光軍伏擊李敬玄

大軍掠過,無數的飛鳥騰空。

一隻蒼鷹混在其中,目光死死盯在了大軍之中。

瑪積雪山山口,論欽陵回頭看向群山之中,他總覺得有一雙眼睛在時刻盯著他。

但山林之中,除了驚鳥之外,再無他物。

論欽陵轉身,看向十幾裡外的大非川,三座嚴密無比、如同小鎮一樣大小的營壘出現在他的視線當中。

論欽陵的嘴角帶起一絲冷笑。

雖然當年的薛仁貴沒有這等嚴密的佈置,但他帶給論欽陵的威脅卻要遠遠超過劉審禮。

劉審禮的大營看起來嚴密無比,但這座大營在抵擋吐蕃大軍的同時,也失去了他們最重要的東西——銳氣。

沒有銳氣的唐軍,還是唐軍嗎?

看著前營之中,高高豎起的劉字大旗,論欽陵的嘴角帶出一絲不屑。

劉審禮如何能和薛仁貴相比。

薛仁貴手上哪怕還有一口氣,都要死戰到底,但劉審禮,只要看到一絲獲勝的機會,那麼哪怕是後撤數百里也在所不惜。

這一戰,論欽陵看的最清楚的,便是劉審禮的脾氣秉性。

這一戰,劉審禮作為主帥,太不合格了。

論欽陵側身:“傳令,調一萬軍直奔興海,拿下興海之後,北攻曲溝,徹底截斷唐軍的退路。”

一聲令下,一名吐蕃將軍應聲而出,

很快,一萬騎兵已經飛快地朝著興海的方向奔殺而去。

這個時候,三千騎兵從大軍後營奔出,朝著曲溝的方向而去。

論欽陵的臉上帶出一絲詫異,南昌王不在,大唐難道還有人能夠守住興海嗎?

……

興海城頭,一片靜寂。

張環面色凝重的望向遠處大非川的所在。

山勢起伏,峰巒迭起,根本看不清那裡情況。

但無數的飛鳥掠起,塵煙漫天,便是傻子也知道局勢兇險。

無數的黑衣士卒站立在城頭之上,但張環依舊還是無比不安。

“不用著急,大非川準備近半年,不是那麼輕易就能夠打下來的。”李絢坐在矮凳上,越過茶几,看向對面的餘澤,輕聲道:“餘叔,你覺得吐蕃的那兩千光軍現在在哪裡?”

“看樣子在王爺的眼裡,還是光軍最重要啊!”餘澤平靜的笑笑。

“論欽陵所能行者,無非就是強攻大非川,同時截斷興海,曲溝等地的聯絡,逼迫大軍斷糧,但這些都在幾位大帥的預料之中,而唯一脫出在預計之外的便是那些光軍的動向。”李絢輕嘆一聲,不知蹤跡的光軍才最有威脅。

“王爺覺得,光軍出現在哪裡最有危險?”餘澤直接反問。

李絢一時間有些感到好笑,明明是他在問餘澤這個問題,偏偏餘澤將這個問題甩給了他。

但李絢並沒有再將問題甩回去,而是在略做思考後說道:“是貴南和同德。”

餘澤微微一愣,隨即低聲道:“王爺是擔心吐蕃人已經悄然潛伏到了興海之後,準備配合前線拿下興海?”

“如今的昌州,如果說重中之重,無過興海,畢竟興海儲存著整個大軍數萬人半個月的糧草,一旦奪取這裡,不僅能夠截斷大非川糧道,同時還能夠奪糧為己用,論欽陵沒道理看不到這些。”

李絢深吸一口氣,說道:“所有想起光軍,絢總覺得後背一陣發涼。”

“所以王爺將都尉史進調到了貴南。”餘澤有些恍然的點點頭。

“史都尉是唯一不在論欽陵算盤當中的軍將。”李絢輕吸一口氣,神色肅然的說道:“張環以兵曹參軍之身守衛興海,餘叔和絢暗中輔助,足夠穩如泰山;丘兄和仁司馬,還有姚長史三人同守曲溝,也應當無礙;最後便是貴南了。”

稍微停頓,李絢接著說道:“貴南北與貴德相接,南連同德和興海,有一段黃河最狹窄處不過三十米,雖然夠深,但吐蕃真的想過,費些功夫還是能夠過的去的,所以哪怕沒有那兩千光軍的威脅,本王也會派人守著的,如果光軍真的出現……”

“王爺便會率一千黑騎直接殺過去。”餘澤頓時瞭然。

“嗯!”李絢平靜的點頭,說道:“拋開本王的一千黑甲騎兵和史都尉的三千揚州精銳以外,剩下能夠調動的,就是六千右驍衛吐谷渾騎兵,三千在興海,三千在曲溝,加起來一萬餘眾,想來守衛這城池應當是無礙的。”

“哪怕吐谷渾呢?”餘澤抬頭,輕聲說道:“王爺之前可是一直在擔心吐蕃人會利用吐谷渾人,會不會現在這個時候,吐蕃光軍已經潛伏進入到了伏俟城?”

“如果他們真去了,那就有意思了,突厥人會狠狠的給他們來上一記的。”李絢嘴角帶出一絲輕笑。

突厥人的確曾經有些蠢動,但可惜,當史暕帶著薛仁貴的親筆信回去的時候,所有的突厥人全都安靜了下來。

他們沒有想到,都已經在青海了,還能收到薛仁貴的親筆信。

薛仁貴的親筆信從來不怕假冒,因為他的語氣,在整個大唐,也沒有人能假冒得出來。

突厥人曾經被薛仁貴狠狠的收拾過,他的親筆信一出,所有的突厥貴族和將領,一瞬間全部安靜了下來。

這個時候,聰明的突厥人甚至已經想到,薛仁貴如今悄然藏在這裡,也就意味著,大唐在狠狠的算計吐蕃人。

這一仗,吐蕃人必敗無疑。

吐蕃人必敗,突厥人還有什麼必要和吐蕃人摻和在一起。

論欽陵原本計劃利用突厥人的背叛狠狠衝擊大軍背後,後來突厥人反悔,他又試圖用突厥人反悔的訊息,來挑撥大唐和突厥之間的關係,但可惜,一個薛仁貴,就足以將所有一切全部消弭。

所以如果吐蕃光軍出現在伏俟城,大唐很容易就四面八方的力量將光軍徹底絞殺。

李絢同樣希望看到光軍出現在伏俟城。

一旦伏俟城再次陷落,那麼大唐就有了將伏俟城徹底納入治下的藉口。

但可惜,光軍沒有出現在伏俟城,那麼他們剩下的選擇就很少了。

興海,貴南,曲溝,還有大非川。

李絢的目光看向大非川的方向,在他的視線盡頭,無數的煙塵盡起,一萬吐蕃騎兵,正面殺了過來。

……

無數弓箭從城頭射出,狠狠射向城外的吐蕃騎兵。

漫天如雨,壓的吐蕃騎兵根本抬不起頭來。

張環終於忍不住了鬆了口氣。

李絢坐在後面城樓裡,面色平靜的和餘澤喝茶,對於外面的無數吐蕃騎兵,他根本不在意。

守城士卒,只要有無數的弓箭,敵人就永遠也別想攻城得手。

更別說大唐士卒手裡最多的不是長弓,而是弩箭。

大唐工部尚書在大非川,整個西北諸軍,最不缺乏的就是弓弩。

更別說李絢早就在興海城,自己弄了一個小型的軍械所,整修弓弩,打造箭矢。

如今有大軍開戰為藉口,這種事他做起來很正當。

而且即便是昌州之戰結束,李絢進發吐蕃,這些工匠之事,依舊要落在他的頭上。

所以這些東西李絢只是一封奏章,皇帝便準了。

只是稍微限制只能修弓弩,而不能打造弓弩。

當然箭矢不限。

餘澤看著李絢,低聲問道:“王爺,如今大非川是什麼情況?”

李絢微微低頭,低聲說道:“還能怎樣,圍而不攻,論欽陵沒有那麼傻,明知道是陷阱還往裡趟。”

“怎麼感覺論欽陵總是要慢一步。”餘澤抬頭看向李絢,臉色詫異。

“被人牽著鼻子走,就是這樣。”李絢微微感慨。

在烏海之時,論欽陵以為大軍要撤,所以使勁的黏住不讓大軍後撤,但偏偏劉審禮要建戰功,反而狠狠的打了一場。

就在論欽陵以為劉審禮要繼續打的時候,被李絢射殺了尚結贊,給了劉審禮足夠的軍功,突厥騎兵不安,也讓他順勢撤離。

如今到了大非川,論欽陵以為大唐要以軍寨固守,然而他卻不知道,軍寨固守只是表象,大唐真正的殺手鐧是薛仁貴。

論欽陵資訊的獲得,永遠比大唐要慢一步,自然永遠都被牽著鼻子走。

當然,論欽陵手上還有足夠的底牌,光是一個重甲騎兵,就足夠讓大多數機關陷阱無法發揮作用了。

不過坐守前營的是劉審禮,恐怕已經在針對重甲騎兵進行改進了。

後營其實沒有多少人,原本放糧草的地方,如今已經空了。

至於中軍,現在坐守中軍的薛仁貴。

現在整個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人等著在看論欽陵衝擊中軍,等他將中軍的機關陷阱踏平,他就該面對自己的老朋友了。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在下面響起,一名千牛衛冒著箭雨來到了李絢身邊,拱手將一封公文遞給李絢。

李絢開啟公文看了一眼,隨即有些無奈的遞給餘澤。

餘澤下意識的接過,順口問道:“何事?”

“我們那位大總管,停在了鄯州。”李絢忍不住的輕嘆一聲。

前線開戰,西北道行軍大總管卻在鄯州逡巡不前,若是他能提前抵達曲溝,那麼整個局面便能更加穩妥,即便是沒有大非川的陷阱,也能順利拿下論欽陵。

餘澤輕輕笑笑,安慰的說道:“相比於其他地方,鄯州還算安全,大總管麾下的又都是新軍……”

“你說什麼?”李絢猛然抬起頭,死死盯著餘澤。

餘澤一愣,下意識的說道:“鄯州還算安全,大總管麾下又都是新軍,前往曲溝的大道上難免會有吐蕃細作……”

餘澤的臉色頓時一白,他忍不住的說道:“光軍去了日月山。”

日月山,青海湖東,青海南山之北,鄯州之西。

大唐吐谷渾原本分界之地。

“光軍下了崑崙東山,沒有去德令哈,也沒有去伏俟城,而是橫穿漫漫青海南山,直接殺到了青海湖東,準備埋伏大總管的一萬新軍,還有大量糧食,但沒有想到,我們那位大總管太過謹慎,根本就不出鄯州,讓吐蕃光軍埋伏了一個空。”

李絢轉眼就已經一切全部推測了出來。

他的臉色早已經是無比難看。

一直以來,李絢的目光都在烏海苦海大非川,還有整個昌州之地,他怎麼都沒有想到光軍會去鄯州埋伏李敬玄。

“王爺應該現在離開趕去。”餘澤已經忍不住的站了起來。

李絢穩穩的坐著,緩緩搖頭道:“現在去已經晚了,甚至就連飛鴿前往都來不及,吐蕃人必然已經斷了整個青海和鄯州的聯絡通道。

傳令:分兩路,一路直接派人去曲溝,讓丘貞沐攜本王令箭找右驍衛大將軍史暕,請他親自帶兵去鄯州;一路直接飛鴿傳書蘭州,讓他們支援,應該來得及。”

李絢抬頭,看向餘澤,輕聲道:“一切就在今夜。”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亂世戲

是洋芋也是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