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通天河,女兒國

大花石峽,側畔石屋。

烈火洶洶燃燒,濃煙沖天而起。

李絢從火中直衝而出,然後將背後的身影放在地上。

面色慘白的達札恭祿,心口捱了一刀,眼睛死死閉著,沒有一點呼吸。

王孝傑站在一側,忍不住問道:“這人怎麼死了?”

劉審禮,還有李謹行,黑齒常之等人滿臉失望。

“不,他還沒死。”李絢抬頭,略帶得意的看了眾人一眼,然後狠狠一巴掌拍在了達札恭祿的胸口。

“砰”的一聲,原本看起來已經徹底死過去的達札恭祿猛地吐出一口濁氣。

一下子睜開了眼睛。

隨即,他就又像灘軟泥一樣的倒了下去。

沒有絲毫力氣,呼吸短促。

一副快要死過去的樣子。

尤其是他的心口,大片大片的鮮血流出來,彷彿下一刻,他就會徹底沒命。

李絢不敢絲毫猶豫,左手在右側袖中一摸,兩根長針已經落到了他的指尖。

小心仔細的將長針插入達札恭祿心口上下兩側,緊跟著,肉眼可見的,達札恭祿流出的鮮血快速減少。

清理,敷藥,包紮,一系列的動作下來,達札恭祿的臉色雖然依舊白的可怕,但是他的呼吸卻已經穩了下來。

他活下來了。

“真是神奇。”劉審禮看著這一幕,驚訝的眼神落在李絢身上,隨即問道:“王爺,這是怎麼回事?”

李絢看向眾人,說道:“這世上絕大多數人,心長在偏左一點的位置,只有極少數人,心長在右側,平日裡也與常人無異,只不過不能做太沉重的活計,但也有一個好處……”

“多一條命。”王孝傑看向達札恭祿的臉上,滿是羨慕。

李絢搖搖頭,說道:“這是欺負不懂的外行人,不說斬首,割喉,就是他這一刀,如果沒有人及時救治,恐怕流血就流死他了……好在我等看起火起立刻攻城,不然還真的救不活他……不,他應該是死了。”

李絢抬頭,看向劉審禮,拱手道:“大帥,這事需要隱瞞下去,讓世人都知道他已死才好。”

劉審禮頓時明白過來,點點頭說道:“沒錯,他已經死了,我等也不知道他究竟是在怎麼死的,死在誰的手裡。”

“或許也可以直接去傳,就是死在論欽陵的手裡。”李絢嘴角閃過一絲冷笑,輕聲道:“論欽陵自然知道他已死,自然也知道我等知道是他下的手,但若我等說不知道誰殺了達札恭祿,反而會令論欽陵生疑……先將訊息放回去吐蕃,然後等到日後,他親自出現的時候,造成的衝擊才最大。”

李絢看向似有所悟的其他人,輕聲說道:“他可是吐蕃王太后的親弟弟,吐蕃贊普的親舅舅,論欽陵殺了他,放火燒燬他的屍體,徹底的毀屍滅跡倒也罷了,但是人沒死,將來或許這就是論欽陵的死亡之道。”

在場眾人,頓時就明白這裡面的操作。

戰場上的一些算計伎倆,放在政治上也是相當有效的。

眾人的臉上立刻就帶出了一絲憧憬。

昨日,李絢派人翻閱山嶺,送進去一封信,然而僅僅是半夜,大花石峽就突然起火。

幾乎是瞬間,大唐就立刻起兵進攻關口,但這個時候,關卡之中的吐蕃士兵竟然已經全部都撤走了。

只留下西側的一排石屋,洶洶燃起火焰。

李絢沒有絲毫猶豫,立刻就衝進去將達札恭祿背了出來。

好在他心口雖然捱了一刀,但人終歸是活下來了。

“如此一來,這個人,怕是不能留在這裡了。”李謹行抬頭看向李絢。

李絢微微點頭,說道:“先送到小花石峽,精心調理,等能動了,再送到昌州。”

“昌州不妥。”劉審禮擺擺手,說道:“昌州吐谷渾人太多,日後党項人怕也不少,訊息一旦洩露,就麻煩了。”

“昌州不行的話,那麼鄯州,蘭州也不行,河州怕是也有兇險,不如送到洮州。”李絢抬頭,目光炯炯的說道:“英王殿下如今在洮州,他身邊還跟著兩名御醫,送到那邊也能更好的調養,等休息好了,再密送長安。”

達札恭祿是一枚很有用的棋子,不僅可以讓他們用來引發吐蕃內鬥,還能讓大唐對吐蕃有更深的瞭解。

如此一來,日後想要攻伐邏些,就要容易的多了。

劉審禮點頭:“善!”

……

大花石峽,守將大廳。

劉審禮坐在中央,那裡原本是論欽陵的位置。

李謹行坐在左側上首,後面是黑齒常之和李謹行。

李絢坐在右側上首,後面是王孝傑。

“大花石峽已下,那麼接下來便是繼續前攻,追殺論欽陵。”劉審禮朝著外面揮了揮手。

下一刻,一名郎將已經將一副詳細的吐蕃地圖送了進來。

吐谷渾,党項,蘇毗,羊同,吐蕃,象雄諸部,清晰的出現在地圖之上。

劉審禮看著眾人,沉聲說到:“下一步,進發之地,就是柏海,論欽陵現在必然已經在柏海之側的瑪多城收攏兵力,我等需要立刻進發,越早越好,如此才能進一步。”

“遵令。”在場諸將同時站起來拱手。

劉審禮擺擺手,示意眾人坐下,然後才開口說道:“柏海再往南五百里,便是通天河,通天河兩岸,都是蘇毗王國地界,我等此番出擊的終點便是通天河北岸的稱多城。”

眾人眼睛不由得為之一愣。

之前李絢給達札恭祿寫信,說過他們的終點是通天河北岸,眾人還以為是對論欽陵的迷惑之策,沒想到是真的。

“馬上就九月了,高原冬天來臨的早。通天河北岸是巴顏喀拉山,南岸是唐古拉山諸多山嶺。”劉審禮抬頭看向眾人,沉聲說道:“山地崎嶇南行,又恰逢冬日嚴寒,糧道拉長,戰力減弱,論欽陵有非一般之敵,若是再前……”

說到這裡,劉審禮忍不住的搖搖頭。

冬日來臨,冰雪嚴寒,糧道又長,加上山路崎嶇,一個聰明點的對手,就都知道怎麼辦。

“大帥的意思,是想要拿下柏海,控制兩岸,然而以稱多為前置,防守吐蕃。”李絢有些明白劉審禮的意思。

眾人之中,他對吐蕃地形瞭解的最透徹。

越是往南,越不好走,巴顏喀拉山,唐古拉山,都是漫漫的山嶺。

他們能夠越過巴顏喀拉山,還是因為黃河源頭党項之地人口眾多,還能支撐。

再往北,通天河兩岸,已經是蘇毗邊界。

那裡便是曾經赫赫有名的女兒國。

當年可惜,被吐蕃吞併了。

蘇毗王都在更深處的昌都,那裡才是水草繁茂之所。

但昌都距離通天河,起碼接近一千里,山路之上補給不多。

回過頭來看,興海距離通天河,也有接近一千里,山路補給不多。

真要從興海殺到昌都,兩千裡高原群山,補給難獲,越是往前走,越離死亡越近。

李絢說完,眾人的面色已經沉重了起來,隨即相互點頭道:“便如此吧。”

……

大軍修整一日,便很快殺出了五十里山道。

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是柏海東北的一片水沼之地。

另外,還有數千的党項騎兵。

僅僅半日,党項騎兵便已經被殺的四面逃竄,而論欽陵卻早已經逃到不見蹤影。

站在瑪多城之外,李絢看向遠處的茫茫雪峰,神色肅然,那裡是巴顏喀拉山。

那裡雖然有無數雪峰,但卻多以丘陵為主,山勢並不高,最多隻有百米左右。

“論欽陵手上如果有足夠的人手,那麼說不定,便會以那裡為基,和我等鏖戰一番,但現在。”李絢忍不住的搖搖頭,說道:“那個傢伙,怕是已經沒信心再和我們正面對戰的,現在這時候,搞不好已退到了通天河南岸。”

“還是王爺的那封信起了作用。”王孝傑一臉肅然的看著遠處的山峰,雖然一身的盔甲,但還是感到有些冷。

劉審禮當初讓李絢寫給達札恭祿的那封信,何嘗不是在寫給論欽陵的。

論欽陵向來喜歡拖延糧道,然後以糧道殺人,如今看來,那封信已經足夠讓他對後面的戰事有了新的策略。

“論欽陵這一敗,前線倒在其次,關鍵是在邏些。”李絢望向邏些方向,輕聲說道:“眼下這一敗,怕是吐蕃國內的紛亂又要再起了。”

去年冬天的時候,吐蕃國內就有一陣動亂。

雖然論欽陵及時到壓住了叛亂,但他不過是治標不治本。

如果他這一次烏海之戰獲勝,那麼自然有足夠的時間從容收拾後面的局面,但可惜,他敗了。

原本那些不服從他的人,恐怕又要再起波瀾。

“這是好事,起碼我等到壓力不會那麼重。”王孝傑看向李絢,說道:“王爺,陛下說要打到邏些,我們不會真的要打到邏些吧?”

“應該不會。”李絢搖搖頭,說道:“拿下柏海和通天河,我們西北道這一路算是功成,接下來的,應該就是要和劍南道相互配合,拿下昌都。昌都一下,我等在吐蕃就有了立足之地,糧草自然也可以從劍南道轉運。”

說到這裡,李絢稍微停頓,道:“當然,這些都要看朝中諸相的決議,我等不過是在前線搏殺的廝殺漢罷了。”

王孝傑微微點頭,朝中有令,就是刀山火海他們也得去。

……

瑪多城中,劉審禮看向眾將,直接說道:“明日起,王孝傑率兵奪下巴顏喀拉山口,黑齒常之隨即跟上,拿下稱多之後,停步,修整三日後,沿通天河北岸巡察。”

王孝傑,黑齒常之,同時站起拱手。

劉審禮看向李謹行和李多祚,直接說道:“右領軍衛餘部,順黃河東下,拿下甘德,瑪沁,達日,石渠諸縣,令諸党項部頭人,前來瑪多拜見南昌王,同時等待朝廷令旨,進京朝見。”

“喏!”李謹行和李多祚同時站立拱手。

劉審禮最後看向李絢,說道:“南昌王駐守瑪多,安撫諸党項人心,同時整修糧道,保證大軍後勤所需。”

“喏!”李絢站起來拱手應命。

劉審禮擺擺手,示意眾人坐下,然後說道:“打到通天河岸後,本帥便向朝中報捷。柏海黃河源頭;通天河,長江源頭。兩河源頭俱在我手,想來足以報答陛下心中之恩。”

眾人齊齊拱手:“昭昭有唐,天俾萬國!”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亂世戲

是洋芋也是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