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章 太子左庶子,勾連指使

申國公府,府門森嚴。

一身黑底金絲長袍的李絢,率先騎一匹高頭大馬停在府門前。

狄仁傑,徐豫,裴居道等人相繼出現,跟在李絢身後。

一隊千牛衛,一隊金吾衛,一隊大理寺捕快,一隊刑部捕快,緊跟著同時出現在申國公府門前。

他們並沒有將申國公府死死的圍起來,只是並排站在申國公府門前。

刀劍挺立,殺氣騰騰。

看到這一幕的申國公府護衛,頓時滿是驚慌的握緊了手裡的刀。

府中管家,更是瘋狂的跑向了內院。

李絢翻身下馬,然後率先朝府內走去。

門前的一眾護衛,看著李絢,絲毫不敢上前。

李絢手按在腰間八面漢劍之上,平靜的開口:“奉旨,查侍中張文瓘被謀案,戶部侍郎高審行之子,尚乘奉乘高巍有重大嫌疑,問:高巍如今身在何處?”

府中護衛看著李絢,一瞬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李絢的臉色陰沉的下來,右手輕輕一擺,下一刻,千牛衛已經上前……

“王爺且慢,公主有請。”一聲高呼從院內傳來,一名穿著黑色綢衣的管家快速的從裡面奔跑而出,唯恐慢上一步,李絢就派人殺進府裡來。

一旦這些人衝進來,那麼整個申國公府,不管有理沒理,立刻就會是一地死傷。

李絢的目光落在高府管家的身上,淡淡的說道:“王姐那裡,絢自然會去拜見,但如今,高巍在什麼地方?”

管家立刻滿臉苦笑的說道:“王爺,還請看在公主的份上……”

“本王已經足夠給王姐面子了,沒有讓人直接圍了府邸,也沒有讓人衝進來,直接殺戮。”李絢身體微微前傾,聲音異常冰冷的說道:“陛下授予本王先斬後奏之權,你說殺了你,會不會有人追究。”

管家立刻忍不住的打了一個寒顫。

“說,高巍現在在什麼地方?”李絢冷聲喝問。

管家無奈苦笑說道:“在三進東跨院,自己房中。”

李絢側身看向管家,說道:“你帶著人,將整個三進東跨院直接封死,千牛衛,大理寺捕快,全部進行搜查,金吾衛和刑部差役,抓獲高巍之後,送到正堂,本王先去見公主殿下。”

“喏!”管家只能無奈躬身。

“懷英兄,此事伱來負責。”李絢側身看向狄仁傑。

狄仁傑認真拱手:“喏!”

李絢側身看向裴居道:“叔父,我們一起去見公主吧。”

裴居道擺擺手,說道:“算了,還是你們自己說話吧,我就不去了。”

“是!”李絢拱手。

裴居道是太子李弘的岳父,看起來輩分上和李絢他們是一輩的,但實際上,他卻是和李絢的父王李元則是同一輩人,年紀甚至比李元則還要大上幾歲。

……

申國公高士廉,唐太宗文德皇后長孫氏舅父,參與玄武門之變,累任司空、右僕射、太子太傅等要職,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貞觀二十一年,申國公高士廉病逝,爵位傳其子高履行。

高履行,娶太宗皇帝之女東陽公主,襲爵申國公,因長孫無忌事牽連,貶為洪州都督,又改任永州刺史,卒於官。

高履行卒,其嫡子高琁,襲爵申國公,如今身任循州司馬。

申國公府,不分宗,不分家。

如今高琁在地方任職,申國公府中,內事由東陽長公主負責,外事由右衛將軍高真行負責。

李絢小心的從內院退出,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這件事情裡裡外外,所有的一切,他都已經告訴了東陽長公主。

如今發生的事情,無論如何,都和高琁扯不上關係,所以目前來講,東陽長公主最好的辦法就是置身事外。

至於說其他的事情,不管是牽涉到高真行,高審行,還是高巍,高岐,都和申國公一脈沒有任何的關係。

既然如此,那麼他們也就沒必要冒頭做些什麼,去惹怒朝中已經無比憤怒的諸位宰相。

甚至是皇帝。

大勢之下,東陽長公主只能夠保住自己。

高巍只是一個紈絝子弟,高真行,高審行,高岐,才是真正被盯上的人。

高真行是右衛將軍,高審行是戶部侍郎,都是位高權重之人。

至於高岐,他雖然只是東宮典膳丞,卻是太子李賢的親信。

他爹高真行是右衛將軍,雖然不大管事,但也掌握一定的權利。

李絢雖然檢校右衛將軍,但卻並沒有和高真行打過多少交道,和他真正打交道是,是真正負責右衛事宜的右衛將軍張知運。

張知運原本是裴行儉任涼州都督時的帳下裨將,後來累功升為右衛中郎將,右衛將軍。

至於右衛大將軍,朝中已經很久未曾設立了。

李絢轉眼便已經走到中堂,高巍已經被人用牛筋捆住,死死的按在地上。

低著頭,看不清他臉上的任何神情。

狄仁傑從側畔走出,面色凝重的說道:“王爺,我等發現了這個!”

李絢微微有些詫異,接過信件,開啟一看:“侄高巍啟。”

落筆寫的,郯襄。

郯襄公,張大安,太子左庶子張大安。

這封信,是太子左庶子張大安,寫給高巍的信。

李絢趕緊低頭,認真閱讀這份信件,很快,他的臉色就徹底的變了。

在這封信中,張大安先是提到了他父親郯國公張公瑾和高巍祖父高士廉之間的同僚之情,因為張公瑾和高士廉,全都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之後,張大安又提到,最近一段時間,東宮雖然有不少的人情往來,但對真正的賢才,依舊是求賢若渴的。

皇長孫出世以來,東宮趁機拉攏了一大批朝中五六品的官員,但這些人當中,真正出色的能才並不多,甚至有相當不少,是一批世家勳貴子弟,能力平庸。

張大安對高巍說求賢若渴,是個人就明白,這裡面的賢才,說的就是高巍。

到這裡,張大安突然話風一轉,說起了別的事情。

起初是一些朝中瑣事,突然他就提到了劉審禮的事情,說他這一次回來,必然會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升為宰相。

隨即又提到惋惜,惋惜劉審禮只能以工部尚書,加同中書門下三品,若是能直接升為正宰相,那樣就更好了。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用很隱晦的話,說出了,如果劉審禮能夠正宰相,那麼後續不知道有多少人會順序升遷,這裡面就有高巍的一份,而且位置很高。

就比如太子舍人。

即便是李絢,看到太子舍人這幾個字的時候呼吸沉重了下來。

更別說是高巍。

隨即,在信中,張大安又提起來諸位宰相的身體,尤其提到了郝處俊。

郝處俊的事情,雖然沒多少人知道密衛在其中的手腳,但其中所用的手段也是人所共知的。

朝中諸位正宰相,劉仁軌,戴至德,郝處俊,李敬玄,趙仁本和張文瓘。

劉審禮想要升為正宰相,只能是他們當中有人讓一個位置出來。

一個蘿蔔一個坑。

但那些都是朝中宰相,哪是那麼容易下手的。

對於高巍而言,最好下手的,就是他未來的嶽翁,侍中張文瓘。

……

“你是怎麼想的,那是你未來的嶽翁啊。”李絢猛地一腳狠狠的將高巍踹倒在地,臉色無比的憤怒。

高巍立刻就被踹翻過去。

手足雖然被死死的綁住,但他臉上咬牙的倔犟不忿,已經說明了許多。

狄仁傑站在一旁,目光冰冷的說道:“他是不成器的,就算是成為張公孫婿,張公也不會給他太多幫助,最多平級調個參軍司馬,和太子舍人可沒得比。”

如今,皇帝和武后治世,即便是宰相家族,能有的恩蔭也不多。

更別說,如今朝中宰相也不少。

張文瓘的幾個兒子,能夠兩個兒子為州刺史,兩個兒子做少卿少監,已經是他一生的努力,還要加上祖輩餘蔭,自身才學才行。

就這,已經耗盡了張家的恩寵。

高巍即便是成了張文瓘的孫婿,也獲得不了多少幫助。

而且他並沒有什麼真才實學,就算是有些幫助,也還不如讓他在尚乘奉乘上廝混。

張家幫不了忙,高家同樣幫不了忙。

高家自從高士廉病故,高履行涉嫌謀逆被貶以後,就逐漸的走下坡路。

高真行雖然是右衛將軍,但實際卻是個不管事的。

高審行的情況好一些,戶部侍郎,還能有些權利,但前途已經到頂。

高家真正寄託了全部資源的是兩個人,一個是高履行和東陽公主的兒子,申國公循州司馬高琁,一個太子典膳丞高岐,他是太子親信。

想到這裡,李絢眉頭緊皺起來,死死的盯向高巍問道:“說,這件事情,高岐有沒有和你說過什麼?”

“這事和大郎沒有任何關係。”一個憤怒的聲音從門口傳來。

隨即一身戎裝的高真行和一身緋色官袍的高審行,大踏步從門口走了進來。

四周的千牛衛剛要阻擋,李絢微微擺手。

這兩個人,本身就是他讓人去官廨叫回來,來的就是親眼見證這一切。

“王爺,狄御史,徐少卿,裴兄。”高真行和高審行對著眾人相繼拱手。

李絢平靜的點點頭,說道:“二位回來的正好,看看這封信吧。”

李絢沒有絲毫在意,就將信件直接遞給了高真行和高審行兄弟倆。

高真行第一時間將信件拿了過去,然後仔細的閱讀上面的每一個字,看完之後,他忍不住顫抖的將信遞給了弟弟高審行。

“砰”的一聲,高真行狠狠踢在了高巍肩膀上,一腳再度將他踢翻出去,同時喝罵道:“你個孽畜,你自己做下亂事,難道還要胡亂攀扯你二哥和你爹嗎?”

高審行剛要勸阻自己哥哥,畢竟那是他的兒子。

可聽到高真行這麼一說,高審行頓時就愣住了。

高巍是他的兒子,高巍謀害張文瓘,謀害當朝宰相,高審行這個做父親,同樣少不了要被牽連。

要知道高審行其實剛剛調為戶部侍郎不久,立足未穩,如果這個時候,他也這件案子當中,恐怕他這個戶部侍郎也別想保住。

然而,這還並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這件事情和張大安有關,和太子有關。

一旦坐實張大安和謀害宰相有關,那麼就連太子都脫不了關係。

而被夾在其中的高家,就有被滿門抄斬之險。

想到這裡,高審行頓時渾身冰冷。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亂世戲

是洋芋也是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