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9章 假如,李賢現在死了

昌都城外,大軍匯聚。

北城和東城之外,各有兩座大營,向後連綿開去,一眼望不到盡頭。

李絢站在北城大營塔樓之上,目光越過昌都城,望向頭頂的夜空,輕聲說道:“如今夏季,昌都的風向多以東北風,東風為主,所以最佳的方式,便是從北城和東城進攻,火攻。”

在場眾將面色沉穩,李絢所說的火攻之術並不稀奇。

密衛,兵部職方司都有訊息,論欽陵在昌都城中,修建了大大小小無數機關堡壘,就要用這座城來絞殺唐軍兵力。

兵部定的方略就是火攻。

火攻最方便的,就是從東城和北城,放投石機,投擲火球進城。

目光掃過眾人的面孔,李絢就知道他們心中所想。

輕輕搖頭,李絢說道:“諸位,論欽陵何等人物,恐怕已經想好了要如何防火,所以我等所做,不過是杯水車薪罷了;代入一下我等自身,便會明白了。”

在場眾人不由得沉默下來。

李絢說的沒錯,如果他們是論欽陵,自然也會知道,眼下昌都城最大的破綻就是被火攻。

想到李絢已經明白了這一點,王孝傑上前拱手:“大帥的意思,可是繼續放火,但不從東城和北方放火?”

“不錯。”李絢目光看向前方笑笑,輕聲說道:“攻東城和北城,是最差的做法,但作為掩飾手段,我們也還是要做一做的,能成自然最好……但真正的手法,其實是在南邊,整個昌都城的西南方。”

昌都城西南依山而立,西北城門之外,道路狹窄,高大的橫斷山脈阻擋了前往邏些的道路。

即便是吐蕃人和蘇毗人,多年以來,也只在山中找到一條小路,勉強可以通行。

如今更是被論欽陵在山道中修建了無數的壁壘,大唐根本無法通行。

像極了蜀中的子午道。

地形狹窄,道路險峻,無法攜帶大型攻城器械,又有防守,幾乎是一條死路。

看起來只要殺入進去,就能直插吐蕃東部重鎮林芝,但實際上這卻是一個極狠的誘餌。

李絢派兵即便是能殺過去,也將面對吐蕃人最富庶的東南重鎮。

那是花費無數人力物力財力堆積起來的堅硬堡壘,而且他還沒有後路。

所以只有走唐古拉山一條路,起碼那邊寬些。

全力攻伐唐古拉山道,昌都這個立足之地就必須拿下。

……

“六七月中,昌都雖然多是東北風,東風,但偶爾也有南風,只不過這樣天氣極少。”李絢的神色凝重起來。

在場的眾人頓時明白李絢的想法,還是聲東擊西出其不意那一套。

李絢的目光越過重重城防,輕聲說道:“昌都城西南,是吐蕃下等人居住之所,條件簡陋,極易起火,若是有西南風起,火焰洶湧,濃煙漫天,立刻就會蔓延到整個昌都,那時便是我等出手的最佳時機。”

“王爺計策極佳,可行極高。”王孝傑認真點頭,但又略帶疑惑的問道:“只是高山阻擋,南風能來嗎?”

“能。”李絢十分肯定,他的目光越過重重橫斷山脈,直入後面的整個吐蕃。

其實整個吐蕃東南部的夏季南風不少,都是海風越過天竺,吹入吐蕃,不過因為高山阻攔,無法吹入蘇毗。

但如果夏風足夠強的話,也會從山中無數縫隙吹出。

“那個時候,就是我們的最佳機會,諸位耐心一些。”李絢深吸一口氣,目光重新落回到昌都:“論欽陵未必不知道這一點,但他如今的注意力都在東南水道之上,所以諸位,本王給你們時間,只要各部傷亡各自不超過五百人,本王隨便你們如何去攻。”

“多謝大帥。”在場眾將同時認真拱手,心中一大定。

他們其實最擔心,李絢一直都在等南風,而南風永遠不至,如今時間一長很容易影響士氣。

但只要讓他們去攻,他們就不擔心什麼。

士卒傷亡有限制,但是他們還有弓弩,還有投石車,火球,真正是有的是辦法。

如果說這些辦法都沒有奏效,那麼他們就只能夠等用李絢的辦法。

“一旦西南風起,火勢漫天,左右衛從西北角殺入,然後席捲全城。”李絢的目光肅然,彷彿已看到了昌都滿城大火的景象。

黑齒常之從另外一側上前,疑惑的拱手道:“大帥可是已經在昌都城中佈置人手?”

在場眾人,同時詫異的看向李絢。

略一思索,他們立刻就全部明白,只有如此,西南火攻才最有效。

李絢笑了,輕輕點頭:“上一次攻入昌都,本王就已經在居住在西北的下層奴隸當中安插人手,釋放謠言,答應他們只要大唐能拿下昌都,那麼本王就廢除他們所有的奴隸身份,讓他們做人。”

“大帥英明。”黑齒常之,王孝傑等人,同時對著李絢拱手,神色肅然。

奴隸兩個字,是壓在一些人心頭,最難以磨滅的痛苦。

子子孫孫,無窮後世為奴隸,生活無限絕望。

如今有人給他們指出了一條路,他們和他們的子孫,都不用去做奴隸。

這些人,立刻就會爆發出無窮的力量。

任何阻擋在他們面前的人都會被徹底撕碎。

對於如何使用這些人,李絢有著清晰的計劃。

在場眾人沒有再追問,也沒有向李絢要這批人的使用權。

因為這批人,是這一仗最後的底牌。

一旦動了這些人還不成功,那麼拿下昌都就真的只有靠血拼了。

“好了,諸位,都回去休息吧,安排好夜晚的明暗守衛,防備論欽陵夜襲,在南風來臨之前,一切就都交給你們了。”李絢擺擺手,然後轉身走下了塔樓。

塔樓之上,王孝傑,黑齒常之商議作戰計劃。

東城城外營寨當中的,主要是右領軍衛和右屯衛。

北城城外營寨當中的,主要是左右衛。

王孝傑和黑齒常之各負責一方,各攻各的,各守各的。

……

中軍大帳之中,李絢小心的將奏章放入封袋之中,放於一旁,等明日被人收走,送入長安。

奏章會先在劉仁軌那裡過一手,然後才會轉送到洛陽。

落入到皇帝的手中。

如今在朝中,武后正在耐心的等待著李賢自己發起送死的行動,然後雷霆下手,直接掐死李賢所有的動作。

李絢輕嘆一聲,因為只有這樣,李賢這個太子才會被最名正言順的廢掉。

李絢不知道自己再度回到長安見到李賢的時候,他會是個什麼樣子。

曾經那個翩翩瀟灑,溫潤如玉的太子李賢,會是怎樣一副落魄的架勢。

李絢看著大帳之中閃爍的燈火,警告自己,未來一定不要落入這種境地。

李賢落入這種境地,他可能還有活下去的一點希望,因為他是皇帝的兒子。

起碼在皇帝死之前,他一定會活著的,但是李絢就不一樣了。

他如果落入這種境地,那麼他的下場只有一個,那就是死。

李絢伸手拿起放在桌案上的冷茶,在冷茶入口的瞬間,一道靈光在李絢腦海中炸開。

若是李賢現在死了怎麼樣?

雖說李絢如今人在昌州,但如果他在李賢起兵謀逆失敗之後,暗做手段,李賢很有可能會立死。

甚至死的十分難看。

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

李絢甚至都能想到,武后在看到這首詩之後無比難看的臉色。

這一首詩,會將武后的面目徹底的撕碎在群臣眼前。

有這一首詩,武后將再難介入到朝政當中。

如此,李顯晉升太子之後,就能穩穩當當的收攏一切權利,然後立下一個穩定的盛世。

武后即便是再有能耐,等到李顯的位置坐穩,她也無可奈何。

甚至還會因為權利的喪失,而提前死去。

……

李絢慢慢的放下冷茶,神色逐漸的冷厲起來。

這麼做真的很有機會,但同樣的,這麼做也很有風險。

因為如果李賢就這麼死了,第一個倒黴的,很有可能是皇帝。

李治的身體本就不好,李賢一旦就這麼突然死了,李治搞不好會身受打擊,用不了多久就身亡。

之後,李顯登基,沒有李治在後面扶持,李顯的位置也難坐穩,武后的機會同樣有不少。

李治如果真的就這麼死了,那麼跟著倒黴的,很有可能是李絢自己。

李絢能夠一路走到今天,其實很多的靠的,還是李治對他的信任。

至於李顯。

李顯和李賢相比也好不到哪裡去,甚至搞不好貿然登基之下,會將李絢直接調回朝中去。

即便是李絢用盡全力幫助李顯坐穩皇位,那麼用不了幾年,李絢也會因為種種原因,被髮配邊州,做一個閒散刺史。

再也回不到昌州來。

李治如果就這麼死了,李絢很多的佈置就會直接中途而廢;從前往後,他做的那麼多手腳,就會徹底斷掉。

李治如果就這麼死了,對李絢來講,是十分不利的,尤其是那些跟他一路走來的人。

站起來,李絢走到了大帳之後。

整個大營之中,月光之下,隱隱約約傳來無數鼾聲。

這些士卒對李絢無比信任,是李絢一步步將他們帶到了今天。

一旦朝中換人,這些人很有可能就會全部喪命高原。

李絢輕吸一口氣,就算是為了這些人,他也不能讓大局崩壞。

水流還是需要按照時序正常流動。

李賢不能死,起碼現在不能死。

為了這些親信的手下,為了自己的家人,也為了自己。

李絢不能喪失掉自己最大的優勢。

……

抬起頭,仰望星空。

李絢心中暗自嘲笑,說到底他就是為了自己。

無盡的星空高處,紫微星閃爍明亮。

突然,一道靈光閃過李絢腦海之中。

他自己可以不殺李賢,李賢也可以不死,但未必其他人就不會去殺李賢。

想法在李絢的腦海中逐漸的清晰。

隨即,又是一道靈光閃過。

太子印。

李絢可以不去搶太子印,但未必其他人就不去搶太子印。

到時候,只需要將太子印放入某人家中,那麼一場混戰必將發生。

武承嗣。

必須要將武承嗣拖拉進來。

以後武承嗣牽扯進奪嫡之中,那麼韋家就會和武承嗣激烈的鬥起來。

而這一幕,是武后最不願意看到的。

同樣,也是皇帝最不願意看到的。

卻是李絢最願意看到的。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下大道法自然

陳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