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才發表完本感言,是不是遲了?還有讀者能看到麼?

就好像,曲終人散已數日,姍姍遲來有誰知?

《演天》還是遺憾完本了。

終究時運不濟,遑論風禾盡起。

星霜荏苒,煙水微茫。數日之別,於我卻有隔世之嘆。

作品如人生。若能生而熱忱,終也歡洽,非得其時而不能也。

很感激一直支援我的部分書友,不是感謝,是感激。

感激一直不離不棄支援我的書友,你們是那麼耐心的包容我的任性,那麼善意的錯愛我的平庸。

眾生待我如草木,你們視我如青山。

這本書,其實不是為我寫的,而是為你們才堅持到現在。

對不起,很慚愧。

結尾太潦草了,很遺憾沒有按照大綱計劃字數,寫到三百萬。

所謂“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我起碼沒有半途而廢,也算給書友一個差強人意的交代吧。

就像有的書友說的那樣,沒有足夠的熱情,支撐我寫三百萬。

這是一本意圖創新、強烈表達、最終卻折戟沉沙的作品。

事實證明,創新的風險太大,遠比待在舒適區大很多。

事實證明,不要用作品去表達太多沉重的東西,同樣吃力不討好。

乘船側伴千帆過。寫網文的朋友不要再犯我的錯。

《演天》的創新在設定,洛寧的身份是個戲子。身份設定,很不討喜。

新書期一開始,就有很多“眼刁嘴毒”的讀者明確表示,不喜歡戲子,討厭這個主角身份,沒有代入感。

這可能就是主角身份設定上的先天不足。

然後呢?媽蛋,我喵的還特別特別特別的想…表達!

大家知道,《演天》要表達的是什麼?

是道德危機,是精神危機,是人性的墮落帶來的劫難,是精神汙染時代的因果論。

問題是,如此沉重的社會命題,以我如此蒼白無力的文筆,如此淺薄貧瘠的思想,又有什麼資格去表達呢?

人生三大錯,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弱而任重。

我寫本書,卻犯了倆!

我既非所謂“剖析人性,直面黑暗”、獲得西方人讚賞的“大作家”,也非指點江山、代表社會理性和人類良知的“公共知識分子”。

我何德何能,也敢“絃歌不輟”,教化人心?

我自然也沒有誤盡蒼生、流毒天下的本事了。

無論勸善還是誨惡,皆不足觀。

所以,表達主義是本書的第二大錯誤。

網文就是要爽,就是要解壓。一個娛樂至死時代的小人物,你表達個屁呀。

可我修為低微,道心有痕,又如何能做到不囿於物,不縈於心?

又如何真的能做到“文章寫盡天下事,不肯俯首見蒼生”?

心理安慰是:“我沒有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雖敗猶榮?”

嘻!

只當在這緬邈歲月、繾綣平生之中,凝聚一瓣心香,獻祭銷殘的青春吧。

我也曾經飲冰十年,難涼熱血啊。

若有朝一日霧隱樓臺,月迷津渡,也能知我當年初衷,亦曾心如明月呢。

仍然要堅信:“功不唐捐,玉汝於成。”

寫完三本書,這才驀然發現:

機緣竟從未與我纏綿,時運竟從未因我迷戀,掙的都是三瓜兩棗的辛苦錢,碎銀幾兩不知年。

有的作者都紅的被端上餐桌剝殼入肚了,我卻還在涼水鍋裡,冷灶無柴,硬是蒸不熟!

或許,就算我願意當個老司機,寫那種“自駕遊”爽文,只怕讀者們也會說:

“我特麼看春秋的,你讓我看這個?”

運來時白丁橫帶,運無時刺史當艄。如此而已。

走的遠了,也就卑微了。

所謂君子之道,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

我非君子,然自邇自卑之心,卻也從無到有,不失篤誠。

回首幾度悵望事?直如桃花開謝,心頭似雪,文字如煙人如月。

書與作者如相戀。忍痛完結,就是揮劍斬情絲。

緣起性空,性空緣起。

對我而言,書一完本,就像彼岸花開、彼岸花落。道是:見花不見葉,花葉不相見,陰陽兩思念。

書中人如故人去,書中事如故事遠。藐如山河,雲水天涯間。

對某些讀者而言,初聽不解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對我而言,何嘗不是如此呢?

……

下一本書寫歷史文。

發書時間,計劃是七月二十左右。如果順利,7月18會發書。

不過,不會以這個筆名繼續寫了,而是會註冊一個新號,重新開始。

書名和新的筆名,到時會發在群裡和三本書的書評論區。

關於新書,歡迎大家留言賜教,給出一些建議。

對願意繼續支援我的書友說兩句話:

“但願我們七月再相見。”

“願大家一切都好,一切的一切。”

你們的朋友:武獵。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法時代神魔皆屠

光陰以南

開局被雷劈然後開始征服七宗罪

墨舟同好會

西遊捕厄隨想

木塊

萬界無敵,沒事就喜歡收女帝

一夜暴富啊啊啊

某不知名仙王的異界擺爛生活

是欣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