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最偉大的事業

公房裡麵人多眼雜,不是說話的好地方,朱高熾便在外頭與徐寧交談。

“工程隊各處的進度怎麼樣?”

“工程隊開工的三處,有周家礦場、陳家礦場、房山周家礦場,房山周家礦場開工最早,一個月左右能完工,周家礦場最後開工,才完成了一半的工程,大概還要三個月.”

工程隊光工地上幹活的人,已經招募了近三百人。

房山周家礦場工程最小,地利最便,所以工錢少,工期短,報價兩千七百餘兩銀子。

七八十號工人在那裡平整土地,修建通往山外的簡易碎石頭道路。

然後就是陳家礦場,周家礦場,兩處各用百號人,工期長,報價九千六百兩銀子。

三百人,工期合計七八個月。

因為需要包料,再減去人工,伙食住宿工衣等開支,朱高熾最後到手的利潤,不到兩千兩銀子。

比起蒸汽機,這項生意都不能稱之為生意,準確的形容,自己不過是更大號的包工頭而已。

也是時代的特色。

很多礦老闆就是自己在外面請的工頭,自己出料錢,最小成本的付出。

和鄉里百姓一樣,建房子最大的開支,除了料錢,然後是請匠戶的錢,至於力工是不要錢的。

誰家建房子,左鄰右舍主動來幫忙,主家提供伙食,完工的時候在設宴席大吃一頓。

徐寧知根知底,是學徒出身,雖然沒有去成隔壁蒸汽機廠,但近水樓臺先得月,對蒸汽機的利潤摸得門清。

不知道貴人會不會滿意工程隊呢,這生意沒搞頭,徐寧悄悄觀察朱高熾的神色。

“工程隊和蒸汽機廠是不同的.”

朱高熾前世上班,所在部門盈利不足,以己度人,知道徐寧會擔心什麼,所以主動的寬慰他。

而且徐寧辦事能力強,工程隊越來越多的事情交給他,需要給他信心。

“工程隊的目的,最終是為了修建鐵道,對大明的工業發展,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不能以利益來衡量.”

朱高熾笑著看向徐寧,剛才徐寧眼神中的擔憂,他已然發現,鼓勵道:“你把工程隊打理好,作用不下於蒸汽機.”

徐寧心裡落地,貴人的身份,有資格談國事,自己為貴人做事,不也是為了更好的前程麼。

只要貴人能認可,徐寧就有信心搞好工程隊,包括貴人心裡一直在乎的鐵道。

“鐵道的事,小民上回帶小九師傅去實地勘察,詢問過許多工頭的意見,還問過煤場主.”

“怎麼說?”朱高熾來了興趣。

“因地制宜.”

徐寧解釋道:“如果礦場主手裡鐵料多,又賣不出去的,可以用鐵枕,如果不能提供鐵料就用木枕.”

這個方法好,與朱高熾對英國鐵道誕生的歷史不謀而合。

“可以,就按這個思路.”

朱高熾拍板。

“你和小九商議好章程,根據當下的行情,咱估摸要不了幾個月,就到了在煤老闆中推廣鐵道的機會了.”

北平城用煤的人口越來越多,對煤礦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周邊礦區隨著礦井的增加,出煤量也越來越大。

運輸量直線上升,各地的道路要不了多久也會不堪重負,變得破破爛爛滿是坑窪。

不但不利於煤炭的運輸,也會讓地方的官府與百姓們不滿。

無論是市場的需要和官面的壓力,都迫使煤老闆們要拿出解決的方法。

無論是蒸汽機的誕生,還是鐵道的誕生,都是適應市場的需求,才能促進世代的發展。

既然有了蒸汽機,提高了煤礦產量,哪怕沒有朱高熾製作出蜂窩煤的手段,二十年或者三十年後,價格低廉的煤炭,同樣會逐漸取代木炭。

而朱高熾不願意等那麼久,所以有了蜂窩煤。

在北平府,蜂窩煤起到的作用,是加速了蒸汽機推廣時間至少二十年。

節省的這二十年,直接讓煤礦業興盛起來,但是當煤礦業興盛後,必然會碰到的大難題,那就是運輸。

第一次工業革命就是這麼簡單。

只要開了頭,後面一件一件的事情,都是相輔相成。

朱高熾根本不擔心煤老闆們會拒絕鐵道,反而會像蒸汽機一樣,得到熱烈的歡迎。

真正讓朱高熾有難度的,是他要加速這個過程。

人生太短。

工業革命的階段過程,動不動三十年一個跨度,他朱高熾可耽誤不了這麼久。

他還要引領大航海時代呢。

而且也擔心自己的穿越會影響歷史,要努力加強朱棣的實力,也是為了自己的小命。

說完了正事,朱高熾才提起宿舍的事情。

“蒸汽機廠那邊說讓工程隊騰幾間宿舍,你覺得怎麼樣?”朱高熾試探問道。

徐寧頭搖得像撥浪鼓。

“正要跟小王爺說夫妻房的事,工程隊當下結成夫妻的許多,統計了有三十五對.”

好吧。

聽到這個訊息,朱高熾又高興又為難。

無論是工程隊還是工廠,這些新夫妻大致背景相同。

男的多是大齡單身漢,小部分婆娘病逝,女的多半是寡婦帶孩子,如果按照正常的歷史。

他們自己都活不下去,最後大致黯然退場,哪裡會有組織新家庭的機會。

自己雖然來大明不久,卻已經改變了無數的人和歷史。

例如。

明年或者後年,數十名本不該出現的新生兒,會降臨到這個時代,以後會越來越多。

什麼事業能比讓自己族群的擴大,還有更偉大的呢。

在朱高熾看來。

這才是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

“只能多招些人了.”

朱高熾痛快的說道。

他本來也沒指望能靠著工程隊掙錢,那兩千兩銀子不放在他眼裡,更不會留在倉庫吃灰,花出去才有作用。

徐寧不像普通掌櫃,只為貴人考慮錢,他看的更遠,所以倒沒有覺得什麼不對。

多招人,都是壯漢,小王爺實力就越強。

去年有誰認得小王爺呢。

今年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了小王爺,很多人都和小王爺有了牽扯,甚至為小王爺奔走,這就是巨大的變化。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美人,別走

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