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初代的藩王們

遍觀古今。

以燕王的身份,有多少人能像他一樣,只寵愛妻子,從不在外面沾花惹草。

府裡其餘的女眷,是父皇安排的。

他命人好生安置眾女,卻又從來不沾惹。

夫妻同心,家庭和睦。

兩人自從結婚以來,養育了四女三子。

“你坐下吧,可別累著了.”

望著許久不見的妻子,燕王小心翼翼的拉著妻子的手。

燕王妃幸福的坐到夫君身側。

自從到了北平府。

家就很難留得住夫君了。

巡視各地,常年出征,清查各庫,監督官員。

就去年吧。

一年十二個月,連年節時夫君還在塞外。

燕王妃半是埋怨的笑道:“一回來就把玉英惹哭,哪裡像當父親的,傳出去惹人笑.”

“咱是真捨不得玉英啊.”

朱棣一聲長嘆。

別家怎麼樣他管不著,也不在乎。

“可是婚姻大事不得馬虎,咱挑了又挑,翻來覆去,最後還是挑中了袁容這小子.”

“他家門楣雖然不高,其父是功臣卻過世的早,但是這小子之德才,我觀之委實甚為喜愛.”

朱玉英紅著眼,手帕擋在臉前,又仔細的聽著父親對自己未來夫君的描述。

“姐姐,你在偷聽.”

妹妹在一旁竊竊笑道。

“別打岔.”

朱玉英瞪了一眼。

“羞.”

最小的妹妹奶聲奶氣。

“你個沒良心的,是誰天天帶伱玩,以後不帶你了.”

“我錯了姐姐.”

最小的最聰明。

見風使舵立馬轉變了立場,幫助了大姐。

“那他長得可還行?才能雖重要,但咱家又不缺,總要找個看得過眼的女婿.”

燕王妃終於問出了長女在意的問題。

對於妻子的看法,朱棣倒不認同。

人才哪裡有嫌多的。

而且此人不但才能卓越,身份又不引人猜忌,委實是佳婿之選。

“放心吧,長得一張小白臉,也就比咱差一點.”

“什麼話.”

“父親好不要臉.”

朱高煦嘲笑道。

老天很公平。

朱高煦在軍事才能上面,那是點滿了技能,其他方面嗎,有些拿不出手。

“嘿,你小子皮又癢了是吧.”

朱棣上前一把揪過老二。

朱高煦本來想跑,可他老子能對他不瞭解麼,動作迅猛不給他反應的機會。

“娘救命.”

年餘未見。

本來朱高煦很想念父親,可剛見面就要捱打,立馬回憶起了屁股的痛楚,不再想父親了。

父親不在家的時候挺好。

能欺負大哥,他又奈何不了自己;能領著弟弟耀武揚威,整個燕王府自己橫著走;校場的師傅們都誇他,以後一定能當將軍。

回到了現實,朱高煦知道只有娘能救自己,努力的向燕王妃伸出小手。

“你一回來就鬧得這般,一點體統也沒.”

燕王妃埋怨道。

“哈哈哈.”

朱棣剛鬆開朱高煦,朱高煦嗖的一下,竄出了老遠。

“這小子.”

朱棣暗讚一聲。

子女多了,父母不可能不比較。

長子嘛。

倒也一直沒什麼遺憾,沒什麼優點,但也沒什麼缺點。

是個合格的守成之君。

自己一生打出的事業,可以放心的把燕王府交給他,不會擔心敗壞家業。

直到老二的出世。

越是長大越是了不得。

就怕有對比。

其餘的方面雖然不如老大沉穩,但只說騎射力氣,可是把老大甩的看不見影子。

燕王多年征戰,明白了一個道理。

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很多打了一輩子仗的老將,本是定海神針一樣的人物,卻會被剛上戰場的年輕將領打敗。

有些人。

他打仗的本領就是天生的。

這不是靠學習就能趕超別人的本事。

例如韓信。

同樣的兵書。

他讀了,有了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之美談。

而更多的家傳淵博,從小接受指導的軍中世家子弟,卻不過是平庸之輩。

校場師傅們的彙報不提,朱棣對兒子們本就留心,很快發現了老二的與眾不同。

燕王府是軍藩。

鎮守北境,開疆拓土。

是守著家業,還是擴大家業。

朱棣有時候很煩擾。

他是藩王。

真要是有心老二,有的是手段把家業交給老二。

可他還是父親。

同樣也心疼長子。

下人來報,長史求見。

燕王不敢慢怠。

他才剛回家,沒有緊要的事,葛誠不會來找他。

果然。

到了客廳,見到了葛誠一臉的嚴肅。

“什麼?”

聽完解釋,朱棣大怒。

誰他孃的敢斷北平城的道路。

這是要起兵造反!

“背後好像是大公子.”

“他?”

“他一個小子,無官無權,有這麼大能耐?”

朱棣不可置信。

能斷了北平城所有的道路,需要的人手可不少。

還需要膽子大的人。

膽子小誰敢做這種事?

今天能跟著他斷了北平城的道路,明天就能跟著他造反了。

“呵呵.”

朱棣不但沒有生氣,反而笑了。

自己十四歲的長子,竟然有這個能力,作為父親,朱棣竟然覺得還不錯。

“要不要讓人幫一幫大公子?”

葛誠提議道。

礦工始終是礦工,不如軍隊出面的效率高。

“這件事咱不方便出面,還真只能靠老大自己,他要是截得住人,咱幫他兜著,要是截不住人,那他也怪不了別人.”

“燕王說的對.”

葛誠放棄了幫助大公子。

秦王府長史的舉動看上去很不講究,也很傻,他自己可以找人仿製嘛。

不懂的人會納悶,用得著搶人麼。

而明白人才曉得,此人真正的用意其實是個引子。

抽水的蒸汽機的確是個讓人眼紅的商品。

但此物是燕王府出產,不是尋常人家做出來的。

秦王府無法仿製。

傳出去秦王府沒理。

秦王雖然不講道理,名聲不好聽,可那是面對的百姓。

燕王不出手反而是幫助大公子。

否則。

秦王哪天當面問起燕王。

“勞什子東西,值得老四親自下場,竟然與下面的人計較起來了.”

就給了秦王理由。

明面上責罰下人,實際上就能借著這個由頭,和燕王正式溝通起此物。

此物,的確有大利。

英國工業革命能成功,因為參與者不光是商人與工匠,同樣還吸引了貴族。

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

貴族之間的下場,講究個吃相。

英國最開始的專利法,背後就是王權與貴族們之間妥協的產物。

否則當時沒有權貴的背書,普通人能靠什麼維護自己的利益。

明明可以直接搶,但是貴族之間仍然還是講究個吃相。

為了維護自己的榮譽,甚至可以不在乎利益。

和古代春秋打仗的行為類似。

明明打了勝仗,勝利者卻向失敗者讓步,還出力幫助失敗者東山再起。

同樣。

秦王府明明可以直接仿造,卻選擇這種隱晦的方式,費九牛二虎之力,就為了能有個理由讓秦王出面和燕王說話。

而燕王要做的就是不給秦王開口的理由。

初代的藩王們。

還有些放不下身段。

例如歷史上。

寧王明明可以直接把自己的軍隊交給燕王,以抵抗削藩之策,卻在朱棣最危急的時候,仍然費勁了周章繞了好幾個彎,浪費了不少的時間。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美夢不成真

月亮的餘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