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卷王

太子現在的病到了什麼程度呢,朱高熾心裡猶豫不定,如果歷史沒有變化,太子還能活幾個月。

“難道發生了什麼事?”朱高熾試探的問道。

聽到兒子的詢問,朱棣猶豫了一會,想到老大這段時間的表現不錯,於是不再隱瞞。

抱著考教兒子的心思,語氣波瀾不驚的說道:“你大伯病了,已經下不來床.”

“啊.”

朱高熾用一聲驚歎,掩飾自己的想法。

太子一定會死。

但是朱高熾不能表現出來,哪怕在朱棣面前也是如此,否則會引來猜忌。

而且對於大伯的病情,他又不能無動於衷,朱棣看到了後會不會覺得自己冷血呢。

人性就是這麼複雜。

而想要在朱棣面前偽裝,屬實有些困難,又不能表現的太誇張,沉默是最好的辦法,朱高熾一聲驚呼後,憂慮的低下頭。

看不到長子的表情,朱棣忍不住摸了摸下巴。

好像對他大伯的病情反應不是很大,也可能是不知所措,還有老大知道太子生病意味著什麼嗎。

沒有得到自己想看到的,朱棣有些失望。

“父王要不要派人去看看大伯?北平雖然不如應天府繁華,但名醫是有的.”

朱高熾把未來發生的事情提了出來,儘量的少說話。

“已經讓葛誠去遍請名醫了.”

朱棣對名醫的事情並不抱希望,應天府都治不好,北平府更不可能治得好。

大哥能不能熬過這一關,雖然聽道衍說的現在太子病的很重,但是呢,這種事誰說得準。

朱棣慎重的交代道:“你大伯病了,這種緊要的關口,不要鬧出不好的事情來,以免有人彈劾到京城.”

“父王放心,兒子在外面從來不欺負人,都是遵守生意上的規矩,不會有什麼事情的.”

朱高熾保證道。

幾個月來,朱高熾從來不以勢壓人,除了最開始推廣蒸汽機的時候,壓了壓張德輝。

不過很快連張德輝也加入了自己的隊伍,沒有什麼隱患,為的就是現在。

果不其然,朱棣聽到老大的保證,並沒有不放心,畢竟老大做的不錯。

而且老大在外面開的工錢不少,獲得了不小的好名聲,想到此處,朱棣突然想到一件事,一直忘記了問老大。

“聽說你跟雜工開三錢銀子的月錢,雖然雜工沒有什麼手藝,但和別的工錢比起來,有些太過小氣.”

看來朱棣雖然從來沒有問自己工廠上的事,但是他卻不是不關注,朱高熾瞭然。

“工程隊的雜工做的活不同.”

朱高熾連忙解釋,“只做些洗衣服做飯,盡是婦孺能做的活計,正經事情有工匠和工人,本是用不著招許多的雜工.”

以朱棣的才智,聽到一半的時候,已經明白了兒子的用意,心中疑惑盡去,不過他也沒有打斷老大,而是耐心的聽完。

“皇爺爺嘔心瀝血整治朝政,父王精心治理北平,才有大明蒸蒸日上之態.”

朱高熾半真半假的拍了個馬匹。

“但是大明太大,兒子在北平府仍然看到不少的貧民,生活十分的困苦,這些人可以去當工人,但還有些婦孺老弱,他們幹不動重活.”

“定下三錢的工錢,一則可以避免其餘人跟他們這等老弱婦孺搶活計,二則因為工錢低,可以大量的招人.”

父親又怎麼了,父親難道就不在乎兒子的好話了。

相反,比起外人,兒子對自己的認可,才是讓父親更驕傲的事情,無論於公於私,朱高熾都需要抬高自己在朱棣心裡的分量。

放在以前,以原主身體的記憶,兩父子之間的信任程度,朱棣可不會如此輕飄飄放過。

不是說朱棣對以前的朱高熾感情不深,而是能力上的信任程度,就算朱棣會培養朱高熾,也會分時機的,不可能在當下形勢最不穩定的時候。

果然,朱高熾剛說完,看到朱棣臉上已然露出讚許之色,竟然少見的親口認可道:“此事伱想的很周全,沒有辜負咱的期許.”

朱高熾內心得意。

十四歲,放在後世還在讀初中,哪怕在大明也不過是半大小子而已,頂多也就幫家裡幹活,這次是常態。

而自己以十四歲的年齡,就能打著燕王府的旗子在外頭做事,還是這緊要的關頭。

說明了什麼?

說明了卷才是正道。

哪怕穿越到大明當貴人,也要認真做事,努力捲起來,否則除了只能繼承家業之外還能幹什麼。

就算換做校場人人誇讚的朱高煦,朱棣會信任的放手麼?

想著想著,朱高熾面色一垮。

自己搞工廠,提前幾百年讓大明人打起螺絲來,是不是卷王的祖宗?

老大的思路,為朱棣提供了一個想法,忍不住開口詢問兒子,“你的工廠還招人嗎?”

朱高熾愣住了。

什麼人能讓朱棣開口?而且以朱棣的身份,需要把人塞到工廠裡頭?

“父王是想?”朱高熾一臉的謹慎。

朱棣嘆了口氣。

“咱這些年數次帶領大軍北伐,雖然屢屢大勝,但傷亡也不小,雖有軍醫的治理,救回了不少人,但也讓軍中多了不少傷殘人士.”

“朝廷雖然撫卹,但對這些傷殘計程車兵們,還能管一輩子不成,又吃不上軍糧,每當想起這些人,咱心裡始終不安啊.”

朱高熾鬆了口氣,不是要插手自己的工廠就好,毫不在意的說道:“大概有多少人?”

“上千人吧.”

朱棣輕飄飄的說了句。

……

朱高熾怔怔的看向朱棣。

他工廠總共才多少工人?一下子塞給他上千殘疾計程車兵,他怎麼解決?

“不如兒子給錢,每個月三錢.”

朱高熾為難的說道,給錢他給得起,不過是幾百兩銀子而已,就當自己養活他們。

“太少了.”

朱棣搖了搖頭,三錢銀子收攏不了人心的,反而會讓軍中的兒郎們內心茫然。

他們捨出性命,結果就為了後半輩子每個月拿三錢銀子麼。

朱高熾無言以對。

總不能工廠不幹活的人比干活的人都還多吧,如此這般哪裡是長久之道呢。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李世民:逆子,快來登基

流浪哥哥

美食之靠小吃在六國之間反覆橫跳

山河四巔

華夏盛典,開局頒發十大帝王獎

御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