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各家出遊

明初最有錢的群體,自然是勳貴武將。

地主這個概念太廣泛了。

官員,讀書人,勳貴,武將,商人,礦場主都可以說是地主,因為他們都有大量的田畝。

而他們之間界限又沒有那麼清楚。

武官子弟,商人子弟,鄉間地主子弟等等,也都是讀書人。

明朝大規模興學,並且大力度支援,識字率是世界總和還要多,乃當今世界之最。

改變社會生產模式,自然包含了消費模式。

一輛超長車身的車廂。

工匠們打磨了表層,刷了紅漆,光彩奪目,護欄上雕刻了精緻的鏤空圖案。

每個部件不追求成本,只追求奢華。

以中華重工的產業能力,自然打造出了,令人賞心悅目的工藝品,第一輛提供貴人們出行的車廂。

四輪馬車不需要馬匹承擔稱量,只需要提供拉力。

而鐵軌和鐵輪,兩者光滑的摩擦力,比傳統路面要減少了不知多少倍。

和後世鐵道不同,這條新的鐵道,沒有鐵枕。

就如歷史上,幾百年後英國第一條鐵道一樣,由鐵軌直接鋪設在夯實的道路上。

道路中夾雜了大量的碎石頭,讓道路更加的加固,以及不至於下雨天氣,就會成為泥地。

這條鐵道的缺點,比起後世逐漸成熟的鐵道,缺點數不勝數。

不能太快,載重量也要有限制。

可能用不了兩三年就要翻修道路,更換鐵軌。

……

可是它便宜。

最大的成本反而是人工成本。

鐵礦不值錢,比煤礦都要廉價,煤礦多的是沒有用的鐵礦,中華重工一口氣能全部買下。

至於工程隊的工具,牲畜等,都是迴圈使用的,修建鐵道越長,成本反而越低。

最重要的是修建它沒有什麼技術含量,而且修建的速度快。

清末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第二年慈禧返回,要乘坐火車向清朝先皇們請罪。

為此在四個月內,修建了長達七十多里的鐵道,是一條包含鐵枕,使用蒸汽火車頭的鐵道。

“一百里的鐵道,工程隊只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有了這次的經驗,工程隊日後修建鐵道,同樣的一百里,只需要兩個多月”

朱高熾得意的說道。

北平,山東,遼東都適合修建鐵道,最難的是南方,因為密佈的水道,需要架橋。

鐵道上的馬車,在鐵軌上咔咔的響動,比起在道路上,又平又穩。

墊著明亮色彩綢布的桌面,木托盤茶杯中的水,不停的晃盪,這種做法,是不可能發身在二輪馬車,和道路上的。

勳貴武勳子弟們都感到不可思議,這些人中,不少人還是舍人,散騎。

洪武九年,詔令選公、侯、都督、各衛指揮嫡長次子為散騎、參侍舍人,隸都督府,充宿衛,或署各衛所事。

眾人對一路上的新事物,令他們大感興奇,紛紛詢問。

總共兩節車廂。

前列是勳貴子弟,後列則是各府的小姐和嬤嬤丫鬟們。

總共來自十三家,乘客五十二名。

都是各家的嫡子嫡女,唯一例外的是袁洪,只有他是庶子出身,很多人並不願意搭理他。

不過也有人知道他和燕王府的關係,又和燕王大公子這麼親厚,自然對他也態度和善。

“那以後還修建鐵路嗎?”

“當然會,以後整個北平府都會修建鐵道,去哪裡都可以坐鐵軌車,不但舒適,也方便.”

朱高熾為了推廣鐵道,當起了推銷員。

眼前是隻有十幾家,幾十名乘客而已,但不能這麼看。

年輕人最能接受新生事物。

而他們又是北平頂層的勳貴子弟。

只要他們願意稱作馬拉火車,那麼要不了多久,上行下效,人們出行就會改用鐵道。

鐵道的出行,必定會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

因為優勢明顯。

但是朱告知要加快這個程序,所以要做出更多的事情。

“咱們各家互通有無,應該多往來,家裡的姐妹在家中沒有事情可做,整日顯得鬱鬱寡歡.”

“日後每個月,咱都會組織幾次郊遊,各家都可以參與.”

朱高熾笑道。

“好.”

“只要大公子在,我一定來,一次都不會落下.”

“我也是.”

“大公子果然重情重義,我家的姐們們,也是無聊煩悶,每次遇到我出門,都會央我從外面帶些玩意回家解悶.”

有人真誠的說道:“我不如大公子厲害,能說動府裡,但是大公子能出面召集各家,各家姐妹們都受到好處,不用再困在家裡.”

朱高熾微笑點頭。

這人說的當然誇張了些。

各家的小姐雖然不會經常出門,但也不至於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每家女眷去廟上,觀上,每年總有好幾次。

還有各家的女眷的往來。

不過的確和這次的行為不同,這次屬於一種自由,一種行為上的突破。

也就是自己有這個面子,換做普通勳貴子弟,定然是組織不起來的。

“家裡的二妹,得知今日之事,開心了幾日,就唸叨了大公子九日的好,我耳朵都快聽得起繭了.”

“哈哈哈.”

眾人你一言,我一言,話題始終圍繞朱高熾轉。

這種感覺很奇妙。

朱高熾有種自己是世界中心的錯覺。

“這件事可以交給袁榮,以後袁榮來組織大家,形成一個常例,大家都開心.”

朱高熾指了指袁榮。

勳貴和尋常人是不同的。

勳貴已經是人生的頂點,各家子弟要做的是維持住門楣,他們出仕的起點就是普通人的終點。

這種生態鏈,導致了勳貴最重視與各家的人際關係。

普通人要靠自身的才能去拼搏機會,勳貴要靠人際關係來維持或者得到好的出仕機會。

袁榮雖然是勳貴家庭,但是他繼承不了這種權利,但是他能被大公子看重,這就是他的機會。

燕王府兩代人的重視,袁榮必定是要立起來的。

見狀,年輕子弟們對袁榮越發的客氣,至少沒有人再會無視他。

“大公子,我有個不情之請,今日趁這個機會開口,還望大公子海涵.”

突然有人說道,人們都安靜了下來。

“你說說看,只要咱能幫上忙的,必定不會袖手旁觀.”

朱高熾只能這麼說。

“我們家的生意,想要走鐵道,還請大公子開個方便之門,價格還說.”

眾人恍然,這傢伙真精明。

朱高熾無語。

這哪裡是找他幫忙,是主動送上買賣。

透過鐵道運輸肯定是划算的,但是新的事物發展,被市場接受總要有個過程和磨合。

此人的確有心。

兩人往日並沒有過多的交際,感情自然也是沒有的,不過是因為自己的身份罷了。

“價格肯定是便宜的,回頭我讓外櫃的夥計們,去你們鋪上的掌櫃洽談.”

“多謝大公子成全.”

“那我也厚顏無恥,跟著討個人情,大公子成全一個也是成全,成全兩個也是成全.”

另外一人巴結道。

“伱們啊.”

朱高熾指了指,無奈的笑道。

車廂內氣氛火熱。

另外一節車廂。

鶯鶯燕燕們聽著前面傳來的大笑聲,也情不自禁露出笑容,出遊對她們各家不只是遊玩,而是一場新的交際。

燕王府大公子第一次出面,正式邀約各家子弟,雖然方式奇怪,可燕王並沒有阻止。

自然各家子弟出門前,都得到長輩們的囑咐,就算不能出頭,也不能丟臉。

“叮鈴鈴.”

到了兩間房屋的簡易車站,也是出行的終點,車頭上的車伕搖了搖鈴鐺。

第一輛四輪馬車,兩節車廂,分別下來了公子和小姐們,以及嬤嬤婢女。

第二輛四輪馬車,一節車廂,下來了各家的隨從。

房山很大。

裡面有礦山,但也有景色優美的高山。

“誰是姐夫啊.”

朱月貴好奇的看著前面的公子們,朱玉英急的上前捂住三妹的嘴巴。

“嘻嘻嘻.”

年輕的公子們忍不住回頭,在嬤嬤們的注視下,紛紛收回視線,不過仍然時不時偷偷打量幾眼。

不知不覺間。

眾公子胸膛都挺直了,也不像剛才,那麼拍朱高熾馬屁。

說起話來的聲音也大了些,儘量讓另外一邊聽見,彷彿都變了個人似的。

各家的小姐也是。

她們都不看那邊,彷彿一點都不好奇。

現場的氣氛微妙和奇妙。

無論如何,這種沒有家中長輩在場的交際方式,的確獲得了年輕人們的喜愛。

北平城到房山六十里地。

道路坐馬車顛簸,各家的女眷平日也不會出行這麼遠,頂多就是在北平城郊區。

今天能出門這麼遠,而且只用了一個時辰,路途上一點也不勞累,更是充滿了樂趣。

還未開始,年輕人們已經開始盼著下次。

鐵道的終點站還在前面,和礦場主自己修建的鐵道連在了一起,不過那裡環境可不算安靜。

所以只停留在了房山外。

在一處開闊的空地上,小廝們把搬著的桌椅擺放好,侍女們紛紛把各色的果點糕品一一拜訪。

年齡大的隨從們,在遠處待著,嬤嬤們則在中間。

“袁洪,你去那邊問問,這裡有徐記桂花糕,她們要不要吃.”

朱高熾故意打發袁洪去那邊。

袁洪面色僵硬,再也沒了鎮定自若的氣度,舉手無措的像個傻子。

等靠近隔壁桌時,更是表現不堪,走路同手同腳,引得小姐們紛紛掩嘴而笑,朱玉英更是早已低著頭。

“哈哈哈.”

這桌的子弟們,更是誇張的笑起來,有人甚至拍著桌子狂笑。

朱高熾嘴角上揚。

年輕人永遠是新事物的愛好者。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戰龍山

龍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