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煉焦副產物

“嘩啦啦.”

會議結束,全場發出熱烈的掌聲。

在掌聲中,朱高熾離開會場,文書房的幾名文書,跟在他的身後,人們的視線,從大門口收回來。

“稀里嘩啦.”

人們起身的過程中,帶動的桌椅聲響起。

武官先行。

然後是掌櫃們,最後是管事們。

燕山衛所的軍戶和武官,對工廠很熟悉,雙方配合了一年,早就沒有了隔閡。

至於尊卑。

小王爺都不講尊卑,在場的最高職位也不過是千戶而已,誰敢在中華重工講尊卑?

權力才是最重要的。

丘福一把拉過周世豐,嚇了周世豐一跳,身旁經過的朱能看見,停下了腳步。

丘福不理朱能,知道這小子是擔心他欺負人,可眼前的人可是中華重工的大掌櫃。

就算欺負人也得看地位不是。

“那化肥說可以每畝提高一百餘斤的糧食,這是真的嗎?”丘福有些無法相信。

“是真的.”

周世豐見丘福有些無法理解,笑著指點道:“你把化肥當做濃縮的農家肥.”

這樣一解釋,丘福就明白了。

“這化肥可要賣給我一些.”

周世豐看了眼朱能,見周圍人都走完了,小聲的對二人說道:“化肥還在最佳化生產流程,屬於摸索階段,顧及還有一段時間才能投入生產.”

“不過據我所知,此物應該不會對外販賣.”

聞言,丘福也不再說什麼。

小王爺不對外賣,肯定是有願意的,所以放棄了對化肥的打算。

“應該是當做內部的福利,下發給優秀的工人.”

“那我們呢?”丘福連忙問道。

朱能也上前一步。

周世豐露出笑臉,好笑道:“小王爺最重軍戶,豈能忘記二位,雖然還沒有章程,但也不必憂慮.”

那倒是,小王爺從來不虧待軍戶。

“我也不是貪圖化肥之利.”

丘福架在周世豐的肩膀上,周世豐無奈的搖了搖頭。

他倒不是怕丘福,只是深知丘福的性格如此,並不是為難他,準確的說是丘福表示親暱的行為。

朱能見沒什麼事,也就離開了。

等朱能的身影漸遠,丘福才笑道:“我是大老粗,說話直來直去,周老弟別見怪,你不是軍戶,不懂我們的門道.”

“打仗會死人,必須要有值得信任,手下有一幫能賣命的弟兄,我豈會貪探化肥的利呢,不過是為自己手下那幫弟兄們索要的.”

周世豐恍然大悟。

做什麼事,都需要手下有人支撐。

他也一樣如此,工廠沒有一幫手下管事,一樣也運轉不開。

那李二技術不如王本,職位也不如王本,可在焦炭煉製廠仍然與王本平分秋色。

靠的就是一幫老鄉支援他,對他的話不打半點折扣。

從古至今都是如此。

食堂提供了豐富的食物,朱高熾沒有參與。

工廠既要提供工人待遇,又要追求效率。

像官府做一件事就要聚一次餐,不但浪費巨大,而且浪費了時間,這種習氣在中華重工是沒有的。

無論是軍戶還是民戶,都要扭轉觀念,接受中華重工的工廠文化。

吃飽的人們,成群的離開工廠,來到鐵道的中華重工大站。

“咔嚓咔嚓.”

鐵道馬車停靠在站點,有兩節車廂。

車廂刷的紅綠相間的油漆,看上去要明亮漂亮,是專門用來乘坐的。

運大宗煤的車廂是原色,運輸其餘的商品則是白色。

用的都是醒目的顏色,讓人們在老遠就能看見,加上車伕一側的鈴鐺,提醒路人們不要闖入鐵道上。

站點上的人們,憑中華重工提供的車票,免費乘坐這趟的馬車。

長方形的車廂中,過道的兩旁,是一排排固定的木椅,總共有五排,每排坐兩個人,兩邊合計就是四人。

一列車廂可以乘坐二十人,兩列車廂是四十人。

等人坐齊後,車伕搖了搖鈴鐺。

“叮鈴鈴.”

人們紛紛坐好,在場的人都坐過鐵道馬車,並沒有大驚小怪,不過仍然好奇的看著窗外。

窗外的小站已經看不到了,一旁的道路上,有行人好奇的觀望鐵道。

遇到離鐵道近的行人,如果沒有回頭,車伕會搖鈴提醒。

經過一處村落。

村落裡的小孩子們紛紛跑出來,在遠處看著鐵道馬車大呼小叫,跟著跑了一段路,被甩的越來越遠。

“坐了不下十回的鐵道馬車,可每回乘坐,仍然讓我新奇.”

靠窗戶的張輔感嘆道。

他身旁的武官沒有接話,直接閉上眼睛養神,不知道的以為他睡著了。

在鐵道工程隊的武官,因為共事的原因,有股抱團的風氣,唯獨沒人願意纏張輔。

因為此人是左護衛指揮使張玉之子。

張輔也不以為意,已經習慣了,正如大公子所言,環境改變人,遲早他也是燕山衛的自己人。

半個月後。

去年下半年開始的圈地運動已經結束了第一階段,無論是鐵道工程還是蜂窩煤的擴張,隨著燕王府的權勢,完美的達成了計劃。

鐵道工程接下來只需要埋頭修路,蜂窩煤只需要全力生產。

下一階段,朱高熾要讓中華重工苦練內功。

萬三因為負責密雲分割槽的技術指導,所以無法兼顧北平的研發司,辭去了研發司的職務。

王本升為研發司的大管事,小九和李二為管事。

王本負責大方向上的把關,小九和李二負責研發司具體事務。

進入研發司實驗自己思路的工匠,已經有了三十人,加上普工和雜工,規模是個百人部門。

不過朱高熾沒有任命管事,這個部門從上到下都是工匠。

研發司是個扁平化的部門。

“煤炭在焦化過程中,因為煤窯和燃燒時不分開,煤的乾餾情況產生煤氣和甲烷等氣體.”

“這些易燃易爆毒性的氣體,是非常危險的.”

朱高熾向研發司的工匠們教授道。

因為古人技術的侷限性,誕生之初即直接在煤窯中燃燒,為焦化提供熱源。

隨著技術的進步,到了現代,煤窯和燃燒室徹底隔絕。

在溫度七百度時,可以讓煤氣和甲烷達到最大值,然後繼續提升溫度到一千度,進行二次高溫乾餾,利用回收系統收集。

所以在後世看來,古代的煉焦技術,把煤氣和甲烷浪費掉了,是極大的資源浪費。

可事物都有雙面性。

在朱高熾看來,以古代的條件,古代比後世落後的技術正是符合時代需求的。

這些誕生的氣體,如果和後世一樣專門收集起來,安全性無法解決,爆炸一次就損失慘重。

所以收集煤氣和甲烷,朱高熾沒有這個想法。

焦炭煉製廠的煉焦技術,導致把這些氣體燃燒到焦窯中,雖然浪費了這些資源,卻解決了安全隱患問題。

技術的進步,也伴隨著危險,步子一定不能邁的太大,必須要一步一步來。

朱高熾對此有清晰的認知,所以興辦的工廠,除了規模之外,並沒有質的發展。

大多數是在古人的技術上,擴大規模,集中生產作業,以規模化的生產優勢,碾壓作坊生產效率,提高社會生產力。

“煤炭焦化過程中,誕生的氣體,其中易燃易爆的氣體,雖然已經燃燒,還會有殘餘的各種氣體.”

“這些氣體中有氨氣和油煙.”

“氨氣和油煙少量從正上方的煙囪排出,大部分是從側上方的風口排出.”

“氨氣易溶於水,氨氣在水中溶解度非常大,一成水可溶解七百成氨氣.”

對於小王爺說的易燃易爆,眾人苦思。

煉焦中的溫度高,他們認為主要是焦炭自身的作用,可根據小王爺所言,氣的作用佔比不小。

至於爆炸。

煉焦技術誕生了幾百年,沒聽說誰家的焦炭作坊有爆炸過啊,小王爺說是因為燃燒掉了。

太多沒有見過的東西,令工匠們有些摸不著頭腦。

不過小王爺猶如天授,指點了不少的理論,沒有人認為他是胡說八道。

油煙比空氣重,冷卻後形成焦油,佔裝煤量的百分之四,和後世廚房抽油煙機一樣的道理,冷卻後留下大量的油質。

經過講解後,利用這兩股氣體的特性,朱高熾和小九,以及研發司的工匠,經過數日的摸索。

在朱高熾的指導下,兩座煤窯之間,用燒製的磚頭,在焦煤的風口,碼成了煙道。

煙道一段的正上方開數口,以便混入進來其餘的氣體排出。

兩座煤窯之間,用磚頭壘造了空心臺子,上面託著一個巨大的鐵皮罐子。

一側是鐵管,用來進水,一側也是鐵管,用來排水。

氨氣和油煙透過煙道進入鐵管,由鐵管進入鐵皮罐子,鐵皮罐子裡面的水,提供了冷卻作用。

氨氣溶解於水,油煙冷卻後形成焦油,焦油比水要重,則沉積到底部。

鐵皮罐的上方有個出水口,下方有個出油口。

出來的水是氨水,出來的油則是焦油。

根據實驗,每半個時辰取一次氨水,重新灌入清水。

焦油屬於輕焦油,接近於輕柴油的規格,繼續進行蒸餾,根據不同的程度,可以得到柴油,煤油等等產物。

然後從焦窯中,可以直接收集到煤黑,一些油狀物乾餾後得到的瀝青。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鐵血戰士

饒明麗